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远征军——吴远灼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南方河  文章来源:南方河的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1 8:26:50  文章录入:芥子  责任编辑:gohwu
 
最后的远征军——吴远灼

                                  老兵吴远灼

  姓名:吴远灼

  出生年月:1920年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湖南常德

  现居住地:湖南省慈利县国太桥乡道街村

  原部队番号:中国远征军新一军38师警卫营

  1939年,18岁的吴远灼在常德入伍,进入盐务总局税警总团整训,后来他参加了教导总队军事训练班学习,然后又参加贵州贵阳化学班学习。到民国三十一年,他所在的部队正式整编为国军第66军,军长张轸,此时他所在的税警总团编为38师,师长孙立人。历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38师某化学排排长、山炮一营营长、师部警卫营营长。

  参加战役:

  参加了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后撤退至印度兰姆加,参加驻印军整训,第二次入缅作战时,随部反攻缅北。日本投降后,随部在广州接受日军投降。

  家庭情况:快50岁时才育有一子,妻子已去逝

  经济情况:父子均在家务农,相依为命。家里除了两张床,几张烂凳子外,看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

  相关文章:

最后的远征军——吴远灼

  在我们走访的四位湖南籍远征军老兵中,吴远灼是最后见到的一个,也是迄今为止从未有媒体登门造访的一个。

  8月16日下午3点,我们来到湖南石门,来之前我在地图上大致看了一下此行的路线,觉得从石门到慈利的国太桥乡路应该更简单,更好走些。但人算不如天算,来的当天石门下着瓢泼大雨,据当地人讲,雨已经下了两天两夜。

  我们赶到石门楚江汽车站时,一则通知告知石门到国太桥方向的班车已全部停开,原因是山体滑坡,路已不通。当时已是下午4点,我们临时决定乘汽车去慈利,看看慈利方向到国太桥的道路是否通畅。

  前路不可预知,而吴远灼老人的状况也一无所知。一路上我的心始终悬着,我怕自己见不到老人,更担心当我们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老人却早已不在人世。

  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理由。自2005年媒体开始接触远征军老兵以来,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在短短几年里已大批谢世。他们毕竟已是耄耋之年,更何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依然贫病交加。

  当第二天由同车的国太桥老乡把我们带到吴远灼老人的家里时,我的担心成为多余,老人还活着,尽管已87岁,但看上去精神尚可。

  吴远灼的从军经历

   民国二十八年,也就是1939年,18岁的吴远灼在常德入伍,进入盐务总局税警总团整训,他的团长即为大名鼎鼎的孙立人。后来他参加了教导总队军事训练班学习,为期8个月,然后又参加贵州贵阳化学班学习。到民国三十一年,他所在的部队正式整编为国军第66军,军长张轸,此时他所在的税警总团编为38师,师长孙立人。

  从他自述的履历来看,他应是最早进入缅甸的中国远征军战士之一。他清楚的记得他的部队番号是中国远征军新一军38师,而不是我来之前北京方面提供的新六军22师。他参加了前后两次入缅作战,包括第一次的失败和第二次的胜利。

  说起入缅作战,老人的情绪很激动,尽管他把腊戌说成纳叙,把猛拱说成蒙工,但他口述的经历和史实还是大致相同的。比方说他们曾救出过7000多英军,还有离开野人山到达印度后被英国人交械,英军不给粮食等等,老人记忆犹新。

  吴远灼最初为38师一个化学排的排长。在一次战斗中,他救过当时的新一军军长郑洞国。郑为湖南石门人,他的老家与吴远灼的家相距不过10余里。也许是这一原因,到达印度的兰姆伽整训后,吴远灼即升任为38师山炮一营中校营长,后又成为师部警卫营营长。在攻打缅甸八莫的一场战斗中,吴远灼被美军的重型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的气浪震晕过,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才苏醒过来。据他唯一的儿子吴东平讲,老人现在经常头痛,晚上有时整夜无法入睡,估计是那时留下的后遗症。老人认为自己一生中最为自豪的事情是当年在广州接受日军的投降,当时他是受降的中方代表之一。当然,这是老人的口述,我们无法验证。

  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他所在的部队来到东北,他成为郑洞国第一兵团司令部警卫团团长,1948年,随郑洞国部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进入沈阳东大营炮兵学校,再后来随军南下,到达大西南的四川。

  1952年,跟大多数国军投城人员一样,吴远灼被复员回到了老家湖南慈利国太桥乡道街村。从1939年18岁入伍到1952年复员回家,吴远灼在枪林弹雨中整整14年。

  回乡后的风雨人生

  回到家乡的吴远灼因为土改已结束,他没有分到田地和房屋,他成了地地道道的黑户口,而且从回到家里起,他的身份就受到怀疑。几年的平静生活过后,从1959年起,他的人生开始风雨飘摇,他被批斗,被捆绑吊打,在当地人眼里他就是反革命分子,是大家专政的对象。在这样的岁月里,吴远灼不敢存有任何奢望,甚至于孩子也不敢要,直到快五十岁了才有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吴东平,而现在也只有儿子吴东平与他相依为命。他们的家里除了两张床,几张烂凳子外,看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老人由于腿已不方便,只能成天坐在家里,而吴东平由于对父亲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心存不满,只顾忙于四处寻求为吴远灼****,至今尚未成家。

  在送我们离开国太桥的路上,吴东平对我们说他准备到沈阳走一趟,找一找当年的炮兵学校里面是否存有他父亲的档案。他希望找到当年的资料后,他的父亲能享受到政府给予的养老金和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