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十二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6/17 0:49:21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明朝进士杨继盛在《吴氏叙宗》中为吴氏所撰谱序中将天下吴姓分为“文、武、德、功、忠、孝、信、义、祯、祥、和、顺”十二大宗,各字宗派始祖分别为泰伯、庆忌/夫概、承事郎、吴璘、吴雄、吴粲、吴均、吴中复、吴猛、吴安国、吴澄、吴琛璘。


明进士杨继盛撰  吴氏叙宗

礼曰: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人道之始也。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弥,人道之终也。知始始之,罔勿爱矣;知终终之,罔勿敬矣。爱敬立,仁义兴,此家政所由基也。

吴氏宗支广蔓,子姓蛰繁,自豳而至岐者,后稷之宗派也(黄帝为姬姓之祖,后稷是其玄孙)。

自西岐而至勾吴者,【文】字泰伯之宗派也(泰伯墓在无锡梅里。后支有闾江六合、高邮、河南、晋陵、邢里、玉带桥、新塘平村应下);

自东吴而至楚至郑者,【武】字庆忌、夫概之宗派也(庆忌奔楚夫概之后隐郑);

自延陵而至松常者,【德】字承事郎之宗派也(季子墓在申浦吴下里,德一居吴下里,德二、德三居松江常熟);

自关中而至汉中南直者,【功】字唐卿之宗派也(唐卿讳璘,后支分余宅、金陵、白兔、镇江、金坛);

自河南而至徽歙者,【忠】字季高之宗派也(东汉大司徒季高讳雄);

自赵而至浙至湖者,【孝】字吴粲之宗派也;

自鲁而至浙闽者,【信】字叔养之宗派也(南朝吴兴故鄣湖州叔养讳均);

自燕至宋至武昌者,【义】字仲庶之宗派也(宋监察御史仲庶讳中复);

自晋而至江西者,【祯】字世云之宗派也(东晋豫章世云讳猛汉公十四世孙);

自魏而至韩至处州者,【祥】字镇卿之宗派也(镇卿讳安国);

自抚州而至宜兴者,【和】字伯清之宗派也(伯清讳澄宋元大儒号草庐先生谥文正,与吴渊同胞);

自金陵而至云贵者,【顺】字济卿之宗派也(济卿讳琛璘十六世孙后征云南留子居焉)。

姬周大封宗姓,图奥殆偏,成王以“文、武、德、功、忠、孝、信、义、祯、祥、和、顺”十二字,象十二支辰之义,冀其与天地循环而不朽,而分隶支族。大宗正掌之,运革代远,烬于兵火者十之四,销于流离者十之三。其间有支上分支、失字补字、谱中分谱、叠字讹字,有循五行而取者,有叶五律而取者,情之所钟,爱之所僻,悉以命名。

复有窜居山海,羡夫差夫概之多嗣,赘附外邦,幸跨凤乘栾之蕃衍,故字号有失而复得者,人物有达而补支者,纵然鱼豕益昭,先后之宏渊,每多意续,甚有昭穆之舛叙。

元代文正公杜门著述,涉史博词,搜玉牒之余,考旁澜之自,尚有不能尽者。至皇明襄紫公(参赞帷幄授兵部左侍郎讨广西贼奏凯忤旨谪戍),继草庐先生之志,修葺成集未付梓。人有兴武之戍,实家乘之不幸也。其孙古愚先生偕鹤楼张先生,持谱示余,叙而赞曰:文德绥怀武功开辟,忠贞弼亮臣道乃立,孝敬底豫亲心乃怿,诚鑫不移如金如石,义决果断可华可貊,麟趾祯祥分符部壁,螽斯和顺培根衍泽,绎此金枝登之天册。

             明嘉靖癸丑(1553)春仲兵部车驾司主事容城椒山杨继盛撰。


 
《吴氏叙宗》列天下吴姓十二大宗简况

【文】字始祖泰伯(约前1165-前1074年)乃吴国首位君主,无后,弟仲雍(约前1161-前1069年)继位成吴氏血缘始祖。孔子称赞泰伯三以天下让为至德,司马迁《史记》列泰伯为第一世家。东汉桓帝147年御制三让王赞:“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刘裕于永初元年,御制三让王泰伯赞:“维!王三让,遂成文武,古公乃亲,后稷其祖,立国东吴,载论中鲁,日月光华,乾坤心腑,后嗣弥昌,庆流宏溥,我敬赞词,永昭千古。”御制恭孝王仲雍赞:“维!王恭孝,继以三辞,协成先志,丕阐周基,无思无为,不议不知,清而弗污,权而适宜,心同道合,德兴仁齐,流风余韵,万世仰思。”清帝康熙御笔“至德无名”,清帝乾隆御笔“三让高踪”,当代赵朴初题匾“至德高风”,盛赞吴氏始祖泰伯。

