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文化(寿光)渊源研究资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明远  文章来源:吴氏微信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9/27 23:42:10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吴氏文化(寿光)渊源研究资料

整理:吴明远

本文资料为大家系统的解释一下我种和公家族历史渊源,明代汪国公吴良后裔寿安字祥远一支后裔渊源中若干"之谜"而撰写的历史背景资料.祥远一支派衍极其庞大.二世升远,日出为升,日落为月,为隐字明。言招胡,实为护胡家血脉。"四世熊公、豹公"两支失考和十几世(清初)左右分支失考外,尚有几十支族群传承于世.他们在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绝大多数以文官武将而称雄于世。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其众多的支派源流相互间分割,封闭,出现许多不应有的人为桎梏,为统一我吴氏谱系造成很大困难.本文以(山东寿光为轴心)资料收集汇编成文,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使各族裔能从中得到相应的历史印证与启发公布资料如下。

寿光吴氏始祖者种和公乃安徽定远县三和集士,和者为邻好亦。故源于,三和集于千余年前称“倪曲郢’”,井水深,留有语:“有女不嫁倪曲郢,一头桶来一头绳。”。”明、清之时,三和镇属定远县昌义乡(今定远县东北间,及凤阳、明光分邑。,后,居民吴、李、王三家争津,经乡绅解,及三方好,为邻好友,故名曰“三和集”。(这也是种和讳吴良的渊源)又据福建谱,四川谱,广州谱皆载良为开祖,叹四方而无良为吴始祖碑。惟青州府寿邑有碑吴氏始祖曰种和碑。


(上图为明朝祖碑,因旧碑风化严重,后人重新立碑,现存祖碑为乾隆和光绪年间)


(上图为明初的千亩枣园遗留之百年枣树)

吴氏始祖自初基来,原期即有谱传于后,惜遗于康熙二年,家谱载七世瑁公(衡王女婿仪宾)自衡王无禄,谱牒遗失,祖源无可追稽,幸种和公21世孙高亭、来吉、乐春。于2018年八月八日借各支宗贤依有修谱之意,岔河酒家共议追根寻源。种和公支延传迄己六百余,各门宗牌半遗,谱存无几,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不叹哉。今承众宗贤之托寻祖源信,吾重重不敢怠慢,阅历年搜括熟阅,据重庆谱《仪陇县府馆藏》乾隆版《福建吴氏家谱》民版《广州吴氏家谱》、《吴氏徙实录》《吴纪考》《明史》等资料,吴良系明开国名将,洪武十四年(1381年。,卒于青州,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江国公,赐谥「襄烈”。1382年(洪武十五年)春二月,赐葬钟山之阴。,此地出皖左台吴氏始祖吴少微之脉,系左台吴氏五大遣之莲塘派,尊者种和公良为始祖,为泰伯八十五世,以“胡惟庸之乱”累迁山东青州寿邑,脉洛清晰,历历可考。

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为巩固朱明江山,借定远人、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扩大诛灭功臣,在随后十年里杀害了三万多有功之人。吴良作为明朝开国功臣兼朱元璋儿女亲家,虽然晚年受到冷遇,但逝后,还是被朱元璋隆重地安葬在钟山之阴的皇家功臣墓园里。为了光宗耀祖,吴良的子女与女婿齐王按国公之礼,在故里——定远县昌义乡三和集石马洼,为他修建了衣冠冢,按钟山之阴吴良墓神道序列排放石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中,三和集镇功臣吴良墓石刻遭到了严重破坏。


上图为寿光吴氏家谱


上图为四川仪陇档案馆珍藏


上图为四川仪陇档案馆珍藏

鲁北一线,地处渤海湾南缘.东起威海西至天津,海岸线约700公里.这一地带(纵深为胶济铁路以北)分布着吴氏族裔百余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与明代移民抑或军屯卫戍部队迁徙相关.为了清晰显示我吴氏族群在鲁北一线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生活状态;为了使每个族裔的派衍分布得到客观可靠的印证,本文将分数次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汇编撰文,阐述历史发展轨迹,供我吴氏同宗"寻根问祖"参考

