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官正故乡乌泥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余干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8 9:42:54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青山绿水乌泥镇 藏龙卧虎乌泥村

乌泥镇是一个新兴的城镇,有名的乌泥村就位于县城之此约十公里处,北临鄱阳湖,现有九百三十七户,四千三百六十人,据吴氏宗谱记载,吴氏始祖原居住在五彩山,也就是现在的邓墩乡,宋末元初(约一二七零年)迁到乌泥,始祖吴铭、字志甫、号龙岗,与宋末大诗人谢枋得(叠山)先生相友善,贡生,因对元朝统治不满,长期隐居不仕,游泮各地,当游到乌泥时,见乌泥地势形似荷花(十三岗向渔池湖的延伸),异常兴奋,古书有云,荷花之地乃风水宝地,日后必有非常之人出现,于是从五彩山(今邓墩乡)迁居于此,至今七百二十余年,人丁兴旺,为了谋生,先后从乌泥迁出的有:茶林湾、郑家源、吴家、高家山、炉下、大梅岭。

乌泥村名的由来,是始祖吴铭见此地泥土乌黑肥沃,取其自然之义而命名,乌为太阳,泥为大地,太阳照亮大地,显得无限光辉灿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位在外谋生的乌泥藉风先生吴元庆,特来乌泥游玩了几天,详察地势,不禁惊异,与几位乌泥的学生交谈时,说乌泥地势确似荷花,荷花高雅清洁,出污泥而不染,且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实是一块风水宝地,预示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心灵圣洁,也预示着将来必出大官清官, “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已经证实了他们的预言。

乌泥村有两棵百年古樟,苍劲挺拔,郁郁葱葱,既像伞盖,又像蘑菇,覆盖地面近4千平方米,它位于乌泥老村庄到迎康公路大道旁。据考证,两棵古樟,大的120余岁,小的六十余岁,都是自然生于吴发海的耕地堑上,所以人们叫它旮旮(乳名)樟树。这棵大樟曾生有两条80公分的大根,出奇地弓出地面尺余高,可供20人左右坐下休息。1991年遭受零下十度的严寒袭击,树稍冻坏,村民们都说此树不保,然而奇迹出现了,来年春天,树干依然长出了绿枝,浓艳秀丽,好像年轻了许多,树旁有条大道名叫背后山,祖先以来,属于乌泥公众的,长约一华里许,宽30社,细沙土。炎夏时,高温烫脚。六十年代前,农民耕种,必经此路,如许家山、孙家山、楼下山、两岗山、孙家垅、梅塘垅、北斗垅等等。人们一到树下,无不歇息一会再走,特别是炎夏时,怎管汗流夹背,甚至中暑,到了树下,销歇片刻,就觉得舒适凉爽,阵阵清风,沁人心脾,它是乌泥的天然无价之宝,兴旺发达的象征,人人有责爱护它、保护它,使它永葆青春。今天的古樟更加生气勃发,它为乌泥村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乌泥人历来重视教育,从元初至解放前夕,人才辈出,封建科举时,从邑庠生和国学生到进士,不乏其人,以清朝最为昌盛。清朝嘉庆十五年和庚午年,吴廷宝、吴廷圭先后科中进士第十五名和第十八名,嘉庆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吴逢盛皇封“奉直大夫”,祖父授“登士郎”,父诰封“奉直大夫”。昆桃授“登士郎”,逢尧(贡生),任福建浦城县知县,在清朝光绪时,吴滨、葆元皆中贡生。解放前夕有私塾学堂五家,吴振铎就是从私塾学堂考取的南京大学。

解放初期,第七区人民政府设在乌泥村, 1950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创办了乌泥小学,吴官正同志就是从这所小学走出去,考上了清华大学。

1973年乌泥小学设附中,1992年附中从行政上分开,另建校舍。今天,两年学校规模宏大,1996年江西铜矿厂建希望教学大楼。现在,小学学生有690人,12个班级,教职员工43人,中学学生有996人,15个班级,教职员工52人。入云的教学大楼与宿舍,宽阔的运动场,绿化的校园,美丽的环境,科学的实验室,辛勤的园丁,让祖国花朵在此开放得更艳更美。据不完全统计,乌泥村的国家干部有:副科级以上32名,副处级以上11名,还有国家领导人。硕士生12名,博士生2名,留美学生吴麟章,中小学校长3名。

