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适
黄花岗的72名烈士名单中,福州籍占19人,除林文、林觉民、方声洞外,还有9名连江等地人士。其中,一人是吴适。吴适死而复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生还义士。
连江东湖乡贤自豪地说家乡出了一位名人叫吴适,曾任孙中山总统府大秘书,组织过连江“光复会”,带领连江革命党人参加著名的辛亥广州起义。吴适,字任之,号南国,连江县人,同盟会会员。在家乡组织光复会被尊为大哥,辛亥三月率领所属前往广州起义,失败被捕。光复后出狱,因而有黄花岗生还义士之称。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北伐任大元帅府秘书,在讨袁护法诸役中奉命组织军队策应,任福建自治军总司令。中山先生逝世后,退居福州,以卖画为生。
吴适的孙子吴平介绍,吴适是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九月初六在连江东湖乡东塘村出世,吴适的父亲是位秀才,早丧,家道贫寒。吴适聪颖好学,因中过秀才,写一手好文章,还工于书画,文才远播,被誉为才子。后被连江县咨询局聘为文牍,后又担任筱澳小学校长。
吴适先生自小就有报国之志、一生忠诚正义、忠贞爱国、高风亮节,深明大义,追求真理,坚贞不屈。常说“国势至此,非革命无比自救。”为革命事业,吴适先生出生入死,后来曾刻闲章“几葬黄花岗里人”以纪念辛亥革命这段历史。
吴适是个极重感情的“性情中人”。发妻谢佩璋是乡塾教师,丰姿秀美,天生丽质,吴适与她在渡船上相识,共同的反封建思想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可惜谢氏华年早逝,吴适为之痛不欲生,每夜睡于棺木之上,如是者三年。民国初年,广州“二次革命”时,吴适有一次为躲避搜捕,匆匆走进一家路边小店。店主卢某有女十八,见吴适之状知其为革命党人,便将他藏于家中,并巧妙周旋,避过了搜查的敌兵。劫难过后,吴适介绍卢女入孙中山的临时政府供职,后结为夫妻。
吴适先生博学多才,工书、能诗、擅画。吴适先生的画作《云山夜雨图》,落笔雄劲,设色淡雅,远景、中景、近景写法不一却浑然一体,整幅作品一气呵成,融汇传统又自出机杼,旁有题诗一首:“风势排空激浪狂,云沉村树气苍茫。江平何处扁舟客,夜雨听残独绕床。”诗情画意,水乳交融。
吴适隐居乌石山时,与名画家杨飞、李耕、陈子奋、张铿等十余人组成龙珠画苑,被推为社长。同时举办过个人画展。1986年连江县政协为他举办了遗作展览,展出作品150余幅,以山水和兰、竹为主。其作品有很强的文人画意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透出板桥遗风。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经其侄子吴济金引荐,吴适加入透堡广福会秘密团体,后被推为会长,定期聚会,习文练武,商谈国是,会员很快从五十多人发展到三百多人。这是一个以猎手、拳师、农民、手工业者为主体的300多人的连江透堡乡(南宋逸民郑思肖的故里)的广福会(光复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吴适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被拥戴为“大哥”(会长)。明确以推翻封建帝制为革命宗旨,把广福会改称光复会,成为中国同盟会所属的一支革命团体,并在县城、马鼻、长龙、丹阳等地设活动据点,创立学生自治会等外围组织。以学界为主要发展对象,对开启民智起到积极作用。吴适常到福州与林文、林觉民、刘元栋等联络,共图革命,挽救国家。
1911年春,孙中山决定在广州起义,派林觉民由日本东京回福州,号召同志。此时,吴适刚好在福州,林觉民将决议告诉他,吴适即回连江作准备。不久,林文由福州寄信给吴适,说:已请刘元栋往连江,尽量发动志士,前往参加先锋队。吴适接到林觉民、林文关于广州筹备起义的通知后,即同曾守晖、黄忠炳等22人,由连江出发,至马江搭货轮抵香港。1911年4月27日,吴适领着连江光复会同志乘船进入广州,下午3点到达集合地点小东营,领取枪支弹药。
林文整队点名,每人分发一条白毛巾,缚在肩上作标志。吴适边吃饭边割去长袍下襟,率众加入黄兴第一路军,充当先锋队。第一路以黄兴、林文任攻署前锋,冯超骧、吴适督队。农历三月廿九日傍晚5时半,先锋队发起进攻两广总督衙门的战斗。不料两广总督张鸣岐已得讯逃入水师提督府,只有张鸣岐的父亲张少堂和妻妾三人,在另一室瑟缩一团。
先头部队既找张鸣岐不得,就放火烧了督署,转战军械局。至东辕门,遇到水师李准的部队,双方大战。但敌众我寡,林文、林尹民、刘元栋、冯超骧皆战死,黄兴右手两指弹伤垂断。敌人越来越多,众人被杀散。
吴适与黄忠炳、王金登、胡应升、黄顺基等与队伍失去联系,逃入一理发店。店内无人,桌上尚有未撤去的饭菜。大家即吃了一顿,在店内休息。次日晨,清兵前来搜查,黄忠炳、王金登、胡应升在楼下同时被捕遇害,吴适和黄顺基等在楼上的承板上未被发现。午后,清兵又来搜查,又未被察觉。第三日晨,清兵又来搜查,仰面看见承板上有载重的样子,似有人,即开枪警告。吴适从窗槛跳下,坠入路旁沟中。他机智地沿沟匍匐前进,逃出城外,躲进山坟,然而还是被清兵发现拘捕,被囚禁于南海县(番禺)监狱。
一开始,清兵并不知道他是革命党人,但他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审问时,他宣称:“我是革命党。”面无惧色,慷慨陈词。吴适操闽语,满清官吏听不清他的话,便给予纸笔,吴适立挥而就写满三纸,痛斥清廷腐败误国。其大义凛然,使审问人肃然起敬,也震动当时报界,以至当时广州报纸报道说:“吴适供词激烈。”当晚收监以后,吴适已做好就义的准备。他说:“人之所以为人,是为了有一种爱真理的灵性,这种灵性一去,徒有肉体是无用的。虽然明天我将要灵性与肉体分离,应该镇静以待,看它灵性怎样脱离驱壳。”当时入狱的共有32人,吴被编为第一号。次日,改押入番禺县拘留所。
