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丰良吴逸志(第九战区参谋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5/2 8:17:52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吴逸志系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1896年11月11日出生,原名锡祺,字福胜、学行,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德国陆军大学!保定军校第六期,与张发奎、李汉魂、薛岳、邓演达等为同期同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九战区参谋长!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充满了战乱和杀伐,天未厌乱,强邻入侵,国事蜩螳,国步维艰。时代呼唤英雄,吴逸志将军就是那个时代所产生的杰出人才,他文武双全,满腔热血,去儒服,披战袍,抗击日寇,保家卫国,是何等壮怀激烈!
        1937年(民国26年),日寇侵华,全民抗战开始。南京沦陷后,北伐名将薛岳将军出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辖区包括江西、湖南等省。吴逸志出任参谋长。他们二人在东征北伐时段,是同甘苦共患难的袍泽,密切配合,情同手足。
        长沙经历了抗日战争开战以来最残酷的守卫战,日军共三次集结精锐部队进攻。1938年(民国27年),日军集结12万人,发动了对长沙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他俩率军参加江西德安万家岭战役,歼灭日寇精锐部队一个师团,战万家岭皆为血迹染遍,日本兵遗尸弃械遍地都是,堆积如山……战毕,吴逸志将军陪同薛岳将军巡视万家岭,烽火黯淡,横尸遍野。吴逸志将军望了望远方暮霭中的万家岭,指了指前面的山峦,诙谐地说:“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司令,依我看,这句话应当改一改哟,山不在高,有仗则名嘛”;将军的妙语,打破了一行人沉闷的情绪。大家都说:“这个字改得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万家岭大捷这一仗的”。万家岭大捷是抗战以来,国军正面战场一次巨大胜利,这次大捷力挽颓势,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不仅轰动全国,而且震惊世界,它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永垂不朽。此次战役震惊海内外,引起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等欧美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当全国还沉浸在长沙会战胜利的欢呼声中,吴逸志冷静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高瞻远瞩,胸怀天下,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直陈抗日雄图远略,主张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开辟新的战场,以牵制日军并消灭其主力。罗斯福总统认为吴逸志的主张对全局战略有利,发电报给蒋介石表示赞许。由于吴逸志的上书没有先征得蒋介石同意,手续不合,致使蒋介石脸上无光,恼羞成怒,要不是薛岳将军极力死保,吴逸志难免有杀头之祸。然当时有识之士,莫不服吴逸志为人中麒骥,卓尔不群!


        吴逸志将军故居~蓬芦 



        在柏林举行空中婚礼!

     
        万家岭大捷,是抗战正面战场上取得的一次“完胜”,力挽抗日颓势,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不仅轰动全国,而且震惊世界,它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永垂不朽。三次长沙会战,歼敌10余万日军。
        抗日名将薛岳名扬海外,而参谋长吴逸志却渐被人们遗忘。他的被遗忘,是因为他的世界战略眼光超越了时代,超越了蒋介石,这使他在名声鹊起、享受上将待遇时突然消失於军界、政界,回到广东省政府担任船政局局长。1949年后他前去台湾,从事军事理论研究。
        但是,他的家乡人并没有忘记吴逸志将军在国难当头的挺身而出。在梅州市客家公园博物馆内,辟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将军馆。记录了中华百年历史长河孕育出的梅州籍将军。在将军馆第13室,展出了丰顺县十位受衔将军。其中九位少将,一位中将。这位中将便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儒将——吴逸志。
     
        北伐先锋 转战大江南北
        吴逸志系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1896年11月11日出生。据《吴氏族谱》记载,丰顺汤田吴氏始祖德广公是黄帝108世孙,按照辈序,吴逸志是吴氏开遗
      基始祖德广公传下第18世裔孙。父亲吴少蓬,清季贡生,博通经史,桃李盈门。据《丰顺县志》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7月,丰顺设立临时参议会,吴少蓬即被推举为议会议长,可见平日声誉崇隆。也因此,吴逸志自幼在承接孔孟思想的同时,接受维新变革理念。
        (吴逸志将军故居“蓬卢”)
     