吴官正同志非常重视教育,1997年回乡探亲,莅临两所学校,视察指导,听了校领导汇报后,非常满意,并勉励全校师生要“更上一层楼“。20048月份在百忙之中给乌泥小学师生写了一封信,嘱咐教师悉心教书育人,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报效祖国。

2004年在全县尊师重教,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倡导下,利用招商引资的办法建起了一所庞大的现代化私立中学,乌泥创新中学,学校拥有两栋教学楼,近一万平方米,教职员工近百人。

解放前,吴官正同志家祖、孙三代十三人,生活十分困苦,居住在土改时政府分给的一间破烂的小瓦房,前门紧挨着别人家的后墙,见不到阳光,阴暗潮湿,出路只有三、四尺宽,十分拥挤,父叔只好分居,吴官正同志家寄住于吴文水家,吴火正同志家迁往舍头村居住。1946年遭水灾,又迁回本村,寄住于吴仁贵家。

解放后,土地改革吴官正同志家分得五房众人的香火堂一间,吴火正同志家分得地主吴仁英房子一间,叔父吴保水同父亲(禾太)住原来的小瓦房。吴官正同志当时在武汉葛店化工厂工作,夫人张锦裳在乌泥小学教书。1964年,他俩勤吃俭用,利用积蓄从外地买进一些旧屋料,建了一栋四棚小瓦房,就是现在的瓦房。吴官正同志的故居到今天还是一个老样子,只增建了一个门斗,门前有水泥路通往大公路,门口有一块花园,前面是开阔地,可极目远眺碧水清山。

乌泥素有九垅十三岗之美称,垅是水田,岗是旱地和青山,渔池湖位于村东面,是鄱阳湖的支汊,渔船来往频繁。1966年政府在石口永安建起了电力排灌站,将渔池湖改造为良田。从此,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的变迁,乌泥农业生产的重点就移向了此湖。1963年村民们在村西旁的荒山上种植了八百余亩杉木,改革开放后,又种上了很多果树。村庄中间先辈们曾铺起了一条星子石路(叫生死路)。1997年,为便利通车,改为水泥中午直通余信公路。1992年建起了农贸市场,买卖便利,经济活跃。2001年,办公楼、文化台拔起而起,宽大的庭院,可容三万人娱乐,能停百辆车。绿草如茵,翠柏成行,右前方两棵古樟,相对辉映,是乌泥兴旺发达,万古长青的象征。吴火正同志对此感慨万千地写道:“斗转星移七百年,世世世代代勤耕田。荒山盖楼房,羊道变高速(公路)”。概括了乌泥村沧海桑田的历史变化。

吴文山(绰号梦梦山),清光绪时人,农民,文盲,身强体壮,力大过人,种田为业,冬闲时,在渔池湖捕鱼与任家人发生纠纷,打死一人,官府派差役来追捕,其母在家,见差役来势凶狠,故意用石磨盘托出糖果,招待差役。文山正在坂上梨田,听说差役来了,放下农活,将梨耙和小牛一担挑回来,差役见此情景,不敢吭声,夹着尾巴溜走了。文山考虑人命关天,与母亲计议,必须了此一案,遂自到县衙服法,县令升堂时,见文山虎臂腰,英武可畏,发问道:“你与谁共房(指房族)?”答:“与老婆同房。”“呸!我问你与谁至亲?”答:“我与父母亲。”弄得县令啼笑皆非。在几次公堂上,文山以独特的智慧和胆识,巧言善辨,赢得了官司,终于被无罪释放。

吴公式,清嘉庆时人,文盲,农民,旅长。有一次,乌泥人砍了汤家人的茅柴,对方找到了吴公式理论,他计上心来,回答道:“等我查一下,你们明天来”。他们走后,即叫砍柴人速往石牛岗砍来很多毛蒂子柴,捆在偷来的柴里面。第二天,汤家人又来了,公式说:“我带你们去查一下。发现柴捆中都有毛蒂子柴,于是公式发火说:“毛蒂子柴只有我乌泥石牛岗有,其它山上都没有,你们诬赖人,那还了解”,吓得汤家人连忙赔礼道歉,灰溜溜地走了。

 

吴官正回余干




在海尔希望学校



 在乌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