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叶茂两岸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闽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5 18:06:1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align=center>

根深叶茂

漳州木偶戏

宗 祠

族 谱

  核心提示:台湾的“根”在哪里?“源”在何方?本文以大量史料、实物、风俗习惯等为佐证,系统阐述漳台两地之间自古以来形成“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亲缘相继、文缘相承、神缘相通”的架构,以此揭示两岸血浓于水、一脉相承的“根源”之所在。

  地缘相近

  在地缘方面上,漳州与台湾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地质学的研究证明,在1200万年以前,台湾曾与福建陆地连接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的变化,才出现了台湾海峡,形成台湾岛。但是在台湾与大陆之间,仍然存在一条可以徒步通行的跨海通道,即所谓的“陆桥”,也就是学术界所称的“东山陆桥”。而漳州,就是远古海峡陆桥横跨大陆的一端,是大陆与台湾史前文明关系的最近要点。1970年在台湾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左镇人”化石,据有关专家推断,在距今约三万至二万年,“左镇人”和其他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很有可能都是经过长途的艰难跋涉,从大陆东南移居台湾的。有力地印证了台海之间“陆桥”的说法。可见,在远古时期,福建当是“左镇人”由大陆迁徙台湾的必经之路,漳州地区也应是史前人类通往台湾的出发地。1987年和1990年,漳州地区分别发现属于旧石器晚期的人类化石“东山人”和“漳州人”,为有关古人类途经福建进入台湾的推断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闽南古谣“沉东京,浮福建”,也从不同侧面反映这一情况,进一步充分证明了闽台之间特别是漳台两地的特殊地理关系。

  血缘相亲

  在血缘方面上,同种同宗,同根同源。台湾人的根在大陆,绝大多数在闽南。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台湾2300万人当中,约有百分之八十来自福建;而福建籍当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漳州人。换言之,现有2300万台湾同胞中,约有800万人“根”在漳州。据史载,一千多年以前,漳州、泉州居民就有人到台湾。隋代,漳州就与澎湖舟楫相通。《台湾通史》载:“澎湖地近福建,海道所经,朝发夕至,漳、泉沿海之黎民早已来往,耕渔并耦。”两宋时期,“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而以北港为互市之口”。明清及其之后年代里,漳州人持续不断地相率迁徙台湾。在台湾四百多年中,漳籍子弟有近一千多人在拓殖开发、建设发展、繁荣台湾上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如“开台王”颜思齐、“治台名将”蓝廷珍、“筹台宗匠”蓝鼎元、“他斋先生”陈梦林、“阿里山神”吴凤、“开兰鼻祖”吴沙、“开兰元勋”陈辉煌、台湾水利事业奠基人林成祖、热心公益事业的“板桥林家”、台湾近代功臣林维源、满门忠烈的“雾峰林家”(林文察、林朝栋)、抗日英雄简大狮、闽南护法首领林祖密等等,近代的连震东、谢东闵、林洋港等等。此外,还有当今活跃在台湾政坛的国民党要员连战、萧万长、江丙坤、王金平、吴敦义、曾永权、林丰正、林益世、赖士葆等,民进党要员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苏贞昌、游锡堃、张俊雄、林义雄、陈菊等,台工党要员郑昭明,原前台联党赖幸媛等。漳台之间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十分密切深厚。

  亲缘相继

  在亲缘方面上,漳州的宗庙、宗祠、故居、祖厝、族谱、神主、祖墓等是构成漳台渊源关系的主要组成内容。明清以来,漳籍台湾人一直在追根溯源、寻根谒祖,因此在编修族谱,兴建祖祠、祖坟时,其昭穆、堂号、庙号、郡望、碑文无不记载来自漳州,来自中原。据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调查,祖籍漳州的台湾民间姓氏谱牒至少有1807部,其中南靖县40姓409部,诏安县37姓353部,漳浦县33姓306部,龙溪42姓220部,海澄县21姓69部,长泰县15姓32部,平和县31姓320部,其他标注漳州府的39姓98部。而这些族谱只占民间所有姓氏谱牒的百分之十五,但仅从现存的谱牒也足以说明漳属移民数量之大。