        垂髫之年的吴逸志曾在家乡的私塾读书,也曾替人当夥计煲过茶扫过地。后来,经人提携到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就读。191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军校六期,同学当中有叶挺、顾祝同、薛岳、余汉谋、吴奇伟等,都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惊鸿闪影。
        三年的军校学习生活结束后,时值清帝逊位,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吴逸志毅然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担任大元帅府警卫团连长。1924年,孙中山先生把黄埔陆军小学升格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培植革命武力,扫荡军阀,吴逸志担任军校教官,进而出任粤军新编第二师营长。
        1925年东征开始了,吴逸志率军参加扫除军阀的战争,立下辉煌战功。回师广州,他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团长,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其斗志更为坚定,军事指挥战术日益成熟,成为粤军中一颗熠熠升起的希望之星。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陈炯明盘踞广东的残余势力被肃清后,孙中山先生决定挥师北伐。1926年7月,吴逸志率师在广州参加誓师北伐大会,担任先头部队第四军的一名团长,与陈铭枢、张发奎和叶挺并肩战斗,率先进入湖南长沙,转战于湖北咸宁,攻打直系军阀吴佩孚。在北伐战争期间,吴逸志会同友军转战大江南北,与各地大军阀激战十余次,皆获全胜。
     
        留学德国 举行空中婚礼
        北伐成功后,吴逸志转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参议。总司令部设于广州市,总司令陈济棠、参谋长缪培南皆是北伐战友。当时日寇嚣张,广东沿海常受到骚扰,国民政府为培植英才,以公费留学方式,选送吴逸志到当年军事设施为全球之冠的德国国防大学学习军事,之后他又到柏林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系。
        这期间,吴逸志自己利用假期,自费到欧洲各国详细考察,广开眼界,获益甚多,对西方军事理论和文化内涵颇有研究。它曾受国民政府重托,建立各种关系和管道,从德国采购新式武器,充实国防,准备抗日之用。
        1933年,吴逸志奉令回国,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总参议。同年10月22日,他与中山大学化学系毕业生罗惠英(广东南海县人)又返回德国,在柏林中央飞机场租飞机举行空中婚礼,喜结良缘。之后,周游列国度蜜月,先后游览了意、德、瑞、比、匈、奥、捷、荷、英、俄、美等世界名都。
        一年后,吴逸志欲为父亲吴少蓬庆祝八十大寿,父亲希望儿子创办新式教育,建设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完全小学,融合三村私塾为一校,不分地域、姓氏、性别,男女生都能来校就读。吴逸志也认为、
      “普及教育为吾国当前急务”,便遵从父亲嘱托,用祝寿金办学建校。他自己捐款,也动员亲朋、同僚、乡人捐款,最终建起了一座可容500多学生就读的松崖学校。礼堂、教室、会议室、钟楼、图书室一应俱全,誉满丰顺。这所学校至今犹在,学子们在对吴将军的缅怀中而勤奋学习。
     
        抗日救国 打出“万家岭大捷”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升任少将的吴逸志被薛岳将军邀去担任第九战区参谋长,防守江西、湖南等省疆土。他们二人在东征北伐时段,是同甘苦共患难的战友,密切配合,情同手足。薛岳将军脾气暴躁,素有“老虎仔”之称;吴逸志将军儒雅淡定,从事参谋工作多年,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高超的军事素养,因此,也只有他才能将咆哮中的薛岳将军安静下来。这种搭档,为1938年的“万家岭大捷”奠定基础。
        “南京大屠杀”发生后,日寇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南昌,妄图再制造一个“南昌大屠杀”,然后实现对武汉国民党政府的包抄。1938年6月,江西长江要塞马当失守,日军一个月内连占彭泽、湖口和九江,并叫嚣一个月内再破星子、德安和永修3座县城,夺取和控制整个南昌。8月下旬,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偕参谋长吴逸志来到观音阁,开始仔细分析赣北抗日战场的形势,紧急调动10万兵力在德安北部的山地布下易守难攻的“反八字剪形阵”,封锁南浔线和昌九公路,并召集前线将领训话:“参加围攻的各部队一律有进无退,违者斩!”。
        1938年9月23日,薛岳利用夜间调兵布好阵势后,引诱日寇106师团先锋青木部队6000余骑兵、步兵、炮兵进入万家岭口袋阵地,万家岭是对德安县内鸡公山、扁担山等群山的总称。日寇第11集团军司令冈村甯次为了让瑞武线上的日27师团东进接应106师团,命27师团占领万家岭要塞麒麟峰,死伤4000余人后,日寇使用毒气,中国守军大多殉国,麒麟峰失守。9月28日,中国守军浴血奋战夺回尸横遍野的麒麟峰,共消灭日军7500余人。10月5日,被困在万家岭的日106师团已快弹尽粮绝,伤亡惨重,不少军官被击毙。10月8日,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亲自组织向万家岭空投了200多名联队长以下军官以充兵力,此举在整个抗战中绝无仅有。同时,蒋介石命令薛岳,务必在10月9日24时前全歼该敌为“双十节”献礼。10月10日晨8时,万家岭停止了枪炮声,日寇106师团死伤万余人,不足千人的残兵惶惶逃去。
        吴逸志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万家岭皆为血迹染遍,日本兵遗尸弃械遍地都是,堆积如山……”战毕,吴逸志将军陪同薛岳将军巡视万家岭,烽火黯淡,横尸遍野。吴逸志将军望瞭望远方暮霭中的万家岭,指了指前面的山峦,诙谐地说:“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司令,依我看,这句话应当改一改哟,山不在高,有仗则名嘛”。将军的妙语,打破了一行人沉闷的情绪。大家都说:“这个字改得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万家岭大捷这一仗的”。
        万家岭大捷是抗战以来,国军正面战场一次巨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薛岳和参谋长吴逸志率军打出的这次大捷,歼灭日寇精锐部队一个师团,在日军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万家岭大捷力挽抗战初期的颓势,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不仅轰动全国,而且震惊世界。叶挺将军评价说,“万家岭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
        万家岭战役获胜后,吴逸志晋升中将。薛岳签署的命令中说,“本战区中将参谋长吴逸志著晋支上将薪”。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享受上将待遇。
     
