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吴氏人物谱(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4 7:54:13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宿松吴氏人物谱(二)

鉴湖公

    先生讳燦庚,字国宾,鉴湖其号也。邑增贡生。世居宿邑之西,寨子庄之南冲。父继伦公,生二子,先生其季。

    先生精研经世之学,挟策游四方。馆江右之峡江、弋阳、乐平、东乡、新淦等县。各县每遇考试衡文阅卷,必得先生主持。馆某县时,有豪商久讼不决,饵先生多金,请为关说于令。先生正色谢绝。后令因他事挂议,客多散去,先生独锐力营救,白于郡守。郡守重先生名,为申请如指。

   先生晚岁家居,造就人才甚众。里中公益事,皆竭力维持。南冲滨河,旧桥以木为之,水稍大辄倾倒。先生鸠众重修,易木以石,遇洪峰亦岿然不动。族中祀产甚多,经营者每不尽如法,先生严订规约,躬为董理,祀产日增,合族称善。

   先生殁于民国七年,享年七十有八。子三,长承祺,次承祜,三承祥。

 

景云公①

景云公,讳嘉祥。少年即深稔科场禁锢之害。戊戌后,废科举而兴学校,然人多宥于科考藩篱,独先生率先考入国立安徽高等学堂,攻读师范专科,一开我县就读新学之风。

    先生一生献身教育。1902年,凉亭贺廷枢兄弟创办私立维新中学,先生远在外地,筹资募款,襄赞不遗余力;1906年,先生协商县内人士,改造科举试棚,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1911年,先生复与邑人议商,借试棚边“问经精舍”创办县立师范传习所;辛亥革命后,先生应邑人电邀,毅然放弃山东优厚待遇,回乡任县劝学所长;到任后,七上省城,申请款项,一次设立县第一高等小学及长溪、佐坝、泾江、酆庄、东林高等小学六所,初级国民学校9所,并鼓励民间集资建校十数所,全县学生以千计。后又参与筹备成立“安庆六邑联立高级中学”。事成,先后为该校驻校校董兼图书馆长、国文、英语课教师,代理校长。直至日军侵华,安庆沦陷,方被迫离校,归隐长溪山。

    先生善治学,亦善育人。其座右书“师道立而后善人多”九字,常言“良匠出于良师”。尤能引导学生钻研共产主义理论,培养出朱育祺等大批革命志士。先生晚年曾题联自况:“求中外高尖文化,钻仰不辞,阐扬自任,借问当道诸公,继往开来谁得似;振皖西衰惰教育,挽救尽量,劝导竭诚,堪笑同仁一视,守先待后我何尤。”②其献身教育之赤诚,灿然于笔墨之间也。

    先生收入不丰,衣食极尽简省,灰布长衫一袭,朝夕相随。然遇他人困难,则慷慨解囊。1942年,本县乔木石某,远道归乡,途经安庆时因无川资求助于先生,适先生无钱,乃以缎料八团马褂一件,当得银元八块,助其归里。先生于后学更百般爱护而成就之。当年于省城求学得先生资助者,不下百数十人。

    先生晚年困居乡井,居徒四壁。门生故旧吴啸云冯醉经等四十五人乃于1938年先生六旬寿诞时,征文集资祝寿,筹款千元,购置精舍三间,薄田10亩,以供先生怡养天年,传为佳话。

                                                                          ①参考资料:《安庆文史资料•教育专辑•行为世范的良师》。②景云公对联另有一版本:“求中外高尖文化,钻仰不辞,阐扬自任,借问当道诸公,继往开来谁得似;振皖西大众教育,挽救尽量,劝导竭诚,堪与同仁一笑,争先启后我何尤。”(见《安庆文史资料•教育专辑•行为世范的良师》)。

 

泰阶公

    泰阶公,讳绍藩。秉性沉厚谦谨,淡于名利,于书无不读,于事无不思。少时家境贫苦,然诵习不辍朝夕。

    清末变法伊始,科举既废,安徽省会亦有求实学校设立,公抵省参试,名列前茅。入校后,所有膏火尽赖公帑,冻馁无虞,潜心学问,而尤爱英文、数学。毕业后复考入国立北京大学,并于宣统元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先任直隶州通判,继任河南省高等学堂教务长,兼英、法文及数理诸科教员,河南省立一中、河南省矿务专门学校亦聘公掌教,河南省交涉署及侨工事务局相继敦聘公为高级幕僚,因功荣膺七等嘉禾勋章晋四等嘉禾勋章。后安庆士子坚请公返省讲学,既抵安庆,则任公立法政学校、省立一中等校法文数理讲席。

    公曾以十年辛劳,编撰《高等解析几何》一书,由教育部审订出版,风行一时。公尚有法文著作数种,值倭寇侵袭安庆,炮火中书稿尽成灰烬。惜哉!