  文缘相承

  在文缘方面上,语言相同。连横说:“夫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土……”其中所提到的“台湾之语”,即所谓台湾闽南话。现台湾岛内有80%人口讲闽南话,其中漳州腔的闽南话所占的比例更大,约占全岛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台湾同胞讲的语言,常用的单词有4000个左右,却有3500个单词与漳州腔韵相同,这也是今天台湾人讲话的腔调最接近漳州话的原因。除此之外,在文学艺术方面,漳台关系也有很深远关系。文史上,有史学家连横、名誉全球文学大师林语堂等;美术上,有“台湾美术开山祖师”谢颖苏、沈耀初等;戏曲上,有歌仔戏、木偶戏、布袋、皮影、铁枝、竹马戏等。

  法缘相循

  在法缘方面上,迄今还保留有台湾单独建省前隶属福建省的文物史迹。如明朝晚期,漳州的右翼军水师将领赵秉鉴曾在台湾的北港港区建立了“赤勘城”;清统一台湾后,康熙年间在澎湖设“铜山营”负责台澎防务,官兵“三年一换”。不少“铜山兵”解甲后留居澎湖,或迁台创业。据《诏安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铜山人黄象新受命率领铜山营等地的两千多官兵驻扎守护澎湖岛近10年,因战功显赫,清乾隆年间,被提任澎湖协标右营游击,并在澎湖马宫参加捐款修建东甲宫。之后,黄象新历任浙江舟山总兵、澄海副总兵兼广东水师提督等职。如今东山县博物馆还收藏着清朝嘉庆年间给黄象新先辈三代的三份内容为“育子有成、卫国贡献、守岛有功”的“奉天诰命”绢书。清末铜山举人马兆麟有诗云:“重洋百里戍台湾,艋艟澎湖递换班。二百年来人事变,征夫休唱念铜山。”反映了铜山与台湾的特殊关系。蓝廷珍对台的治理(推行保甲制度)和开拓,亲自率领官兵开垦“蓝兴堡”,成为台湾开发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官垦之一。以上种种治理措施和手段,充分显示了福建官府对台湾的管理权。

  神缘相通

  在神缘方面上,信仰相似。台湾现存寺庙8000多座,崇拜的神明达数百种。在台湾民间共同信奉的四大神祉中,有开漳圣王、保生大帝、关帝君等三大祖庙在漳州,体现了漳台民间习俗相同的迎神、祭祖等活动场所。在众多寺院中,祭祀保生大帝、关帝君、陈圣王、天后妈祖等主神超过50座,开漳圣王200多座,关帝庙366座,保生大帝260座。此外,还有原龙溪县(今芗城区)凤霞宫为祖庙的玄天上帝宫庙100余座,平和的三坪寺、元宝宫,漳浦的威惠庙,芗城区的王爷庙、玉尊宫、习益宫,龙海的五恩宫等数十种宫庙都是台湾同类宫庙的祖庙。漳州地区现有266座宫庙被列为国家级和省、市、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一些宫庙被认为是台湾地区同类宫庙的祖庙,影响广泛。在台湾的众多神祉中,除了大陆移民“分香”到台的“唐山神”外,还有很多在台湾诞生的广受民间信仰的本土神明,如台湾嘉义县新港乡的“思齐阁”,供人们凭吊纪念颜思齐;在台南兴建小城隍庙,以祭小城隍为名,实祀朱一贵神像;在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兴建“吴凤庙”,尊奉吴凤为“阿里山忠王”、“吴公”,以备人们瞻仰;在宜兰县乌石港立一座“吴沙昭绩碑”,奉祀吴沙塑像,让人们四时祭拜等等。这些本土化神明是台湾文化沿袭大陆文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大陆开台先民以勇气、智慧和生命创造台湾历史的重要见证。

  林盛发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