        长沙会战 绽放中国军魂
        抗日战争中,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成为中国正面抗敌的一个主要战场。从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日本侵华军队为达到消灭中国军队主力,打通大陆交通线,与太平洋日军相呼应的目的,一连向长沙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在长沙三次大会战中,薛岳将军指挥若定,吴逸志参谋长辅弼功深,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时代英雄。
        1939年9月,日军为消灭我军第九战区主力并占据长沙,向赣西北、湘北发动猛烈进犯。薛岳将军和以吴逸志为首的参谋部采用“后退决战”的方针,先在赣北高安、湘北新墙河英勇阻击,后撤退至长沙近郊。10月4日,我军发起攻击,日军力战不支,被迫退回战前阵地。此次会战,中日双方投入兵力共40余万人,中国军队奋勇作战,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狂妄企图,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时任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於10月7日为《新华日报》写的一篇社论《论长沙的胜利》指出:“这是抗战三年来第一个伟大的胜利!”
        第一次长沙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以后,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第一次攻势,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战前态势的一次战役。获胜后的吴逸志感慨万端,豪情满怀,挥笔写下《长沙会战大捷十首》(其一):
        千里长围战洞庭,声声鼙鼓耳边听。
        雄师荡尽胡尘恶,重见湖峰入眼青。
        其中,“千里长围战洞庭”的名句,当年竟有时贤三百余人赓吟,成为华夏吟坛光昌亮丽的风景线。
        长沙会战第一次大捷后,有一天,“蒋委员长”突由重庆飞抵湖南,在岳麓山临时行营会见薛岳将军和吴逸志参谋长,指示今后当以训练重於作战为核心。随即成立专门培养军官的战干团,蒋介石兼任团长,吴逸志任教育长,负责全团的教育和训练工作。吴逸志将他的军事著作与实践中的体会相结合,向学员亲授“图上战术”、“沙盘战术”、“模型战术”等内容。在湘鄂赣战区的南浔线上,当日本骑兵趾高气扬、纵马疾驰之时,他派人巧妙地用一袋袋的黄豆撒在马路上,致使日军人仰马翻,束手就擒。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9月初,日本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日军集结12万人,发动了对长沙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司令长官薛岳和参谋长吴逸志成竹在胸,仍然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在长沙及其周围地区部署了约30万人的兵力,计画“诱之于汩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反击而歼灭之”。此役,中国军队由於对日军进攻的规模估计不足,选择决战场地不当,加之又被日寇破译了我军的电码,因而开头处於被动,遭到重创。但是后来,中国军队重整旗鼓,改变策略,才予敌以大量杀伤,迫使日军狼狈败退,恢复到战争状态。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后,吴逸志壮怀激烈,诗思潮涌,写下《第二次长沙会战大捷十首》(其一):
        再捷铙歌满洞庭,又看气绕大陵星。
        可怜历乱倭奴骨,夜雨烦冤带血腥。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为防止中国军队策应英国在香港、九龙及缅甸的作战,并打通在长沙受阻四年之久的粤汉交通线,发动了第三次对长沙的进攻,并气焰嚣张地声称“要到长沙过新年。”
        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薛岳将军和吴逸志参谋长制订了“天炉战”计画,决定将敌人诱至炉底,即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从四面八方将敌包围,以强大的火力猛烈攻击,犹如点燃一座巨大的火炉,要将敌军烧为灰烬。
        据资料载,当时湖南民众配合政府军,以“焦土抗战”、“与日俱亡”的悲壮气概,一夜之间便使日军无法在战区内获得一粒米、一根草,所有大小公路沟壑纵横,日军的坦克、牵引车、野炮、重炮均不能通行,中国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敌人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死伤达5万余人。
        仓皇败逃的日军来不及把弃尸烧完,为了践行人道主义,让日本兵死有葬身之地,吴逸志与薛岳商议,派人将长沙城内外收拾的近千具日尸合葬于长沙南门外的黄土岭上,并手题“倭寇万人冢”墓碑一块,题联一副曰“血染捞刀河似锦,尸填黄土岭成峰”,旁书上“陆军中将吴逸志题”。1943年,该墓因风雨剥蚀重修,吴逸志将军侠骨柔肠,义薄云天,倚声一阙:
        巧逗干戈,丧命上国,可恨亦可怜,聊修京观慰春梦。欣歌秋社,瘗旅斩坏,既安且固,莫作冤魂厉此墟。
        对於抗战中的中国军队的阵亡官兵,则举行盛大的公祭活动,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以纪念这些英烈们,并从优抚恤他们的亲属。而埋葬敌军并立墓碑的做法,只有那些具有世界眼光的军事家,方有胆略敢为。
        对於长沙会战的胜利,海内外同胞和同盟国友人,一致欢腾庆祝。国内外报刊和电台,连续报导成为最热的新闻。中共创办的《中华日报》也发表《论长沙保卫战与目前军事任务》的社论,高度评价长沙大捷,指出了它的重大国际意义。当年湖南演艺人士,主动将长沙三战三捷的题材,编成地方戏剧,把薛岳将军扮成英明果断的刘备模样,吴逸志参谋长则成了足智多谋的孔明模样,广受群众喜爱。后来索性接受邀请,下乡演出,以满足大众的期望。
        海内外同胞,对参加长沙会战的第九战区官兵进行热忱的慰问,吴逸志接受了全国慰劳总团的慰问和献旗,并荣获甲等荣誉纪念章,他的抗日事迹收入《广东抗战人物志》。
        吴逸志自己又为《第三次长沙大捷喜赋十首》(其一):
        两度狂澜靖洞庭,又传笳鼓马前听。
        星沙依旧金汤固,一样丹心照汗青。
     
