[center]吴氏支谱序言[/center]
一、建谱之目的和意义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血缘关系不同而分成的数百个姓氏大家族,都是我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一个家族与其国家、民族盛衰与共、荣辱同当。因此建家谱记载一个家族的繁衍发展的历史以及名人轶事,不仅可供后世子孙了解本家族的发展历史,而且对研究我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也将大有裨益。
我吴氏家族自始祖泰伯(公元前十一世纪)迄今已传至一百余世,约三千余年。历史悠久,人口之众多,与其他姓氏相比,均居前列。或因天灾、或因战乱、或因内讧等诸多原因,总之为生计所迫,族内迁徙者甚多,所以我吴氏同宗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但是,我支族没有一部系统的家谱可以考稽。每当提及此事,族内人皆表遗憾。
建国之前,外寇侵夺,内乱蜂起,可谓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建谱之事无人问津。建国后,一九五三年,振船祖同郭山村凤敖公,后哨村继成公曾去莒南官地老家寻访。官地家谱自清咸丰年间损失,未曾重建,一无所获,扫兴而回。之后,经历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更有甚者,十年文革,建谱之事被视为牛鬼蛇神,封建迷信,谁敢提及此事?今值国安民丰之际,喜闻官地老家重建支谱,后哨村佩自奔走相告,联络郭山、后哨、英里三村族内数十人,于一九九二年农历二月亲赴官地,认祖归宗。之后为建支谱,佩自不辞辛劳,不畏风霜严寒,往来敦促。我村现任党支部书记佩瑞,村委主任佩理及两委全体成员大力支持,合族长幼竭诚赞助。经过南北咨询,多方考证,使我英里村吴氏支谱得以建立。自此,族内祖孙同讳、孙辈不知祖辈名讳等模糊现象不复重演。
二、吴氏家族的发展概况
我吴氏始祖泰伯系公元前十一世纪,至今已三千余年。《论语》卷四“太伯章”:子曰:“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吴氏堂号“至德”二字,即出自此语。《论语》有注:泰伯,固大王之长子。盖大王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再次季历。大王之时,商道没衰,而周疆日大。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从,而与仲雍逃之荆蛮。于是大王乃立季历,传国至昌,而有天下,是为文王。夫以泰伯之德,固足以朝诸侯有天下矣。乃弃不取,而又泯其迹言。其德之至极,无以复加也,宜孔子叹息而赞美之也。
又如《春秋传》卷二记载:僖公五年冬,晋人之虞公篇云:“泰伯不从是以不嗣。泰伯不从大王翦商之志,与弟仲雍逃之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立泰伯为君。伯无子,仲雍继立,传至三世至周章。武王克殷,封周章弟虞仲于夏虚,是为虞之始祖也。”据《史记》注:吴泰伯所居之地名曰句吴,故泰伯为吴氏之始祖也。
我先世自明洪武二年之迁发令自歙(今安徽歙县一带)而海东(今连云港东海县一带)后由海东北前者胞兄弟三人,讳公卜居郯城,讳公卜居沂水,讳公卜居于莒之官地,官地者,即我莒吴氏之始祖也。春节食素为我吴氏祖传标志。
明万历年间,我八十八世二公祖由官地迁郭山居住,清雍正年间,我先辈少部分迁居我英里村,部分仍留据郭山村,(整理者注:后文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