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号上的肥东六家畈吴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5/10 20:37:17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高升号事件 甲午战争的导火索  末代帝国崩溃的开端

 

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朝在东亚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西方列强在亚洲殖民活动,还是以清朝帝国为重心。这一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己经26年,日本人的目标是修正日本与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走向世界,与世界列强平等。而这一年,大清国“师夷技之长而以制夷”的口号以喊了快四十年,大清国也成为了当时的亚洲第一海军大国。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道(后人称之为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国王向清政府提出援助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朝鲜。日本以保护在朝鲜的日侨为借口,也向朝鲜派兵,兵力多于清军。李鸿章和慈禧并不真正关心大清国的属国朝鲜,他们只希望“以英制日”之术道有成效。租用英国的印度支那轮船航运公司(怡和洋行)的商船“高升号”、“爱仁号”、“飞鲸号”来运兵,用英国商船上的日不落帝国国旗作保护伞。

 

高升号是英国怡和洋行的一艘载重量两千吨左右的商船,1856年下水,来往穿梭于东南亚与欧洲各地之间,贩卖糖、木材、玻璃、机器、布料、煤油、五金等货物。1867年,英国怡和轮船公司在天津紫竹林码头开设分公司,高升号、飞鲸号、爱仁号三艘轮船驶进大沽口,与中国开展贸易。它们将中国的土特产贩到欧、美、亚、非、大洋洲,主要贸易对象是英国、日本、美国等。

 

日出黄海,天清气朗,舰船耕涛,劈波斩浪。大清国租用怡和洋行的“爱仁号”、“飞鲸号”运捕到朝鲜后,怡和洋行的高升号商船,也运送一千多名来自安徽六家畈的由大多数吴氏族人构成的兵勇(主要是淮军六家畈吴育仁的“仁字营”的士兵),以及14门大炮和一批武器弹药,从天津塘沽港出发到朝鲜。随同的还有北洋舰队的木质运输船操江号,装载着大量军械。这个消息被日本间谍(天津电报局的中国职员)发现。日军大本营立即派联合舰队从佐世保港出发,开始寻找清军运兵船的踪迹。

 

1862年,李鸿章(八世祖姓许)受曾国藩指示,到合肥招募淮军。六家畈一带居民一呼百应,李鸿章与吴毓芬(字伯华)是同乡同学,两家相距4公里路,由于李鸿章家无人,用的全部是吴家人。吴毓芬(字伯华)成立华字正营,1868年,29岁的吴育仁统带华字营,又称仁字营。1869年,吴育仁统带仁字营(约1100人大部份为六家畈吴氏族人)到直隶天津北塘炮台。25年后,1894年,李鸿章调派仁字营增兵朝鲜。然而,朝鲜皇帝高宗软弱无能,闵妃(明成皇后闵兹映)当权。高宗父亲大院君李昰应与闵氏一族积怨深重,而且在12年前朝鲜禁军叛乱时,淮军吴长庆率部到朝鲜镇压叛乱,曾诱捕大院君李罡应并将其软禁在天津三年。此时,大院君李罡应于是决意与日本合作。1894年7月23日,在日军帮助下,大院君建立了亲日政权,宣布废除与清政府的所有条约,并邀请日军驱逐在朝鲜的淮军。

 

1894725日清晨,日本“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到达牙山湾外的丰岛海面。发现中国的“济远”和“广乙”两艘军舰。这是北洋水师“济远”和广东水师“广乙”舰在护送“爱仁号”、“飞鲸号”英国商船运兵到达朝鲜之后,正在返航,

 

“吉野号”“秋津洲”“浪速”号共有三十门炮,其中速射炮二十二门,而“济远”和“广乙”只有旧后膛炮五门,前来助战的“广乙”力不抵敌,转舵避走,最后在朝鲜十八岛附近搁浅,随后燃船自毁。军舰管带方伯谦指挥的“济远”舰多人死伤,大副、二副阵亡,最后“济元舰”悬挂白旗和日本海军军旗撤退,回到威海卫。途中还遇到“高升号”

 

高升号遇到日本舰队后,高升号的英国船长立即命令加大马力逃离。但由于锅炉马力不足,高升号被日舰浪速号紧紧咬住,浪速舰鸣炮警告高升号停驶。高升号被迫停驶在距浪速号约0.25英里的海面。浪速舰船长东乡平八郎派海军大尉见善五郎等人乘小汽艇驶近高升号。见善五郎等人登船后强令高升号跟浪速舰走,英国船长向日本代表转达,中日并未宣战,中国军人返回天津是公平合理的要求。见善五郎强烈要求“高升号”跟随他们回长崎,英藉舰长只得同意。

 

此时高升号的清军最高指挥官是吴育仁的部下江西彭泽人高善继,高善继拔刀怒喝:“敢有降日本者,当污我刀!”。这样,淮军劫持了“高升号”,日军挂出旗号,要求船上洋员离船,但是清兵禁止放下小艇,英船长用信号告诉浪速此状况并请其再派小艇来,浪速拒绝。日舰浪速号随后开动,绕行高升号一周,下午一时,日舰浪速号在距离高升号150米处,向高升号发射一枚鱼雷,但鱼雷失效未击中。又用舰炮向高升号轰击,连续发射十多发炮弹之后,“高升号”终于被击中,开始下沉。从朝鲜返航的被清政府租赁的英国商船“飞鲸号”船员看到,高升号船头先下沉,船尾上翘,忽然翻转45度,船身旋即沉没,仅剩桅杆露出水面。

