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宁吴氏起源考究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作者:
吴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10:45:13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福建建宁吴氏起源考究
第一节 源流
一、渊源
吴姓出处有四:
(一)上古时已有吴姓。舜的后代封在虞的。在先秦以前,吴、虞两字是相通的。甲骨文中,没有“虞”,吴字即代表“虞”。《集韵》说:“虞,古作‘吴’。”故舜的后裔有吴姓的。传说,最早的吴人系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他们崇拜一种有八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庞然大怪兽——“天虞”为图腾。后来,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人也被迫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徙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故《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二)《中国姓氏大全》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路史·国名纪》载:“商纣时亦有吴伯。”并且说吴权是炎帝之臣。
(三)《中国姓氏大全》:夏氏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据《帝王世系》载,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后羿比射箭。
(四)吴氏出自姬姓,为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
商时,黄帝的后裔古公亶父迁居歧山(今陕西歧山县)后,改革原来戎狄游牧民族风俗,营造城廓都市和村邑。“(商王)武乙六年,那迁歧周。命周公卖父,赐以歧邑。”(《竹书纪年》)因为地处周原,故姬族从此称周人,建立的国家称周王国,古公亶父称周太王。周太王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第三子季历。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深得古公亶父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季历娶了一位挚任族的好姑娘太任。据说,太任怀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后来,她果然生了一个好儿子叫姬昌。姬昌一出世就与众不同。《尚书·帝命验》载:“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人于酆,止于昌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有此圣瑞出现,古公亶父更是对姬昌宠爱有加,认为“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有意将王位传于季历,再由季历传位姬昌。但是,按当时传统习俗,王位只能由长子继承,古公亶父十分为难。泰伯、仲雍十分体谅父亲的难处,为了能让位于弟弟,他们主动出走,结伴一起南下荆蛮——西吴(今陕西一带)。太伯和仲雍到来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部落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因此,当地土著非常拥戴他们,推举泰伯为君长。泰伯成为当地吴族酋长,建立起“句吴”氏族国家,取国号为“吴”,并以吴为姓。仲雍则被封为渤海太守(后为渤海王,故吴氏有渤海延陵世家之称)。