 卫所制在山东设置与演变

从史志上获悉,明代前后山东莱州辖区西部至昌邑.但实际上,明代前期莱州的统辖区域已经伸延至天津沿海一带,成为渤海湾南部军事要塞.直至青州左卫改为天津右卫后,以上隶属关系方正式分为津莱两地.从地理方位看,莱州以西的海岸由于黄河口的泥沙不断造陆运动,形成一个向渤海凸出的脊背,从而将渤海分成莱州湾与渤海湾.这种独特的地理面貌,造就了军事战略上的地位差异.山东北部沿海(不包括半岛部分),由于海水河水相混,入海口上下河道摇摆不定,大面积滩涂因无法耕耘而失去生存条件,人烟稀少.倭寇"觊觎非此地也"...这就形成了一个数百平方公里的真空地带.而在胶东地区,由于人烟稠密,倭乱频繁发生,军事上就成了防御重点.从现有的海岸图我们清晰看到,天津静海以下至东营河口,除了建有赵家堡,范家堡,关家堡,徐家堡,杨家堡,(东营、西营统称吴家营)等十五堡军屯及几所孤立的军营之外,向西纵深近百里方有黄骅(吴家营)与海兴两个小的村镇.可见当时海岸宽阔与荒芜.随着山东统治机构重点西移,洪武初组建的青州卫改都司左右卫,永乐二年将青州左卫改成天津右卫,指挥所改设在静海.原洪武五年青州归登州营时,指挥佥事朱兴建设的30个军屯5600官兵防区,部分移交天津卫.青州在洪武中期,省布政使司从青州府移治济南府,不久都指挥使司也迁至济南.从此,青州府作为山东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宣告结束(东营豹、西营熊吴家营迁移何地成谜)东营市历史记载吴家营消失成谜,存有住户却皆无吴姓,但东、西营统称吴家营。

明代曾建制三种军事体系.一是卫所兵制;一是巡检司的设立;另一个则是备倭都司制。卫所是正规军,其职责是保卫国防,并受制于国家的调遣;巡司是地方军区,也就是警察部队,它受制于地方政权领导;而备倭都司则是海军(水军)或海军陆战队,是专门对付倭寇的一种特种兵部队,由于战略的需要,它受制于中央皇统.洪武中期,明政府始在山东沿海先后设立卫所,当时有九卫十一所,它们分别是: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任城卫,平山卫和雄崖,夏河寨前,浮山前,王徐寨前,宁津,灵山后,百尺崖后,金山左,海阳,奇山等十四所(沿海岸设立巡检司24处).卫所的设立,必需调派大量军队驻守,事实上就构成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进而形成北方边境地区庞大的军事移民社会.卫所军士皆别立户籍,叫军户.卫所军人的家属必须随军,称为"军余"或"舍丁".军士退伍或死亡,从家属中勾补.若无家属,则从本籍族亲中勾补...明代前期,本籍军户一般不在本地卫所从军.这就造成了军籍超长距离移民,构成明代移民特别一篇.莱登两州情况颇为相似,号称地狭人稠,然而此地区接受的移民到不少,都以军户为主.两府在洪武末年共有明军将士53760人,合计军籍人口16万.扣除当地人充任者,军籍移民约有13万.从云南掠来大量人口.这些人口相当一部分原为北方南逃百姓...他们有意将迁徙时间定在明初...又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五年六月癸卯,参政何真收集广东所部旧卒三千五百六十人,发青州卫守禦;《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六年七月山西布政使何真...寻召集旧部兵校二万七百七十七人并家属送京师.又记载: ...十七年润十月致仕布政使何真复召集广东旧所部兵三千四百二十三人送京师...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收集土豪一万六百二十三人。据《筹海图编》记载:洪武时期在沿海地方及长江两岸共建有54卫99所353巡检司997烽堠,军队总数40万左右舰船1000余艘...设卫原则是: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5600人为卫,1200人为千所,112人为所,所以下设总旗2,小旗10.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与之相应的领导体系则为:都督- 正一品;都同知 - 从一品;都佥事 - 正二品;都指挥 - 正二品;都指同知 - 从二品;都指佥事 - 正三品;指挥使 - 正三品;指挥同知 - 从三品;指挥佥事 - 正四品;正千户 - 正五品;副千户 - 从五品.

