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阊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志田  文章来源:至德文化博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30 19:21:30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姑苏古城北有齐门、平门,南有盘门、蛇门,东有娄门、相门,西有阊门、胥门,共8处城门,每处均为水陆两门并列。在苏州阊门恢复建设完工以前,完整保留的仅盘门水陆城门一处。

    古代阊门的地址是在今日西中市街的最西头叫吊桥的地方,难怪在近年的苏州市地图上找不到阊门这一古地名。昔日的阊门由月城门和正门组成,另有水城门。“凸”字形月城门的前门接阊门吊桥,月城门於1927年拆除,水城门於解放前毁掉,阊门的正门於50年代被拆毁,如今只剩下一段城墙,沿城墙和马路住有居民。现在的阊门遗址,实在是貌不惊人,若没有人介绍,真不敢想象这就是历史上显赫的阊门古迹。近年来,有识之士不断提议重建阊门,20061113,苏州阊门水陆城门主体恢复建设完工,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古苏州地处太湖之滨,江南水网纵横,当时的交通全靠水运,阊门是苏州的西水城门,处于太湖水系,交通便利,因此逐渐繁荣起来。孔子曾称赞道:站在泰山望苏州阊门,城头有白马如练。特别是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运河水道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南来北往的货物通过枫桥码头进入阊门,阊门成为货物的集散地,商业也很繁荣。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和白居易的登阊门闲望》“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都是当时阊门繁荣的真实写照。这些诗文以及画师仇英《阊门图》的问世,使得苏州及其阊门更加闻名。到了宋、元、明,特别是明代,苏州发展成为太湖之滨大运河上的大都市,而繁荣的阊门则是苏州的化身和缩影,声名卓著。那时的枫桥码头至阊门将近十里,河内来往船只如穿梭,两岸居民栉比,生意兴隆。长江中游的湖广、江西、安徽的大米,通过枫桥码头转运至福建和浙北,这里是米、豆、麦和各种货物的中心,货物鳞萃羽集,当时阊门的外贸生意也很频繁。南濠街上沿运河有几个有名的码头,把阊门和胥门连成一片,成为鱼、盐和药材的中心。而阊门的枣市街是南北货的集散地,有规模较大的孙春阳南货铺;阊门的桃坊下塘是商业区,唐伯虎的父亲曾在阊门开酒店;阊门还有好几家工场和作坊,使用的全是脚踏机器。每天通过阊门吊桥的过往行人不下亿万,四方商贾皆云集阊门淘金,因此阊门的店铺鳞次栉比,以致于阊门的地价日涨成为寸金地,阊门的繁荣又带动山塘街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天下财货莫盛于苏州,苏州财货莫盛于阊门”的景象。苏州才子唐伯虎曾写诗《阊门即事》:“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这的确是当时阊门经济繁荣的真实情景。到了元宵隹节,阊门内中市一带,灯彩遍张,不见天日。歌谣“阊门金,胥门银,……”也反映了阊门的繁荣和富裕。

    先祖吴光(道隆之子)的次子超唐僖宗时,定居于苏州阊门,为苏州阊门支始祖。唐代诗人张继的阊门即事》中说,那时的阊门又叫吴门,由此可以推断其时阊门居住的吴氏后裔可能比较多或者在阊门有古吴国的遗存、遗迹或者……。

    元朝末年盐民张士诚及其弟在东台、白驹起兵,并在苏州称王,割据苏州、无锡及其周边地区,与朱元璋争雄天下,烽火遍及大江南北,时值战乱之年,先祖85世(苏州阊门支第14世)德政公奉命从阊门迁往盐城督办垦政事务,居住在盐北东塘河西岸北庄。在这场战争中,江南上层人士如沈万三等支持的是张士诚,但朱元璋的部将徐达、常遇春打败并俘虏了张士诚。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因痛恨割据苏州的张士诚而迁怒于江南的士大夫,以残酷杀戮和大批迁徙出境的方式来惩罚,一直担忧江南百姓造反,夺取他的皇位,不久即发布命令江南移民,因此先祖87世(苏州阊门支第16世)君用公(德政公的侄孙)于洪武三年也从阊门迁往盐城,定居在盐东范公堤上。从此苏北才有吴姓,德政公为苏北支始祖。

    明洪武年间,江苏苏北的吴姓后裔大都从阊门迁去。有的确是阊门的,而不少是江南的吴姓后裔经阊门迁往苏北的。那时的阊门水陆交通便利,是江南通往苏北的集散地,也是历史上吴姓著名的移民点之一。

    先祖将优秀的江南吴文化带到苏北大地,吴姓子孙在苏北发展很快,形成不少分支,其中有一部份子孙继承始祖泰伯、仲雍的开拓精神,在黄海沿岸的“沙地”上,治理沼泽,煮海制盐,改造盐碱地,种植棉花,逐渐成为我国的优质棉花和海盐的主要生产地区之一。今天“沙地”上,河川如织,麦浪稻香,成片的棉花像白云,满畦的油菜花流光耀金,一派芬芳,既有河鲜,又有海鲜,造型别致的小别墅像雨后春笋,水陆交通便捷,正走向开放,迎接灿烂的明天。

    今逢盛世,编篡吴氏大统宗谱,因此“沙地”上的吴姓子孙既崇敬吴姓后裔的圣地——无锡梅村泰伯庙、泰伯墓,也十分思念先祖德政、君用的原来居住地——苏州阊门。今日阊门恢复建设完工,吴氏后裔有了一个寻根问祖的地方,以传承文化,可以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