 

占鳌公

    占鳌公,字一峰,庭芳公季子也。幼聪慧,未弱冠已博览群书。及长,长身玉立,耿介倜傥,重交谊,平居无惰容。就读于安徽师范学校,毕业后以服务桑梓改良教育为志,历任县立多所高等小学校长,教育局局长、督学,北山中学训育主任等。公奖掖后进,一时髦俊多出其门。又尝投身警界,任巡官。倭寇事起,自思文事难以救国,回乡创办实业。长溪山毛竹遍山,遂投资,设厂按碓,经营纸业,开长溪山造纸业先河。年四十而卒。

 

承祜公

    承祜公,讳绍玠,清增贡生,国宾公之次子。幼即敏慧,强于记忆。其父于江右为幕宾时,公随父寄居于赣,始则就读于江西中学,继则就读于江右大同政法学校。毕业后历任湖北省竹溪县检察院长,蕲春、崇阳、竹山、郧阳、郧西等县承审员,代理宜昌、建始等县县长。或曰:民国十年,蕲春盗匪充斥,抢案迭起。公下车伊始,适逢窃财杀人重案,凶犯无着。一日,微服出访,夜宿客店,不能成寐,三更时卧房楼隙忽有荷叶飘下,公察其异,翌日询旅店主人当地有无何、叶二姓,店主答曰有。回衙详查,二姓中不良者甚多,饬警搜捕审问,非但本案凶犯破获,前积悬案亦相继告破,牵连拘押者各归乡里。不及两月,盗灭迹,患悉除,百姓称颂。

    见荷叶而知凶犯姓氏,此公假托之词乎?抑传闻之误耶?然公微服暗访,梳理积案,破获盗匪,此百姓共赌之事,公真神人也!

 

贵江公

    贵江公,讳松太,学名遇鸿,太学生。公魁梧奇伟,发声如洪钟。横逆之来,则沉着处之,无厉言遽色;地方有事,则秉公持正,人皆钦服。克勤克俭,经济有方,家臻小康。民国初年,岁大饥,有窃儿破壁入,为公家人所获。将笞之,公急止之,释其缚,训诫之曰:“尔乃良家子,一时为饥荒所迫,至行窃。今幸偷吾家,吾可谅尔。吾平生囊不积金,仓不积粟,殊负君也。”出银币若干与之。窃儿感其德,长揖而去。次年,蕲春盗起,四处抢劫。一日,盗魁率百余人过公门。魁谓从者曰:“此善门也,无金,然既来之,可少饮茶水,毋惊乃翁!”其事于蕲春流传甚广。公寿享七十有二。

 

继荣公暨子早庚、德成、思九

    继荣公,讳效前,中干公之子也。清太学生。貌伟岸而庄,言笑皆不苟,声洪亮,闻之靡不肃然敬悚。举凡族里纷争事,公即席剖析其曲直,无偏无倚,常能释仇为亲,释争为让。家近小康,然毕生不好置田宅。语人曰:“象齿杀身,怀璧贾祸,置产遗金,适足以毒后嗣。”遂锐意于子孙学业。时丁满清末造,武道渐丧,人多文弱,乃聘文武讲席各一以教子侄。其不拘于时,为子孙计久长者,堪为后世师。

    公长子早庚公,讳硕颀。亦不吝财,不苟取,排难解纷,周急赈饥,论者咸誉公父子先后继美。武艺超群,县试两冠其军。然艰于遇。遂发先代藏书之箧,精研岐黄之学,于儿科造诣尤深。自制药饵,鲜有不药到病除者。

    次子德成公,颖悟恬淡。时文以清丽胜,公每挥毫辄就,若春花怒放。素好闲情逸事,常与野叟村农作席地谈。

    公幼子思九公,讳硕甫。貌秀神怡,豪爽不羁。生平精研古乐,每听松涛张壑,辄抱琴盘桓于山涧峰巅,写松壑之幽韵,托思古之情怀。其文雄健,其诗含蓄,皆为里中所推许。

 

