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姓氏考略》:吴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林子云  文章来源:中秋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0 12:11:59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第一节源流

 

一、渊源

吴姓出处有四:

(一)上古时已有吴姓。舜的后代封在虞的。在先秦以前,吴、虞两字是相通的。甲骨文中,没有“虞”,吴字即代表“虞”。《集韵》说:“虞,古作‘吴’。”故舜的后裔有吴姓的。传说,最早的吴人系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他们崇拜一种有八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庞然大怪兽——“天虞”为图腾。后来,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人也被迫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徙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故《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二)《中国姓氏大全》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路史·国名纪》载:“商纣时亦有吴伯。”并且说吴权是炎帝之臣。

(三)《中国姓氏大全》:夏氏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据《帝王世系》载,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后羿比射箭。

(四)吴氏出自姬姓,为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

商时,黄帝的后裔古公亶父迁居歧山(今陕西歧山县)后,改革原来戎狄游牧民族风俗,营造城廓都市和村邑。“(商王)武乙六年,那迁歧周。命周公卖父,赐以歧邑。”(《竹书纪年》)因为地处周原,故姬族从此称周人,建立的国家称周王国,古公亶父称周太王。周太王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第三子季历。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深得古公亶父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季历娶了一位挚任族的好姑娘太任。据说,太任怀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后来,她果然生了一个好儿子叫姬昌。姬昌一出世就与众不同。《尚书·帝命验》载:“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人于酆,止于昌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有此圣瑞出现,古公亶父更是对姬昌宠爱有加,认为“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有意将王位传于季历,再由季历传位姬昌。但是,按当时传统习俗,王位只能由长子继承,古公亶父十分为难。泰伯、仲雍十分体谅父亲的难处,为了能让位于弟弟,他们主动出走,结伴一起南下荆蛮——西吴(今陕西一带)。太伯和仲雍到来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部落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因此,当地土著非常拥戴他们,推举泰伯为君长。泰伯成为当地吴族酋长,建立起“句吴”氏族国家,取国号为“吴”,并以吴为姓。仲雍则被封为渤海太守(后为渤海王,故吴氏有渤海延陵世家之称)。

古公禀父病逝时,太伯、仲雍回国奔丧。季历要把王位让给太伯。太伯坚辞不受。他带着弟弟仲雍逃回句吴后改从吴人文身断发的习俗,表示永不再回周;并且举族南迁。这就是孔子赞叹的:“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的高风亮节也使西吴的百姓感动,“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他们从陕西西部的西吴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辗转迁徙,最后到达江苏无锡东南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城市,重新立国。国名仍称句吴。

泰伯去世后,因他没有子女,由仲雍继位。所以,句吴的吴氏实际上是仲雍的后裔。

约公元11世纪,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这时,句吴已传4代:即仲雍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和他的弟弟虞仲。《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所以,历史上有吴、虞一家之说。北方中国之虞传至第十二世时(公元前655年)被晋国灭亡。“而夷蛮之吴”却兴旺发达。仲雍的第十九世孙吴寿梦是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经过他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和勇敢开拓,吴国成为拥有今江苏、上斑之大部与浙江、安徽之一部分地区的兵强国富的泱泱大国。