后来,吴适被判“绞监候罪,秋后执行”。李准曾派一个福州姓吴的人诱吴变节,以出狱后每月可获高薪50两白银为诱饵,当即遭吴断然拒绝。他说:“男儿为国,正求死得其所。我宁可死,也不能变节。”同志来探监,告知正在设法营救,吴适回答:“大事未成,当谋再举,勿以我为念。”在狱中,他视死如归,泰然自若,继续作画以悼战友,把画送给狱卒及难友。下笔之时,狱卒与囚徒层层围观。监外不少人或购宣纸,或送酬金,或出佳肴,向他索画。
黄兴最初开列的是役殉难者的名单中有吴适,其名字曾刻于黄花岗烈士的旧墓碑上(史料记载于国家历史档案馆)。吴却“死”去活来。在黄花岗72烈士名单中,福州籍占19人,除林觉民、林文、方声洞等知识分子外,还有吴适带去的9名连江等地农民。
10月武昌起义胜利,广州光复,吴适被释放。福建都督通电广东都督胡汉民派人护送吴适回福建。故史称吴适为“黄花岗生还义士”。
民国2年(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吴适参加讨伐袁世凯,其东塘祖居被县公署查封。民国5年(1916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吴适召集旧部反袁护国,率队攻入县城,后又相继攻下罗源、宁德、政和等县,震动闽东。袁世凯死后护法军遣散。民国6年(1917年)吴适再度赴粤,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内政部佥事。同年奉孙中山派遣返闽收编各地民军,进行护法战争,队伍扩展到五千人,吴适被委为连罗古屏大游击司令,在闽江流域,牵制军阀李厚基,大大减轻闽南、闽北护法军压力。后又参加驱逐李厚基运动,并逼近省城,因孤军无援,功败垂成,吴适又赴广州任总统府孙中山秘书,深得孙中山先生信任。
民国11年(1922年),北伐军兴,吴适被委任为北伐军大本营十一路司令,与孙中山同驻韶关。后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突围登楚豫舰,后移永丰舰,吴适两次冒险登舰汇报军情,还接受孙中山命令冒死携款至香港接济革命同志。同年8月奉令回闽召集旧民军,编为福建自治军第五路。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军长到福建时,吴适被委为第一警察司令驻福州。同年12月许崇智返粤讨伐陈炯明,委吴适为后防司令。未几北洋军阀孙传芳、周荫人相继入闽,派人招降吴适,吴适不为所屈,严词拒绝。民国13年,吴适率部在松溪、政和一带,不久奉命改编,只身赴粤。后又奉命回闽在古田、屏南等县召集旧部,以作内应,迎接北伐军入闽。何应钦攻下福州后,吴适所部被正式收编。吴适来省述职时,自请任福建救济院院长。
民国14年(1925年)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后,吴适目睹国是日非,无意仕进,归隐榕城。结束戎马生涯,隐居福州乌石山,卖画自给。抗战时期,福州两度沦陷,日军企图拉拢吴适参加维持会,遭到吴适严词拒绝。吴适星夜辗转永泰蛰居,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1949年后任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福建国画会名誉会长。1958年病逝。
1921年吴适有感连年军阀混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在是年4月27日在广州凭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时,赋诗抒怀。
男儿赴死浑闲事,最是艰难后死任。
敢问年来凭吊者,颂扬歌哭是何心?
生髭偏欲吹毛索,死骨还同金鼎看。
我笑人心太阴险,墓中应有鬼长叹。
十年民国九亡命,心事惶惶狗丧家。
汝已千秋吾不吊,前途几欲吊中华。
1923年5月,他带兵驻扎福州小北岭、关源里时,省长萨镇冰派人“招安”,被坚决拒绝。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吴适不满国民党右派背弃孙的“三大政策”,自动引退,归隐乌石山,隐居福州城内道山路二营巷的望道山房,以卖画为生,结束了一生的戎马生涯,并耻与政客为伍。
1939年4月,蒋介石委任吴适为“闽海十县自治军司令”,但吴适与蒋介石政见不同,把委任状退回,宁愿卖画为生,与画家为伍。
1941年福州首次沦陷于日寇时,汉奸们以各种名利诱其下水,他愤怒拒绝,并即携家人远逃到永泰避之。
1949年,吴适拒绝了赴台湾的“劝导”,毅然留下迎接福州的解放。
吴适在家里贴一诗曰:“乌石山边清静地,黄花岗上后死人。”隐退期间,长日读书作画,研究老庄学说,提倡“万物与我为一”,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曾为自己取号“了一孑”。
新中国成立后,吴适欣然受聘为省政协委员、省国画协会名誉会长、省文史馆馆员、福州市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1956年还写诗文赠下放干部:“志农志国是我师,何必拘守孔夫子。”1958年8月13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1岁。葬于马坑山。此墓长期未得修葺,墓小碑低,杂草丛生。后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两次对吴适墓葬迁移作了重要批示,福州市政府两次开了专题会议,最后决定将吴适墓迁入三山陵园里的“名人园”。
杨成武将军题写墓碑“黄花岗起义生还义士吴适先生”
吴适先生造像
福州画家蔡学汀先生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