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女芬芳
作者:吴桂英
前言
生命有源头,姓氏有渊源,华夏五千年,故国几万里,姓氏是血脉的传承,是希望的繁衍,更是祖籍的根源。人有姓氏,血脉不会紊乱,宗亲才能凝聚。姓氏,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一个人知道自己姓氏的起始来源,知道它的历史与延展,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祖先的尊重,知道生命从何处来,生命就有了根基,就有了崇高的意义,就有了奋斗的信念。
(一)吴氏起源
当代百家姓中,按人口计算,吴姓排名第10位,全国总人口中占2.05%,约2600万人左右,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与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吴姓的起源稍稍有点复杂,涉及炎帝、黄帝,还有少数民族。总的来说大致有4个起源。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第二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吴王太伯(又称泰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第三个起源,源自吴回,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第四个起源,出自姚姓。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魏晋至隋唐的700多年里,吴姓得到巨大发展。宋朝时,全国吴姓有约170万人,是当时的第八大姓。元明时期,吴姓人开始移民东南亚。菲律宾的吴姓华人,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广东、台湾的吴姓人。2015年,吴姓在朝鲜位于前20大姓之列。吴姓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全球吴姓总人口在7000多万左右。
(二)吴氏开氏始祖:吴王太伯(又称泰伯)
距今3200多年前的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当时的周部落首领周太王古公亶父,在陕西岐山定居,他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三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周文王姬昌。周太王看出姬昌有帝王之相,但按照传统,只能将王位传给泰伯,昌绝对没有登上王位的可能。长子泰伯看在眼里,不但没有心生嫉恨之意,反而和二弟仲雍商量让出王位,于是二人就借为父王采药治病的名义离开了周部落。周太王逝世后,季历和儿子姬昌多次找到泰伯和仲雍,希望他们重新回部落继承王位,但兄弟二人为躲避季历父子,从陕西出发,相传由凤凰带路一路南下,来到一片荆蛮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无锡梅村镇。自此,泰伯和仲雍定居下来,开拓江南,建立勾吴国。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因三让天下美名传扬数千载,被孔子尊为"至德"。直到现在,后人都在争议泰伯到底是三让周部落的王位,还是三让两家天下,既让了周部落,又让了勾吴国,但无论哪三让,他的精神品质都流芳千古,受世代敬仰。吴氏宗族的三大堂号"至德堂"、"三让堂"、"延陵堂",前两大堂号就是为了纪念始祖泰伯。
著名教育家张其昀先生曾说过:"东南文化,不在苏杭,不在京镇,在无锡之梅里。"这里的东南文化,也称江南文化,也称吴文化。泰伯仲雍两兄弟就是吴文化的缔造者。吴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姓氏命名的文化也只有吴文化独一份。3200多年的世代传承中,吴文化堪称吴氏族人最珍贵和引以为豪的传家宝。每年4月10号,吴文化节,全世界吴氏宗亲都会来到无锡,如今国内外吴氏宗亲后裔大约500万人,遍布五大洲30多个国家。辉煌灿烂的吴文化,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研究吴文化,弘扬吴文化,传承吴文化,更是吴氏后人的职责与使命。
(三)吴女芬芳
女人是上苍赐予人间的尤物,是世间的精灵,她们或国色天香,明眸皓齿;或香肌玉肤,清艳脱俗;或仪态万方,风姿绰约。女子的美,是世间无可比拟的景致,那水做的女儿,引来多少文人骚客赞美的篇章。作家冰心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女人,就会少了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自古女性是美的化身,也是温柔的代名词,她集坚强、美丽、智慧、大爱于一身,女性的阴柔之美与男性的阳刚之美互相映照,她们如鲜花点缀着吴姓历史的驿路,每一个人都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朵,她们用柔软的身心释放出一缕缕特殊的芬芳,使得这个世界充满了柔洁之美。中国5000年灿烂文化是男人与女人共同的创造,而不仅仅只属于男人。今天,让我们揭开历史漫卷的珠帘,去一一阅读在中国历史风云里那些可歌可泣的吴姓女子,以及她们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谱写的绚丽篇章,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巾帼英雄的世界,去品读她们的情感与人生,去解析她们的爱恨与情愁。
