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路上系列之--不该忘掉小兴州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刘学斤  文章来源:燕赵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4 23:31:37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迁民的前路》4月26日刊发后,有别于山西洪洞,一个跟迁民有关的叫小兴州的地名异常突出地出现在我们视野之内。这中间,读者吴丽平的信最早引发了我们的关注:"我的家乡在保定市安国县南离县城20里地大沙河北岸边一个叫东吴庄村的地方,小时候听奶奶讲我们村与我们村北边里河村的祖先是亲哥俩一起从山西搬来的……父亲告诉我说,我们村前些年有人到过我们祖先老家---山西老鸹窝村---确实有这么个村子,我们对祖先是从山西迁来的就更确信无疑了。可是去年我们村在拆除我们小学校过程中,拆出了很多石碑,这些石碑据说是破四旧时从坟地里搬来的,它们有的垫了台阶,有的垫了地基,其中一石碑写着我祖于永乐年间,从小兴州迁于此"。

小兴州不在山西,山西洪洞亦没有小兴州。然而,在河北,"原来我们祖先来自遥远的关外并非山西,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们村的乡亲,他们还有点不相信"---这样的事情绝非在吴丽平一个人身上发生过;"小兴州的真实地理位置鲜为人知,可能是洪洞移民广为流传,小兴州后人也觉得自己祖先也来自山西"---这样的困惑和尴尬亦绝非一个人独有。

寻根者为什么不知道小兴州在河北,小兴州之本来面目为什么为另一个在地理上毫不相关的地方遮掩了呢?

1、引言

兴洲村在滦平县城东北10公里,金元时期宜兴州之治所,其遗址之大部,即覆盖于民房之下。除残存的城墙之外,在这里尚有一座我不知道是否能和迁民联系到一起的兴州行宫观音寺。如今村名写作兴洲而非兴州,村里的居民亦非当年州城内原住民后裔,雍正年间,继由山东迁来的黄氏三兄弟之后,又有于姓等人家落户,这里渐成村落。

向村里人打问不出小兴州的故事,这里没有更早和更丰富的民间记忆,小兴州于他们亦只是口口传说。但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州城址却非传说,真实地出现在他们和我们面前,亦说明这片土地过去之历史非同寻常。

遥远而模糊的小兴州会由此不再遥远而模糊吗?

而追踪小兴州,还要从追踪兴州开始。辽之北安州,金改兴州,元仍其旧,俗谓之大兴州,今天位于隆化县的土城子城址,据说即其治所所在地。小兴州之地,金初属兴化县,泰和三年即公元1203年始属兴州辖下之宜兴县,元宜兴县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

兴州以及小兴州进入绵绵不绝的民间记忆,开始于明朝初年。

2、与明朝相关轶事

明朝初年,基于现实安全,朱元璋对王朝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边地防御体系建设被提到非常重要和紧要地位。卫所的设置在此情势之下大规模展开。

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小兴州设宜兴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兴州改卫,设左、右、中、前、后五卫。

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5600人为卫,1120人为千户所。所设两个总旗,10个小旗,"大小联比以成军",其构成"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归附则胜国及僭伪诸降卒。谪发以罪迁隶为兵者。其军皆世籍"。

同时朱元璋又采取"寓兵于农"政策,实施由州府领导的民屯和由卫所负责的军屯。"移民就宽乡,或召募或罪徙者为民屯";军屯分两种,边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营屯"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设置卫所地区,军事第一,其所有行政工作都围绕军事这个中心,兴州和小兴州处于边地,首当其冲,大量卫军移入的同时,境内居民被迁往燕山以南地区。文献载,公元1371年,明徙北平山后民35800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又以沙漠移民32800余户屯田北平,置屯254,开地1343顷……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这其中有多少徙民是来自兴州和小兴州呢?