古公禀父病逝时,太伯、仲雍回国奔丧。季历要把王位让给太伯。太伯坚辞不受。他带着弟弟仲雍逃回句吴后改从吴人文身断发的习俗,表示永不再回周;并且举族南迁。这就是孔子赞叹的:“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的高风亮节也使西吴的百姓感动,“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他们从陕西西部的西吴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辗转迁徙,最后到达江苏无锡东南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城市,重新立国。国名仍称句吴。
泰伯去世后,因他没有子女,由仲雍继位。所以,句吴的吴氏实际上是仲雍的后裔。
约公元11世纪,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这时,句吴已传4代:即仲雍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和仲。《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北方中国之虞传至第十二世时(公元前655年)被晋国灭亡。“而夷蛮之吴”却兴旺发达。仲雍的第十九世孙吴寿梦是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经过他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和勇敢开拓,吴国成为拥有今江苏、上斑之大部与浙江、安徽之一部分地区的兵强国富的泱泱大国。
寿梦有5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味,四子季札,五子厥由。在兄弟中,吴季札最有学问和才华,而且又心地善良。寿梦想让季札继承王位;可是,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所以,吴氏后裔以“延陵”为堂号,纪念这位先祖。其实寿梦之后,吴氏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是在政治充分发展,出现如阖闾、夫差等君主王室吴氏;另一支是季扎及其后裔隐居山野独立发展的吴氏,而且为最为兴旺的一支,陈留郡吴氏、长沙郡吴氏均为季札后裔。战国周元王仁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吴亡国后,许多王室成员被强迁到越国做苦役。据《越绝书·记地传》载:越王勾践曾遣吴人修筑东西长达千步的吴塘。更王的吴国王室成员走上了被迫流亡异国的道路。他们“散处吴楚;闽越间。”如:吴王余昧的两个儿子盖余和烛庸,逃至楚,家族迁居河南沈丘一带;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家族曾先后流亡到宋国和楚国;阖庐之弟夫概迁居棠溪。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繁衍了江西的吴姓一族。诸樊一家逃到安徽歙县,繁衍了歙州吴氏一族。原居在始封地延陵的季札后裔也纷纷或隐居山林,或逃亡他国。季札的长孙吴濮婪携老母顾氏与妻仇氏,逃难到五湖。濮婪为了躲避越人的追捕,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他们自到南宋时才恢复吴姓。季札的次子吴征生则逃到齐国(今山东淄博市)娶姜氏为妻;他的儿子吴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国相国,并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因而家室又迁徙山东曲阜。
吴国亡国后,也有许多吴国王室的幸存者逃到海外邻国越南、日本、朝鲜等国。据说,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元代史官金履祥说:“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人海为倭。”(金履祥《通鉴前编》)《后汉书》载:东汉陈吴氏裔孙吴凤官曾任职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地区)太守,举家迁到朝鲜。此后的历代王朝又有不少吴姓人迁入朝鲜,如今,在朝鲜143个姓氏中吴姓为20大姓之一。唐中期,渤海吴氏裔孙吴纳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举家迁到越南北部。唐末五代时,南迁越南的吴氏裔孙吴权在越南建立吴朝。
