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家谱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张筠 陈…  文章来源:中华寻根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5 16:41:0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宋体, font-size:14px;>

 

  一套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范仲淹家谱,在盱眙乡间被发现后,立即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如今,这套在民间辗转流传数百年的珍贵资料已收藏到江苏省档案馆,并经过专业人员修缮一新。昨天,记者在省档案馆有幸先睹为快,从中发现了不少“老范家”的旧事。

   看了本报消息征集到的

   300页家谱补了半年

   “说起来,要感谢史学家季士家先生和扬子晚报,没有季老慧眼识宝,没有你们报道,这套珍贵史料就不可能入藏省档案馆。”省档案馆征集接收处的工作人员如是对记者说。原来他们从扬子晚报上看到家谱的消息,又经季老先生推荐,凭直觉感到这份资料有一定价值,便赶到盱眙,看到实物,果然颇为珍贵,遂成功征集回来。

   由于年代久远,家谱已有相当部分破损。档案馆请专业人士进行修缮。记者在档案馆修缮工作室里看到,大红案桌上摆放了许多宣纸、毛边纸,工作人员根据需要来选择,有时还要将纸张加工成纸浆,以修补出现的洞眼。令人意外的是这里竟还有温度与湿度计。工作人员解释说,修补工作要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下进行,并且不能用空调,因此他们只能断断续续地修,遇到梅雨季节、夏季,修缮工作都要暂停下来,因此虽然整个家谱只有300余页,但前后却花了大半年时间修补。档案馆征集接收处的林处长告诉记者,2007年9月21日刊登家谱发现消息的扬子晚报,也被作为资料收藏入馆。

   范仲淹如何发现自己身世

   家谱史料弥补正史不足

   这套家谱分“印刷本”与“手写本”两部,其中印刷本系皇封家谱,为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11年)印制。手写本约80页,大部分字迹工秀。“印刷本”家谱是曾任明朝贵州清司署郎中事司务的范韶所写;“手写本”是范万丛等写成。虽然他们的生平已无从考证,但无疑都属于范仲淹的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家谱,尤其是手写本部分,记载了相当丰富的范氏家族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范仲淹轶事。比如对范仲淹的身世,《宋史》是这样记载的:“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范仲淹是如何知道自己身世的呢?史书中语焉不详,但在家谱里却有记载:“公(范仲淹)二岁而孤,随母谢氏适淄州朱氏。年弱冠,朱氏昆弟安用赀,公数劝之,朱氏昆弟不乐,遂语公曰:‘我自费朱家钱,何预汝事?……父早亡,太夫人携汝适朱氏。’公闻之感愤,决欲自树立门户,遂佩琴剑竟趋南都……”这些记载都是正史中无从查找的,十分珍贵。

   盱眙明光范氏发脉苏州

   “老范家”找到明证

   其实范仲淹的家谱,在国内已发现多种。范仲淹第26代传人、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安徽明光第二中学副校长范循青先生就收集了福建、山东、辽宁等地发现的多种范仲淹家谱,但新发现的这套家谱在撰写时间上更早。范循青告诉记者,在江苏盱眙与安徽明光都有“范庄村”,村里的人多姓范,大家都自称是“老范家”。过去老一辈都说他们“老范家”是范仲淹的后人,但大多没有证据。在这套新发现的家谱“手写本”里,有一篇《始祖千五公自叙源流记》,详细叙说了明朝洪武年间,范仲淹八世孙范宗旺奉旨从苏州吴县迁至盱眙招信县(即今天江苏盱眙和安徽明光一带)及其后代繁衍的经历。范仲淹八世孙范宗旺就是“千五公”,其被尊称为淮安盱眙、安徽明光两地范氏家族的“始祖”。这篇《源流记》即出自其手。在这篇文章里,范宗旺说明代洪武初年,“皇太祖初建金陵,察民居疏密,行填实之法,凡有大族,有司举其殷实者填实各处”,于是身居苏州吴江的他被要求迁往盱眙。但他担心迁居后“恐后无闻,亲自苏州吴江县家庙中抄写家谱,遗像集要诰敕带至盱眙招信存为后念。”由此也讲明了这套家谱的渊源来历。

   范循青说,当他在家谱里看到这篇文章时,真是如获至宝。他说,这篇文章,给他以及盱眙、明光一带的范氏子孙找到了根!这本手写范氏家谱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本,可谓绝无仅有。

   珍稀家谱恒温恒湿保存

   “范学”研究方兴未艾

   省档案馆的技术人员表示,这套珍贵的范仲淹明清家谱虽然修缮一新,但仍不能随意翻动,他们将把它收入馆里的“谱牒系库”,在恒温恒湿的状态下保存起来。

   范循青告诉记者,范仲淹研究被称为“范学”。本月底北京将召开第二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加强对范仲淹相关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汇编整理工作,是“范学”研究重要的文献基础。目前有专家打算编著一部高水平的《范学大词典》。这套家谱的发现,无疑会为“范学”大词典增添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