干臣公

    干臣公,父不详。少嗜学,勤苦杰伦,弱冠补博士弟子员。有清末造,仍以科举取士,公虽蜚声庠序,然心关时局,愤国事之日非,颇与维新之学。曾慨然引崔寔政论曰:“圣人与世推移,俗世苦不知变,以为结绳之约,可复治乱秦之绪;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今东西各国,皆变法维新;吾国犹以抱残守缺为务,安有不病国病民乎!”一时群彦皆服公伟论。鼎革后,公益自信所言悉中时弊,因致力新学说,孙总理、梁任公等人名著,尤玩索无遗。故宿邑各高级学校校长争礼聘焉。公国学渊邃,又以新学酝酿其间,故所作多脍炙人口;及门成就者,英才济济。

 

建中公

    建中公,讳梅魁,建中其号也。昆仲二而公居长。少时羸弱多病,从塾师读,奋勉异常,或至咳血亦不为少懈。初,公毕业于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既而入省立高等工业学校,复转入省立第一高级师范,毕业后历任本县多所小学校长。后又考入本省区政训练所,毕业时学绩为全校冠。曾任宿松第一区区长,凤台县第二区区长。值日寇侵凌,公乃率眷西徙,担囊履屩(屩,草鞋),经湖北、出湖南、过贵州,而达四川。时难民拥挤,薪米腾贵,公资斧告罄,出任都匀县科员,期年,回重庆就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干事。适财政部举行特种考试,公投考录取,受训毕业,成绩列甲等二名。财政部欲留部任用,然公以离乡数载,坚请回皖工作,以便省亲。中央即着人护送回籍,委以省田赋管理处督导员兼土地呈报局督导员等职。公往督导荣昌、六安、舒城、岳西、潜山、太湖等县,数月之间,所至力除弊害,成绩卓著。六安田赋积弊甚深,省财政厅遂委公以六安田赋管理处副处长。公到任匝月,流弊尽去。公事必躬亲,册必手缮,口讲指画,废寝忘食,其劳于国事极矣。忽日寇进陷立煌,六安粮赋聚积,仓猝遭变,损失匪轻。公惊愤成疾,冒大风,踏冰雪,挟牍册奔驰于六安等县间。由是外感内伤,渐至不起,旋殁于任上。时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公方三十九岁。痛哉!痛哉!

 

燦奎公

    燦奎公,讳斗文。好学不厌而不在意于科第,尝言:“吾辈读书志在明理耳。若寻章摘句以谋取科名而骄矜世俗,吾所不屑为也。先儒有言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吾学道以爱人为务,他非所计。”公倾心于古今烈士伟人之清风亮节,尤慕诸葛公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之义。平生喜植奇花异木,能顺其本性以长之,有唐橐驼之技;且以为养生之术莫过于此。又尝言:“治国莫大于兴学,致富莫重于勤工。若于耕读经营之余,集巨资创办学校,庇荫寒士来学,则树木树人之德,兼而有之矣。”其言于今犹堪称至论。

 

秉国公

    秉国公,讳之钧。少时读书明敏,长尤致力于格致之学。清光绪间以博学荐举同知衔。是时欧潮东渐,国是日非,公慨然于清廷外交失败,政治腐败,不堪挽救,且不欲与耽高位厚禄者同流,于是归休故里,杜门授徒以自给,不复入城市矣。时天主教传入中国,欺凌华人之教案,常有发生。邑有法籍教士耿至安者,耳公德望,欲借公之名以弭民教争端,车乘之招,往还再四,公不获已,就道。自是吾邑教徒恃教欺民之风少戢。盖公与之往来,实欲借此以护国人也。

    公博施济众之念,晚岁弥笃。有姚姓少年,资秉异人,因困于资而辍学,公闻之,欣然解囊,俾臻成就。甲寅岁冬,同村某邻弗戒于火,其势莫遏,邻之居尽成灰烬,独公宅巍然独存,世皆以为好善之报也。

    公赋诗为文尚简古恬淡,适类其人。然累遭兵祸,遗稿无从蒐辑,至可惜也。公生于同治丁卯,卒于民国丁丑,享年七十有一。子一,名少伯。

 

蕴玉公

    蕴玉公,世居长溪山柳树坪。公生于清末,初习时艺,后学校兴,乃复求诸经世之学。其文逸荡清峭,句调工雅。民国戊午,长溪高级小学创立,与族内秋舫、济人二公并主讲席,昕夕研磨,风雨唱酬,几及四年;后又出任北山中学教授。公体肥胖,艰于行步,待人和蔼,一无矫激骄愤之气,望而知谦谦君子者也。以清光绪十三年生,一九四零年殁。生子二,长燦星、幼浩民。

 