西汉时,夫差的第六世孙吴芮因率领当地越人起兵起兵反秦有功,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市),食邑3千户。吴芮后裔数代袭承王位,吴姓也就成了湖南的名门旺族。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声传《世系》进呈。于是,汉桓帝命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主持吴姓始祖太伯庙祀。这向征着吴氏经600多年的转辗迁徙,又回归了故土江苏吴郡。三国时,苏州吴惴的女儿嫁给孙坚为妻(孙权的生母,史称吴皇后)。吴氏又以皇室外戚显贵于江南。吴姓虽然回归吴郡,但是,吴姓后裔已遍布全国。《元和姓纂》载:吴姓郡望有濮阳鄄城、渤海郡和陈留郡。著名的家族群体有河南上蔡的廷尉吴公家族、陈留吴恢家族、河南吴雄家族、岭南吴霸家族等。
汉至三国时就有吴姓迁居福建。
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吴氏逐步向南迁徙。濮阳吴氏的许多成员从鄄城一带南迁至江南丹阳(今江苏镇江市)原吴国故地。家族中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清官吴隐之。《晋书·良吏传》载吴隐,字处默,是魏侍中吴质的第六世孙。据说母亲去世时,他与胞兄吴坦之常半夜啼哭伤心。他们的哭声感动了上天,在葬母和祥祭之时,都有人群仙鸟为之哀鸣不绝。于是,吴隐之兄弟的孝名,传遍天下。吴隐之以孝名被委任入仕,先后任参征虏军事、晋陵太守、中书侍郎、著作郎等职。吴隐之为官清俭廉洁。他任广州刺史时,一改岭南往日贪赃枉法之风,深受朝廷的嘉奖,百姓的尊敬。至唐代,吴隐之家族的一个小女孩又传奇般地作了唐肃宗的妃子,而且生下唐代宗李豫。于是,濮阳吴氏更是风光无限。勃海吴氏家族成员南迁主要居住地为河南、河北以及江西一带。
南朝至德三年(585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平叛有功,授丰州刺吏,后又出任建安太守。他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屏山)岭后,其后裔先居建宁,后迁居福州。
唐中和元年(881年),吴玲、吴佩、吴融兄弟三人迁徙入闽。多支入闽的吴氏按其始迁祖的官职分为长史、司马、长官、中山四派,后来以司马派繁衍最盛。唐代,渤海吴氏的吴贞白举家从北方迁徙河南洛阳。他以道家为思想之本,无意仕途,平诗书自乐。他的儿子叫吴扬善,为武则天时的成均博士。
宋元时期,吴姓已遍布全国。濮阳吴氏的一支经辗转迁徙后形成根深叶茂的汝南——太原吴氏,渤海吴氏成员南迁江南后落地生根,在两宋时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吴宣家族。延陵吴氏也兴起。延陵吴氏主要有两大主系:一支为季札第四子吴子玉为始祖,世代族居延陵,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吴氏军事世家甘肃水洛吴玠、吴磷家族。另一支为季札次子吴征生为始祖,南迁后在两宋产生了科举官宦世家吴相家族。元代始,广东、台湾、福建沿海地区的吴姓人陆续迁入东南亚各国和台湾。明清时期,吴姓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吴氏迁居台湾的逐渐增多。在台湾的历次统计中,吴姓人口在台湾排第七位。
二、入明与定居
南朝至德三年(585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平叛有功,授丰州刺吏,后又出任建安太守。他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屏山)岭后,其后裔先居建宁,后迁居福州。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他先住福州古桥头,反又迁居尤溪,子孙又分衍大田、漳平、安溪等地。
唐中和元年(881年),吴玲、吴佩、吴融兄弟三人迁徙入闽。多支入闽的吴氏按其始迁祖的官职分为长史、司马、长官、中山四派,后来以司马派繁衍最盛。至宋代,原居福建顺昌演山的司马派吴佩的后裔吴瓜迁居将乐县会石,繁衍到漠源乡曹溪、半路、甲头、漠源、神坑源等地。吴瓜系司马派吴佩的后裔,原居福州洪唐。唐末时,其先祖因不愿附属闽王(王审知)便弃官为民,从福州洪唐迁居南平桔溪(今南山镇)隐居。二世吴侃由桔溪迁徙顺昌演山。将乐分北、南片的吴姓。如安仁乡泽坊吴氏、大源乡肖坊吴氏,白莲镇、黄潭镇吴氏远祖原居江西南丰县金斗窠,后迁居泰宁。明万历年间,这支吴姓后裔吴伯俊自泰宁迁居将乐县泽坊开家立业。其子分九房。其一、六、七、八房俱无嗣,二、三、四、五房子孙满堂。后来有部分吴氏迁居大源、肖坊等地。