寿梦有5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味,四子季札,五子厥由。在兄弟中,吴季札最有学问和才华,而且又心地善良。寿梦想让季札继承王位;可是,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所以,吴氏后裔以“延陵”为堂号,纪念这位先祖。其实寿梦之后,吴氏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是在政治充分发展,出现如阖闾、夫差等君主王室吴氏;另一支是季扎及其后裔隐居山野独立发展的吴氏,而且为最为兴旺的一支,陈留郡吴氏、长沙郡吴氏均为季札后裔。战国周元王仁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吴亡国后,许多王室成员被强迁到越国做苦役。据《越绝书·记地传》载:越王勾践曾遣吴人修筑东西长达千步的吴塘。更王的吴国王室成员走上了被迫流亡异国的道路。他们“散处吴楚;闽越间。”如:吴王余昧的两个儿子盖余和烛庸,逃至楚,家族迁居河南沈丘一带;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家族曾先后流亡到宋国和楚国;阖庐之弟夫概迁居棠溪。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繁衍了江西的吴姓一族。诸樊一家逃到安徽歙县,繁衍了歙州吴氏一族。原居在始封地延陵的季札后裔也纷纷或隐居山林,或逃亡他国。季札的长孙吴濮婪携老母顾氏与妻仇氏,逃难到五湖。濮婪为了躲避越人的追捕,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他们自到南宋时才恢复吴姓。季札的次子吴征生则逃到齐国(今山东淄博市)娶姜氏为妻;他的儿子吴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国相国,并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因而家室又迁徙山东曲阜。

吴国亡国后,也有许多吴国王室的幸存者逃到海外邻国越南、日本、朝鲜等国。据说,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元代史官金履祥说:“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人海为倭。”(金履祥《通鉴前编》)《后汉书》载:东汉陈吴氏裔孙吴凤官曾任职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地区)太守,举家迁到朝鲜。此后的历代王朝又有不少吴姓人迁入朝鲜,如今,在朝鲜143个姓氏中吴姓为20大姓之一。唐中期,渤海吴氏裔孙吴纳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举家迁到越南北部。唐末五代时,南迁越南的吴氏裔孙吴权在越南建立吴朝。

西汉时,夫差的第六世孙吴芮因率领当地越人起兵起兵反秦有功,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市),食邑3千户。吴芮后裔数代袭承王位,吴姓也就成了湖南的名门旺族。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声传《世系》进呈。于是,汉桓帝命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主持吴姓始祖太伯庙祀。这向征着吴氏经600多年的转辗迁徙,又回归了故土江苏吴郡。三国时,苏州吴惴的女儿嫁给孙坚为妻(孙权的生母,史称吴皇后)。吴氏又以皇室外戚显贵于江南。吴姓虽然回归吴郡,但是,吴姓后裔已遍布全国。《元和姓纂》载:吴姓郡望有濮阳鄄城、渤海郡和陈留郡。著名的家族群体有河南上蔡的廷尉吴公家族、陈留吴恢家族、河南吴雄家族、岭南吴霸家族等。

汉至三国时就有吴姓迁居福建。

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吴氏逐步向南迁徙。濮阳吴氏的许多成员从鄄城一带南迁至江南丹阳(今江苏镇江市)原吴国故地。家族中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清官吴隐之。《晋书·良吏传》载吴隐,字处默,是魏侍中吴质的第六世孙。据说母亲去世时,他与胞兄吴坦之常半夜啼哭伤心。他们的哭声感动了上天,在葬母和祥祭之时,都有人群仙鸟为之哀鸣不绝。于是,吴隐之兄弟的孝名,传遍天下。吴隐之以孝名被委任入仕,先后任参征虏军事、晋陵太守、中书侍郎、著作郎等职。吴隐之为官清俭廉洁。他任广州刺史时,一改岭南往日贪赃枉法之风,深受朝廷的嘉奖,百姓的尊敬。至唐代,吴隐之家族的一个小女孩又传奇般地作了唐肃宗的妃子,而且生下唐代宗李豫。于是,濮阳吴氏更是风光无限。勃海吴氏家族成员南迁主要居住地为河南、河北以及江西一带。

南朝至德三年(585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平叛有功,授丰州刺吏,后又出任建安太守。他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屏山)岭后,其后裔先居建宁,后迁居福州。

唐中和元年(881年),吴玲、吴佩、吴融兄弟三人迁徙入闽。多支入闽的吴氏按其始迁祖的官职分为长史、司马、长官、中山四派,后来以司马派繁衍最盛。唐代,渤海吴氏的吴贞白举家从北方迁徙河南洛阳。他以道家为思想之本,无意仕途,平诗书自乐。他的儿子叫吴扬善,为武则天时的成均博士。

