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茂林吴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6 8:07:02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安徽茂林吴氏

吴 强

旅美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的注释中谈到皖南名门望族时,曾引用了一句“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茂林是泾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是吴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盛时全村占地数千亩,富商豪宅鳞次栉比,被誉为“江南第一村”。1931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专门辟有“茂林村”词条。著名的皖南事变也发生在这里。茂林吴与旌德江、绩溪胡、宣州梅并列皖南四大姓。     

源流

吴氏始祖是西周时的泰伯,周文王姬昌的兄长,周武王姬发封他于吴国,因而得姓为吴。泰伯第78世孙吴万一随父从江西上饶迁居南京,长大后浪迹至宛陵(今宣城市),他的儿子吴希贤又从宛陵迁到下辖的泾县茂林地区,定居于东庄(今乔吴)。茂林吴氏称万一为1世祖。

吴希贤生三子,长子觌京留在东庄,承守祖业,世居乔吴;次子安国于北宋熙宁年间,因为娶了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于是从东庄搬到宋家坦与宋氏“联居”,是为吴氏定居茂林的开始;三子开国徙居长安,后裔有的迁往青阳县,后发展为“老田吴氏”。  

吴安国(10421118年)迁宋家坦后,熙宁乙卯年(1075年)建成一座大宅,因吴氏的郡望是延陵,故命名为“延陵新宅”,这就是茂林吴村的开端“平吴里”。吴安国当时在庭前植紫荆树三株,以表示不忘三兄弟情谊,其中有一棵紫荆树存活了900年左右,成为茂林吴氏宗族繁荣昌盛的象征。

吴安国定居宋家坦时,这里的居民并不多。后来宋氏衰微,吴姓日蕃。到了南宋中叶,安国7世孙吴惟辉(谱名荣四)建上、中、下三宅,让诸子分居。因这里四面环山,双溪汇流,生长着茂密的树林,遂将宋家坦改名“茂林村”。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式微的宋氏旧族土地房产全部被吴姓买下,茂林吴氏出现了“庐舍相联、人员辏集”的繁荣景象。

随着吴氏宗族日渐繁盛,逐渐向四周拓展繁衍,分出了许多支族。最早是元朝初期的吴学兴迁到东溪河边,后来称为“九甲”。明朝前、中期出现“八大分”,此外,还有“万公分”、“王勺公分”、“巩缘公分”、“安公分”等。从晚明到清中叶,是吴氏宗族的鼎盛时期,大批读书人经科举进入仕途到外地去做官,更有很多人外出经商致富,许多达官富商在“叶落归根”的思想支配下,最后都携资回来建宅第、置产业,促进了茂林进一步繁荣,扩展为占地约有三四平方公里的大村落,有“江南第一村”之誉。

茂林吴氏的字辈为:万大乾坤伯,千恩端荣祥。兴彦源关昌,安缘子道尚。有永唯一善,百世承守之。报本宗同茂,传家德久垂。光华先泽盛,千载庆鸿禧。前6句由吴万一定,后4句由清乾隆年间进士吴芳培续写。目前,在茂林已传至光字辈。

茂林吴氏立宗祠始于南宋,10世祖吴惟辉立东山庵为祠,修吴氏宗谱,绘制世系图。

明崇祯己卯年(1639年),时任湖广布政使的吴尚默在古老的紫荆树边建成“五楹三进”的吴氏大宗祠。到了清雍正庚戌年(1730年),大宗祠遭火灾烧毁后面两进,族人很快将其修复。“文革”中,大宗祠被作为粮库而幸存下来。近些年,在全国各地族人的鼎力相助下,吴氏大宗祠经过整修,重新焕发了昔日的光彩。主体建筑物三大进,坐北朝南,建筑面积有931平方米。祠前有一道50长的影壁,两头各建一座石坊同祠堂前墙连接,构成祠前闭合式的院落。地面用扁圆形的卵石嵌成的“蝙蝠”、“白鹿”和寿字图案,为“福、禄、寿”的象征。两座石坊一为吴尚默赠其父吴云麓的“恩纶重贲坊”,一为吴尚默和吴江龙的“文武进士坊”。

这座古老的大宗祠,从前每年四时祭祖,有读祝文、叙伦常、摆筵席等活动,被族人视为神圣的地方。此外,还有大官员回乡祭祖,族中大事商议等项也在这里进行。

1941年新四军北撤时途径茂林,就在吴氏大宗祠内举行告别皖南民众大会,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发表演说,新四军还在舞台上演出节目,其热烈而悲壮的情景,茂林人至今难以忘怀。1991年皖南事变50周年时,泾县人民政府在祠前立碑,定为革命遗址。

 

吴希贤最初迁居的东庄湾后改名为乔吴,现村庄北首有吴氏支祠遗址,南首也有座“吴氏大宗祠”。“大宗祠”坐东朝西,前后三大进,面宽五楹,今存门厅一进。门厅中有粗大的白石方柱和抱鼓石以及雕花的月梁和撑拱等构件,表明这座大宗祠也曾经是富丽堂皇,辉煌一时。

科举

历史上茂林吴氏的科举之盛在整个皖南地区都是出类拔萃的。据宗谱和有关史志记载,仅明清两代,就出进士19人、举人119人,岁贡生员难以计数。其中尤以一家数人或祖孙世代中举者特别引人瞩目,传为佳话。从前吴氏大宗祠中的匾额数以百计,其中有“五凤齐飞”、“六鳌驾海”、“祖孙传芳”等等,就是为这类中举者所立。

