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画展享誉联合国
2007年3月20日下午6点,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忽然响起徐缓悠扬的中国传统丝竹音乐。由中国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共同主办的“吴氏三代书画艺术展”隆重开幕。王光亚大使主持了开幕仪式。
吴祖光与新凤霞 | |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序言中写道:“百年中国风云激荡,由清朝而民国而共和国。以吴殿英、吴瀛、吴祖光、新凤霞、吴祖强、吴欢为代表的吴氏家族是一个对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艺术进程,都有杰出贡献并受过无数磨难的家族,这是一个值得尊敬与纪念的家族,一个值得世界了解的家族。”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破例为画展剪彩并发表热情讲话,高度赞扬了这个家族。如此殊荣,在当代艺术史上都是颇为鲜见的。
这个家族的继承人——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作家吴欢先生也发表了演说,他说:“联合国是一个大家庭,家庭的重要含义,都是亲人。既然是亲人,首要的便是化解仇恨,制造和维护亲情与和平,拒绝战火与分裂。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我们有手足之亲,我爱这个大家庭,我们有责任让这个大家庭充满和谐。”
尘世沧桑,百年一瞬。由于种种原因历史的真实常常会风消云散,需要后人补写。世人有所不知,90年前,毛泽东与这个吴氏家族曾有过一段很深的缘。
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席卷全国,12月18日,26岁的青年毛泽东作为“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赴京请愿团”的学生代表,肩负湖南人民重托进京。张敬尧毕竟是执掌湖南的一方大吏。即使来到北京,想要撼动他的统治,又谈何容易。往何处?见何人?怎样开展工作实现驱张目标?对于毛泽东这个年轻人而言,都是巨大难题。倘若万一驱张不成,固然无颜见家乡父老,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受到威胁。毛泽东深知所谓革命,正是把项上之头托在掌心的事业,此番也是他第一次的重大革命行动,已经抱定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决心。
但毛泽东毕竟是一代伟人,以一介普通学生之身首战功成,居然完成了驱张大任,为他日后改变中国历史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在北京接待毛泽东,并鼎力支持他完成此大任的,正是吴欢的祖父、故宫博物院创办人吴瀛和他的姻亲家族。
吴殿英创建湖北新军促成辛亥革命
吴瀛出生在江苏常州著名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直系祖上出过18位文武进士,著名的有吴宗达——官至大学士即宰相,吴中行则执掌过翰林院,吴殿英清末曾在浙江任钱塘知府加盐运使,是两江总督张之洞的部下。后因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吴随张来到湖北创建湖北新军,具体执行军队改革。
正是这支湖北新军,后来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敲响了清王朝丧钟。而吴殿英却因支持“戊戌变法”和革命党,被满族人打击排挤撤职,在辛亥革命前抱憾而逝。
成了革命遗孤的青年吴瀛,1914年随母亲庄还女士从湖北到北京投奔黎元洪和舅父都肃政史庄蕴宽,被任命为京都市政督办公署坐办(相当于今北京市政府秘书长),时年仅24岁,具体主管着大量北京市政方面的工作,包括监管住在紫禁城尚未搬走的逊帝溥仪,与北洋政府高层关系密切,人脉丰沛。
吴瀛与毛泽东缘自“李氏芋园”
吴瀛之所以接待毛泽东,有双重原因,一则“驱张运动请愿团”总代表、毛泽东的班主任、湖南长沙师范教员易培基是他早年在湖北方言学堂英文系的同班同学;二则更重要的是,学生代表毛泽东带来了一份重要托请——长沙“李氏芋园”女主人吴琴清和丈夫李青崖的重托。
吴琴清是吴瀛大姐,其夫李青崖是长沙一位器重毛泽东的法文老师。
据《毛泽东与他的二十四位老师》所载,“清明时节阳光明媚……。毛泽东匆匆往李氏芋园赶路,走进南门口,通过大古道巷,到了天心阁脚下,再往北走,就到了浏阳门正街。来到一个黑漆的院门前,门顶上有‘李氏芋园’四个字,毛泽东走了进去。这是一个很大的花园,几栋楼台馆舍,颇为精巧,园内亭阁花榭,池塘假山,显得十分玲珑雅致。前些年这里建了一个‘衡萃’女校。如今学校迁出去了,这里就做了第一师范和别的几个学校教师的公寓。毛泽东知道,住在这里有这样几位先生,修身教师杨昌济,历史教师黎锦熙,国文教师袁仲谦,数学教师王立庵,以及校长张干,学监主任方维夏和教育实习主任徐特立等”。