吉慎公

    吉慎公,字绍烈。祖讳地贤,字道德;父讳利焜,字宏开。公身魁梧,面长方,以孝闻于乡里。夫妇奉事祖父道德公暮年起居,先意承志,常得老人欢。或曰,道德公九十六岁考终时曾言:“我今无以奖慰烈儿夫妇孝敬之行,将请於天帝,送几个好曾孙与他光耀门庭!”后公果举四丈夫子,长即锡名“曾送”,以志祖父之恩德也。公昆仲二,序居幼,敬事兄绍;平居常奉“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圭臬。乡人皆称之。七十寿诞,邑令邹幼如题“凤老雏清”匾额以贺寿。殁于一九二一年正月十一日,享年七十有六。

    公长子曾送,讳继仪,又名黻周,子国相。记力尤过人,百数十人齐集之物,不假纸笔,默识轻重,不爽分毫。因父专心经史,年十六即离塾持家,披星戴月,竭其智能,田舍倍增。送诸弟、子侄分别入南京两江政法学堂、省农业学堂、安庆中学,资费浩大,而公甘冒风雨冰雪筹措之,毫不惮劳。十年后,一门之中,自小学至大学毕业者,几岁必有人。善理财,亦善轻财重义。遇贫困者辄周济之,于公益事辄倡导之。曾筹资创建宿松黄梅间之松梅亭,宿松县城之吴氏总祠等。

    公次子讳继俨,一名辅周,字国侪。宣统三年暑期毕业于两江政法学堂,毕业后犹肆力精研中西有用之书。民国成立,公举为宿松县署税务科长;次年,任安庆执行律师;此后,历任湖北夏口地方厅检察官,京兆大兴、通县、永清、平谷、固安、巴县等县承审官,密云县民政科长,宝坻县财政专员,代理平谷县知事。在官二十余年,所到出滞狱,雪奇冤,兴教育,解商难,利农工,民送“包公再世”“明察秋毫”匾额,获二等金质司法奖章、四等一级文杏奖章、五等嘉禾奖章。寿终皖寓,省长刘镇华诔以“儒林循吏”,各界名流为作诔文挽联者数百千辈。

    公三子讳继侃,字国梁,早逝。

    公四子字国桢,毕业于北京政法大学,复应安徽县长考试、司法官审查、律师考试合格,任京兆密云、安次、水清、大兴、安徽歙县、怀宁、太平等县承审官并第一科科长,安徽省民政厅秘书,山东恒台、安徽舒城、石埭等县县长,贵州都匀、遵义、贵阳等地方法院推事、首席检察官,高等法院书记官,大学教授等职。

    公有九孙。长人俊,毕业于安徽高等农业学堂,历任陕西宜君、淳化等县科长,潼关监厘局局长、安徽蚕桑讲习所暨农林畜牧场主任,桑秧总局局长、山东农矿实业建设厅荐任技师。终生致力于实业裕国之术。次选俊,毕业于安徽统计讲习所无线电训练班,历任山东桓台、安徽舒城、石埭等县会计主任、电话管理处主任。三文俊,讳述鎏,字西庚,北京政法大学毕业后,国务院派往日本考察政治,归国后于国家大计建白殊多。后应安徽省县长考试,与四叔同榜及第,省长陈调元授以安徽全省自治筹备处秘书转第二科科长,又以绩异补授黟县县长,政绩卓著,黟人啧啧称颂之。六世俊,北平大学毕业,应安徽县长考试,笔试夺冠,虽口试以年过少而见遗,然自此文声大振,历任安庆民众教育馆秘书编辑,圣保罗中学、六邑联中等校教员、宿松中学校长,安徽抗战史料会编辑,北平郁文大学教授。其余诸孙亦均学有所成。

人行善则得天佑,得天佑则子孙昌。观吉慎公一门事迹,信不诬也。

 

秋舫公

秋舫公,长溪大新人。幼时就读于亲兄述荫公门下,述荫公每嘉其天资聪颖,谓他日成就必过己焉。年十二应童子试,十八入南京法政学堂,毕业时上书两江总督,请以公费遣送日本留学。旅宁同乡,相顾惊愕,盖孙文先生其时侨居日本,倡导革命,而留日归国者,亦多以颠覆清庭为志。书上不数日,不意竟获两江总督端方批准,令其取得安徽省府保送咨文,即派赴日本。公旋即离校,买舟返皖,然船过大通,行装被窃,川资文件具失,进退维谷,无奈归乡。先祖闻之,怒不可遏,谓其赴日留学乃悖逆之举,责令辍学,数年不许外出。迨至民国七年吴景云先生创建长溪万寿庵宿松第二高等小学,委之以全部筹办之责,公方得服务社会之机会。

