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定为春安庙,亦称闽南庙。桃源本地人称下府庙。
春安庙始建于清道光乙末年(1835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春安庙原供观音、文昌、关帝、土地公、灵主公等。清末桃源一带赌花会盛行一时,每年二月,“众神佛下降”之吉日,大张旗鼓迎神拜佛,从外地请来保生大帝、张公圣君(俗称法主公)。会后保生大帝、张公圣君托梦给主事说我佛不回去,要镇住春安庙,所以保生大帝、张公圣君便成了春安庙的镇殿祖师。
据传张公圣君(法主公)原从事巫术,后拜吴夲为师,普济众生,被称为张真人。吴夲曾被皇上赐龙袍一件,后被张公借去不还,在吴夲二进皇宫时,皇后见他没披龙袍,问明原由后将自己的龙袍赐给吴夲。因此,在装塑时,保生大帝身穿的龙袍较小,须在前襟打结,而张公圣君穿的龙袍则较宽大。张公圣君为答谢吴夲的恩,凡他坐供的寺庙,正殿都让位给保生大帝。
春安庙的张公圣君是由漳平麦园南坑村虎符分香,保生大帝由南安分香,并可挂“威灵显赫”。现在庙中的张公圣君塑身,香炉和两对烛台、一把七星剑仍是清道光已末年保留下来的。
有诗云: 方技加黄袍,帝号别继神农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