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吴氏大宗祠起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全台吴氏大宗祠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23 11:46:42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吳姓大宗祠創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為當時台灣鎮總兵吳光亮與知府吳本杰會同府城吳姓族人所建,為現址台南市觀亭街52號、座東向西、地倚覆鼎金,前臨德慶溪,乃為”三山來龍”、”眾水聚集”之福地。

  本祠為吳總兵在南台灣目前僅存的遺跡,為一深具歷史價值之建築物,並於民國八十五年七月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實值歌功頌德。

  台南市是先民來台最早開發的地方,也是中原文化在台灣的發源地。現今在台的吳姓族人,大多以泰伯公為共同祭祀之先祖,其父為合稷十四孫古公亶父(周太王),由此可見吳姓的共同起源,是來自於姬姓,泰伯公世代乃為帝王之家,更有”三讓王”、至德”之美譽。

  孔子對於泰伯公的三讓之德,倍加讚賞,曾為此贊曰:「泰伯的德行,真可說已到最高境界,三讓天下,簡直無法再用人世間語言來稱頌他了」。孔聖因而美其行曰”至德”,吳氏族人遂有”世界至德宗親總會”之設,也樂以”讓德”為堂號。

  泰伯公因要讓賢,遠遷於荊蠻,並自號為勾吳,並無任何子嗣,辭世後將王位傳給其弟仲雍,就血綠而言乃由仲雍公一脈衍生而下,故曰泰伯公為吳姓開姓始祖,仲雍公為傳代始祖,到了仲雍十九世孫季札,乃沿襲祖先讓德傳家之風,便尊為”三讓王延陵公”並多用”延陵”、”讓德”做堂號,乃為”繼世始祖”。

  吳氏得姓至今已有三千餘年,自鄭成功開台以來,以閩粵人士居多,大多以耕農為業,同宗族形成聚落,相協助,甚為團結,是為台灣大望族之一。

  吳姓族人,渡海來台最早以澎湖為聚居地,其開澎始祖為吳耀餘先生由福建遷至澎湖馬公以拓墾農業,兼做撈魚維生。至於來到台灣本島,始於清康熙末期,至乾隆年間最盛,渡台後散居南北各地。

  在台南地區,約二十年前,將近有八千戶的吳姓人家,為府城第四大姓,本省的吳姓家族,幾乎有三分之一集中於此地,又以居住於安南區為多。

  吳氏大宗祠興建年代,眾說紛紜,查內政部(民國八十五年)公告於清同治七年由巡道吳大廷倡建,光緒三年再由台灣總兵吳光亮集全台吳氏捐資續建。

  另一說法,同治七年由巡道吳大廷,水師協林中營副將吳春坡陸續先後倡建,因相繼離台,宗祠興建之務並未完成,至光緒六年時,再由台灣總兵吳光亮、知府吳本杰二人號召族人出面興建完成,才有今日輝煌之建設,實功不可沒!

  吳氏大宗祠前臨九米寬觀音亭街,後臨十八公尺寬花園町(公園路)左右南北兩側與民房相鄰接,一帶地勢前後兩邊高起,有如一艘壯觀的船隻聳立於此。自興建後於民國十二年(西元一九二三年)再次捐資重修,歷經多年,宗祠建物漸顯腐朽之態。於民國五十三年九月重修,但期間由於施工工人不慎,引燃大火,將其完全燒燬,只得暫停。隨後於五十五年十一月再重新進行重建事宜並於五十六年五月完成,六十九年再重新粉刷,其景煥然一新。

  吳氏大宗祠於八十五年七月十六日經內政部列為第三級古蹟,其間又經數年,本祠風華不再,八十七年乃由市府搶修,七月廿二日開工,九月卅日完工。其後再歷經數年,年華漸凋,乃再斥資整修,於九十二年五月開工,九十三年七月竣工。華宇風姿再顯,神采奕奕,象徵著歷代祖先崇高偉大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