宋元时期,吴姓已遍布全国。濮阳吴氏的一支经辗转迁徙后形成根深叶茂的汝南——太原吴氏,渤海吴氏成员南迁江南后落地生根,在两宋时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吴宣家族。延陵吴氏也兴起。延陵吴氏主要有两大主系:一支为季札第四子吴子玉为始祖,世代族居延陵,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吴氏军事世家甘肃水洛吴玠、吴磷家族。另一支为季札次子吴征生为始祖,南迁后在两宋产生了科举官宦世家吴相家族。

元代始,广东、台湾、福建沿海地区的吴姓人陆续迁入东南亚各国和台湾。明清时期,吴姓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吴氏迁居台湾的逐渐增多。在台湾的历次统计中,吴姓人口在台湾排第7位。

如今,吴姓为中国十大姓之一,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列第10位,约2600万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2.05%。吴姓的主要郡望地有:延陵、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主要堂号有:源远、至德、思敬、怡德、有秩、三让、崇礼、让德、思让、均安、履成、敦厚、德让、源德、树德、世德、观乐、双合、思源、崇本、瑞本、听彝、种德、延陵等。

二、入明与定居

南朝至德三年(585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平叛有功,授丰州刺吏,后又出任建安太守。他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屏山)岭后,其后裔先居建宁,后迁居福州。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他先住福州古桥头,反又迁居尤溪,子孙又分衍大田、漳平、安溪等地。

唐大和年间(827~835年),吴丕烈举家从侯官古桥头迁居延津沈州大泽中院 (今尤溪县城)。唐中和五年(885年),吴德昌尤溪城关水南。宋至道元年(995年),吴宠垂因尤溪城关水南地势低容易遭受洪灾,便率子吴品七、吴品九和侄儿吴品一、吴品二、吴品三迁居吴处埕蓬莱口(归大田县管辖),建蓬莱口祠,开基立祖。吴品三的第二十世孙吴佛财迁居尤溪十都双峰大炉磨麦坪。吴佛财之子吴永元迁居尤溪北山。明中叶,吴永元的裔孙吴来一观从北山迁居十都蕉林坑(今云林村)上厝塔厂,后搬下厝访开基。云林村吴姓外尤溪的龙云村、梅仙、登第、玉石、源湖、尤溪城关、西洋、以及县外的三明、建阳、建瓯、南平、邵武、顺昌等地。

唐中和元年(881年),吴玲、吴佩、吴融兄弟三人迁徙入闽。多支入闽的吴氏按其始迁祖的官职分为长史、司马、长官、中山四派,后来以司马派繁衍最盛。至宋代,原居福建顺昌演山的司马派吴佩的后裔吴瓜迁居将乐县会石,繁衍到漠源乡曹溪、半路、甲头、漠源、神坑源等地。吴瓜系司马派吴佩的后裔,原居福州洪唐。唐末时,其先祖因不愿附属闽王(王审知)便弃官为民,从福州洪唐迁居南平桔溪(今南山镇)隐居。二世吴侃由桔溪迁徙顺昌演山。将乐分北、南片的吴姓。如安仁乡泽坊吴氏、大源乡肖坊吴氏,白莲镇、黄潭镇吴氏远祖原居江西南丰县金斗窠,后迁居泰宁。明万历年间,这支吴姓后裔吴伯俊自泰宁迁居将乐县泽坊开家立业。其子分九房。其一、六、七、八房俱无嗣,二、三、四、五房子孙满堂。后来有部分吴氏迁居大源、肖坊等地。

唐中和四年王审知入闽时,河南光州固始吴祭(字孝先,为泰伯六十二世孙)率族人相随。吴祭堂兄弟吴发、吴兴、吴瑞、吴良、吴斌6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其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