唐中和四年王审知入闽时,河南光州固始吴祭(字孝先,为泰伯六十二世孙)率族人相随。吴祭堂兄弟吴发、吴兴、吴瑞、吴良、吴斌6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其后裔遍布全省各地。差不多时间入闽的还有吴宣。吴宣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
五代时,吴汉一族的后人、后唐恭议王的吴大郎兄弟3人及族人从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吴家湾迁居剑州史溪馆。吴大朗的儿子吴十二郎有3子,其中第三子吴八郎迁居三明三元(死后葬三元里,土名馆前后大窠头)。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赵匡胤起兵灭周建立宋朝。原居三明三元的吴八郎之子吴念一为宋银青光禄大夫。吴念一告老后,迁居沙屯(现梅列区列西)龙谷遂家(现列西龙岗片);为列西吴氏开发始祖。据《列西吴氏族谱》的“疆域图记”载:“梅列水西距沙城五十里许,一水如带;上接诸邑以流之派,下通十闽首府之潮。基布星罗约千余户,平来龙远自汀归发迹,近从紫云台振起太祖奔腾数十里,逶迤起伏百垓岭顿起星辰;棘咽过脉分为两枝:一枝由纱帽峰自北南转身西兑,穿田涌起大阜王字人首卸下平,基座震颜祖,是为封侯、富华、仁义三坊之基。一枝由凉伞峰自南趋北转身乾亥,席卷铺舒展阳盂入首平,中取突巽已定向,是为龙谷坊之基。”至明代,吴念一的第十二世孙吴福禄有2个儿子:长子吴振宗迁居丕基仁义坊(现列西五四片),次子吴绍兴迁居延平。列西五四片的吴振宗一支后又分天、地两房分支。
五代十国时,延陵吴氏的吴宝从江西的南丰金斗窝迁居福建邵武。他共有5个儿子,其长、次子俱迁居宁化。据宁化安远《延陵吴氏族谱》载:吴宝的祖父吴宣城是四川阆州巫锡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随其父、四川节度使吴简举家迁居豫章。吴宣城有3个儿子:长子吴纶(吴宝的父亲)迁居江西南丰嘉禾驿李家庄,后又转迁祝家山里金斗窝。吴纶有10个儿子,其中第七子吴兴迁居建宁石塘。吴宣城的次子吴经原居江西抚州临川;他的裔孙吴念七郎为二房入宁化始祖。吴宣城第三子吴绍原居江西南丰嘉禾驿,后迁居祝家山金斗窝。北宋时,吴宝的裔孙吴开甲迁居宁化安远,吴开申移居清流石矶(其后裔于宋建炎年间迁居宁化横锁),吴开由移居归化(明溪)肠公岭(鳌坑、枫溪大洋塘、三溪、角岭)。据该谱载,其后又有第九十世吴义荣迁徙永安安砂、吴忠(火刀)迁徙建宁夏坊,第九一世吴礼云、吴礼明迁徙建宁,第九十三世吴应逊迁徙建宁里心,第九十四世吴登捷迁徙永安安砂、吴登梁迁徙泰宁等。
据明溪盖洋《吴氏房谱》载:吴宝的第九世孙吴文忠的后裔播迁将乐、沙县、尤溪等地;宋时,其第十三世孙吴福一宋时迁居明溪盖洋吴地。吴福一的裔孙吴显贵迁居永安。
后梁年间(907-932年),唐道州刺史吴宥(字承顺)自江西南丰转迁至宁化石壁,为闽粤吴氏始祖之一。
五代十国时,渤海吴氏后裔吴八十一郎(讳均),后梁乾化年间(911-915年)进士,光禄大夫,为避乱入闽。其6子中,除长子留居苏州梅里外,其余5子均迁徙延平(今南平)铁石;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年)转徙黄连镇(今宁化),次子吴伯琏居吴陂头,其余分居石壁、官坑、竹完等地。(见宁化(吴陂)《渤海吴氏族谱》)。
北宋庆元三年(1197年),吴宣城第三子吴绍的曾孙吴靖郎从江西南城迁居宁化塔下街。(见宁化中沙(何屋)《吴氏族谱》)
宋代,吴阎从将乐迁居明溪温庄;将乐涿边村的吴丰传裔孙吴祖儒迁居明溪夏阳地美溪边。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尤溪县水南吴乾一迁居蓬莱口(今大田卓坑里)。(大田《吴氏族谱》)
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吴庆率家从建宁东乡开山保石航迁居泰宁城西叶家窠。吴庆为泰宁吴氏始迁祖。
元末,原居福建南平王台的一支吴姓经将乐、泰宁迁入建宁城隍坊;建宁的另一支吴姓则是在明洪武中叶从江西南丰迁至建宁南门。两支吴姓后裔从城关、南门播迁本县上里、贤河等地。
