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8日,第七届亚细安(东盟)客属恳亲大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隆重召开,这次大会的首创者就是世界客属组织秘书长、东盟客属公会联合总会会长、印尼大同党总主席,被中国驻印尼大使陈士球先生盛赞为“一个享有威望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的吴能彬。
吴能彬(右一)在接受媒体采访。 发奋创业 吴能彬祖籍梅县白宫,1948年生于印尼雅加达。由于从小历经磨练,加上客家精神的感染,吴能彬磨练出吃苦耐劳的个性,形成了面对各种压力,面对各种挑战,都能从容应战,不折不挠,勇于奋斗,热爱和平和善于协调的品格。他8岁跟着大哥吴荣彬先生,学习会计记账。12岁学会开汽车,运送货物。14岁精通修理技术,成为熟练的汽车维修工。 吴能彬说:“童年的经历使我坚强,使我明白只有辛勤耕耘,只有独立自主,靠自己,靠智慧,才会有丰硕收获。” 1976年,是吴能彬事业的转折点。他收购了“信心旅行社”,这是一间规模很小,只有两位职员工作,专营本地旅游和售票的小旅行公司。为了发展事业,吴能彬白天勤奋工作,晚上伏案研读。学习的结果使吴能彬目光更加远大了,在“全球化”一词还未见诸报端时,他已经敏锐地觉察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1978年他进入印度尼西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读。 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信心旅行社”发展成了有1000名职工,以及拥有数十间分公司的跨国旅游企业。 情系乡土 得益于客家先辈的对外交往灵气的吴能彬,外交才干得到很好的发挥。他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中国与印尼乃至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上做了大量工作。吴先生开办华人报纸、华人学校、华人书局;举办印尼华语教师培训班;开设客家方言电台;成立印尼全国龙狮总会,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组织海外华侨回乡祭祖、寻根认宗;为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尼,做好前期和幕后工作。 乡情难忘,客家之子吴能彬常说:“一个人活在世上,要对别人有好处。”吴能彬的事业不仅在家乡结了果,他的爱心也在家乡扎了根,开了花。从20世纪80年代起,吴能彬多次返回老家梅州,他投入巨资在家乡投资开发,为家乡造桥、修路、建学校,出资兴建梅州市侨联大厦和乡镇侨联大厦等等,其善行义举,受到家乡父老由衷的赞扬。 “家”是客家人最大的精神寄托。为了促进家乡经济的大发展,他以旅游业为阵地,多次组织浩浩荡荡的客家之旅,返乡探亲、寻根祭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