公夙兴夜寐,以身作则,潜心教育,不计得失,万寿庵小学教育成绩显著,黄梅王友梅、王占元、宿松廖瑞荣、朱毓奇等革命志士,皆出门下,一时誉满安庆。公笔耕之余,亦寄情山水,著《罗汉竹枝词》一卷。人言公为“宿松诗坛巨匠”。  

 

贵新公

    贵新公,一名桂馨,千一公十八代孙,步青公之次子。世代为农,居长溪山大地埂五房屋。

19298月,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贵新公与族兄绍清公至黄梅县亭前驿周四毛家,经周四毛介绍参加革命;8月下旬,公召集族人封火屋应九、蒲河元兴、老屋湾祖保诸公聚会,议决分头发动群众。会后,诸公分头于邱山、柳坪、隘口、陈汉沟、南北冲、二郎河等地,秘密发展农会会员,组织苏维埃政府赤卫队。先后成立苏维埃小组10个,贵新公任陈汉苏维埃小组负责人并兼任赤卫队总指挥,赤卫队很快发展到800多人。

19302月,国民党调集宿松、太湖、望江、潜山、怀宁、桐城等6县自卫团及陈汉“猎户队”对宿松西北山区进行“清剿”,贵新公率赤卫队转移至黄梅塔儿畈。5月,在黄梅县暴动委员会指挥下,宿松赤卫队协同黄梅赤卫队打垮五祖山一天门六镇团防,打死团总潘友三,缴获长短枪20余支。

是年6月,中共鄂东特委书记吴致民到达黄梅领导农民运动,红八军四、五纵队,由阳新北渡长江,进入古角山,支援农民暴动。黄梅、宿松、广济、蕲春广泛成立农民协会及赤卫队,建立苏维埃政权,形成蕲、黄、广、宿革命活动中心。贵新公任陈汉苏维埃主席。

是年7月,宿松县苏维埃政府赤卫队改称红军赤卫队,总指挥部设于黄梅北山寺,贵新公仍任总指挥。此时赤卫队改编为4个大队并创办武器制造厂、火药厂、缝纫厂。

是年8月,贵新公率领红军赤卫队配合红八军四、五纵队,攻打二郎河团防,俘敌20余人,缴枪30余支。继又攻打蕲春两河口团防,缴枪90余支。

是年9月,宿松暴动委员会成立于黄梅古角苏区,中共宿松县委书记祝尔昌任暴动委员会主席,贵新公任暴动委员会委员。25日,由宿松县暴动委员会统一指挥,红八军四、五纵队及宿黄边区赤卫队合计2000余人,自黄梅小溪开赴亭前驿,于亭前驿召开“攻打宿松县城军民联席会议”,制订作战方案。是日夜,攻城部队向宿松县城进发。26日,一举攻克宿松县城。国民党县长周崇颐弃城出南门逃往坝头。红军缴获迫击炮两门,长短枪100余支、子弹数箱,并打开监狱,救出虞华、尤振球、何瀛等多位革命同志。

同年1016日,中国工农红军15军在黄梅县考田山吴祥村正式成立。贵新公挑选并率领赤卫队员70余人,组成中队,编入红十五军。

1931年,国民党反动派“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红军发动反“围剿”战役。2月,贵新公在湖北英山河区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2岁。解放时政府追认贵新公为革命烈士。

据绍兴公等言,贵新公身材长伟,膂力过人,射击百发百中;秉性豪爽,好交友,酒量甚大;平时谈笑侃侃如常人,战时神态凛凛,不怒自威,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深得战士拥戴。其时已为宿黄根据地重要领导,十五军得力指挥员。与公并肩作战而幸存者,解放后皆为我军高级将领矣。

                                                        

【参考资料】中共安徽省党史资料丛书《松涛》: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宿松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2、《红八军攻克宿松县城》

      3、《人物简介•吴贵兴》

      4、《大事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5、《1930年前后宿松革命活动回顾》

 

来之公

    来之公(19081957),千一公十七代孙吉石公之子。吉石公生子七,成立者四,来之公排行最末。性聪颖,文章书法俱佳。时值民国初年,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来之公即随二兄桂馨公(《宿松县志》作“吴贵新”)参加鄂豫皖土地革命,宣传革命思想,组建农民赤卫队,发动武装暴动,并一度夺取宿松县城。后革命转入低潮,桂馨公参加红十五军,转移至湖北罗田、英山一带,不幸牺牲;来之公则于1930年随姨父吴凡洲往山东避难,寄居济南安徽同乡会,又经同乡会介绍赴山东莒城县法院任文书。因为人忠厚,处事谨慎,文笔甚优,提升为科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来之公参加了抗日战争,并一度出任山东省某县代理县长。抗战胜利后,任山东省第六行政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民政科科长。1948年济南解放,被编入华东军官团学习六个月,结业后,自愿返乡。“肃反”时进九城畈劳改农场改造,1957年病逝于该农场。   