吴女芬芳之六:吴芝瑛
吴芝瑛(1867—1933),字紫英,号万柳夫人,出身安徽桐城名门望族。其父吴康之,号鞠隐,曾任职山东郓城、信阳县知县。其伯父为清末桐城派古文学家吴汝纶。吴芝瑛19岁远嫁给无锡的廉泉,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廉泉,字惠卿,号南湖,江苏无锡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曾任户部主事、户部郎中等。
吴芝瑛是清末民初,集“诗、书、文”于一身的桐城才女,不仅才华名噪一时,还是一位敢于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的正义女子。她一生不断仗义行侠,也是早期妇女运动的伟大先驱之一,以慈善爱国著称于中外女子之间。她邂逅杭州孝女赵麟,为她的孝道所感,出资为她的先人修缮墓地,并为她募得二千金。吴芝瑛认为国家贫弱困顿,是因为人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她捐银助学,在家乡创办了小学,用父亲的字为学校命名为鞠隐。
吴芝瑛自幼博览群书,雅擅书法,在书法上自幼深受其父熏陶,加之自身勤奋,故临池功夫很深,精研历代名家字帖,曾遍习唐宋元明碑帖,于帖学书法颇有心得。慈禧太后闻其书名,特招之入宫,与绣工沈寿一同受赏。吴芝瑛的“瘦金体”,书法既有自己的性格面貌,又保存了浓郁的唐人特色,用笔潇洒飘逸,中宫收紧,笔画舒展,一派盛唐气象,与宋徽宗所创“瘦金体”宋代帝王书体,同途而异路。
吴芝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她是个有血有肉,情感丰满,爱憎分明的女子,她带着时代印迹的传奇经历和有识之士的特殊身份,她虽生于清末,思想却从维新进而倾向革命。说起吴芝瑛,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我国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秋瑾字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她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
吴芝瑛与秋瑾的缘分,似乎冥冥之中就被上天安排好了。她们成就好友,是性格志向相投相近,是时代风云的召唤,也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使然。她们受相同抱负的爱国之心驱使,彼此互相欣赏,扶持。她们可歌可泣的一生,值得人们赞颂和怀念,欣赏和崇敬。她们虽是弱女子,却胜过七尺男儿。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吴芝瑛对秋瑾有过重要帮助和影响,也是深受秋瑾影响之人。吴芝瑛成就了后来的秋瑾,亦或者说,在秋瑾女士的革命生涯里,吴芝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辅助促进作用。
光绪二十四年(1898),廉泉就职户部郎中,吴芝瑛随夫移居北京。居京期间,性格豪放爽直的吴芝瑛广泛结交旧京名流俊杰,思想逐渐倾向维新,曾发起组织“妇女谈话会”,倡导慈善爱国,怀有一颗无比热忱的拳拳爱国之心。因廉泉与同部任职的王子芳比邻而居,王子芳妻子秋瑾女士,性格豪爽慷慨,两个优秀的女子共同怀有爱国的抱负和伟大的理想,情趣相投,交往甚密,并结拜为盟姊妹。秋瑾正是在邻居吴芝瑛家才有机会看到一些进步书刊,得以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和局势。因王子芳比秋瑾小四岁,又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两人从志趣不投到夫妻反目,不幸的婚姻使秋瑾倍感孤独心伤。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秋瑾的思想渐趋开放求新,为寻求救国之路,她意欲弃家留学日本。吴芝瑛不仅给于秋瑾许多精神上的安慰,更给了她许多切实的帮助。秋瑾想到日本留学,却受到经济拮据的困扰和阻隔,她在吴芝瑛的慷慨资助下才得以如愿成行。临行之时,吴芝瑛赠言给秋瑾“驹隙光阴,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以此可见吴芝瑛对秋瑾妹妹的情深义重。
1900年庚子之变后,以赔款为国之累,她倡议女子进行“国民捐”,一时之间天下趋从,募集的捐款很多。她在旧京寓所门口将家中破箱子叠成桌子,用碎瓦为砚,以示山河破碎,挑起“国破家亡,随缘乐助”的条幅,在街头挥毫义卖对联,还自印《小万柳堂帖》出售,将所得尽数捐出以充赔款。吴芝瑛的重义轻利和深情也是有名的,她济危扶困,资助了许多进步人士和正义事业,芳誉远播。吴芝瑛曾经毅然献出自己珍贵的首饰用以资助秋瑾办《中国女报》,进一步表明了她的勇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切实有力的支持。
