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年前 赵匡胤后人改姓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海都资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1 23:04:2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在安海星塔村,随便找一位上了年纪的吴姓老人一问,他都能讲上一段“生吴卒赵”的典故:吴姓子孙过世后墓碑上要刻“赵公某某”。而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这其中有什么玄机?昨天下午,随着5名来自台湾的赵姓游客现身安海镇星塔吴氏宗祠寻根访亲,一段700多年前吴氏族人的家仇国恨渐渐浮出水面。

 

吴氏宗祠供奉的是赵姓祖先

安海星塔可能是台湾赵氏祖籍地


         家住台湾省苗栗县后龙镇的赵秋荣先生,是此次大陆寻根访亲团的团员之一。赵秋荣说,团员大多来自当地同一个村,此行的目的一是为修家谱,二是为寻根问祖,而安海星塔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祖籍地。
         赵秋荣介绍,目前居住在台湾后龙镇的赵氏族人共有1000多人,先祖是100多年前从台湾澎湖迁居到后龙镇的。而更早以前,是由晋江迁至金门,后来又迁到澎湖。这几年,后龙镇的赵氏为了重修族谱,一直在四方寻找资料。“然而我们现有资料所记载得比较完整的,只有在台湾的100多年繁衍史,更早以前的族谱严重缺失。”为此,他们先后寻访了澎湖、金门的赵氏宗亲,最后又在大陆赵氏宗亲会的帮助下,找到了晋江。
         后龙镇赵氏族谱写明,他们是“卯浦赵氏”,据晋江赵氏宗亲会确认“卯浦”正是晋江青阳的一个古地名,这里也是不少海内外泉州籍赵氏的发源地。
         “我们已经对照了星塔吴氏族谱,一些祖先及辈分都能对得上号,就是年代有些出入。”赵秋荣说,他们的先祖是否直接从星塔迁出或源自晋江其他地方,还有待考证。
         赵秋荣一行今天还将走访晋江青阳。
         此外,星塔的吴氏族谱也记载了:明清以来,不少吴氏后人先后迁居台湾各地。据当地老人介绍,星塔吴氏共分三支,但不少资料已经不齐全,族谱之间也有出入。因此,台湾赵氏与星塔吴氏一些族谱的谱序,还有待核对补充。


“生吴卒赵”典故引出一段家仇国恨


         为什么台湾赵氏与星塔吴氏可能同出一源?
         记者看到,在星塔吴氏宗祠,大门口挂着“吴氏宗祠”,可是走进祠堂,大殿横梁却赫然挂着“赵氏家庙”的牌子。这是怎么回事?
         “小时候,村里老人都说我们本姓赵,姓吴是为了避乱,而跟祖上外公家的姓。” 走在星塔村,随便找一个上了年纪的吴姓老人一问,他都能滔滔不绝地讲一段“生吴卒赵”故事。
         根据星塔吴氏族谱的记载:他们先祖叫赵仕道,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7世裔孙,约700年前由晋江青阳卯浦迁居至安海星塔。相传宋末元初,泉州一些赵氏人为了躲避杀身之祸,纷纷易姓。赵仕道的子孙也在那时跟外公家,改姓吴。“仕衟(古同道)公贅居安海黃墩吳家,爲避元禍乃從姓吳氏,后徙居星塔是爲星塔吳氏。”
         另据《晋江文史资料选辑》所记:“仕衟公隨姆吳氏往外祖永寧,而幸免于難。而從外祖之姓。故仕衟公爲感念外祖救命之恩,逝時囑子孫后代生于吳,卒時木主歸趙,以永遠懷念兩重關系。”这段记载也点出了“生吴卒赵”的缘由。
         “星塔‘生吴卒赵’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星塔81岁的吴汉田老人告诉记者,每当村里有男子去世时,出殡队伍最前面的大灯上写着“吴氏”,送殡队伍返回时,则是书写“赵氏”的大灯在前。而死者的墓碑上也都会写着“赵公某某”。活着的时候,以“吴”为姓,死后则恢复“赵”姓,这就是“生吴卒赵”。明代后,不少改姓的赵姓后代都恢复原姓,但星塔赵氏则一直保留“吴”姓,至今已传了20多代,人口也有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