 

天明公

天明公,长溪薛山人。虽高不满五尺,然腰直项强,行步间昂昂然,盖一望而知其禀性刚直不畏强暴者也;面宽口阔,言笑时蔼蔼如,盖一见而知其平易近人通情达理者也。幼年聪慧过人,博览诸子百家;及长,游武汉、南昌、黄山、九华等地,学益进,识益广,名益振,与之交游者皆一时名人;而先祖所积之家财亦因之散失殆尽。

民国甲申年,公鉴于末世颓风,乃弃大保长之选,永为乡民代表。其后长溪上下四十余年,大则不平之讼狱,小则相争之口角,常由公解息之。平居时极力济人之急,解人之危。抗日战争间,有新四军梅邑何堂春等二人流散本地,为乡清团拘囚,意欲活埋,先生冒生命之危,力为解救,纵其自归。其舍死忘生之行,诚非常人可及也。

解放初,公曾解送华阳河劳改十年。既归,益引人之忧为己忧,引人之乐为己乐,秉公持正,洁己为人,布衣粗食,坦荡自安。公离世前一年,以古稀高龄,不避风尘,亲赴陕西商南探访族人,并谋合修宗谱。恨天不假年,事未成而公逝矣。享年七十有一岁。  

 

 

炳荣公

炳荣公,福六公支下裔孙,长溪邱山人。一九O三年生,七岁入私塾,十七岁进宿松第二高等小学(即长溪山小学)就读。长溪山小学为宿松县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地,该校教师吴景澄即为我党地下工作者。炳荣公受其影响,思想进步;终于一九二四年由汪恂如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当选为中共宿松县委会委员兼西三区区委书记。一九三五年抗战爆发,公与朱毓奇等在长溪罗汉尖建立抗日根据地,成立抗日救国军,并亲任政委兼参谋长;后又调任区党委负责人。救国军屡遭“围剿”,被迫转移至蕲春、英山一带坚持敌后游击战,炳荣公则潜身敌区,领导地下工作。一九三七年因叛徒出卖,炳荣公不幸被捕;备受酷刑,不吐一字。同年六月十八日于太湖英勇就义,时年三十四岁。  

 

景阳公夫妇

    景阳公,1928年出生于长溪山蒲河老屋,千一公之21代孙。19482月参加解放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012月,在朝鲜新安洲战役中,身背炸药包炸毁美军军列一辆,自身亦壮烈牺牲。

    景阳公参军时,与妻邓三媖新婚方二十天。公离家不久,其妻在家也参加了工作,任大地乡妇女主任,先入共青团,后又加入共产党,为预备党员。景阳公对妻子参加工作十分支持,多次写信鼓励妻子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景阳公牺牲后,其妻本欲为之守节,然当时参加工作之妇女极少,迫于流言,邓三媖于1954年改嫁同县南冲一贫苦人家,后夫患严重血吸虫病,四年后去世。邓苦苦挣扎,养育大三个孩子(其中一个为收养的弃婴),但自己竟落下终身残疾。

 

附录:未了的心愿

(根据吴景阳烈士遗孀邓三媖老人口述整理)

 

    我叫邓三媖,19312月出生在长溪山黑尖寨一个穷人家。家里太穷,姊妹又多,1岁半时就被抱到长溪山蒲河老屋一户人家做童养媳。那户人家也不富裕,丈夫吴景阳兄弟三人,他是老大,老二叫云阳,老三叫立阳。

    景阳大我3岁,我们一起打柴,看牛,做纸,景阳总把我当妹子照顾,重事难事都是他做。1948年正月十五,景阳与我结婚,婚后对我更是细腻。我心里高兴:碰上了个好丈夫,今后啊,就跟景阳好好过日子!