“钦点翰林”。几块竖匾至今仍立于大宗祠门首,分别是吴芳培(乾隆甲辰翰林)、吴昌龄(嘉庆戊辰翰林)、吴凤(嘉庆己巳翰林)、吴敬恒(嘉庆丁丑翰林)、吴焯(道光庚戌翰林)。

“兄弟进士”。2世祖吴希贤9岁补太学生,14岁试经魁,15岁廷对赐进士。他的二弟吴希圣亦登科。

“父子进士”。南宋时吴伟于绍兴壬戌年(1142年)中进士;18年后,其子吴时选中绍兴庚辰进士。吴时选金榜题名后,在村后的汇山顶上竖起“魁”字大旗,因此汇山改名“魁山”。

“文武进士”。 明朝万历年间,吴尚默为丙辰(1616年)科进士,他的堂侄吴江龙为丁未(1607年)科武进士。吴氏大宗祠前的“文武进士坊”,就是这叔侄二位功名的纪念建筑物。

“五凤齐飞”。清乾隆己亥(1779年)茂林吴氏同科五举人:吴芳培(后中进士)、吴兆奎、吴□ 、吴成琢、吴鉴。

“五星联珠”。清嘉庆辛酉年(1801年),茂林吴氏同科五举人:吴文炳、吴鸿裁、吴世旃、吴学洙、吴敬恒(后中进士)。

“六鳌驾海”。清同治庚午年(1870年),茂林吴氏同科六举人:吴焕彩、吴尔襄、吴淞、吴瀚、吴报高、吴报勋。

“祖孙传芳”。清吴□一门三代五举人。吴□(乾隆己亥科);其子吴廷辅(嘉庆甲子科)、吴鸿裁(嘉庆辛酉科);孙吴奏言(道光辛已科)、吴奏策(道光甲辰科)。

“秀士登瀛”。宁国府(宣城)一次童子试,共录取36人,其中茂林吴氏就占了18人,人们誉称为“十八秀士登瀛州”。

其他尚有三代3人中举、四代10人中举、祖孙三代中举等。

 

名人

历史上茂林吴氏名人辈出,除科举时代的进士、举人外,近代以来有为爱国统一战线作出卓越贡献的吴茂荪、经济学家吴半农、财政部长吴波、国学大师吴则虞、作家吴淮生等,而“茂林三吴”更是名扬天下:画家吴作人、作家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

吴作人(19081997年),谱名之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他的“根”在茂林,其祖父吴平畴早年因避太平天国战火迁居苏州。19854月,吴作人赴泾县参与专业会议,事毕转茂林,并作诗一首:“一别故园百几年,茂林修竹竟擎天。魁峰两劫屹空翠,子弟弦歌四化篇。”

吴组缃(1908~)原名吴祖襄,字仲华,是茂林吴姓“前分”人,系“绿野堂”七房后裔。组缃先生的祖宅即“七房”大夫第(今存)。1938年,他发起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担任理事。抗战时期创作长篇小说《鸭咀涝》。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潜心于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任《红楼梦》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西柳集》(小说集)、《饭余集》(小说集)、《鸭咀涝》(长篇小说,又名《山洪》)、《吴组缃小说散文集》等。

吴玉如(18981982年)名家,字玉如,后以字行。自号“茂居士”,晚年又署“迂叟”。吴玉如是“学灌园”长房的一支。玉如先生曾就读于南开学校,与周恩来是同班同学。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秘书,翌年返天津,执教于工商学院(后改名津沽大学),任中文系主任。“文革”后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文史馆馆员。吴玉如先生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早有定评。李瑞环在天津政协一次会议期间曾说:“吴老的字不能横比,只能竖比。300年来无此大作,我很赞同这句话。”吴玉如先生的书法为世所称,其实他在文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风光

 

茂林不仅历史悠久,也是一处风光秀丽、文物众多的旅游胜地。

东流山。

19411月,新四军9000余人遵照党中央的指示,顾全大局分批转移。途经东流山时,突遭国民党军队包围和袭击,新四军被迫自卫奋勇突围,终因众寡悬殊,仅有2000余人突出重围,其余壮烈牺牲或被俘。位于山腰的蜜蜂洞是当年项英隐藏的地方。

魁山。

一山独耸,圆如大钟,峰峦秀拔,原名“汇山”。南宋吴时选中进士后,在山顶上竖起一面书写“魁”字的大旗,以后“汇山”改称“魁山”。魁峰得名后600年,族人又在山顶建一座三层的飞雄塔,更添挺拔秀丽之气。山腰还建有集贤亭、关圣殿和观音堂。19529月,茂林人在魁山上建烈士墓,收葬皖南事变及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遗骨,题名勒石100余人。魁山脚下还有一棵古松,风姿卓越,奇秀无比。

寻淮洲烈士墓碑。寻淮洲(19121934年)是红七军团军团长,1934年随方志敏北上抗日,在茂林附近牺牲。19385月,陈毅率部东进抗日,军至茂林,重建墓,立新碑,亲撰碑文,至今犹存,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花砖民居。

茂林民居概括地说有:七墩、八坦、九井、十三巷、三十六轩、七十二园、一百零八座大夫第。现存明清古宅100多座。茂林民居用料、装饰借鉴徽州,规模、布局又近于潮汕,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了屋宇高大宽敞、造型典雅庄重、富有官家气派的特色。而茂林民居最大的特色是大量使用花砖。这种由黑白不规则花纹组成的花砖为茂林特产,现在仍能小批量生产,但质量已大不如前。由花砖拼贴起来的整面墙简洁抽象、意味悠长,细看之下,似虎似狮、似竹似花、似仙女下凡、似潜龙在渊,是中国古民居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