秋瑾于1907年7月13日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15日在轩亭口不幸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2岁。秋瑾悲壮殉国,吴芝瑛闻讯,悲愤欲绝,因秋瑾生前有“埋骨西泠”的愿望,经再三辗转,吴芝瑛在丈夫廉泉的帮助下,与徐自华一起将秋瑾的遗体安葬在西泠桥畔。吴芝瑛当时重病缠身,却在义妹秋瑾遇害后,置生死于度外、与另一义妹徐淑华共同义葬秋瑾,做出救秋、祭秋、葬秋等一系列舍生忘死的壮举,其胆魄超于常人,她义薄云天的巾帼本色,以及吴、秋、徐姐妹之间的生死情意真是苍天可鉴。
芝瑛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不惧黑暗势力的威吓,勇敢地亲题墓碑,并先后撰悼念烈士诗十六首,有力地表现出她同情革命,见义勇为的精神。其诗作情真词切,悲壮遒劲。之后吴芝瑛还写出了《秋女士传》、《记秋女士遗事》等文章,介绍秋瑾事迹。吴芝瑛的义举触怒了清廷,故欲严惩之。而吴芝瑛慷慨凛然,坦然面对,不弯不折,后在中外舆论的双重压力下,清廷未敢贸然加害吴芝瑛,故此事才作罢。
吴芝瑛见清廷日渐腐败,力劝廉泉辞官,隐居于上海曹家渡“小万柳堂”。辛亥革命期间,夫妇两人慷慨资助起义军。1915年,袁世凯称帝,吴芝瑛不顾廉、袁两家的婚约(吴芝瑛小女砚华曾许配袁世凯之子袁克俊),毅然遗书责之,其中有“公朝去,而吾民早安;公夕去,而吾民晚息;公不去,而吾民永无宁日”之壮语,从中足见吴芝瑛之大义凛然。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吴芝瑛仍恪守约定,将小女嫁予袁世凯之子,表现出其公私分明的襟度。
吴芝瑛一生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她与革命志士秋瑾的情谊,其次为她的书法。她为秋瑾所书《鉴湖女侠秋君墓表》成为其书法中最知名的一件。民国时期宝文书局曾刊行《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是她的代表之作。此卷书法从《灵飞经》入手,堪称用笔精到,一丝不苟,正如学者庄严所评:“书法秀丽,若不食人间烟火。”
“剧怜革命成功日,立马吴山少一人。”吴芝瑛常以唱和、悄吟的方式怀念秋瑾,守护秋瑾,直到终老。1934年,吴芝瑛病逝于无锡故居。举殡期间,无锡各界人士市民无不伫立道旁默哀,吴氏灵柩之上覆盖国旗,与其夫廉泉衣冠合葬(廉泉墓在北京潭柘寺)。斯人已去,芳魂可敬,她那同似秋瑾的赤热的爱祖国、爱民族、爱同胞的革命情怀将永存天地间。
吴芝瑛一生无论对国对友,均忠心耿耿,赤胆忠心,虽是柔软女子,却刚直不阿,一身正气,纵使世间男子,几人能及其气概与高度?吴芝瑛是秋瑾的知音,是与秋瑾感情最深挚的密友。鉴湖女侠秋瑾得此挚友,亦是上天恩赐的良缘,在优质人品和精神追求的高度,她们是世间难觅的知音。吴芝瑛多次在病重期间,不忘秋瑾建墓之事,把秋瑾的安葬当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去做,耗费无数精力心血和薪资,依然义无反顾,真是一个敢爱敢恨,心底无私之人。人生得此知己,足矣,夫复何幸?夫复何求?
吴芝英与夫婿廉泉的全家福
跋
站在时间的雕栏前,回眸中国历史上吴姓的杰出女名人真是数不胜数,每一个人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环境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她们以善美、睿智,聪慧,正能量的隐形手臂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车轮徐徐前行,如同滚滚长江澎湃洁白的浪花,承前启后,续写着生命的传奇。她们给我们留下无数辉煌和灿烂的遐想,无数铭刻心灵的美丽与感动,美德与标榜,启迪着众多吴氏后人再接再厉,奋勇前行。任何时候追溯起来,她们都值得我们敬仰,欣赏和膜拜。
世间若无女子,人间颜色皆如尘土矣。世界上如果没有女人,就不会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因为有了女人,这个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历史如镜,鉴德正己,吴氏家族历史上的杰出女性,亦柔亦刚,真正撑起了历史的半边天,身处新时代的吴氏红颜,必将以睿智和刚毅的品格超越自我,引领时代的前锋,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相信她们定会篇篇精彩,页页佳妙,不负祖先,不负人生,不负自己,将根握在地下,将花开在云间。
2019-3-8
后序:
天地本一吴,天下吴氏一家亲。伴随着吴氏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吴氏宗亲汇聚在了一起。大家共絮亲情,共温相同的血脉,传承先祖精神、让我们缅怀先祖伟业,弘扬发展吴氏文化,传播吴氏正能量,携手同行,经邦济世、共铸辉煌
作者:吴桂英,女,笔名瑾,江西人,现定居在佛山,一九七一年出生,自由职业者,非主流非流派非著名独立诗人。崇尚自由写作,秉持为民而鼓,喜欢写爱情诗。其诗作风格淡雅灵动,抒情感人,饱含着对爱情的真诚与至爱,主要作品有:《不小心记住你一生》、《爱是一首美好的诗》、《蓝色之恋》、《爱》、《等你》《芦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