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洵梅:用道情演绎人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李民中  文章来源:金华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8 8:16:25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每当夜幕降临,东阳市横店集团演出放映公司主管吴洵梅经常会在电影放映前给大家唱一段自己创作的道情。“唧唧嘭,嘭嘭嘭!”渔鼓声声,乐音悠扬,让听众听得如痴如醉。
    今年50岁的吴洵梅对道情艺术情有独钟,他说:“道情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是我的精神寄托,也是我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民间艺人,我有义务把道情这一濒临失传的曲艺发扬光大,通过道情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吴洵梅:用道情演绎人生

□李民中

结缘电影唱起道情
    说起吴洵梅与道情结缘,得追溯到30多年前。他是横店禹山村人,从小就喜爱文艺,村里要是来了唱道情花鼓的艺人,他总爱站在旁边静静地听,还不时递上一杯茶一枝烟。1974年,横店公社成立电影放映队要招人,能说会道的吴洵梅脱颖而出,成了其中的一员。他喜欢在舞台上说说唱唱打打快板,于是,他在放电影前,经常给观众唱快板或顺口溜。后来到县电影队观摩幻灯宣传,他目睹了电影队同志用道情来进行政治宣传,就一下子来了兴趣,跟着学起了唱道情。
    1978年,他听到横店七一村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奶奶辛辛苦苦养了一头毛猪,卖掉换得100多元钱。她舍不得用,不把钱存到银行,却把它装进小竹筒放到箱子里。到第二年用钱时,钱居然不见了。原来纸币上有猪油,老鼠闻到后把它拖进了小洞。他觉得这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就编了个节目《老鼠拖毛猪》。他自己不会唱,就找电影队的赵寿兴老师录好音拿到电影队去放。然后,他学着唱,唱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道情是东阳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但唱道情的一般都是盲人,健全人都不愿意去学。可初次创作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吴洵梅的创作热情,他拜老艺人马烈商为师,还向盲人道情艺人学,只要有机会,他不放弃任何机会学习。由于他歌唱得好,加上还会唱几句道情,宣传效果也特别好,很受群众欢迎。
道情声中,爱情来了
    当时文化生活枯燥,看电影成了人们最大的精神享受。只要吴洵梅放电影,不管他到哪个村,许多村民都跟着他,成了他忠实的“追星族”。离他家5公里有个杨公里村,是吴洵梅经常去放电影的村。村上有个叫张跃芳的姑娘特别喜欢听他唱道情,百听不厌,一来二去,时间一久便渐渐喜欢上了他。吴洵梅去放电影,她就帮忙去放幻灯片,两人配合得很默契。
    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不久就结了婚。婚后,张跃芳成了吴洵梅道情创作的第一个听众。他边编边唱,哪里唱得不好,她总会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直到两人满意后,他才将道情作品拿去在放电影时唱。现在回忆起这些往事,张跃芳说:“我们夫唱妇随,是道情结的缘。”
    吴洵梅不是为唱道情而唱道情,而是配合时事政治进行创作演唱。针对党中央号召计划生育,提倡只生一个孩子,他就创作演唱《生一个》、《焖鸡娘》、《近亲结婚结劣果》等道情,群众反映说:“听道情很受教育,比开会效果要好得多。”他不仅这样唱,而且身体力行。当时他已生了一个女儿,按当时政策可生第二胎,他就说服妻子,带头去领了独生子女证。正因为既搞宣传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别人,他先后被评为东阳市、浙江省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和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
唱着唱着唱到了北京
    吴洵梅边放电影边唱道情,在横店一带出了名。他从东阳唱到金华,从金华唱到省城,最后唱到了北京中南海。1981年初,他结合东阳农村实际,创作了道情《劝婆记》和《有气无气》。12月,他代表浙江省幻灯队到北京向参加全国农村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汇报演出。他一边打渔鼓,一边演唱,声情并茂,不时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时,掌声长达三分钟,他还受到了国家文化部领导的亲切接见。这成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1987年,由于农村工作的需要,吴洵梅放弃电影放映工作,放弃心爱的道情,回到老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15个年头。由于工作繁忙,道情几乎成了摆设。他心里总有一种失落感。但一旦工作需要,他总是积极配合,先后创作演唱了《土地公公保土地》和《谢谢侬》等道情,相继获得1989年金华市曲艺比赛二等奖、1993年浙江省曲艺演唱比赛三等奖。
    2001年3月,横店集团在演出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放映演出公司,吴洵梅又回到了电影队老本行,开始了放电影生涯。他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他又可以天天唱道情了,感到特别开心。如今,唱道情成了横店集团演出放映公司映前宣传的一个重要节目,只是现在会唱道情的不只吴洵梅一个人,11个放映员中有7个会唱道情,他们都是吴洵梅手把手教出来的。他指导他们搞道情创作,每人每周不少于一个节目。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先后创编演唱道情快板节目200多个,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