为了有效地组织沿海卫所军队进行防海备倭斗争,明政府在山东,扬州,金山,浙江,福建,广东六省设总督备倭都司,各省专置按察副使一员,负责巡视监察海道.为提高水军战斗力,靖海将军吴祯练军海上...政府从山东都司周彦言,建立总寨于宁海卫与莱州卫八总寨,共辖小寨48.(明史兵志二)

青州所辖寿光县沿海只有六十公里,但纵观寿光县域,军事遗迹却比比皆是.而这些军事遗迹大都又与唐太宗的东征相关.据唐史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朝鲜盖苏文政变,新罗求救于唐,十八年七月唐朝正式出兵东征...贞观十五年太宗言:高丽本四郡之地,吾发卒数万攻辽东,彼必倾国救之.别遣舟师出东莱,自海道趋平壤,水陆合击,取之不难也.(青州春秋时期称莱子国,晋为东莱国,宋复为东莱郡).于是,本着唐太宗的这一战略方针,贞观十八年(644)11月任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率战舰五百艘,士兵43000人,自莱州泛海趋平壤.陆军由李世续率领步骑六万征辽东合围并进.海上从辽东半岛登陆.间有船毁事故而不断返回莱州者...唐以后各朝代大致沿用营(寨).堡.屯建制(大明立国后,山东都指挥使司下设登州,文登,即墨三大营,11卫,14所,20巡检司(后设),243墩,129堡).如明代每千户所建一总堡(一卫五个总堡).百人以上为大屯,立屯长副屯长各一人;五十人以上为小屯,立屯长.大堡所隶屯数永乐二年是4 - 5屯;永乐十二年为5 - 7屯(或4 到5所)为一堡.寨一般指的是水军城堡,用于备倭.铺则是驿站,就是目前的兵站驻地...通览寿光村镇历史,可清楚看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现有村镇,是唐 - 明代的历史遗迹,只不过明代利用了唐以来的建制旧址而已.

  寿光周边设有以下巡检司:青州西南有颜神镇巡检司.临淄东南有淄河站巡司(后废).寿光偏东有广陵镇巡司(永乐四年建制).乐安东北有高家巷巡司(乐安即东营市辖区);西北乐安镇巡司(又东北有塘头寨百户所.永乐间塘头营始设百户所,据东营市史料,百户所首领为苏百户,就是现在的东营的沙营村始迁祖,曾营救过朱棣性命.朱棣赐御影于塘头营,文武官员只要路过塘头营,必须下轿下马拜御影...).诸城东南有信阳镇及南龙湾海口巡司.掖县西南有海沧巡司.北有柴胡寨巡司.平度西南有亭口镇巡司.潍县东北有固堤店巡司.昌邑北有鱼儿镇巡司.胶州东北有古城镇巡司.南有逢猛镇巡司.登州有八个巡司.滨州利津东北有丰国镇巡司.沾化东北有久山镇巡司.武定海丰阳信北有大沽河口巡司.乐陵西偏北有旧县镇巡司...于关隘要地设置的巡检司,为地方行政机构,是为补充卫所力量不足而设立的地方武装部队,归属州县指挥.其编制有正副巡检,带领差役兵负责捕盗查奸,缉拿走私,并有点丁粮,防倭等重任.史书称,控贼于陆,控民下海.军事任务为主,佐以行政权,并有通判等官职.编制人数约130余人(相当一个连队)并统一设有城堡(规格约一平方公里.千户城堡规格约2 - 3平方公里.如史料记载:莱州卫在府治(掖县)东南.洪武三年置,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马埠寨备禦百户所,在府西二十五里,砖城围二里...).

附:天津卫情况.天津的设卫和军事防务的加强在明朝开国初期.大将徐达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七月进攻元都北京系由天津渡海河,然后夹河而进,大破元军于河西务...在明建国三十一年后,燕王朱棣(明成祖)与其侄朱允炆(惠帝)争夺天下,由通县起兵,顺沽河直趋直沽...始赐名天津...朱棣迁都燕京(北京市)后,鉴于天津东邻渤海,北倚长城,西北距京师很近,是保卫京师的东南大门.进一步引起明朝廷再视.永乐二年(1404)令在天津设卫.嗣后又设天津左卫,改青州左卫为天津右卫,统称天津三卫,此为天津设治之始.明弘治三年(1490)增设山东按察副使一员...永乐二年,始在静海县小直沽筑天津卫城.三卫的衙门后后来兵备道,都察院衙门均设往卫城内.这三个卫的驻兵经常在两三万人,指挥以上的军官四五十人,兼负看厂,造船,运军粮等差.除此,还设有武清卫,梁城守御千户所,崔黄口营,海防营...屯田,漕运,制盐戍守士兵达万人以上...崇祯间,青县守军往往沿海南行过博兴,在控制区哨探军情...