元末明初(1353-1378年),原居清流县沙芜乡铁石灌尾村的吴衍二的长子吴天秦、次子天泰分别迁到永安梦溪(今罗坊乡)的左拔、吴坊村定居。罗坊吴姓第五世吴绍三后裔迁居永安小陶石丰、月山,吴绍四移居永安罗坊掩桑村。永安吴坊吴氏开基祖天泰之子吴子忠移居永安安砂,吴子信的后裔播迁永安小陶的梨坪(坚村)、上吉、苏地,永安洪田镇的丰头坂、大窠、井垄、湍石、上石村和永安燕西街道的大炼村。(永安罗坊《吴氏族谱》)
三、迁移
五代十国时,后唐恭议王的吴大郎兄弟3人入闽后,其弟吴二郎迁居福州府候官县,吴十一郎迁居延平府吉溪里。吴大朗的长子吴四郎迁居江州,次子吴六郎迁居松溪。
北宋初,宁化吴宥的长子坎一郎迁衍漳州、龙岩等地。次子坤二郎迁居永定;坤二郎生三子,衍永定、宁化、龙岩大池、小池、江苏丹徙县、广东增城、南雄、龙川、大埔程乡、兴宁、丰顺、梅县、平远、五华、河源、嘉应州、深圳、九龙、香港、台湾等地。第四子巽四郎原留居宁化,后迁徙江西转徙江苏,其后裔播迁广东、江苏、福建、香港、台湾、各地。
明代,三明梅列列西的吴福禄的次子吴绍兴迁居延平。
第二节 分布
一、三明市区
据1996年列西吴氏修谱时统计共有65户、398人。
二、明溪县
三、永安市
永安吴姓现有总人口14489人,位列全市姓氏人口第五。主要分布在罗坊乡的吴坊、左拔、罗坊村,安砂镇的小江坊、茶仔林、石碧村,曹远镇的吴家坊村,大湖镇的坡下、冲一村,西洋镇的下螺、桂溪、福庄村,洪田镇的上石、湍石、大窠、大坑村,燕西街道的大炼村,小陶镇的上吉、员岭、松山、苏地、石峰村,贡川镇的集凤村。
四、清流县
五、宁化县
六、大田县
七、尤溪县
八、沙县
九、将乐县
将乐延陵郡吴姓,以司马派为主,现有人口约5420人。
将乐吴氏聚居地有11乡镇的30村和4个社区:古镛镇梅花井村洞许自然村、胜利村、桃村坑头自然村,百花社区、华山社区、龙池社区;水南镇渡头、溪南、三班、乾滩、水南、新兴等村和金华社区;漠源乡漠源村、坡坑村盖竹洋自然村、曹溪自然村;光明乡永吉村;高唐镇高唐、会石、赖地等村;南口乡南口、里坊村;白莲镇小王、三溪、大王、天许等村;黄潭镇大言村、吴村;万全乡上华、竹舟、万全等村;安仁乡泽坊、元洋村林坑自然村;大源乡肖坊村。
十、泰宁县
泰宁吴姓人口有397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7%;其主要分布在杉城城关、棋逢对手桥、周家口、朱口麦坑、新桥汾水、大布双坪以及下渠等到地。
十一、建宁县
建宁吴姓人口约有4000人,分别分布在客坊乡、均口乡、黄坊乡、城关分别约有1000人。
第三节 谱牒
一、宋及宋以前
二、明、清及民国
建宁《吴氏族谱》
建宁《吴氏族谱》创修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二修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修于雍正十年(1732年);四修于嘉庆四年(1799年),由举人文鉴华作序;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进行五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吴荣华作序进行六修。六修《吴氏族谱》记录内容有旧序、祖产山场、墓志、祖茔图、仕宦、先祖传、各房字派,各房世系及子孙名录等。1993年,建宁吴氏后裔在建宁县水南重修《吴氏族谱》族谱,由吴天德主稿并序。全谱共5册,约3万字,除增设各房子孙名录外,未增其他内容。
梅列区列西《列西吴氏族谱》
梅列区列西《列西吴氏族谱》始修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五月。吴念一的第23世孙、后为福建直隶龙岩州漳平县教谕的吴正元为家谱撰写了“梅列吴氏族谱旧序”。他写道:“两房以后生生不已,普为变化弥纶之道貌岸然可是也。故明系派以清源流,序昭穆以定行例。书其名配氏,书其生卒茔葬,书其品行事业,例开族规者一一必书。君子观而蔼然动其尊祖敬宗之心,油然生其诒孙燕子之念。居家能为孝子,在国必为良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秋月,该谱进行过一次重修。第25五世孙吴锡裕(时为族长)为修谱写了一篇“谱跋”:“编年纪事纂沙阳昭穆之新书,论世知俭辑渤海源流之典籍;遵祖孝亲收一派之水,源木本和宗睦族联。”光绪十五年(1889年)三月,列西吴氏进行了第三次修谱。第21世孙吴谷旦撰写“续修家谱小言”。民国17年(1928年)四月,列西吴氏族谱进行了第四次修编。
永安罗坊乡吴坊村《吴氏族谱》
