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阴镇在2003年7月被省政府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棠阴镇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始建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至今已有970多年的历史。唐末五代时,四川节度使吴氏宣后裔吴竦定居此地,遍植甘棠树,茂然成阴,故名“棠阴”。棠阴因水质独特而产夏布,因夏布经济蓬勃发展而使棠阴兴旺昌盛,当地有“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说。宜河流经棠阴一带,河水显得格外绿,清澈见底。凡经此河水漂洗出来的夏布,色泽光亮、洁白柔软,成为湘赣两省夏布集散地。外地夏布经棠阴漂洗后,畅销南昌、九江、上海、天津等地,远销日本、朝鲜等国。这里民风淳朴,尊师重教,“捡漏趁晴天,读书趁少年”,百姓“乐读书而好文辞”,故书院林立,贤能辈出。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启蒙恩师杜子野先生常在此著书立说,大戏剧家汤显祖的惊世之作《临川四梦》,也是在棠阴初演而闻名于世。
迎恩塔坐落在临镇口建设村西北的龟山之上,是棠阴镇的门户标识,高36米,直径8米,六面临风,俯瞰棠阴,颇为壮观。古塔为六边形七层空心砖石结构,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清乾隆元年与万所石桥同时落成。底层南面两边各有一扇门,可同时入塔,互不相遇。塔内有石阶梯螺旋式上至塔顶,从塔底通往塔顶的石阶有588级。从第二层开始,每层有三个瞭望口,约半米高,计36个,层与层之间用砖砌成飞檐,厚约一米。现塔顶部分损坏,顶部长有树丛,塔身有裂纹数处。
“吴家大院”是一栋典型的富豪所建宅院,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为清晚期建筑,保存较完整。最有特色是右厢房的一座绣花楼,在绣花楼上可远望宜水潺潺流去,迎恩塔也清淅可见,视野开阔。房檐、立柱、护栏布满精美的雕刻,整个建筑体现深闺幽美和神秘的氛围。
/Article/UploadFiles/200901/20090104123205761.jpg
承恩坊位于宜黄县棠荫镇下街,明•宣德五年(1430年)为皇帝“恩赐”荣归故里祭祖的吴余庆所建,木结构,高8.35米,宽5.10米,四柱三间,歇山式坊顶,横额镂刻“中宪大夫通政司右通政吴余庆”十三个楷体大字,明间嵌长方形额匾横书“承恩”二字。
“承恩坊”,又叫功名牌坊,位于棠阴下街口,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是知事谭政为当时由皇帝“恩赐”荣归祭祖的大书法家吴余庆而建,故坊名“承恩”。明隆庆辛未(1570)重建,1985年重修。全木结构,雕工精湛,实属罕见工艺精品,四百多年来一直矗立街口,成为棠阴镇的一张历史名片。其造型美观,坊高8.35米,宽5.1米,四柱三门三楼式。枋分三层,底层为两根1.12米长的楮木圆柱,立于基石上,每柱有两块刻花护柱石。中门高3.13米,宽3.1米。门上横额镂刻有“中宪大夫通政司右通政吴余庆”13个正楷字,字下嵌有4个木质葵花圆柱。字额上端为第二层,斗拱直托檩椽,八字檐向左右延伸而出,中央下嵌长方形额匾,黑边红底,横书“承恩”二字,遒劲俊逸,据传是吴余庆的手迹。最上层为土瓦歇山式枋顶,斗拱疏密得体,错落有致,翼角飞翘,斗拱复杂、斗拱间还有许多下昂,顶端有鲤鱼跳龙门的造型设计,反映了当时民间工匠精谌的工艺。
吴氏宗祠--八府君祠
造型独特、气势非凡的“八府君祠”是棠阴吴姓大宗祠,坐落在棠阴镇中街,现为棠阴小学所在地。祠堂为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吴氏后裔经商夏布发迹后为祭祖而兴建。据《吴氏族谱·八府君传》记载:“八府君为吴氏开基始祖,即种甘棠者也。其姓吴,名竦公,字敬之,排行第八”,故宗祠尊称为“八府君祠”。祠堂宅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中堂为三开间,步入中堂有三道台阶,中堂前是一院落,两旁设有厢房,相传每次乡试,都是在这里举行。整座建筑宏观博大,其最具特色的中厅为单桅悬山顶,面阔3间,进深5间,有石础木柱30根,柱皆巨大,4根中堂立柱周长各为2.46米,据专家考证为“江南民居第一柱”;石础周长达到2.90米,有镂空宝相仰莲图饰;抬梁式构架,斗拱交叠,雀替均有精致的花纹;前梁雕有“雀、鹿、蜂、猴”图案,隐喻“爵禄封侯”之意。中厅两旁为掖门,掖门外各有小天井及上下两殿,为放置神主牌位之处。中厅前为一大天井,长19.67米,宽17.46米,中有古井2口。天井旁各有28柱走廊,栏杆相连。
至今,“八府君祠”与“承恩坊”仍保留明代建筑风貌,成为棠阴街上最古老最经典最兴盛的标志。据载,1933年间,-、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红军在此召开群众大会,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而留下了光辉的史迹。现存大量红军标语,即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