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吴心伯谈市政厅会议(town hall meeting)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8 12:37:25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11年前,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上海图书馆,与上海8位各界人士进行了题为“构筑21世纪的中国”的“town hall meeting”,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者吴心伯是其中一位嘉宾;11年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上海青年面对面,吴心伯又参加了“town hall meeting”。昨日,现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吴心伯接受了晨报记者专访,回顾11年前的座谈会,并与此次“town hall meeting”进行了比较。

   

town hall meeting”指一种非正式公开会议、市民会议、座谈会等。一般而言,规模不会太大,话题宽泛自由,气氛也比较轻松。据中国前外长钱其琛《外交十记》记载,克林顿正是在1998年上海的“town hall meeting”上,阐述了对台“三不”政策,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钱其琛写道,美国总统公开作出上述承诺,这是第一次。   

   

记者了解到,当时,克林顿正是在与吴心伯共同探讨中美关系时,作出了上述承诺。对此,吴心伯谦虚地回应道:“当然不是因为我提问,克林顿才作了上述表态,事实上,在此前中美的多次外交场合中,美国政府就阐明过对台的‘三不’政策,只是没有公开表示过。当时在来上海前,克林顿已经访问了西安、北京等城市,但都没有作出公开的表示。在上海时,我作为8位嘉宾中唯一一名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谈到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并谈到了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中美摩擦,克林顿当时表示‘对于你的意见我基本同意’,并自然地提出了对台‘三不’政策。”   

   

本月16日,在上海停留一整天不到的奥巴马,将一部分宝贵的时间留给了上海青年,与上海青年面对面交流。对于此次奥巴马与上海青年的“town hall meeting”,不少媒体也非常关注。不过,作为两次美国总统“town hall meeting”的亲历者,吴心伯向记者解读了多个不同。

   

吴心伯说,对比1998年克林顿夫妇在上海图书馆与8人会谈的“town hall meeting”,这一次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举行的“town hall meeting”规模要大得多,“这次共有500人左右参加,其中学生约300多名,而且问题不仅包含现场学生的提问,还包括网络提问,问题覆盖方方面面。据介绍,此次参加与奥巴马见面交流的学生主要来自上海各高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1998630日,克林顿夫妇在上海图书馆进行题为“构筑21世纪的中国”的座谈时,被美方邀请出席座谈会的总共才8人,除了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者身份出席的吴心伯外,还包括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作家王小鹰、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朱榄叶、打假明星王海、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金鲁贤、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左学金。   

   

“一开始美国驻上海总领馆拟了个15人的名单,然后交到华盛顿进行进一步筛选,最后挑出了10人,除了我们8位外,还有2人是候补,最后这两人也在座谈会现场,但没有参加讨论。”吴心伯说。   

   

对于此次奥巴马选择以更为大型的“town hall meeting”方式与中国青年对话,吴心伯认为并不意外。“奥巴马自认擅长与青年人沟通,6月在开罗大学与埃及学生谈话,就有非常好的效果。这次的会议,主要也是想以互动的形式,与中国青年共同探讨中美关系。”   

   

在吴心伯看来,此次奥巴马和青年学生的会谈与1998年克林顿夫妇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town hall meeting”,目的也有很大不同。

   

吴心伯介绍说:“当时会谈的主旨是让美国民众了解中国的变化。因为在1998年,许多美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依然停留在10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许多人甚至对中国还存在误解,所以那个座谈会的目的就是帮助美国人重新认识中国,美国媒体也对座谈会进行了全程直播。”   

   

在这样一个主旨之下,克林顿夫妇成为了座谈会的主持人,负责对8位中国嘉宾进行提问,然后再根据嘉宾的提问进行跟进与讨论。由于要向美国民众介绍变化中中国的方方面面,因此8位嘉宾来自各个领域,包括法律、教育、文艺和宗教等,“比如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主要介绍中国教育,作家王小鹰主要介绍中国的文艺创作情况,华东政法大学朱榄叶教授介绍中国的法制建设,王海则介绍市场经济下的打假情况。”   

   

而此次奥巴马与中国青年的“town hall meeting”,在吴心伯看来,更是一次“美国表达”。“这次是中国学生提问,而奥巴马回答问题。通过回答问题,奥巴马阐述美国对发展中美关系的积极态度,表达美国希望与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合作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