永安罗坊乡吴坊村《吴氏族谱》至今共修5次。每次修谱均有族人作序,最后一次的吴坊《重修谱》序,于1993年由吴天泰系下二十代嗣孙远乐撰写。
泰宁杉城周家山《吴氏谱牒》
现存泰宁杉城周家山《吴氏谱牒》一部,修撰情况不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
梅列《渤海梅列吴氏家谱》
1995年月10月,梅列吴氏子孙在原《列西吴氏族谱》的基础上重修族谱。该谱定名为《渤海梅列吴氏家谱》,由第29世孙吴铭显撰写“续谱小序”。序中写道:“过去所存数部家谱,由于岁月长久,社会变革,加之存放不慎大部分已流失。惟有幸存一副卷数不全,并被虫蛀字迹不清的原本。若再不续修后代子孙就难以追宗寻祖,未知吾族世系何以传流。”“这次续修的家谱基本保持原谱面目、容量,并增加了十六个字辈、四句字辈排行诗;世系部分将从中华民国十七年后和解放以来所出生的子子孙孙、孙女名号一一载入家谱。”
将乐漠源《延陵吴氏司马派族谱》
将乐漠源《延陵吴氏司马派族谱》于2001年1月撰修。该谱共四卷,分受姓、延陵、入闽、司马派等部分,资料丰富。
第四节 文物
一、祠庙
将乐泽坊吴氏祠堂
将乐泽坊吴氏祠堂建于明清之际,后多次重修,现宗祠保护完好。主厅堂两侧木壁上,至今张贴着清代捷报,内容为科举功名,朝廷封赠等。宗祠内供奉吴氏祖宗。近年每逢清明节将乐泽坊吴氏子孙均在此举行祭祖活动。
兴善堂
此祠位于列西仁义坊直巷土堡内。祠中安吴念一及夫人黄氏香灵。
庆德堂
此祠位于列西仁义坊前溪下厝社前畔。祠中安第十三世祖吴振宗及夫人严氏、吴祖珙、昊添佑、吴添祥等吴氏列祖香灵。民国时期,国民党保安处将此祠改建为“孙中山纪念堂”。1951年此祠遭龙卷风侵袭,房屋鲐塌变成废墟。1979年建为列西街道办事处驻地。
永安罗坊乡吴坊村吴氏祖祠
永安罗坊乡吴坊村吴氏祖祠在村西墘,面积150平方米,土木结构。1986年,该祠进行第五次修缮,每年八月初一,吴坊、安砂、小陶、洪田裔孙前往祭祖,以示尊“祖家虽远,祭祀不可不行”之家训。
永安罗坊乡左拔村吴氏祖祠
永安罗坊乡左拔村吴氏祖祠在村中,由吴天秦第五代台一、台二、台五、台六同建。该祠占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平方米,砖木结构,1999年集资万余元修茸一新。
二、墓葬
将乐白莲吴氏祖坟
将乐白莲吴氏祖坟位于小王水库边。每逢清明节,白莲吴氏及明溪县盖洋等地吴氏,皆来祭祖。
永安罗坊乡吴坊村吴氏始祖吴天泰墓
永安罗坊乡吴坊村吴氏始祖吴天泰墓葬桥头村大岭崠,丙山壬向。
永安罗坊乡左拔村吴氏始祖吴天秦墓
永安罗坊乡左拔村吴氏始祖吴天秦墓葬清流县沙芜乡洞口六龙山,将军上马形,坐巽山艮向。
三、其他
永安“闽山古寺”
永安“闽山古寺”座落在罗坊乡吴坊村与桥头村交界处,始建于宋代,全寺共有46间,整个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1966年被毁,1999年重建。
将乐泽坊吴氏纪念亭
将乐泽坊吴氏建有纪念亭。该亭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现存于离泽坊主村五里许的狐狸岭,为砖木结构,造型美观。
敕命
梅列《渤海梅列吴氏家谱》载的清朝廷颁发的两道敕命:
(一)清雍正二年(1724年),朝廷发了一道敕命,驰赠吴叨光父母。敕命全文为:“制曰:广文垂教,甄陶傅报国之猷;燕翼贻谋,继卜克家之庆。尔吴国稳延,福建建宁府寿宁县教谕吴叨光之父,胸怀卓荦,气宇轩昂;培植书香於后起,绩承志事於前人。兹以覃恩,驰赠尔为修职郎、福建建宁府寿宁县教谕,锡之敕命。於戏,播徽声於奕礼,克俭克勤;垂统绪於千秋,可大可久。 皇帝制曰:守职无愆,书播忠贞之誉,昱名有自,宜酬头复之劳。尔魏氏,福建建宁府寿宁县教谕吴叨光之母,端庄孝敬,贞静幽闲;善相夫而举案齐眉,勤课子而和丸昼荻。兹以覃恩,驰赠尔为八品孺人。於戏,承凤诰之频颁,荣膺大典;荷龙章之龙锡,永著芳徽。”
(二)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朝廷发一道敕命,驰赠吴正元父母。敕命全文为:“皇帝制曰:任使需才称职,志在官之美;驰驱奏效报功,宁锡频之吴正式仁。尔吴上臣,福建直隶龙严州漳平县教谕吴正元之父,雅尚素风,长迎善气;躬治勒准庭训,箕裘丕裕夫家声。兹以覃恩,驰赠尔为修职郎、福建直隶龙严州漳平县教谕,锡之敕命。於戏,肇头扬之盛事,国典非私酬,燕翼之深情,臣心弥励。 制曰:奉职无愆,懋著勒劳之绩;致身有自,宜酬鞠育之恩。尔林氏,福建直隶龙严州漳平县教谕吴正元之母,淑节宜家,令仪昌后,早相夫而教子,俾移孝以作忠。兹以覃恩,驰赠尔为八品孺人。於戏,贲象服之端严,庭膺矩典;锡龙章之涣汗,永播徽音。”