民史的探讨:笔者查阅了寿光市979所村镇中的900个村庄建制历史资料,获得如下结果:

1.移民村共计363座,占900个村庄的40%.如果加上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村子计算,远远超过50%.其中洪武年间从洪洞迁入的村庄140所;从枣强迁入的村庄96所.永乐年间从洪洞迁入的村庄21所;从枣强迁入的村庄30所.还有36所村庄是从枣强反迁洪洞后复又从洪洞迁来寿光的.另外有全国各地39处移民也是在洪武永乐间迁徙到寿光的.在这些村庄中有留营屯兵村38处;马厩村6处;辎重兵器船舶制造所11处;驿站3所;探马营与哨所侦察兵部队4处;军事基地一处;还有达官武将佃户村3处...这些村庄虽然名义上是唐王东征时的营堡,但处处却反映着明代的鲜明特征.每个村庄的家谱似乎毫无例外的书写着"明洪武(或永乐)年间来自某某地"

2.寿光沿海有两处颇为重要的关隘要地,就是北部的广陵镇和海边的羊口镇.史载:广陵,永乐四年(1406)十二月十八日设巡检司;安乐镇巡司东北有塘头寨百户所.后者设置时间显然早于广陵镇巡检司的设置时间.从编制上我们知道,所与司的建制均为150人左右.就是说,明代这两处机构共有兵员300人,加上他们的军籍户,这里的总人口超过千人以上,当时也算是一个较大的人口集聚地了.

3.实际上村镇人口分布远非如此.这就牵扯到广陵南北两个吴姓村庄的渊源.广陵村北小营村,原名吴家营.据吴氏家谱记载:吴氏祖上军籍屯户,江南乌龙江人.始祖吴种和,明初随军征北,立下战功.驻徐州.明帝裁并实行军屯,于青州寿光瀰河下游安家,累世繁衍...经查,位于东营广饶的中营,东营,西营皆为吴氏后裔,他们是一个祖源的分支,族群十分庞大.如果追溯其先世渊源,即明朝开国元勋吴良吴祯兄弟(汪国公,海国公).吴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几十年,最后落籍在青州病故.这也是寿光吴氏和东营广饶西营东营吴氏落籍三地的先祖渊源,另外口传同属军籍的高家营高氏乃吴良妻子高氏族人,也同居住于一村。广陵南的张家屯,始祖张玉字君德.辉县人.明初被授予金带指挥.永乐四年随朱棣扫北,最后落籍寿光.是一个典型的军籍户世家...以上两处人口也是组成广陵镇的主要成员.


♂上图为吴良妻子高氏后裔家谱,历代吴良后裔口传姑舅兄弟关系。


上图资料为吴氏始祖立碑高氏友情捐资。

4.寿光西部化龙镇张屯,也是一个地道的军户世家.据其家谱记载:太始祖张君仁,原籍南京广德州平县人(现在的安徽省广德县)明洪武间就职千户.永乐年间,随棣北征,为世袭指挥.正德十三年,奉地五千六百亩为民...(笔者按:若调研其祖源,很有可能东西两个张家屯是一个祖源).

关于吴良吴帧在山东的资料:

吴良 1379年(洪武十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将青州封赐给齐王朱榑,又因吴良是齐王的岳父,便派他到青州督建王府。 

1381年(洪武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吴良在青州病逝,时年五十八岁,朱元璋辍朝三日,追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江国公,赐谥襄烈。  1382年(洪武十五年)二月,赐葬钟山之阴。

吴帧  洪武三年(1370年),吴祯讨平沂州答山贼,被任命为靖海将军,并奉命在沿海练兵。  同年十一月,明太祖大封功臣。吴祯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靖海侯,食实禄一千五百石,获赐铁券,子孙世袭。 后来,明太祖解除吴祯的大都督府佥事之职,让他专职担任王相。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命吴祯出镇登州(今山东蓬莱),统率数万水军,督理海运,为辽东运送粮饷。  他不但管理有方,使得辽东军饷从未缺乏,还修整城池、训练士卒,尽收辽东未附之地,招降北元平章高家奴。后来,吴祯因事被贬为定辽卫指挥使,不久又被召还。

洪武七年(1374年),明太祖听闻沿海有倭寇入侵,遂任命吴祯为总兵官,让他与都督佥事于显一同剿倭。吴祯总领江阴四卫水军,出海追捕倭寇,一直追到琉球附近海面,缴获倭寇兵船,献俘京师。此后数年,吴祯常常往来于海上,总理军务,沿海地区再无倭寇。

洪武十一年(1378年),吴祯出镇定辽(今辽宁辽阳),但不久便因得病返回京师。

洪武十二年(1379年),吴祯病逝,终年五十二岁。明太祖辍朝二日,追赠他为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海国公,赐谥襄毅,赐藏钟山之阴,肖像功臣庙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吴祯被追定为胡惟庸逆党,靖海侯爵位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