        著眼世界 提出军事战略
        当全国还沉浸在长沙会战胜利的欢呼声中,吴逸志冷静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进行军事理论研究和总结。在硝烟弥漫的苦战间隙,吴逸志将军将自己对战争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冷静思考付诸於笔端,出版了大量的军事著作,这样的人在国民党军队中确是凤毛麟角的。1940年,吴逸志将军著有《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和《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
        《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只是一本尚未公开发表过的,只作内部档案书籍的小册子,然而作者精心谋篇布局,已形成一本既有存史性价值又有可读性趣味的著书,成为研究万家岭大捷的不可多得的珍本。书中,吴逸志将军先忆及当时战况,然后就战事提出自己的五点感想:一是用之於山地作战的部队,重质不重量,大兵力不能同时展开,其胜败多取决於先头部队;二是持久作战的主要指导要领有两点——多构筑预备阵地和保有主动转移阵地之自由;三是在防御时,如两翼有依托,应竭力利用反八字形阵地;四是作战时,关於空间和时间有轻重缓急之不同,重而急者,虽尺寸分阴必争;五是必须立於主动地位,始能出敌意表,必须出敌意表,始能战胜敌人。在著述中,吴逸志将军运用了大量万家岭战争实例来支援自己的论点,即是对万家岭大捷的经验总结,又是为后来的军事活动提供指导参考。
        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意味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重大转折。吴逸志在胸怀战区事宜、放眼祖国的同时,关注起世界国际大形势起来,於是,他写了一份关於加强亚洲战区作战的意见书。在意见书中他精辟的分析了亚洲战场的局势以及其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直陈抗日雄图远略,主张在缅甸、印度抗击日军,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开辟新的战场,以牵制日军并消灭其主力。
        这一战略构想,得到众多高级将领的支持,蒋介石回函中说:“该员热心研讨,见解甚是,殊堪嘉慰。尚希继续精研,俾资参考”。白崇禧的题签是:“大著悉洞时势,语重心长,至佩卓尔!至主张先击溃日本,再会师柏林,尤与鄙见不谋而合,谨留供参考。”孔祥熙、张治中、陈诚、何应钦、阎锡山、龙云等党政要员皆题签支持。当时有识之士,莫不景仰吴逸志为人中麒骥,卓尔不群!
        看这麼多军政高官支持,吴逸志著实自我愉悦了一番,然后通过在外交部工作的连襟兄弟,把英文版提交给了盟军方面。事过不久,这份战略构想还真出现在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白宫的办公桌上。
        对於这份来自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建议构想,罗斯福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一向从谏如流的罗斯福认真的看完了文章的译稿,对於吴逸志提出的应以重兵於印度抗击日军,从缅进行反击,并集中五到十个精锐之师投入太平洋战场,在同盟国中承担更多的义务的论调十分支持。他对於吴逸志的战略构想可谓赞赏有佳,特意回电告知其的战略构想已经交与有关部门作为制定战略方针的参考了。
        吴逸志见美国总统亲自为自己回电,自然是乐得合不上嘴,於是他电报将经过告知了蒋介石,心想自己的战略既然有利於亚洲战场中国战区,那麼“委员长”势必将会非常高兴,但是吴逸志万万没有料到,见到电报后,蒋介石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免去了他的战区参谋长职务,交军法执行总监部查办。蒋介石此时正和罗斯福派的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彻底破裂,正在实施如何将史迪威赶走,他岂容自己的下属背著自己与美国总统来往?
        在薛岳的再三周旋下,吴逸志免了杀头之祸,只好含恨解职回老家反省。他的战略构想被中美所接纳,包括展开缅甸战役,但他的人却自此黯然失色。专制的蒋介石政权,催折了具有世界战略眼光的一代将才!