第五节 人物
一、古代
吴念一
吴念一,字万实,宋银青光禄大夫,梅列列西吴氏开开基始祖。吴念一事迹失传。元至正三年(1343年)延平进士曹道振为曾为吴念一遗像题过一道诗:“紧维此翁,吴氏之宗;发祥渤海,式廊梅峰;名傅南北,业著西东;千秋万载,群仰高风。”
吴云
吴云,南宋代泰宁人。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理学家朱熹被打成伪派,隐居泰宁县小均坳。吴云正好在小均坳烧陶窑。他为朱熹资助生活费用,帮助逆境中的朱熹。朱熹十分感动。当年吴氏续修族谱,朱熹特为该谱作序。
吴文恕
吴文恕,字宜甫,元朝将乐人。吴文恕为人志趣清高,攻读经史,喜欢作诗,很有学问。隐居时,他的内室名“养正”,外室叫“学思”,自我警策。他曾任延平路总管,著有诗集《皇元风雅》。
吴林清
吴林清,元朝将乐人。吴林清少年时就与众不同,有勇有谋,因立战功,被授于千户一职,镇守将乐。他曾把私宅“承德厅”让给三华驿站使用。他曾任广德路同知十余年,屡立战功。他享年八十二岁。
吴克忠
吴克忠,号松泉,元朝将乐人。元至正四年(1344年),他雇工修筑将乐县城土城墙,全长4500米,设6个城门,挖水壕483米、干壕933余米。后来,他曾任福建宣尉司都元帅府元帅,逝于任上。
吴复
吴复,字无初,明朝将乐玉华都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吴复为官清廉审慎、忠诚刚直,遇事严格依法办理。在浙江任职二年,他打击邪恶势力,扶扬正气,为民伸冤屈、纠错案,表现出为官的凛然风节和宽严得体策略,被朝廷上下称为“圆眼御史”。后来,吴复升为广西按察司副使,将要赴任时病逝。
吴廷瑶
吴廷瑶,明代永安罗坊人,明成化元年(1465年)任广东南雄府学正。
吴宏仁
吴宏仁,明代永安人,明嘉靖年间例贡,曾任鸿胪寺鸣赞,后升海康县知县,嘉靖十六年(1537年)敕授登仕郎。
吴应雷
吴应雷,明代永安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举人,历任柳州学正、禽源知县、广州通判。
吴仕节
吴仕节,明代永安罗坊人,曾任大明会左军都督兼教授。
吴麟
吴麟,明代永安人,贡生,曾任无为州同,升审理正。
吴时敏
吴时敏,明代永安人,明例贡,曾任上林苑典簿,升南雄府经历。
吴叨光
吴叨光(1667-1737年),字耀衷,生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五月,梅列列西人。吴叨光生性颖慧,见地过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奉旨敕授恩贡生,以明经筮入仕,任寿宁县学教谕。他卒于乾隆二年(1737年)七月。
吴经
吴经,永安西洋人,清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历任泗水知县、兖州通判。
吴正元
吴正元,梅列列西人。吴正元“幼而敏慧,长而掇芹,屡录优等列前。”乾隆三年(1738年),他中举人,任漳平县儒学教谕。
吴殿龄
吴殿龄,字梦九,号更庵,清朝将乐人。他祖辈对《尚书》颇有研究,并以此传家。他成人后,继承父志,整理先人研究成果,还融会诸家学者见识之长,对《尚书》中上古字词的语音、含义进行考释,将难读难懂之语改为通畅易懂之言,编辑《书经广注庭训》一书并作序,在家塾传授。福建学使孔自殊对他的才学十分器重,欲出让职位给他,不久任命他编纂《延平府志》。在修志中,吴殿龄认为“敬贤重义,是振兴朝政的大事。”毅然力排众议,把明末太守王士和守卫延平殉职的史实写入名宦志。士人佩服他的胆识。
二、现代
吴寿昌(1890-1926年),字德龙,永安罗坊左拔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吴寿昌出生于清流县梦溪里(今永安罗坊乡)左拔村。民国7年(1918年)8月入闽作战的广东护法军路过梦溪,吴德龙加入护法军。他因能吃苦耐劳,英勇作战,得到上司赏识重用,民国10年(1921年)升任营长,民国15年(1926年)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一游击支队司令,负责汀州八县的“剿匪”军事。同年12月,乘船从清流赴南平议事,翻船遇难。
吴献琛
吴南琛,泰宁上青人。民国时期,吴南琛曾任泰宁县杉城初级中学校长、省议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