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师”吴清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魏赟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8 13:06:48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admin
 

人体“工程师”吴清忠

魏赟

 

    这是一个“另类”人物:他没当过一天医生,但是很多人请他号脉、看病甚至称呼他“吴医生”;  

  他从事过人工智能研究、财务管理、投资顾问等,让他风靡海峡两岸的却是一本医学保健类图书;  

  你可能无法想象他的职业经历以及曾经达到的高度,但是在努力、获得、权衡、放弃之后,在舍和得之间,在一系列光辉职业生涯的最后,他走在医路之上,用研究人工智能的眼睛透视人体,思考生命,撰写出一部在网络上很火的《人体使用手册》,成为一位保健专家。  

  结缘中医  

  与中医结缘,吴清忠觉得“一切都是机缘”。  

  上世纪70年代,吴清忠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机电工程师,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所从事机器人和视觉系统的研究。1990年,他进入全球著名顾问公司——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简称BCG),担任世界银行中国工业重整(Enterprises Reform)计划贷款顾问,开始在中国大陆工作;1993年他加入香港晨兴集团(Morningside Group),担任中国区首席代表,先后参与数十家合资企业的组建;1999年他又成为台湾荣成纸业中国区总经理。  

  这20多年的工作留给吴清忠的只有一个字:忙。平均每3天换一个工作地方,一年要坐100多趟飞机。家成了旅馆,“别人打电话是晚上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而我却是告诉太太,今晚下多点米我要回家吃饭”。紧张的生活、商场的竞争、繁重的工作、巨大的压力,吴清忠透支着体力和脑力。  

  后来,他发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严重的失眠困扰着他,最长的时间有7天没有睡觉。牙齿也开始松动了,医生说照这样下去,不出2年他的牙齿就会全部掉光。当时正值不惑之年的吴清忠感到了惶恐,他开始买保险,但是保险并不能保命。一次,他从上海飞往广州,坐在飞机上,透过舷窗看天上的白云缭绕,他在想,以前他祖母开钱庄时从福建老家去上海收银票,用了整整两个月,而现在只需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比两个月省下了多少时间,但自己比祖母省下来的时间究竟跑去哪里了?现代人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得到了很多的物质和财富,却把自己累死了。  

  “命要紧还是事业要紧?”吴清忠决定辞去工作,修养半年。奇怪的是,在辞去工作的当天晚上,失眠不治自愈。此前他经朋友推荐,接受了中医推拿,自学成功的推拿师陈玉琴深刻地影响了他。陈玉琴从中医古籍中体会出了一套独特的人体逻辑,她告诉吴清忠,调养首先需要多睡。从那时起,吴清忠开始了早睡早起的规律生活。半年过去了,吴清忠整个人的气色完全改观,而且牙齿也变得牢固了。在休养期间,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的他特意买来很多书阅读。  

  复旦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费伦是另一个影响吴清忠的人,费伦认为一定可以找到证据证明经络的存在。在同费伦和陈玉琴的探讨和交流中,吴清忠渐渐有了自己的“中医理论”,他把这些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就是《人体使用手册》的雏形。  

  后来,吴清忠和陈玉琴在上海开了一个推拿诊所,诊所的病人都是台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工作繁忙、压力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吴清忠对他们的要求是,来这里接受治疗一定要做到早睡,否则,来也是白来。他说从一个人手心的颜色就能判断出他是否严格执行了“早睡”制度,如果没有,他就会毫不留情地把来人赶走。  

  为了向这些人解释为什么要早睡早起,怎样才能恢复健康,加上不少朋友问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健康,吴清忠把自己的小册子送给他们,这是所有来推拿诊所的人必上的第一课。不少在这里接受了推拿治疗并逐渐体会到其中奥妙的人认同了这一套理论,他们又把小册子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就这样,小册子出现了复印版本并逐渐流传出去。随后又有人把它“升级”为电子版,并通过邮件的方式传给周围的朋友。在第一本小册子“诞生”的3年多以后,有一天,吴清忠在自己的电子邮箱里发现了它的电子版。后来,他就把这些整理成了博客,不断更新。  

  

  3年半的时间小册子转了一圈回到了原点,不知道传了多少人,但确实影响了很多人。有人开玩笑地说,吴清忠的保健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让现代社会的人不自觉地节省了不少电能。  

  “一式三招”的健康哲学  

  在《人体使用手册》里,吴清忠用研究智能系统的眼光研究人体这部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他觉得,人的“制造方法”很简单,一对男女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制造出一个人,但是人体的“维护”却极为复杂。从信息科技的观点来看,人体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硬件”,必定存在着目前无法用解剖学验证的“软件”。中医学的许多理论和概念,可能就像计算机的软件一样,永远无法从解剖学得到验证,但与西医相比,它就是运用系统学原理治病的科学。  

