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抗战家书背后的忠烈传奇:替弟从军后牺牲
吴排高向记者展示吴成仁从抗日战场上寄回家的信
替弟从军在长沙会战中牺牲 三代人视抗战家书为传家宝
一封抗战家书背后的忠烈传奇
来源:湖南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首席记者 朱春先 实习生 何金燕 /文 记者 周涛 /图
《法制周报》“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刊发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抗战老兵健在者的线索,像雪片似地飞来。其中,就有抗战老兵吴成仁一封抗战家书的故事。1939年冬天,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吴成仁在前线给江西老家写信报平安,信中尽写前线杀敌的决心,以及对母亲及家人的思念。但没想到,当母亲收到这封珍贵的家书时,儿子吴成仁已经英勇殉国。
2010年3月18日,吴成仁的亲侄儿吴排高来到法制周报社,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有关家国的感人故事。从吴成仁的母亲到其侄儿吴排高,吴氏三代把这封家书当作传家宝,在湖南打工的吴排高一直将信贴身保存,在他看来,信在如人在。他始终记着父亲临终的嘱托:一定要为伯父找回荣誉,“你伯父是打日本鬼子死的,为国捐躯死得光荣”。
三代人把抗战家书当传家宝
一个厚重的旅行箱里,放着四五件换洗衣服,和几本或新或旧的《周易》、《蒋介石传》等书籍。(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58岁的吴排高,是一个极为罕见的行者,至今未婚的他在老家有房有地,但就连他的姐姐和妹妹都很难找到他,电话也经常换。这一度让他的姐姐吴素珍独自流泪。
吴成仁当年写给自己母亲的家信,现在就在吴排高的行囊里。在他那随时提着的旧衣箱里,家书被用报纸小心地包裹着。他坚持认为,家书在他身边,伯父就没有死,父亲的嘱托就一定能实现。
1998年,吴成右(吴成仁弟弟)在临终时,对儿子吴排高说,“你伯父是为打日本鬼子死的,一定要保留好这封家书,多少要帮他要个名誉回来。”
安葬好父亲后,吴排高便开始了远行打工的人生之旅,而寻找机会帮伯父要一个名誉,已成为他在打工途中,最重要的人生目的。
2010年3月18日,一个动人的有关家国的故事,在吴排高的讲述中,浮出水面。
“在我母亲去世的第二年(1993年),父亲把伯父从战场上寄来的家书,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亲手交到我的手中。”
吴排高说,“当时父亲对我说,我老了,快不行了。这封信就交给你保管。你要记住:你伯父是因为替我参军,打日本鬼子死的。他是个英雄,要帮他要个名誉回来。’”
家书突出前线杀敌决心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儿自家别后,不见数月。身体比于在家时另加十分强健。再者,我们自二月收到大人的来信,知道家中个个平安,甚是欢喜。男至今没有工夫,故此未曾寄信。(原信多数文字使用繁体字,这里已改用简体,记者注)”
吴排高十分庄重地将伯父的信,轻轻地铺开。这是一封用工整的毛笔字书写的信件。和现在的书信不同的是,信封内没有另外的信纸,信的内容,就写在信封的内面,阅读者须将信封拆开,才能看到信的内容。信封的正面,依次用竖式书写收信人地址、收信人姓名和寄信人地址。
“由寄婺源县北乡官坑代收托转:吴成右先生启。七十二军十三师吴缄。”
“信中的抬头地址是我们的祖籍地,1970年,省里在我们那里修坑口水电站时,我们就从那里移了出来,搬到了现在的许村镇仁洪村。”吴排高说,当年,伯父写信回来的时候,都是老地名,在那个战争年代,能顺利地收到一封家信,是很不容易的事。
《法制周报》记者注意到,吴成仁写给母亲的信,除了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外,还重点介绍了自己参军以后的训练情况,在信的结尾,着重突出了“前线杀敌”的决心。
“我们在外训练事情,暂且说两句。自景(德)镇二月二十三日出发,三月四日到上饶县灵溪镇驻扎以(已)十余天,又开行到河口补充……(字体不详)第二团受训三天,当即出发新氵金县驻扎。(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十四五天又开行武宁县,补充三十集团军七十二军十三师二旅四团一营二连二排五班服务。”写完这些后,吴成仁另起一行,写道:“男就是要前线杀敌。”
吴成仁还在信中嘱咐自己的弟弟(吴成右),“手业不要失落,要天天练。”
在信的最后,吴成仁对母亲说,他相信能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写信时间为阴历五月十六日。
今天看来,这无疑是一封将家国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充满激昂的爱国情怀和质朴无华人伦亲情的珍贵家书。
收到家书时伯父已阵亡
吴排高虽然只读过小学四年级,但在后来的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学,成了农村里难得一见的“文化人”。他告诉《法制周报》记者,为了还原伯父当年从军的一些经历,他先后走访了当地的一些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伯父当年战死的地方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伯父入编第三十集团军七十二军十三师之后,时间是1939年的7月3日,而寄信的地址是江西的武宁县。”