【武】字始祖庆忌和夫概。庆忌乃吴王僚之子,公子光不服派专诸刺死僚王,自立为吴王阖闾,庆忌年幼幸免于难,从小习武,力大无畏,本领超强,人格高尚,隐居卫国。伍子胥施用苦肉计,派杀手要离谋刺了庆忌,庆忌赏其勇临死放了要离,要离家毁自刎,西湖为此特建庆忌塔。吴姓通史说刺杀未得手,夫差即位敬佩庆忌召回参政,家室迁居江西艾邑,为保全宗庙社稷,庆忌冒死进谏不成反被小人所害,后裔改姓庆忌氏。夫概乃吴王诸樊之子,吴王阖闾之弟。公元前506年,阖闾兴师救蔡伐楚,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先锋夫概欲战,阖闾弗许,乃率五千人袭楚成功,吴王遂纵兵追之,五战五胜攻入楚都郢。楚臣申包胥乞救于秦,哭泣七日感动秦王出兵相救,秦楚合攻围困吴军,越国见机偷袭吴国后方,夫概败北畏罪逃回吴国自立为王,阖闾大怒速归击败夫概,夫概叛逃楚国被楚王封之棠溪,后裔改姓棠溪氏,在吴余子姓夫余氏后成百济王室。

【德】字承事郎宗派未知其详,应是延陵季子之后。姬吴十九世祖季札(前576-前485年)以让全志、心许不欺,乃吴王寿梦四子吴国未冕之王。孔子赞曰:“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新出土“上博楚简”有孔子语“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刘裕于永初元年,御制延陵王季札赞:“维!王延陵,全义让国,见礼知政,闻乐知德,观风审音,挂剑酬心,怀哉高风,无古无今。”南宋宁宗赐封季子为昭德侯,清帝康熙曾御笔“让德光前”匾。

功】字始祖吴璘(1102-1167)字唐卿,行君二,生于德顺军陇干,刚勇喜大节,读史晓大义,守蜀二十多年,与兄吴玠成为南宋抗金双雄,金人闻之丧胆。历任阁门宣赞舍人、统制和尚原、康州团练使、秦州知府、定国军承宣使、左护军统制、侍卫步军都虞侯、检校少师、利州西路安抚使、奉国军节度使、少保少傅、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兼陕西河东招讨使等,亲临督战收复州郡多处,宋金和议时奏请严防蜀口川口,宋高宗赵构亲赐佩剑,封为新安郡王,卒后赠太师谥武顺追封信王,著兵法两篇已佚。吴璘12子:吴援、吴掖、吴扩、吴搀、吴挺、吴拭、吴拯、吴掞、吴抦、吴扬、吴揆、吴撙,长子吴援官至中大夫右文殿修撰、知蜀州金州;次子吴掖官援左武大夫御前中军统制知成州;三子吴扩娶妻宋宗室女,官任右宣议郎集英殿修撰;四子吴搀官任英州刺史、工部侍郎、通奉大夫等职;六子吴拭右朝奉郎知阆州。
        吴璘五子吴挺可谓将门虎子保蜀猛将,屡败金军累建奇功,南宋孝宗光宗两朝依重将领,官至太尉谥武穆。吴挺生五子,次子吴曦接任宋军统帅,竟然叛国投金当“蜀王”,被义勇军诛杀满门抄斩,吴璘子孙全部出川蜀流迁湖广浙江一带,吴玠子孙免于连坐后裔名人如织。吴挺长子吴旰改名吴璋得以幸免远徙浙江,尚能谨守祖先功业于不坠,生三子都有功名:长子吴文命字德敷官任尚书会稽侯;次子吴文远字政敷官任秘书监;三子吴文宣字教敷官至洛范使。其中吴文命生三子,长子吴升绝传;次子吴昶中进士,后裔繁衍成【绍兴吴氏】;三子吴昺官至翰林院大学士,后裔繁衍成浙江剡县【嵊城吴氏】,其行派为“天地君亲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抗金英雄吴璘后裔自关中、汉中东迁南京、浙江后,又分衍出今江苏金陵、余宅、白兔、镇江、金坛等支派。

【忠】字始祖吴雄是东汉末年河南郡民法大家,与子吴䜣、孙吴恭三世都官任廷尉,成为当时著名的法律世家。吴雄字季高,少时家贫丧母,汉顺帝元年(151)升大司徒,位居三公,后裔发达,三国战乱迁至歙州休宁,有支迁至渤海。吴雄后裔有吴双,北魏初官任中书侍郎、雍州别驾,其子吴安生官任渤海郡太守,封安远将军,吴安生长女吴光(字兴贵)任北魏皇宫内司。

【孝】字始祖吴粲(灿)未知其详欢迎补充,《三国志·吴书·吾粲传》不是吴粲。

【信】字始祖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安吉故鄣人,家世贫寒,好学有俊才,沈约颇称赏,吴兴郡守柳恽召为主簿,日引与赋诗,其诗文清逸自成“吴均体”,堪称南朝梁文史家。后任建安王伟记室、奉朝请等,撰《齐春秋》,触犯武帝,书焚免官,后复应召撰《通史》,起自三皇至齐,所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竟而卒。另著《庙记》《十二州记》《钱唐先贤传》《续文释》及文集二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明人辑有《吴朝请集》,《梁诗》录其诗147首,《全梁文》录其文13篇,《与朱元思书》现被收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

