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个地方,同时被称为吴州,这是在南北朝末期与隋朝初期的扬州与苏州。
公元579年,南兖州并入北周,改名吴州,治所在广陵(今扬州)。
公元587年,陈后主陈叔宝置吴州,治所在吴县(今苏州)
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南兖州的吴州为扬州,改陈叔宝的吴州为苏州,改会稽郡为吴州,
也就是说,在公元587年到公元589年,这两年的时间里,有两个吴州同时存在。
这如同在战国时期,有两个上党同时存在,一个是赵国的上党,一个是韩国的上党。这两个上党成为了秦赵长平之战的引子。
据称吴三桂是高邮人,高邮属于扬州,也就是属于古吴州。所以也可以说吴三桂是吴州人。
有人认为吴三桂是延陵季子后裔,所以吴三桂被称为延陵将军,延陵季子在生前希望主持正义而无能为力,吴三桂在生前也希望主持正义也是无能为力。延陵季子虽然无兵权主持正义,但有一定的族权。而吴三桂有兵权,但兵权还是不太足够。总之都没能把主持正义这件事做成,成为憾事。
扬州(吴州)吴姓大致有10个来源,目前有史和家谱可查的扬州吴氏先祖及迁入时间和来源地主要有:
1.高邮吴氏 始祖太伯公(春秋),祖微公(唐),始迁祖吴满(明)
2.仪征吴氏:始祖吴少微,唐唐进士,左台御史
3.仪征吴氏:吴文逸。(宋)
4.仪征西门外白芳墩坊吴氏,始祖吴万椿(明)
5.仪征吴氏,其先歙人,明业盐家仪真,祖吴明卿
6.仪征吴氏,始迁祖懋隆,国学生;
7.仪征吴氏,高祖,从信,字季讷,河南商丘县举人,由汴迁仪;
8.扬州吴氏:始迁祖吴陆生(宋);
9.邗江吴氏,原歙县人,业盐于扬,迁北湖之黄珏桥,始迁祖吴椿年;
10.江都吴氏,清初由安徽歙县迁江都,始迁祖吴光彦。
大名鼎鼎的吴三桂是扬州人(吴州),扬州高邮人
在扬州市区泰州路中段吴道台宅第建于1904年,当年宅主吴引孙(1851~1920)道台用40万两纹银,从浙江请设计施工人员,仿造宁绍台道衙署,结合扬州建筑风格,建设而成。宅第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雕工精致,保存完好,是扬州唯一一处浙派古住宅建筑群,也是扬州最大的官宅建筑。
宅院主人吴引孙,字福茨,江苏仪征人,祖籍安徽歙县。十七岁时补诸生。同治癸酉(1873年)参加廷试考得一等,在刑部做个七品小京官。光绪己卯(1879年),升任军机处章京领班。后吴引孙还先后任浙江、广东、甘肃、新疆布政使、巡抚等职。
吴氏后代多受书益,吴道台宅第人才辈出,这里曾是养育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三个院士和一个剧作家的地方。这里走出了饮誉海外的“吴氏四杰”。
长子吴征铸(1906~1992),字白匋,是著名剧作家、教育家、文学家。历任金陵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大学教授,还担任过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分会名誉主席等职。
老二吴征鉴(1909-1982)字若水,是著名医学寄生虫学家、医学昆虫学家,毕生致力于人体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为我国基本消灭黑热病作出了重大贡献。
老五吴征铠(1913~2007),是著名物理化学家、放射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我国铀扩散浓缩事业、放射化学、分子光谱学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是中国早期从事红外和拉曼光谱的研究者之一。
老六吴征镒(1916~2013)是中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他是中国植物学研究的权威,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60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在世界科学界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扬州(吴州)“吴氏四杰”合影,左起分别为吴征铠、吴征铸、吴征鉴、吴征镒。
扬州(吴州)吴姓名人榜
三国名将吴硕、吴武;
宋代名士吴祥、吴敏,抗元将领吴骏发;
明代扬州篆刻家吴承嘉;
清代著名词人吴绮,隐士吴礼、吴敏道,曾国藩的座师吴文镕,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吴熙载;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和复旦大学校长、心理学家吴南轩,名噪京师的微雕高手吴南愚;
现在著名企业家、扬州服装界的领军人物,在生物医疗、智能机器人领域都有涉足并热心公益事业的吴汉胜、吴梦雪夫妇。
扬州共有吴姓少数民族成员780人
包括回、满、藏、壮、朝鲜、侗、土家、苗、傣、彝、哈尼、蒙古、布依、瑶、白、畲、佤、傈僳、黎、水、景颇、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等多个民族。其中,回族吴姓人员较多,共446人,苗族、侗族分别以102人、63人位居第2、3位。
当前扬州与“吴”有关的地名很多,包括:
江都区吴桥镇1
山阳镇吴坝村、望直港镇吴堡村、三垛镇茆吴村、周山镇吴堡村、小纪镇吉吴村、仙女镇南吴村等6个行政村;
吴院、西吴、吴巷、吴塘、吴湾等若干个村民小组,其中称“吴庄”的小组达81个,称“吴家”有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