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社峰吴氏族谱修辑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摘录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4 16:03:50  文章录入:w8884876  责任编辑:gohwu
 

 

图一:社峰村二委成员。 

兰溪社峰吴氏族谱修辑序 - wuyan8884876 - wuyan8884876的博客

 

社峰吴氏族谱修辑序

德让三番彰仁义,族裔贤良辈辈出;乔居百度历艰辛,祖业昌盛永繁荣。

中华民族为世界之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中华姓氏文化乃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之姓氏文化乃家族标志、种族徽章、民族大家庭的维系力量。“百川有其源,万木同其本”,中华姓氏亦当有其源可溯,有其本可循。为查其宗,必辑其谱,此乃炎黄子孙之共识也。

谱者,按类分系之图册、家族之史也,与国之史等矣。国之史记一国之盛丧,以前事为鉴、昭示千秋;族之谱则记一家一族之变迁,明蕃衍之脉、传兴旺万代。“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姓氏虽为繁復,然亦各有其宗,欲明其家族之变迁蕃衍,必修其谱。欣逢盛世,民殷国富,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族人敬宗心切,今由荘贵、静鹤、桂文公等发起并议于本族年长者,得村两委会支持,遂于戊子年(公元2008年)十月成立延陵郡社峰吴氏族谱修辑理事会,并即行调查登记之事。此举深得族人拥戴,众皆欢欣乐从,此实乃光宗耀祖、敦本睦族之善为也。

吴姓、为中华最古老姓氏之一,溯其本源,说法有四:一是其远祖始于上古,传说中五帝时期剬顼的辅佐大臣吴权,为吴权后代。二是舜的后代補,封于虞地,因“虞”“吴”音近而为吴。三是始于夏代吴贺之后。四是以国为姓。吴姓源于周朝姬姓,周太王长子泰伯、和仲庸揖让天下,避居荆地,甚得当地土著拥戴,遂建立勾吴国,吴姓即为泰伯、仲庸之后代。今余遍阅姓氏资料,自泰伯至十八世吴王寿梦其四子季札以贤德著称,为避让王位而进尊为“至德第三人”。因受封延陵遂以延陵为郡。季札子孙多显,为官周邻诸国,繁衍甚盛,其支脉衍及各地。自季札阅五十五世至党,于周显德二年由归安射村迁青溪石村,又阅七世至玨公由青溪迁云峰杜塘,其幼子智之仲子文仪因访道金华,途经兰溪社峰,乐其山水之秀,遂卜居定居,始为社峰吴氏之祖。

吴氏谱牒始见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泰伯后六十三世若远公编辑之谱牒。社峰吴氏始祖既明,便有了社峰吴氏族史之迹痕。文仪公后,其孙天锡公有记述文仪公迁居社峰始未的《迁居社杜篇》留世,此可为社峰吴氏族谱之原始也。又数传至八世徵士饶州公草创族谱篇,未竟先卒,復至十三世庐溪令敬庵公续编,著有谱略数篇,亦疾发未竟。其子敬雅公与同辈国宾公等接先辈遗篇再行续编而成。后又历经多次翻修编辑,至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由震南公等修辑之谱传至今日。

百年来,历经清朝、民国、继而新中国成立。沧桑巨变、人丁繁衍、支派流徙、尤以中华新立后变化更甚。为明百年蕃衍之脉,联宗亲族里之情,编修族谱实为当今之要务也。此次编修族谱旨在明规则,辨支派,详本支,革时弊,于老谱之世系宗支的基础上,接录近百年本村族及延徙支派族丁变化之详,以示族脉之绵延,为日后合族续辑之据。

吾族人承先祖几番让国之德,家族兴旺代有良才,此乃旺族之本也。今余等为子孙者,皆应切记:贫者不可移其志,富者不可任其奢,官者不可贪其财,农者不可忘其勤,学者不可任其惰,商者不可钻其奸,如此方能永立不败之地也。

此谱续成后,各族支应妥为珍藏,盼后代泽惠祖恩光宗耀祖,祈祖先佑护子孙百世永昌。余等谨遵族遵之嘱,作文记之。然余等才疏学浅,于旧册考研不精,于百年来人丁繁衍迁徙悉之不详,草率之中难免鲁鱼之误,而上辱先祖,下负族人,若不以我辈为罪人则为万幸矣。是为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公元2009年)瑞月

  图二:吴氏始祖泰伯像。 

 

兰溪社峰吴氏族谱修辑序 - wuyan8884876 - wuyan8884876的博客

 

图三:延陵郡社峰吴氏第十三届族谱修辑理事会成员。

 

兰溪社峰吴氏族谱修辑序 - wuyan8884876 - wuyan8884876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