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http://www.yznews.com.cn/yzsbs/html/2008-02/21/content_3654782.htm
提起吴三桂,稍有历史常识的市民都知道他“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入关,导致明朝亡国”,却不知道他是个“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军中虎将。在仪征陈集双圩村,世外桃源般地聚居着300多位吴氏后人,近日,“三让堂”族谱的修订,代代相传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吴氏“三让堂”家谱现身
春节前后,仪征陈集镇双圩村的吴氏家族举行堂会,第24次修订“三让堂”家谱。
吴巷组84岁的吴世林老人是全村吴氏家族的长者,以往不善言谈的他在家谱修订时经过努力回忆终开金口,60年前听其祖父吴永福讲,家谱最早记载的“朝”字辈前还有两代人,即“三”、“国”字辈。
扬州吴氏家庭庞大,在双圩村的吴巷、吴庄、东庄组上百户300多人,几乎全姓吴。以往村民总是听上辈人说该家族是吴三桂后代子孙,但家谱最早断代记载的却是吴姓“朝”字辈。经过吴世林老人的回忆补充,与吴三桂当时的“三”字辈进行了衔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吴氏排辈延伸链。
昨日中午,精神矍铄的吴世林老人告诉记者,他们的确是吴三桂的后人,60年前他看过吴氏家族的老家谱,封面即吴三桂的出征图,骑高大白马持丈二银枪,威风凛凛的神态至今记忆犹新,首页的吴大将军列第一代。该家谱在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未能幸免,现在沿袭下来的家谱是从1984年开始修订的,“朝、忠、学、正、大……”30个字辈排行和诸多家训系列从老家谱中手抄而来,与吴三桂衔接的两代排辈遗失。
千言家训警示后人“耕读传家”
从吴世林老人的家出来,记者来到了吴世友家。吴世友是吴世林的堂弟,亦是吴三桂的第九代后人。71岁的吴世友早年曾任过教员,对吴氏家族史有着较深研究,以前居住过的祖屋曾为吴三桂第四代后人吴学来在吴巷的最早住所。
在村中的一块青菜地前吴世友驻足,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吴氏最早在吴巷的居住地,20年前由于拆迁改造,在祖屋地基下,他曾经挖出过满满三陶罐的白银。
吴世友说,堂兄吴世林的回忆补充,将吴氏排辈补充到了32个字。从吴三桂到现在最小的吴仁兵,已排至了第13代,时间跨越了396年。在最新修订的“三让堂”家谱中,记者看到了沿袭百年记录的“耕读传家”千言家训,包括“家庭教育、耕读传世、修心进德、积德兴家”等内容,虽经多次修订补充,但家训中“勤学爱劳,营运求生”、“存德无患,积恶遭横祸”等内容,“为官不贪,乌纱长久;为官受贿,全家受罪”等言语至今仍有警示意义。
主持家谱修定的吴氏家族会长吴庆云也向记者表示,从1984年开始,吴氏家谱年年修订,一方面记录添丁进口,一方面修改家训,家谱每家一份,一定程度上可指导家族发展,对于那些好逸恶劳的后人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顺治加封吴三桂“三让堂”堂名
记者在家谱中看到,确认他们为吴三桂后人,除了字辈排序外,还有详细的家史文字记载。那就是史书中未有记载的“三让堂”由来。
公元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在这一年,中国发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大事,崇祯皇帝死了,北京城丢了;吴三桂降了,山海关破了;李自成逃了,北京紫禁城烧了;顺治皇帝进京了,中国结束了大明朝276年的统治,开启了大清朝268年的基业。
据吴氏族谱记载,当时顺治皇帝召见吴三桂,扣压其长子作为人质,要吴三桂入朝为官,据说顺治三次借口外出,要吴三桂代理朝政,吴三桂写“万岁”二字供于皇帝龙座上,和文武大臣一起跪拜。顺治认为吴三桂并无篡位野心,遂加封吴三桂“三让堂”堂名。
吴氏是个庞大的族群。据传先前姬昌有一百多个儿子分居全国各地,有姓吴的、姓周的,周吴本是一家。姓吴的分居各地各立堂会,大的堂会有三让堂、三尧堂、半部堂、白得堂和方略堂等。
后人希望客观评价吴三桂
吴世友告诉记者,历史上吴三桂是位极具争议的两面人物,一般对他们的评价都是反面的。但是站在现今的立场上,我们无法深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对吴三桂的评价还是不要盖棺定论,忠奸往往就在一线之间,一念之差。
几年间,吴世友曾经收集过族人对吴三桂的传说,加之真实的史书记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祖籍高邮的吴三桂(1612年—1678年),生于辽东,武举出生,袭父职,官至辽东总兵,并获封平西王,明末时驻防三海关;在崇祯年间,面对满族的强大压力,吴三桂对于明王朝而言可谓安危系于一身。实际上他在降清之前,也一直兢兢业业,力保北京的北大门不失。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吴氏后人解说三大悬疑
吴氏后人为什么会来到陈集?