【义】字始祖吴中复(1011-1079)字仲庶,排行天一,北宋宝元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右司谏、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等,先后知峨眉县、江宁府、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等,为官清廉峻厉,曾弹劾宰相梁适、刘沆等,宋仁宗帛书“铁御史”赐之,后迁出永兴成为【武昌吴氏】开基始祖,其父吴仲举任池阳令尽忠南唐被俘,大将曹彬义而不杀,吴几复、吴中复、吴嗣复三兄弟皆中进士戏称“吴三贵”。吴中复生二子,次子吴立本子孙世居武昌,长子吴立礼字节和官任北宋御史,受命守边抗击西夏,逝葬甘肃水洛。吴立礼在德顺军陇干生了两个抗金英雄吴玠和吴璘,吴氏兄弟屡破金军功业仅次岳飞,吴玠谥封武安涪王,吴璘谥封武顺信王,抗金双雄后裔都兴旺发达。吴玠长子吴拱承继父业谥封襄烈太尉,拱子吴珊封御史成浙江【嘉禾吴氏】始迁祖,拱子吴璠封太师成浙江【湖州吴氏】开基始祖,湖州有吴兰庭、吴昌硕和吴鼎昌等众多名人。

【祯】字始祖吴猛是广平侯吴汉12世孙,字世云,祖籍河南濮阳,三国东吴大孝子,任西安令家室南迁江西分宁,官至西晋散骑常侍,后代兴旺昌荣。著名二十四孝之19(恣蚊饱血),传说他不打蚊子怕其咬他母,孝心感动天神授其仙术,成为著名大神医和神算,回豫章能羽扇划水而渡,乘铁鹤上庐山,后驾鹿乘云升天成仙,宋朝追封为道家神烈真人。吴猛孙子吴柳迁休宁,第六代孙吴玄得迁旌州,唐初第七代孙吴良也迁居歙州休宁,后裔非常繁昌形成【休宁吴氏】。吴良生二子,长子吴义永,次子吴义方生三子:吴太微、吴少微、吴保微。吴太微六世孙吴逸小偕妻程氏由鄱阳俘梁迁居海阳龙江,逸小又5传至吴亮六(名祚)生五子形成【蓝湖吴氏】五大派。吴少微官至左台监察御史,主修《吴氏正宗谱》,成为左台吴氏始祖,后裔备极蕃盛。

【祥】字始祖吴安国字镇卿福建人,北宋宣和二年进士,任考功郎官,酒楼斗殴遭秦观奚落,由是决心弃文从武,熙宁六年获宋神宗钦点武状元,授左侍禁,任捧日军指挥使,讲武学堂进修转入骁骑军,发明骑兵分合攻击之法,性格狂傲但善于用兵少有败绩,后调入云翼军,与西夏军对垒功勋赫赫,不杀俘虏大得军心,轻兵迅夺银州,追击围攻梁永能致其自刎,伐夏结束官至昭武校尉,后因其桀骜不驯转任天德军知军兼河套蕃骑都指挥使。绍圣七年奇袭成功,配合段子介在易州一战大破辽军。曾以太常寺少卿出使金国,金背弃盟约索粮略地,吴安国不怕威胁留作人质七年终不变节,建炎年间遣还。后任江西宜春袁州知州,卒于任上,享年五十六,入祀丽水乡贤祠。

【和】字始祖吴澄(1249-1333)字幼清、伯清,号草庐先生,祖父吴择擅诗赋懂天文,父吴枢医瘟疫周济穷难,抚州崇仁人,宋元大儒经学大师,号称“北许衡南吴澄”,“和会朱陆”突出人物。幼颖敏异常,能全部背诵经典,19岁作《道统图》慨然接武朱熹,宋末乡试中选,宋亡隐居专务圣贤之学,注释校订修正儒道经典,师承程若庸、程绍开,折衷朱熹、陆九渊形成草庐学说,元朝要员举荐不受,漫游讲学官授师儒,历任国子监丞、文林郎、国子监司业、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太中大夫、经学讲官等,敕修《英宗实录》,六馆诸生能力强,修成《五经纂言》录入《四库全书》,另著《吴文正公全集》《草庐精语》《皇极经世续书》《私录》《列子解》等,病逝后追赠资德大夫、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曰文正。孙吴当字伯尚精通经史百家,补国子生官至翰林直学士、江西肃政廉访使等,著有《学言诗稿》《周礼纂言》。

【顺】字始祖吴琛璘 字济卿 未知其详 欢迎补充。


在杨继盛心目中, 庆忌夫概与泰伯仲雍,文武均重。吴璘与季札,功德相映。如此这般,吴氏宗亲的文德人杰是泰伯、仲雍、季札,吴氏宗亲的武功之杰是庆忌、夫概、吴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