此“衡萃女校”中的衡萃,即陈衡萃,乃吴瀛母亲庄还之妹庄曜孚的四女儿,吴瀛表妹,她是中国话剧奠基人余上沅夫人。吴瀛之子吴祖光18岁被其四姑夫余上沅(时任国立剧专校长)找去当秘书,耳濡目染成为一代著名剧作家。中国早期戏剧家欧阳予倩、洪琛、曹禺、张骏祥均为余上沅为国立剧专请来的教员,谢晋、凌子风、陈凯歌父亲陈怀恺等,都是该校学生。史载余上沅曾由陈独秀介绍给胡适。可以说,中国戏剧革命自余上沅始,中国学院派戏剧从此发端。
毛泽东正是在“李氏芋园”初识杨开慧。1919年,徐特立、李青崖等人在“李氏芋园”成立“健学会”,毛泽东当时即在《湘江评论》上发表长文“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用“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这样热烈语言来为它造势。该年底12月毛为驱张赶赴北京。
这个“李氏芋园”占地两万平方米,后扩至四万,是清朝湖南名臣李星沅的私宅。李星沅曾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都察院右都御史,并接替林则徐出任钦差大臣。李青崖是李星沅的直系玄孙,他曾是中国最早的旅欧留学生。在比利时学法文,后来成为法文翻译家。译作《莫泊桑全集》在翻译界影响极大。曾与林语堂、邵洵美一起创办《论语》杂志,与郑振铎等人编过《文学周报》。
此时李青崖正主持着“李氏芋园”。他支持蔡和森、毛泽东、萧瑜等在园内组成哲学小组,又为新民学会主办留法预备班自任法语教员,连徐特立都来听课。新中国成立后,李青崖是毛泽东钦点的上海文献委员会主任和上海文史馆常务副馆长,吴琴清则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庄蕴宽搬请徐世昌
接到姐姐和姐夫重托的吴瀛,正在北海团城办公,于是他便把毛泽东等人的食宿安置在团城对面一箭之遥的北长街20号(原北长街99号)福佑寺内。不仅如此,吴瀛更把毛泽东引见给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舅舅庄蕴宽。该时庄担任北洋政府审计院长,并一度代理平政院院长(相当于今中央政法委书记)。
庄蕴宽出身名门,祖上庄培因曾是乾隆朝状元,庄存舆曾是乾隆朝榜眼,庄家两榜进士也出过十几位。其本人清末在广州任常备军统领,又调广西创建新军,继郑孝胥之后任广西龙州边防督办、广西武备学堂总办,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等都是他的学生。他还是反袁英雄蔡锷的上司,并救过黄兴的命,对辛亥革命走向共和功勋卓著,是革命元勋级的人物。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从上海赴南京任大总统,特邀庄蕴宽同列火车前往。由于庄与其姐夫吴殿英在湖北新军和广西新军的深厚渊源,在整个南军中的巨大影响,孙中山即刻任命庄为江苏都督,成为孙中山、黄兴身边真正的伴驾王。
庄蕴宽在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乃是1915年,袁世凯称帝,宣布次年为洪宪元年。全国60位约法会议员,59位表态支持,唯庄蕴宽一人以其功在民国的身份,拍案而起,冒死请好友徐世昌代递公开信,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假,时代潮流不可逆。公然提出取消洪宪年号,撤销大典筹备处,参政院应立即闭会”。此举,引起袁世凯勃然大怒,不久袁世凯暴毙身亡。庄蕴宽以其骨鲠之士的冲天胆略,亮节高风,名满天下。
庄蕴宽为官之时对他的革命姻亲及晚辈甚为提携关照。尤其对其姐庄还之子吴瀛,其妹庄曜孚之女陈衡哲的人生道路起过重大作用。吴瀛后来成为故宫博物院创办人,书画大家。陈衡哲则是中国第一位留美女教授,是周恩来敬重的老师。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小名韶韶,1917年3月初3出生在北京庄府,被舅公庄蕴宽以孙儿相待。庄蕴宽专为吴祖光作诗曰:“韶歌清澈又铃园,此是新生雏凤缘。寄取初三天上月,一弯眉似我参禅。”有趣的是,“此是新生雏凤缘”竟然预示了吴祖光后来娶了评剧皇后新凤霞。此乃后话。
青年毛泽东以出众的才华和滔滔口才,痛陈了张敬尧在湖南种种恶行,给庄蕴宽留下深刻印象。庄即刻去找了与自己关系甚好并时常有诗词唱和的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以及国务代总理靳云鹏。作为掩护过黄兴、提携过蔡锷,首先反袁的辛亥革命功臣,庄蕴宽的介绍与推荐自然分量很重。
这期间,庄蕴宽姻亲外甥、吴瀛表兄、时任徐世昌秘书的湖南人陈云明也在关键时刻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陈云明的父亲陈嘉言当时任国会议员,给予了毛泽东积极的支持,他领衔签名与数十位社会名流,从北京向全国发出了声援驱张的通电。
有了吴瀛的上下沟通,经过庄蕴宽和陈云明的斡旋,又由于易培基、毛泽东等人领导的“驱张运动请愿团”在北京的多方奔走呼号,徐世昌终于同意亲自出面谴责张敬尧,并命令对张敬尧褫夺军职、撤职查办。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则表态说“政府愧对湖南”,对张敬尧谎报政况请求增兵的说法直接予以驳斥。经过徐、靳二人的官方表态,庄蕴宽立即派人通知他在广西督办武备学堂时的旧部赵恒惕出兵驱张。赵则率领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湖南,张敬尧望风而逃,并遭北洋政府全国通缉,驱张运动获得胜利。
