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至德”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仲雍的这种做法,受到孔子的高度称赞。《论语•泰伯篇第八》首章记:“子曰:‘泰伯(“泰伯”即“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的话,翻译成白话就是:“泰伯,那可以说是品德极其崇高了啊。屡次地把天下让给季历,老百姓简直找不出恰当的话来称赞他。”从此以后,吴氏谱堂多以“至德”为号;“谦让”,被公认为吴氏宗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的话,确实是对太伯、仲雍行为的高度肯定;但是,孔子肯定的到底是什么,“让”在这里是否就是“谦让”的意思,则值得商榷。
第一,要弄清“让”的准确含义。《论语》中“让”字一共出现7次,作“谦逊”解4次,作“推让”解3次。我认为,“三以天下让”的“让”,不是“谦逊”“谦让”,而是“推让”。从词法句法方面看,“三以天下让” ,意思是三次把天下让给别人,这里的“让”有一个对象,就是“天下”,“天下”是“让”的潜宾语。而“谦让”是不能带宾语的,因此,这个“让”只能作“推让”解。从这个角度看,孔子肯定的是太伯仲雍把天下推让给季历祖孙的做法。
第二,要弄清孔子为什么称赞太伯仲雍“推让天下”这一做法,换句话说,在孔子的眼里,太伯仲雍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首先要看到,孔子并不主张凡事“推让”。在《论语》中,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可见孔子并不主张凡事推让,而是主张主动承担责任的。那么,孔子为什么肯定太伯仲雍的这次推让呢?为什么不主张他们主动地承担起治周的责任呢?这就要看太伯仲雍让王的背景。《史记》记载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见本文开头引文)这段文字首先肯定了季历,说他是贤明的;更为重要的,他还有一个圣明的儿子姬昌。太伯仲雍的父亲太王想让季历继位以便将来将王位传给姬昌。太伯仲雍是长子和次子,理应由太伯继位;如果太伯放弃王位的继承权,也应该是仲雍继位。但这都不是太王的心愿。这时候,太伯仲雍主动放弃王位继承权,远赴荆蛮,首先是成就了太王的心愿,又不让太王为难,这是“孝”。 我们知道,孔子是主张“孝”的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他认为儿女应该记住父母的年龄,为父母的高寿而喜欢,又为父母高寿后的身体而忧惧。他又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以上均见《论语•里仁篇第四》)在《为政篇第二》里,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能够养活爹娘。养活就行吗?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区别呢?”可见,孔子不但主张“孝”,而且对“孝”的要求很高。孔子肯定太伯推让王位的做法,说是“至德”,首先是高度肯定太伯的孝,因为这种孝要以让出王位为前提,这在父子兄弟纷纷争夺王位的当时,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孔子说是“至德”;同时,太伯的这种做法,是主动地去体会父亲的意图,认真地去实现父亲的心愿,并不仅仅是满足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乃是一种至高境界的“孝”,所以孔子认为是“至德”。
我们还知道,孔子是主张出世的。子贡问他:有美玉在此,是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人卖掉?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见《论语•子罕篇第九》)他有点儿迫不及待地说:卖掉!卖掉!我就是在等待识货的人啊!孔子的出世,不是简单的做官,而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那个社会,就是要有政绩。只要有政绩,只要对老百姓有利,即使背弃了原来的国君,孔子也是肯定的。子路问:桓公杀死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为公子纠自杀,但他的另一个师傅管仲却活下来,这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吧?孔子回答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反复强调说,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孔子在这里肯定的就是管仲的政绩(“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他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见《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在这里,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即认为管仲有政绩,而且对老百姓有利。顺着孔子这种思想去理解孔子称赞太伯仲雍,孔子就不是一般的肯定太伯仲雍的“让位”,而是肯定太伯仲雍的“让贤”。因为季历贤明,姬昌圣德,太伯仲雍把王位让给他们,就对周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有利。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后来西周在姬昌的治理下,很快兴盛强大起来,而到他的儿子武王之时,周就灭掉荒淫残暴的纣,统一了天下。因此,孔子称这种推让王位的行为作“至德”,其实是称赞太伯仲雍的“让贤”,称赞太伯仲雍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的精神。
至于“三以天下让”的“三”,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生让”(太王病,采药不归)、“死让“(死不奔丧)、丧事除又一让(断发文身,示不可用,终不归);也有人说是一让季历,二让文王,三让武王;宋儒还有让周让商之辩。其实,“三”者,“多”也,无非就是多次把天下让出。但这“三”字里,却可以看到太伯仲雍的诚信和坚守。孔子称其“三让”为“至德”,应该也包含对这种诚信和坚守的褒扬。
综上所述,《论语》中“至德”两字有三层意义:一是孝道,二是让贤,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第三则是就太伯仲雍的诚信和坚守而言。简单地理解成“谦让”,似为不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