迁徙是政府不得不承受的重,何尝不是迁徙者不得不承受的重?各有各的难处,各自言说不尽的难处于是铭于各自特有的记忆深处。

3、小兴州因迁民被铭记,被迁民后裔铭记。

“予家原口外小兴州人,国初,以州常被寇患,尽徙民入内地,远祖之在小兴州者不可考,祖杨百源徙保定府容城县,入乐安里籍,居城东北河照村,世业耕读……”嘉靖三十四年即1555年,名臣杨继盛临刑之前自著年谱,其中对家世的记述,亦是今天我们发现的个体关于小兴州迁民的最早记述。

散存于民间的谱牒和碑石墓志,亦多有关于小兴州迁民的记述,成为珍贵的小兴州迁民实物证据。

据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即公元1604年柱峰刘公墓志铭,其先兴州人,五世祖刘兴徙任丘,依金沙岭而居。

康熙三十六年即公元1697年仲春,岁贡吴士洪等人立世系略记碑说:世远人违,详不及考,窃闻父老为余言,吾宗本小兴州人,明永乐年间遗臣族实畿内,始祖讳兴来,居于祁之里河村,后另置一庄,名曰吴家庄,累世相承,……恐久而不彰,无以启我后人,特为勒石并叙家谱,使后世子孙寻宗者得以稍识其略……

据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87年初修、嘉庆和光绪年间两次续修的任丘陈王庄李氏族谱,其始祖李伯诚,明洪武四年,奉诏迁古北口外山后居民实内地,遂自小兴州移居任丘县城西金沙岭陈王庄,并有“至今访兴州旧族人,咸称西红门”之记。

 4、跟兴州和小兴州有关的迁民,自洪武年间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

明成祖宗朱棣结束靖难,于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即位,同年2月,一场更大规模的向内的迁徙活动随即开始。此次内迁关系兀良哈。兀良哈又名乌梁海,靖难过程中,"从征有功,尽官其长",朱棣甫一登基,又割大宁地畀之,以此种方式对出过大力的兀良哈予以奖赏。兴州和小兴州均在大宁都司辖下,亦均在内迁之列。

"以大宁地畀兀良哈,失计甚矣",后人如何议论,均无补于业已发生的事情。

兴州五卫内迁,其中一卫迁于今天的廊坊,即后屯卫"徙治三河县";三卫迁于今天的唐山,即左屯卫"徙治玉田县",右屯卫"徙治迁安县",前屯卫"徙治丰润县"。

此次内迁的痕迹今天在唐山依然能够发现。明朝以前唐山建村的村庄仅占9%,大部分村庄是明朝初年所建,约占70%左右。明初迁民中,除江南富户外,亦有一般贫民和遣发罪囚,以及众多的屯田军户,后者亦正是唐山地名中出现营、寨、堡、驿的原因。

在丰润,在发现的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谷峤墓志铭中,我们亦读到这样的文字:先世为河南之光州息县人,一世祖谷裕,洪武初以先锋昭信校尉从征,乃徙居北平,有开国功。至三世祖谷亮,有破敌功,"武绩尤懋",擢兴州前屯卫指挥,遂占籍丰润……

5、迁民后裔对原本清晰的根脉却发生疑问

兴州和小兴州迁民,为史书所证明,亦为谱牒和碑石墓志此类民间记忆所证明。但今天,在一些地方,一些迁民后裔对原本清晰的根脉却发生疑问了。

不仅仅在今天,其实值得怀疑的地方早就出现了。清乾隆年间,有关小兴州的文字已出现不可解之处,甚至出在同一人笔下,如任丘著名学者边连宝当时在许氏族谱叙中说,“许氏者,原籍晋省之小兴州,以故,明中叶迁于保定之安肃……更迁河间之束城镇家焉”;在“征士李对镜公家传”中说,其“先世居古北口外之小兴州,明洪武初迁任丘”。小兴州在前文中划入“晋省”,后文中又归于古北口外,不自相矛盾吗?

任丘的刘崇猷和安国的吴占楼怀有相似的疑问,他们同岁,都是1938年生人,属虎。吴占楼的疑问起于他抄录下来的透露家族信息的碑文,刘崇猷的疑问起于他保存的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重修刘氏家谱,该谱序上说:我刘氏,厥初居北地边陲小兴州,永乐靖难,二世祖兄弟奉始祖母而南也,择居王约村,厥后椒蕃瓞茂……另一本,民国三十六年即公元1947年重修的刘氏家谱为什么又说“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古大槐树移居来此”呢?

据说任丘的毕村、陈村和老各庄等5个村庄都是小兴州迁民建的呢,据说小兴州在山西洪洞是子虚乌有呢,据说小兴州就在今天的承德滦平呢。

他们素不相识,他们说不该忘掉根,他们有一个久违的叫小兴州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