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祚来:祭奠先人,心灵清明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6 18:37:05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卫东
 

吴祚来:祭奠先人,心灵清明

希望清明节有更丰富的人文内涵

怀宁 吴祚来

    清明节有多重自然与人文涵义,其一是天地自然的清明,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样的一个春天的日子里,万象更新,天地清明,在这样的万物复苏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起自己的故去的亲人,希望他们的生命在春天的季节里,通过其他生命的形式获得重生,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寄托,而当人们通过思念与祭扫,获得情感上的净化之时,心灵得到一种宁静,这是心灵上的清明。
而春秋战国时代的介之推的传说,则与政治清明相关,介之推在晋文公落难时割股相救,当晋文公执政时,希望他到宫廷中任职,却被回绝,晋文公放火烧山,希望逼介之推与其母出山,但介之推母子俩抱柳而焚,留下一首希望晋文公为政“清明”的谏诗。所以晋文公每到清明时节,就会率宫中官员来凭吊这位英烈,并建庙以祀之。

    天地清明、政治清明、人心清明,是清明节的三重境界,清明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如何使清明节的多重人文价值获得当代人文意义,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如果清明节仅仅是一个假期,仅仅是一家一户到故去的亲人墓前祭扫,我们肯定会感到某种文化遗憾。巨大的文化遗产的花篮里,应该填充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

    首先是各级政府应该有所作为,政府的作为不是让政府动用国家财政来举办明星演唱会,来搞什么炎黄公祭,而是应该引导公众的文明祭扫,可以免费或象征性收费,向祭扫者提供各种鲜花,使公众逐渐养成文明祭祀风尚。同时,对那些不环保的祭祀活动进行限制或苛以重税,譬如烧香做纸屋,还有冥币之类,要从生产与流通的源头上进行限制,这些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不环保,在使用过程中也是隐患重重,每年各地都会有因清明祭祀活动造成的山火焚毁林地的事件。

    相关机构可以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譬如北京的天坛、地坛公园,可以让宗教界人士临时搭建祭祀台,三天清明假日里让那些不能前往家乡的人们在这里参与祭祀活动,向公共祭祀台奉花,上面贴上纸签,写上对故去先人的缅怀与思念的话语。或者在指定的地点燃烛守夜,让清明节增加群体性,应该是城市祭祀先人的一个方向,对年轻人继承传统也将具有吸引力。如果在相关公园里播放一些祈福与哀婉的歌曲,也会使人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心灵的净化。现在一些城市里,公共空间有限,但还是有人一家一户地在公共空地上或道路边,点香焚纸,这与现代城市文明显然是不相称的。

    还有就是各地各民族应该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创造新的文化形式,使祭祀活动成为具有当代人文精神的感恩与省思的活动。

    纪念日是一种唤醒,在这样的日子里,每一个人都会共同念想一个主题,使一个民族有来自传统的文化认同,让青少年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进而形成传统文化共识与文化价值理念。文化力来自心灵的力量,心灵的力量需文化仪式来激发来感染,祭祀仪式看起来是一种简单的群体行为,其实却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使人沉浸到自己内心,使人感悟到自己与历史、与先人的血脉相系,而这正是形成民族民间文化整体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