 

在浪速号开炮之后,高升号沉没之前,淮军开始用步枪向“浪速号”以及落水的洋人以及一些跳海的淮军士兵开火,“浪速号”放下救生艇救起了英藉舰长及船员,并对落水的淮军开火。随后,英、法、德三国军舰纷纷赶到,开始营救落水的洋人以及落水的淮军,“高升号”也随即沉入深海(2001年,韩国金船公司宣布打捞高升号,据称高升号上有价值8800万美元的600吨银锭)。与高升号同行的操江号被俘,后来被日本改名为“操江丸”,用于商船。

 

英国政府得知高升号事件之后大为震惊,英国上下一片哗然,并表示支持清政府,英国海军甚至请求英政府授权对日本海军进行报复。李鸿章迅速接照见了英国驻天津总领事宝士德,极其强烈地抨击日本人在和平时期炮击中立国船只,希望英国舰队司令对日本人采取断然措施。但海事法庭听取了日本海军士兵、英国船长等随船人员的证词之后,认为“高升号”上的淮军劫持英藉船长及船员已经构成叛乱罪,对于叛乱罪可以判处死刑。东乡平八郎击沉英国商船“高升号”属于合法行为,海事法庭不予追究日本的责任,赔偿责任全部由清政府承担。

 

当时”高升号”总共装有清军官兵1116人,245人遇救获生(法舰LeLion号营救出43人,德舰Iltis号救上150人,英舰Porpoise号救起87人,德国籍北洋水师教习汉纳根自行游回岸上),其余的871名江淮子弟(6百人为六家畈吴氏族人,全部壮烈殉国。另有74名船上工作人员,有56人,包括二副韦尔什、大车戈尔顿等5名英国人,以及舵工一名和船员,全部葬身海底。18948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1894915日,平壤陷落,北洋水师护送4000余名入朝援军到朝鲜。917日,北洋水师返航时,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遭遇日军阻截,甲午海战爆发。

 

55岁的仁字营首领吴育仁后来在北塘东大营主持召开追悼大会,在会上,吴育仁将手中火把一抛,焚烧了高升号模型,以此寄托对死难官兵的哀思。北塘的民众也燃烧纸钱,朝着高升号沉没海域的方向三叩首。

 

9年后,清政府以“慈善补偿”为名,向印度支那航运公司(怡和洋行)赔偿了33,411英镑。因为当年租赁高升号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一旦中日有战事,该船必须立即返回上海,合同立即终止,否则,中国政府应在合同终止后的一个月内以19万美元的价格购买该船。

 

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后,日本获得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白银,一夜成为了亚洲的暴发户,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并且占领朝鲜和台湾。旧的大东亚秩序土崩瓦解。新东亚在硝烟、火光和血腥中诞生。英国在远东创建的既得利益几乎都被日本所取代。

 

高升号事件也促成了国际法的重大修改。1907年,受日本再次偷袭旅顺港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刺激,各国迫切希望规范战争法规,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The Hague Convention)召开。会议上,英国动议提出的《关于战争开始的公约》(即海牙第三公约),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确立了宣战制度,规定不宣而战是非法的,战争状态的存在必须毫不延迟地通知各中立国,并且只有在中立国接到通知之后,对它们才发生效力。但由“国际法研究院”提出的、在宣战与首次战争行动之间应有合理的间隔期的建议,却没有在公约中体现,这最终还是留下了可被利用的破绽。194112月,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偷袭飞机到达珍珠港上空时才递交宣战书,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高升号事件44年后,日军占领合肥六家畈,进入六家畈“吴氏宗祠”,此时六家畈籍的海军中将吴纫礼回乡办学,六家畈“吴氏宗祠”中有吴纫礼的照片,照片中的吴纫礼手持军刀,军刀是日本军官以前赠送的,日军因为看见了“吴氏宗祠”里面的吴纫礼中将照片,当即放下武器,恭恭敬敬的对著“吴氏宗祠”和“吴纫礼”中将的照片下拜。日军军团未伤六家畈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人一物,退出了六家畈。

 

六家畈“吴氏宗祠”祠为三进,每进五间,砖瓦结构,大门楼为宫殿式建筑,又浓厚的民族色彩。门前有石鼓、旗杆,是吴氏出过举人、进士的标志。黑漆大门红膛黑字对联是:“渤海家声远,兴隆世泽长”。安徽六家畈人才辈出,曾诞生18位杰出淮军将领,国民革命时期,又有几十位高级将领出自这里。

 

1973年,六家畈 “吴氏宗祠”被红卫兵拆除。慈喜太后的“福”字、光绪皇帝的字画匾额、李鸿章的对联、黎元洪的匾额、袁世凯的、冯玉祥的、吴中英的、孙立人的、段琪瑞的、卫立煌的无数文物,全部被毁。

 

当地人说,吴邦国的父亲出生在肥东,母亲地地道道的是六家畈吴姓人,吴邦国的故居已对外开放,但也不是以“吴邦国故居”的名义,而是以“吴氏旧居”之名,位于安徽肥东县六家畈旁边的长临河镇东街25号的这栋旧居,是长临河老街最低的一栋建筑,由堂屋、穿堂、卧室、农具室、小院和绣楼组成,室内陈列的物品,大多与吴邦国的父亲和吴邦国的幼年时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