   结婚刚刚20天,长溪山一带纷纷谣传共产党来了,要共产共妻,把男人全部砍光。二十几岁的男人都跑到外地“躲反”,我公婆也要景阳到韩文蒋圩他外婆家去躲躲。景阳临走时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叫我在家要小心,有什么事就躲到深山里去。我含着眼泪答应了他。

    景阳到外婆家后,遇上了共产党的部队,这才知道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共产党的部队就是我们穷人的部队,于是就和他舅舅一起参加了革命队伍。

    景阳参军后两年,家乡解放了,我也参加了工作,任大地乡妇女主任,在梅乡长、朱乡长领导下工作,分田地,搞土改,没收地主家的财产分给贫雇农,调解民事纠纷,帮助要求解除婚约的童养媳、等郎媳办理解除婚约的手续,整天在外奔忙。不久,我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又被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景阳对我参加革命工作非常支持。他在部队学了文化,多次写信回来,鼓励我努力工作,好好学习,还买了东西寄回来给我。

    1950年抗美援朝,景阳从部队写信给我,说:“我参加革命,就像鸟飞上天一样,不能半路落下来,要革命到底。现在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要把战火烧到我们国家,我要报名参加抗美援朝,你要支持我啊!”我也托人帮我写回信,表示在家做好自己的工作,照顾好公婆弟弟,坚决支持他上前线打鬼子!

    到朝鲜后,景阳就再没有来过信。1951年,一天,我看到婆母流泪,问她为什么,她就是不说;我又向别人打听,才知道5012月,景阳在朝鲜新安洲战役中背着炸药包去炸美国军列时牺牲了!

    这真是晴天霹雳!我跟景阳结婚才20天,他就参军了,这之后3年,我们再未见过一面。我天天想他,盼他,梦见他穿着军装回到家里,但现在,我知道他再也回不来了,连尸骨也埋在了朝鲜,我连看他最后一眼的机会也没有啊!

    我大哭了一场,然后,我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我要用拼命工作来忘记悲痛。但是,那个时代,走出家庭参加革命工作的妇女很少,原来景阳在部队,我参加工作别人不敢说什么;现在景阳牺牲了,我成了寡妇,说闲话的一天比一天多,他们把各种各样难听的话都扣在我头上。我更加体会到景阳对我的重要,我悲痛的心更加悲痛。夜深人静之时,我想找景阳倾诉,可是,景阳啊,你在哪里?

    景阳的父母、我娘家的亲人,都劝我重嫁个人,我不愿意,景阳的身影日日夜夜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不能再嫁,我要为他守一辈子!这时候,谣言更多了,我苦苦支撑了3年多,不得已,1954年改嫁到南北冲一个穷苦人家。

    后夫患有严重的血吸虫病,从1965年开始长年卧病在床,不到五年就去世了。我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自己3个,另外,邻村一个穷人家把个女孩丢在路边,我看不过眼,就抱回家抚养),起早摸黑的苦做,像男劳力一样一天三出工(早上、上午、下午)。有一年秋天挑谷把上把堆时,我体力不支,从梯上摔下来,把右腿摔断了,落下终身残疾。

    那时的生活真是苦,全家五口人,过年时才能吃上半斤肉。周围人看了都心酸,劝我把捡来的女孩扔了,我却怎么也下不了狠心。不过,我最终还是没能把四个孩子拉扯大,自己的二女儿不到10岁就死了!

    现在儿女都大了,都成了家,包括那个捡来的女儿,也为我添了孙儿孙女。生活也好了,孩子也孝顺,我也76岁了。但我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当年,我本想为景阳守寡终身,难听的谣言逼得我改嫁;今天,我只想到朝鲜看一眼景阳的墓地,向他说说50年来我内心的思念和痛苦,我只想捧回一把景阳墓旁的泥土,在我死后,洒在我坟墓的旁边啊!

景阳,景阳,你如地下有知,就保佑我了却这桩心愿吧,啊?

 

光煜公

光煜公(1932.11.231998.1.3),字光云,一名火仁,宿松县柳坪乡大地村鸭潭河人,千一公第  代孙。幼读私塾,聪颖过人。1947年考入南昌圣保罗学校,1949年转台湾深造;后供职军界,授少校军衔。晚年从商,于裕隆汽车公司任科长。退休后,续研古籍,担任诗社要职,从事编辑,经常往来各地参加联吟大会,现场斗韵,屡列前茅,数获金奖。

公诗作除见诸台湾诗刊报纸外,北京《华夏吟友》、西安《当代诗词家大辞典》、泰国《国风吟苑》、美国《四海诗社》等数十种报刊诗集亦竞相刊载。其诗自然飘逸,有唐诗风骨。字里行间常流露出诗人企盼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心愿。正当拟成集册之际,公患病入院,竟于19981330分逝世于台湾莱民总医院。尊公遗嘱,火葬后,骨灰撒入台湾海峡。

公夫人林秋香,秉承公愿,搜集遗稿,计得五言绝、律71首,七言绝、律630首,楹联、诗钟共60副(首)。亲操电脑,分类编辑,排版付印,署曰《光云遗稿》。  

公生子一,名庆国;女一,名菊怡。均于台湾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

                                   (据朱雪姣《光煜公传略》改写)

