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吴氏大宗祠:历史沿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全台吴氏大宗祠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23 11:43:44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關於吳姓的起源,一般來說有兩種說法:其一是來自於虞舜之後,據“史記索隱”記載,「舜後封虞,虞音近吳,故舜後亦有吳氏」。其二是出自姬姓,據"急就篇”記載,「周太王之子,太伯始封於吳,吳氏即其後也」;“姓篡“:「周太王子泰伯,仲雍封吳,後為越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季札之後,居齊、魯間」;“姓解”:「周太伯始封於吳,因以命氏族,起自季札」;“通志氏族內”:「泰伯與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相攜而奔荊蠻...武王克商...追封太伯為吳伯,勾踐滅吳,子孫以國為氏」。

  現今在台的吳姓族人,大多以泰伯公為共同祭祀的先祖(楊緒賢,1979:207)而泰伯之先祖后稷,本為姬姓,是帝嚳高辛氏之子,與帝堯是異母兄弟,曾做過他的司農大臣,而被封為侯國;后稷十四孫古亶父,是商諸侯,傳至曾孫武王姬發伐紂得天下,乃上追古公為周太王;所以我們可以說,吳姓的共同起源,是來自於姬姓(賴世烈,1997:65-67)。

  泰伯公之父名古公亶父,原先居住於邠地(今陝西省邠縣一帶),因為遭受戎狄騷擾,便號招全族避居岐山下之周原(今陝西省岐山縣一帶),改國號曰周。古公亶父共有三子,泰伯為長兄,生於商高宗十年四月初四日,其下共有兩位幼弟,老二仲雍、老三季歷。季歷字子昌,為三兄弟中最有賢德之能者,古公亶父認為如能夠由子昌繼己之位,周國國運更能安定繁榮。泰伯知道古公亶父有意傳位給三弟之後,為了避免父親為難,及遭天下人的反對,便帶著二弟仲雍和願意追隨他的一千多家族人,逃避到荊蠻(今淮河以南,錢塘江以北),以便將太子的位置留出,將來好讓季歷繼承周國國君之位,此一讓也。泰伯到了荊蠻之後,自號勾吳,被當地人推做君主,自此有了吳姓的起源。但泰伯仍然怕被古公亶父找回周國立位,便自行剃髮紋身,以表示此生已不能再有所作為,存心成全季歷的用心,此二讓也。祖甲二十八年(公元前1231年),古公亶父駕崩,而泰伯強忍住內心激動,避不回周國奔喪,以免被立為太子而繼承周國,此三讓也。由於泰伯的三讓天下,季歷因而得以繼位為周王,號公季,於季歷卒後傳位給姬昌,是為西伯侯,追封周文王;其子周武王姬發,更一舉將殘暴無道的商紂王給推翻,開啟了西周四百多年的太平盛世,其後武王崇德報功,追封泰伯公為吳國公,嗣後子孫,即以吳為姓(賴世烈,1997:67)。

  孔子對於泰伯公的三讓之德,素加讚賞,曾為此贊曰:「泰伯的德行,真可說已到最高境界,三讓天下,簡直無法再用人世間語言來稱頌他了」。

  孔聖因而美其行曰「至德」。宋武帝御製「三讓王讚」亦云:「維王三讓,遂成文武,古公乃親,后稷乃祖;立國東吳,載論中魯,日月光華,乾坤心腑;胤嗣彌昌,慶流宏溥;我敬讚詞,永昭千古」。吳氏族人遂有「世界至德宗親總會」之設,族人也樂以「讓德」為堂號。

  泰伯享壽九十有一,並沒有留下任何子嗣,本著禪讓的美德,將王位傳給其弟仲雍,立為勾吳之長,並且世世代代相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