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众路线 是泰伯精神之一
首先得说清楚,吴泰伯走的群众路线是坚持长期的行事原则,不是有麻烦事就走群众路线,大平天国就不走群众路线。
从泰伯江南施教文礼中得知,当时的周地,在人文文化上面己是先于其它地方,文化兴的地方人口也密,泰伯家族在地方属于有名望的大族。
泰伯南行让王位,不是首次行为,而是多次就近让不成,再作出远行的决定。泰伯南行,是带着族人一起走的,这里说带着族人一起走,并不局限所带的族人全是直系血统的族人,而是包括了居住在周地周围的其它居民。当然,愿意跟着泰伯一起走的族人,并不是全部的族人,而是平时对泰伯为人很了解的一部分人。
一个人的礼让精神形成,不是三二天,一二项事形成得了。泰伯要走,族人愿意跟着一起离乡远行,要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开基立业,其需要付出的艰辛不是一般平时在生活习惯了的地方所要承受的劳累。离却故土,对于依手脚勤劳,靠身体力行谋生存的人们来说,是需要下出大决心的大事。族人自愿跟着泰伯去吃大苦,是对泰伯的为人了解,他们崇拜泰伯的精神,知道跟着泰伯有幸福。要是平时不与这些族人经常在一起,不与他们同苦同心,是得不到族人拥护的。
泰伯到江南断发纹身,这不说多大勇气的事,而是真正的诚心,心诚意实地与当地人们融为一体。只有以身托付的行为,才能与地方人们的心连在一起。泰伯让地方人去掉憨蛮习惯,教之以礼,地方人愿意听,乐意接受。他们是从泰伯到了地方以后的所作所为中得出的结论,地方人从前并不了解泰伯是何种人物。
有族人愿意跟着泰伯走,新地方的新人们又自愿拥戴泰伯为王。这都显示泰伯公自始至终走的是百姓路,行的是人们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