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序》的谱学地位与价值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能和  文章来源:至德文化博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5 7:57:15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东汉永兴二年,吴郡太守糜豹写的《如胜吴公修辑世系序》(以下简称《糜序》),是当今吴氏谱牒中所能见到的最早一篇序言(见无锡《吴氏统谱》),也可能是国内各姓谱序中最早的一篇,甚至也可能是世界所有谱序中最早的一篇。如果说司马迁写的《世家第一吴泰伯》,使泰伯后裔感到自豪,那么,《糜序》也应是吴氏子孙所感到自豪的:试想,找遍国内外各姓谱牒序言,还有能比《糜序》更早的吗?如果说泰伯的“德与天地同其高厚,名与日月同其光明”,那么,《糜序》的“文与山川同其悠久”,她将永远在谱序中占崇高的历史地位。

《糜序》的作用是巨大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糜序》首先肯定了世祖泰伯的功德,“洪惟周之泰伯,其圣矣乎三让,而保其家国之有天下八百多年”。

《糜序》也反映了在汉代泰伯就有至高的地位:“敕建泰伯庙於阊门外,访子孙正脉源流主祀”,一个“敕”字,一个“访”字,说明当时皇帝的重视。汉桓帝览吴氏家谱后赞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奉祀泰伯庙的吴氏嫡裔被封为“奉祀侯”。

《糜序》为泰伯后四十一代世裔作出了不可动摇的权威结论:“泰伯四十一世孙如胜,以家藏世系进奏”,这样就把吴如胜这个吴氏重要的历史人物锁定在四十一世,而不是三十九世,不是四十世。而是说明世系的来源是“家藏”,是传世之宝,更获得皇帝的赞扬,是经过御批的,吴如胜不会冒欺君之罪,皇帝也不会盲目圈阅,这就有很可信的谱学价值。

“十五传而季札……自后为王、为公、为侯……者啻数百人”,泰伯后代为王的,历史上就只有汉长沙王吴芮,这样就为长沙王吴芮的世系归属定下了结论,他是季札系的,不是夫差系的。

我们要感谢糜豹,他建立了泰伯庙,而且写了这样一篇很有谱学价值的序,他不是泰伯后裔,从而更体现了其客观性与真实性,他作为谱序的首创者,将永远铭记在谱牒史册!

OO一年八月于泰伯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