  吴清忠相信,人体就像一台计算机,需要自我诊断和自我修复。睡眠习惯的改变,占用了人体原本用来自我调理的时间,长此以往,人体就会出现异常,因此,就像计算机有操作说明书一样,人体也应该有一部使用手册。人体也有“资源管理系统”,当体力透支,人体就会选择比较不重要的机能,逐一减少资源的供应,此时人体就会出现许多变化,产生各种疾病。人体的“维修系统”会根据自身资源的供应状况,选择性地按照轻重缓急执行“修复”工作。同样,人体的“清理系统”如果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也会造成“垃圾堵塞”,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吴清忠所提倡的“一式三招”,即敲胆经、早睡早起、按摩心包经,此外还有两个重要观念:不生气和保持肠胃清洁。吴清忠认为敲胆经可以刺激胆经,提供人体“血气”生发所需要的充足材料。早睡则可以使人有充足的造血时间,将吃进去的养分转化为人体可以储存及使用的营养物质,生发“血气”。按摩心包经能够增强“心”活动的能力,使心脏的正常功能得到发挥,有能力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并带走堆积的废物。  

  在《人体使用手册》中,吴清忠还对一些西医的治疗法则提出了质疑,例如,他认为肥胖不是吃的太多,而是排的太少。肥胖并不是能量过剩,而是能量不足,无法将垃圾排出。而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血气严重不足,长期处于消耗大于生产的下降趋势而导致的一系列机体变化过程。现代医学限制糖尿病患者的部分饮食,反而影响人体的能量供应,使人体的血气不足状况恶化,最终影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导致死亡。  

  这一套理论挑战了西医的一些治疗法则,对此,吴清忠认为,他想做的并不只是质疑,而是希望医学界也能够有人用质疑的态度来重新检讨现在的一些理论,不要一味地做细枝末节的技术研究工作,应该重建最基本的哲学层次,找准基本的研究方向。他说,尽管从小被教导“科学进步,医学倡明”,但是西医也有一些方法在逻辑上是经不起推敲的,“也就是真理在我们这边,这是我的勇气基础”。  

  我现在是个“退休”的人  

  现在的吴清忠,除了兼任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的顾问,依然继续进行研究和写作外,他每天会抽出2个小时在自己的博客上回复一些读者的疑问。  

  他笑称自己既不是医生,也不再是商人,而是一个退休的人。他还想建一个慢性病调养中心,他希望把调养中心建成一个休息和学习正确生活习惯的场所。  

  他说他理想中的医院更像一个休闲旅馆,没有药味,没有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有的是指导正确生活方式的健康顾问及义工;没有手术室,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教室和休闲设施;医生的处方除了经络的物理调理之外,还有“观念处方”,提供给患者适当的生活建议,并帮助患者改正生活习惯。  

  他在他的书中写道:“每一个人学会了正确使用自己身体的方法之后,未来的医疗费用应该极为低廉,希望有一天慢性病医疗服务不再是一种商业行为,而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和权利享用。”  

    

  这就是吴清忠,一个不是医生但努力走在医路上的人。他放弃了普通人梦想中的“金领”生活,思考医学并把思考的结果变成一本当红书籍;他失去的可能是金钱、权力、荣誉和地位,收获的,却是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满足,还有无数拥趸者的尊重。  

  

   

【人物·印象】   

  吴清忠真的很火  

  记者曾经翻看过《人体使用手册》,里面的内容很让人意外:它所提倡的“一式三招”的保健方法——早睡早起、敲胆经、按摩心包经,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靠山”,简单得甚至有些肤浅。但这本书竟然风靡台湾3年多,并跃居2006年大陆各大网站图书销售排行榜第一名。这一切是真的吗?  

  4月底,吴清忠的购书签售会在广州购书中心的一楼大厅举行,刚到下午2点钟,会场已经坐满了人,不少人是事先得到消息专程赶来听课咨询的。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不少观众就“一式三招”向吴清忠提问,还有的甚至与他探讨起中医的发展之路。随后的签售也属“火爆”级别,据购书中心职员说,短短半个小时吴清忠头也不抬地签了近500本书,不少人买来当礼物送给朋友,现场还有一位读者一口气买了25本请吴清忠给他签名。   

   

  不久前,又听说了一位佛山“忠粉(吴清忠的粉丝称呼)”的轶事。据说这位朋友正值而立之年,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他身体严重透支导致长期失眠,尿酸、血脂、胆固醇等指标都出现异常。偶然得知《人体使用手册》之后,他马上托人从台湾买回来。这本书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现在的他严格遵守“一式三招”,身体已逐渐恢复正常。他还买来送给亲朋好友,“如是多番,经他亲手买赠的书已经有100多本,全是出于分享的心意”。据说,他还用挂历纸把书仔细地包了封面,一如幼时读书时包课本那般的虔诚。“他曾不厌其烦地一而再、再而三向周围亲友极力推介,每逢亲友相聚,开口必谈此书。 连他 太太都有些厌烦,忍不住提醒他不要再谈,小心遭人反感。”去年,他送给自己父母和岳父母的中秋礼物,就是一堂吴清忠的健康讲座门票——这完全成了“己所欲,施于人”的典型故事。  

  前日,记者向台湾朋友打听,究竟“吴清忠”在台湾的知晓率有多高。一条msn消息发过去,对方很快回话过来:“路人皆知,特别是近半年!”  

——看来,吴清忠真的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