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最美乡村医生” 50多年坚守大山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福省  文章来源:小茶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2/20 10:58:22  文章录入:吴平河  责任编辑:吴平河
 
“最美乡村医生” 50多年坚守大山
“最美乡村医生”
50多年坚守大山
    
吴福省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大山的卫生室里为村民服务。
吴福省背着沉沉的药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前往村民家中。
两个陈旧的石臼被用来捣药
卫生所条件简陋,吴福省通过门外的黑板为村民普及医疗常识。


      在安溪县蓬莱镇福山村,有一间单层瓦房,灰白色的外墙看似简陋,却是乡亲们最踏实的庇护所。这间小屋既是药房,又是诊断室,还是乡亲们拉家常的地方。几十年来,这里的医疗设施更换过几批,病人来来往往,但是,唯一没变的是这个卫生室的主人。他,就是被村民喻为“最美乡村医生”、坚守了乡村卫生室50多年的吴福省。□记者吴志明 林劲峰 文/图

      现场

      十几公里山路 步行为乡亲看病

      深秋的早晨,天上飘着零星细雨,凉风阵阵。8时许,吴福省接到电话,村后自然村的林老伯胃炎复发。吴福省马上背上药箱,穿上雨鞋,撑着伞走出卫生室。步行了约20分钟后,他到达林老伯的家。林老伯因为早年饮食不规律,患有胃炎多年。

      吴福省仔细为老伯检查了身体,并留下一些常用药,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一点药费。“我这病要长时间吃药,这些年多亏了吴医生,他经常走很远的路来给我看病。”拉着吴福省的手,林老伯十分感动。

      刚走出林老伯的家门,吴福省的手机又响了起来,原来是西格自然村吴阿姨的孙子肚子疼。他挂了电话,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西格自然村吴阿姨家……

      这样的日子,吴福省已经坚持了50多年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每户人家他都去过。50多年来,吴福省记不清走了多少的山路。他告诉记者,他不仅去过官桥镇,还去过虎邱镇,由于不会骑摩托车,他出诊都是步行,最远时走了十几公里。但是即使走再远的路,他也没收过村民一分钱的出诊费。

      经历

      时刻准备出夜诊 急于赶路常跌伤

      吴福省今年73岁了。他说,父亲早年自学医术,后来还受医院委派,到安溪县官桥镇新春村、善坛村当乡村医生,组建保健站。1958年前后,父亲回到福山村自己开了家诊所。1960年,16岁的吴福省开始跟着父亲学医,1968年,他被群众推荐为村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从此与医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医术除了父亲传下来的,还有他自己从书本里学来的。1983年,他搬到这个卫生室,当了一名乡医。由于附近几个村子只有这一个卫生室,他经常在夜里也要出诊。

      早年因为没有电话,为了方便乡亲,多年来吴福省一直住在卫生室里。曾有一天凌晨,官桥镇善坛村的钟先生突然上吐下泻,他的家人走了五六公里路赶到卫生所。吴福省从床上爬起来,跟着他们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去给钟先生打吊瓶,直到拔了针他才离开,回到家时天已经亮了。

      因为夜里经常要出诊,手电筒是吴福省必备的。但是有时急于赶路,吴福省经常被石头绊倒,或是掉入路旁沟中。“我不放心就打他电话,有时山里信号不好打不通,我就找几个人夜里一起出去寻找。”吴福省的妻子林阿姨至今念念不忘的是1980年左右,丈夫患上了胃出血,还坚持给乡亲们出夜诊,直到挺不住了才去动手术。

      愿望

      医疗条件改善些 儿子能当接班人

      医术好,医德高,吴福省的名气在十里八乡广为流传。前两年安溪县城一个患者还特地赶来小山村里请吴福省看病。

      在吴福省的卫生室里,记者看到,卫生室已经很是破旧,墙上不少地方白灰已经脱落。吴福省说,这卫生室是村里的集体财产,1958年就建起来了,近几年由于过于老旧,下雨时总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但因为一个月只有100元的补贴,自己实在拿不出钱来维修这个卫生室。

      他告诉记者,从他搬到这个卫生室开始,大儿子吴孝德就开始来帮着打理,到现在也近30年了。但因为学历限制,吴孝德未取得行医资格,不敢从事这一行业。对于将来,吴福省有两个愿望,一个是自己的卫生室医疗条件能够有所改善,另一个是希望大儿子能够早日接过自己的班,毕竟自己的年纪也大了。

      扎根大山50多年,也有人建议吴福省,凭他的医术到县城或市区开诊所收入肯定比做乡医强,但吴福省不为所动。“大山里的乡亲们看病很不方便,如果我走了,他们怎么办?”吴福省说,他在大山里出生长大,就要好好地为乡亲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