革命母亲陈云凤之子夏明翰
此外,毛泽东在湖南领导这场驱张运动时,还有一个后来在中国革命史上名垂千古的青年热情参与其中。他就是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湖南人夏明翰。夏明翰积极地担任了驱张运动大会的组织者,并在大会上高声宣读了毛泽东起草的《快邮代电》、《张毒一日不出湘,学生一日不返校》。
但世人想不到的是,吴瀛姨母庄曜孚下嫁的湖南陈韬家,也是清朝湖南的官宦望族,陈毓光、陈嘉言、陈鼎、陈范、陈韬五兄弟都声名赫赫。其中陈鼎从翰林做到“军机处行走”,是辅佐光绪的中央军机重臣。他由于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戊戌变法”而犯案入狱,与谭嗣同等六君子同被绑赴菜市口刑场,被观刑警示后又押回监房,不久亡故。陈范则是清末著名的“苏报”馆主,曾聘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宣传革命思想,后遭清政府****,被迫流亡日本,为革命而家破人亡。陈嘉言是清末官场中著名的清廉之士,从福建离任回乡时,以80银元卖了两个女儿才凑足路费。夏明翰母亲陈云凤正是陈嘉言的大女儿,她二弟就是陈云明;五弟陈云彰字少梅后来成为著名国画大师,他们与吴瀛是姨表兄弟;夏明翰则跟吴祖光是姨表兄弟。陈云凤后来又有三个儿女为革命牺牲。毛泽东曾颇为动情地称她为“革命母亲陈云凤”。
历史看起来浩浩荡荡,但它的每个片段却非常之细,直接把相距遥远的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联系起来。谁能想到吴瀛家族竟然从毛泽东一直联系到“李氏芋园”的主人李青崖,又接上审计院长庄蕴宽,再到大总统徐世昌的秘书陈云明。然而,这正是历史的真实面貌。
驱张运动最终以军阀张敬尧的下台为结局。但共产党与吴家的关联,却远未就此结束。毛泽东的共产主义思想启蒙老师李大钊死后,他的女儿处境孤苦,正是吴瀛冒着风险收留了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让她住进吴家。鲁迅在北京打赢与教育部长的官司也是吴瀛帮的忙。曾任职民国故宫博物院和行政院的吴瀛身为国民党员,他的12个儿女,有7个加入了共产党。长子吴祖光冒着生命危险,1945年在重庆首先发表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却遭蒋介石通缉追杀,被迫亡命香港。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吴祖光得到了港澳著名爱国人士何贤先生(今澳门特首何厚铧之父)的掩护。解放后,董必武、习仲勋两位共产党人在历次政治运动的危难关头,对吴祖光、新凤霞不弃不离,给予了多方关照救助,已在民间传为美谈。
如今,年过八十的吴祖强先生是国际知名的音乐界泰斗级人物,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央音乐学院老院长,曾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桃李满天下。“有京城才子”、“香江神笔”之称的全国政协委员吴欢先生继承了先人遗范,在书画、文学、政论诸多领域出类拔萃,建树颇丰。金庸称赞他:“文章立论精当,勇敢锋锐,书画皆有奇气,侠气,甚佩!”他立足于北京,奔走于国际和港澳台三地,歌颂着祖国的进步与繁荣。这些都是后话了。
吴、庄、陈、李、四大姻亲家族百世流芳
旧时联姻门当户对,吴、庄、陈、李四个姻亲家族,历史上都是书香巨宦,门庭显赫,荣辱相连,相互影响,沉浮与共。在两江、两湖、两广直到上海、北京,支持变法,推动新政,一代接一代,前仆后继,不惜做出牺牲,其事迹可歌可泣,可赞可叹。他们是清末官宦族群中的最早觉悟者,对中国近现代早期革命、乃至文化事业,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几代人有大量的精彩故事,随便举出二三十位,个个都是人物,有革命家、军事家、戏剧家、出版家、文学家、科学家、翻译家、音乐家、书画家。然而,命运都相当悲凉。
或许是因为连年战乱,民国时期的传记作者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批人。此外,吴、庄、陈、李四大姻亲家族涉及国共两党高层,渊源复杂,反被当时的两党误解而不容,国民党曾因共产党整肃了吴瀛,共产党曾因国民党整肃了吴祖光。如今时过境迁,两党都给予了这个家族认同与关怀。笔者在读了很多资料后,又找到当事人的后代查证才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惊觉历史的尘埃之下,埋藏了如此多的精彩人物、精彩故事。岁月如流,前朝不远,再有两年就要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对这些前辈的故事只有留待另写一部大书详述了。(摘自《中国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