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吴氏族谱》续编倡议书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美在冠豸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8 23:26: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培田吴氏族谱》续编倡议书

“祖宗乃人之本源,为人子为人孙而不知祖宗源流所自,泛然天地间一萍耳”。

“五世不修谱,一不孝也”。“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以上名言摘自《培田吴氏族谱》,说明先人崇尚追本清源孝敬祖宗的思想道德,要求后人善于总结人生经验,善于继承先人事业,实现前人未成志向。族谱所记村史这种承前启后与借鉴激励的作用,已为国家政策所允许与推崇。

培田自开发旅游后,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吸引人们视线的亮点除保存完好的艺术精湛的古建筑群外,主要是村落选址所含的地理文化,以及记载丰富、完整、系统的吴氏族谱所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令诸多领导、专家学者赞叹不已、研究不辍,编著了多本书籍发行,常为培田人引以自豪。

溯往昔,我村有谱应当追踪到明朝万历年间,10世裔正道公在祖父屏山公与叔父巽峰公所记的基础上,遵父嘱系统地整理了培田吴氏族谱,后经11世裔哲卿公以及12世裔畹仙公等续修,至乾隆戊申年间才由16世裔馥轩公为首续编刊刻传世,称为“乾隆版”。第二次是同治甲戌年间,由19世裔泰均公为首续编刊刻传世,称为“同治版”。第三次是光绪丙午年(1906年)由19世裔震涛公为首续编刊刻传世,称为“光绪版”。各版本经历“文革”劫难,幸得有识之族亲抢救,并将零散各册拼凑完整加以保存。2003年光绪版族谱(14卷)已为省档案馆复印珍藏。由此可见上辈人对族谱的重视与传承,以及国家对族谱历史价值的保护。也隐约可见,对族谱认识与保存之不易。可以说对族谱的肯定与推崇是国运昌明的表征,也是家乡兴旺的明证。

从1906年至今已近100年,人丁已传至27世,这百年来大部分房族自1980年后均各自记谱,积累成叠。今逢盛世,有必要汇聚起来系统整理刊印成册,才便于后人寻宗觅祖,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才便于广为传世易于续接。近年没记谱的房族估计只要将20世裔及其后代记齐就能接上,难度不算太大。

鉴于此,村两委和村文昌会成员,以及连城城关族人,分别于2004年9月中、下旬开座谈会,一致同意续编《培田吴氏族谱》,并倡议成立续编理事会进行工作,希望我族大众鼎力支持,踊跃写稿与捐资。将各房人丁世系、生卒年月、学历职业、子女顺序等项目整理清楚齐全。各房若有农林工商业绩显著,或者学位官阶较高,或者社会贡献较大的已故族人,应积极推荐写成传记,以便载入族谱,可扬乡声村望,激励后人;各房若有阅历深厚,事业有成,感受丰富的族人,应请他们认真总结人生经验,升华人文哲理写成诗文或事记,以便载入族谱,可供借鉴仿效、交流学习、淘冶情操、启迪智慧,使来者铸就高洁志向,创造美好未来,也使族谱更具有可读性并提高族谱的历史价值。

座谈中大家指出,续编宗旨是联宗睦族、团结奋进、扬善举义、求真务实、发展家乡、激励后人。理事会成员应有热爱家乡、诚敬祖宗、为公奉献、用好捐资的精神与态度,努力编出反映培田历史文化特色,经得起时间与公众考评的新谱村志。

特此倡议

 

培田村两委

培田村文昌会

2004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