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还是“归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lbwmj  文章来源:本人空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30 23:10:52  文章录入:lbwmj  责任编辑:gohwu
 

“归来”还是“归去”?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教师教学用书》中对“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解释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很明显,把“归”理解为“归来”了。笔者认为,“归”应该理解为“归去”才合适。即“春天刚刚被风雨送回去,一转眼,飞雪又在迎接春天的到来了。”曾与一些同仁交流探讨过,但多在认为“有道理”的情况下仍不敢认同。现将理由陈述,以与读者诸君商榷。
    一、符合季节规律。正所谓“春去春会来”,这里体现的是时光的流逝快,符合季节的交替变换。
    二、符合语法规律。正所谓“迎来送往”,“送往”才有“迎来”。否则,风雨已经把春天送来了,哪还需飞雪迎接?这不是前后矛盾么?再说,“已是悬崖百丈冰”(现在已经是最寒冷的时候——连悬崖上的瀑布都结成冰了,“滴水成冰”),春天哪里去了?
    三、符合季节特征。风雨应当是夏季的自然现象,春天是“和风细雨”春雨应是“细如丝”的,何况早春呢?夏天来,春天就“归”呀。冬天在了,春天要来啦。                  
    四、符合抒情特征。本词是毛泽东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的。春天是美好的,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寒冬是人们所厌恶的。梅花的品质是人们所赞赏的,还有“梅花报春”的特征。深入了解本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就能明白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严重的自然灾害,再加上苏联的背信弃义、撒手不管,就能清楚毛泽东所面对的考验是怎样的严峻!毛泽东正是以梅花自喻,表明自己勇于面对考验,不屈不挠,战胜困难,带领全国人民走出困境的决心。他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冬天过去,就是春天了;梅花开放了,春天怎么还会远呢?同时他也在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学习梅花的品质,克服困难。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犹如迎来了春天,人民有了盼头;几年的奋斗,人民有了看头;可是一九五三年的景况哪还有春天痕迹?人们一定非常惋惜,也非常迷惘。作为国家元首,一定更为愁苦。在这紧要关头,毛泽东站出来鼓和呼了。这首词无疑犹如一支镇定剂,更似一枚强心针,就像《义勇军进行曲》一样。 而把所遇的困难当作季节的变替,表现了毛泽东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品质,也说明了任何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
    读者诸君,不知此解可对?

   
     延边大学出版的书-《毛诗词对联鉴赏》也是这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