 

 

 

 

吴 皓 东

吴皓东(1935-),男,二郎人。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5年在安庆一中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通信系,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工作,跟苏联专家学习,参加“534系统”仿制工作,任主管设计师和工程组组长。1966年随单位迁上海,负责筹建反导弹系统弹上无线电设备研究所,并研制出弹上应答样机。继而负责“红旗61”导弹技术的攻关、设计定型与生产定型工作,担任该工程设计室主任和主任设计师,组织并参与研制精密C波段脉冲相参应答机测试仪。此项目获1988年国防专用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航天科技部一等奖。1984年调航天局科技处任副处长,负责武器系统协调和靶场试验,航天局记二等功一次。1988年在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公司工作,因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而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授予三级警督警衔。同年退休。

吴 小 钧

吴小钧(1938—),男,隘口小圩人。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安徽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宿松县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小学毕业后因家庭成份问题(父亲吴宇经曾任国民政府安徽省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辍学务农,务农期间刻苦自学,于1959年考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九江地区林科所工作。1964年出席江西省林业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1965年在“四清”运动中又因家庭出身问题被免职回原籍。1979年引种柑桔成功被县科委聘用,1985年出任省科委在宿松投资兴建的柑桔科研基地主任。先后发表论文11篇,出版《怎样栽培柑桔》等专著3本,其中发表于1992年《中国柑桔》上的《柑桔品种抗寒耐力调查》,为1993年《英国育种文摘》转载。主持《宿松柑桔区划》、《早熟温柑“小圩8号”区试》等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培育出果树新品种“小圩8号”和“九井红桃”,荣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省、市科技进步奖共4项。《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其事迹,高度评价其锲而不舍、顽强拼搏、自学成才并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的毅力和敬业精神。

1998年退休后,吴小钧继续从事高新优果树的引种、示范和推广工作。2001年争取财政部科技扶贫项目,建立“宿松县高新优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他在家乡小圩村承包开发100亩荒山,到2002年底,已从国内外引进35个高新优果树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成功推广了黑李、巨桃等7个品种,推广面积达11200余亩。通过示范、培训和技术服务,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农民栽种果树,带动基地周边11个乡镇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他成年累月地默默奉献,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吴 庆 生

吴庆生(1953—),男,1953年生,破凉车河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198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

19681995年,吴庆生先后为宿松县梅墩公社和毛坝公社下放知青、宿松陈汉供销社职工、安徽农业大学教师。曾任安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助教、讲师、兼任基础部副主任、人事处副处长、应用化学系主任、文理学院院长;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首届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首届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3年、1995年,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95月调入同济大学,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纳米中心主任、化学系副主任、化学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化工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无机化学博士点负责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称号。长期从事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化学、材料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光电分析化学和中草药成分化学。

吴庆生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九五”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等十多项重要研究课题。作为第一排名科学家或负责人,曾获得199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995年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还获得淮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全国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和技术进步奖,安徽省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及安徽省化学学会优秀论文奖。

作为主审、副主编或主编,吴庆生出版过4部著作,主持申请过8项发明专利,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20多篇论文,均被SCIEICA收录。另外,还被美国《Inorganic Chemisfry》和《中国科学》等20多种国内外著名期刊聘为审稿专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教育部课指委等部门聘为评审专家。

 

吴 晓 樵

吴晓樵(1971—),男,柳坪邱山人。聪敏好学。1989年毕业于安徽省重点中学桐城中学,以全省高考文科总分第5名的成绩入北京大学,就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并获胡以智奖学金。1994年被免试推荐读研究生,获北京大学德语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助教。199810月,获德国奖学金,在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访问合作研究一年。归国后任北京大学德语学讲师。20017月起,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再次旅德留学,在著名的哥延根大学攻读德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吴晓樵通德语、英语和拉丁文等外语,是国内研究德国著名小说家特奥多尔·冯塔纳和奥地利戏剧大师阿图尔·施尼茨勒的知名专家。长于德语近代文学、中德文学关系、中国日尔曼文学研究史的研究。19982002年,多次应德国、奥地利学术机构的邀请出席奥地利戏剧家尤拉、佐伊费尔学会年会、第10届国际日尔曼学术大会、国际文化学大会、德国戏剧家赫贝尔学术研讨会,宣读学术论文,受到与会专家好评。是德国海涅学会、赫贝尔学会的外聘会员和德国马尔巴赫国家文学档案馆《国际日尔曼学家辞典》中国部分特约编者。他发表的有关德语文学、哲学论文及译文近二十余万字。2001年,其大众心理学评著《与嫉妒说拜拜》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