吴排高说,“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可以推测伯父当时是在国军第九战区服役,当时的司令长官是陈诚,七十二军军长是韩金朴,十三师师长是吴良琛。”
“1939年5月9日,南昌保卫战结束之后,日军在1939年9月到10月间,动用了约两个师团的兵力和6000余名伪军,秘密向赣江以西移动。同时鄂南的日军也秘密向湘北移动,企图会攻长沙。第一次长沙会战是从1939年9月17日开始的,至10月7日结束,中国军队告捷。中国政府估计日军伤亡三万余人。而日本估计,中国军队伤亡四万余人,伯父也在伤亡之列。”
后来的情况表明,吴成仁阵亡的时间大约为当年的九至十月间,“伯父殉难的地方不在长沙,而可能在江西”。(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吴排高说,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从江西调集兵力压境湖南,而吴成仁所在部队担任阻击任务,阻止日军向湖南移动,在这期间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战役,伯父就是在这个时候阵亡的。
1940年5月的一天,当地的保长王真善来到吴成右家,对其说道:“你家的成仁已经战死在外面。有一张阵亡通知书,我怕你母亲哭,就没有拿回来了。”
在通讯远不如今天发达的那个年代,信息传递的滞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吴成仁写于当的五月份的家书,其母亲汪乾枝收到信时已是隆冬时节,而阵亡于当年九、十月间的消息,又到了次年的五六月份才传到家乡,也就是说,吴成仁在向母亲报平安的时候(在信的补注处,吴成仁另写一节:我们同洪培树共连,天天看见,不必多念为要。洪培树为吴成仁邻村老乡,后文另有提及,记者注),已经阵亡。
为了缅怀和追忆伯父,吴排高先后查阅大量抗战史料,走访过许多留有抗战遗迹的城市,希望寻得伯父最后的归宿地。“伯父魂系故里,却不知其短暂一生最终身归何处。我会一直考究下去,我准备去江西武宁县(伯父寄信的地方)摸索更多的故事,寻访当地的老人,他们应该知道那段历史。”
替弟从军背后的忠孝两全之举
“伯父在1939年7月3日就将信寄了出来,但听父亲说,我祖母是在1939年快过年的时候,才收到信。祖母睹物思人,见不到伯父,就只能每天抱着信,不住地流眼泪。”吴排高说,上战场的本来应该是自己的父亲吴成右,但一个特殊的机缘,伯父替弟从军去了部队,看到哥哥的来信后,吴成右也是天天为哥哥担忧不已,心中还存着深深的愧疚。
吴排高说,祖母汪乾枝,共育有吴成右、吴成仁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嫁入安徽黄山,已去世)。吴成仁在部队阵亡后,由于当时尚未结婚,没有留下后代,吴成右则育有一子两女。现两位老人均已去世。吴家现在只剩下吴排高一人。
“我伯父其实是替我父亲去当兵的”,吴排高说,出生于1912年的伯父,很早就外出谋生。1939年,他已成成为景德镇一个陶器窑专画碗花(在陶瓷碗上土坯画花纹图案)的师傅了。“当时,保上只登记在家的男丁去当兵,我家就登记了我父亲。”
“1938年夏季的一天,保长王真善来我家,叫我父亲去当兵,当时,父亲正好在外面干农活,没有在家,而久不在家露面的伯父,刚好那一天回家看我祖母。”
在保长将当兵的事情提出来后,伯父没有多想就说,“我去吧!弟弟就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大人。”
“后来听我父亲说,当时,伯父就跟着保长走了,在保里住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就到了江湾区一个战兵训练基地,训练了一段时间后,便被分派下去(到各部队补充兵源)。”
吴排高分析,伯父之所以要代替父亲去当兵,“主要是他当时在景德镇做事,对战场上的事情了解得比较多,从大的方面讲,是面对日本人的侵略,他要去报国,从小的方面讲,是考虑到我祖母已习惯由我父亲照顾,让弟弟留在家里能更好地尽孝。自己去当兵是忠孝两全之举。”
吴成仁的家信中,提到了一个同村的“洪培树”。(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此人后来从战场上回到了家中,不久就去世了。
“洪培树是官坑村人,离我们的原籍地很近,”吴排高说,洪培树和吴成仁刚开始时在同一个连,后来,吴成仁上了战场,洪培树则去了运输队,专门运送子弹。“听我父亲说,洪培树他们后来被打散了,大约是1940年下半年的时候,他一路逃荒终于回到了老家,到家时,是光着脚板的。”
汪乾芝听说洪培树回家的消息后,找到了洪家,想打听一下吴成仁是怎么死的。“我奶奶还没有开口说话,洪培树就眼泪直流,只说了一句话‘战场上真的好苦,(吴成仁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就再也不说话了。”
1941年春天,洪培树在家中去世。
汪乾芝将大儿子的来信保存多年后,临终时,将其交到了吴成右的手中,并叮嘱道:“成仁人不能回家,想到信,就仿若人还在。你们要好好保管这封信,就等于你大哥还在人世。”吴排高告诉记者,伯父的家书一直都是吴氏家族的传家之宝,被整整齐齐地夹在家谱中。吴家迄今为止,并未收藏任何其它历史文物,只存有这封家书。
吴排高说,从原籍地搬出来时,整个村里的人都知道吴家有这样一封家书。在文革时期,村里没有一个人向有关部门举报,“他们都知道我家为抗日死了一个,才换了这封家书,都很尊敬的。”
近些年,一些文物贩子知道此事后,多次找上门来,要求收购这封家书,但都被吴排高拒绝了。“这封信象征的是一段历史,更是伯父抗战的一个缩影,多少金钱都买不走它。”(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