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风云一时。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很难勾勒出他真实的性格。
吴氏后人又是如何来到仪征陈集的呢?吴世友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家族版”的《吴氏后人回扬记》。
吴世友说,吴三桂的结局是一个悲剧。康熙元年(1662),清廷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当时康熙担心政权旁落汉人之手,1673年下令“削藩”。吴三桂闻讯后发布檄文,与尚之信、耿精忠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1678年吴三桂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清廷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大肆屠杀吴三桂子孙后代,包括襁褓中的婴儿,部分吴氏后人隐姓埋名,悄然潜回祖籍扬州高邮。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黄淮水涨,泗州一带连降70多天暴雨,泗州城被淹。吴氏第四代“学字辈”的吴学来收拾细软来到了扬州西北的仪征陈集现吴巷所在地,开始耕读繁衍。
引清入关并非“冲冠一怒为红颜”?
说起吴三桂,当然不能不说陈圆圆,还是以吴梅村那首《圆圆曲》开始,其中有语:“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不少人因此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因为李自成的部下把陈圆圆掠走,吴三桂出于愤怒,所以在从山海关回京时调头与清廷勾结,引清兵入关。记者昨在采访时发现,吴氏族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吴世友告诉记者,据史书记载,明天启末年吴三桂曾带20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李自成攻陷北京,不仅其部下强霸其妻陈圆圆,同时还将其父囚禁,百般折磨要挟其降。吴三桂面临三条路可走,一是投降李自成,二是降清,三是做明朝的忠烈之士,既不降李,也不降清,打着明朝的旗号继续固守山海关。很显然第三条是一条必死之路,而且除了会给吴留下一个忠臣的名声外,对于驻守山海关的十几万将士将会是一个灾难,他只有选择其二。所以他认为,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只不过是文人附会的书生之见。实际上吴三桂的选择是对的,如果李自成成了正统,不过是继承了明王朝的衣钵,难免不腐化堕落,最多不过推迟清军入关的时间而已。
陈圆圆并未自尽而是逃往广西?
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吴三桂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在他的人生中,陈圆圆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陈圆圆是何许人?吴世友分析,据他以前查访多种资料了解到,曾为“秦淮八艳”之首的陈圆圆是扬州人氏,由扬州籍、明崇祯皇帝的田贵妃引至宫中,被吴三桂看中,“宝剑酬知己,红粉赠佳人”,后被田贵妃许吴为妻,但是当时清军虎视眈眈,吴三桂肩负保卫边疆的重任,新婚燕尔之后,吴踏上征程,陈圆圆留守家中。李自成进京后部下霸占了陈圆圆,后又被吴三桂举兵夺回,吴三桂图谋叛乱。陈圆圆有所察觉,但自感力不能禁,就以年迈为由请求为女道士,得到吴三桂允许。于是她便在暮鼓晨钟中度残生,在吴三桂失败后她投水自尽。
吴世友认为,这种说法缺少有力的证据,不能令人信服。倒是有另一种说法,吴三桂反清兵败,陈圆圆曾与部分吴氏后人逃往了广西,因为吴世友曾从一份资料上看过,在广西也有一部分吴氏“三让堂”后人。 (来源:扬州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