        著书立说 弘扬军事成就
        1948年3月,吴逸志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广东省代表,次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交通部广州航政局局长兼治海航政局局长。同年秋,从海南经澳门转赴台湾。1958年前后任“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台北区两权第一研究组召集人和广东同乡会顾问。
        吴逸志被誉为儒将,军事著作颇多。主要著作有《实际统帅法之概述》、《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模型战术概要》、《抗战五年我军战见战法之研究》、《现代军人》、《为政与论兵》、《国家盛衰之理》、《南浔抗战回忆》、《长沙各次会战记》、《做人与做事》、《现代人与现代青年》等。诗文甚丰,另有专辑。
        1961年11月,吴逸志偕夫人赴祭罗卓英将军途中,因心脏冠状动脉栓塞而猝逝,享年66岁。下葬于台北市郊士林镇内两广公墓。祭悼者甚众。
        附
        吴逸志大事年表
        吴逸志,广东丰顺县人。原名锡祺,字福胜、学行,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先后在德国国防大学学习军事,在柏林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系。参加过北伐战争,是著名的抗日儒将和军事理论家。
        1896年:11月11日生於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
        1914年:黄埔陆军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军校。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第四军团长,第八路军部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
        1929年:赴德国留学,在德国国防大学学习军事2年,之后在柏林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系。
        1933年:奉命回国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参议。同年在德国举行空中婚礼。
        1937年:出任第九战区参谋长,获颁少将军衔
        1938年:与薛岳一道率军抗日,取得“万家岭大捷“。
        1939年:获颁中将军衔,与薛岳将军一道指挥长沙会战。
        1942年:提出亚洲抗日新战略,在缅甸、印度抗击日军,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开辟新的战场。得到美国总统嘉许,但被蒋介石撤职,吴逸志回乡反省。
        1948年:3月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广东省代表。
        1949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广州航政局局长兼治海航政局局长。秋,赴台湾。
        1961年:11月11日在台湾去世。
     
     
        众人皆知平型关大捷,却不知有万家岭大捷。万家岭是一处地图上找不见的不知名的丘陵地带,位于风景秀丽的庐山西南脚下(今赣北德安西南的磨溪乡曙光村),当年万家岭战役的主战场遗迹方圆约四百八十万平方米,如今已是江西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8月至10月间,中国抗日名将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在德安万家岭地区,依据独特的地形地势摆下了一个口袋阵,诱使日军王牌部队一0六师团成为瓮中之鳖。经过最终十二天的激战,一万多日寇葬身在万家岭山野中。万家岭战役痛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消息当年振奋全国。薛岳的故交、时任新四军军长叶挺闻讯后十分激动,称赞“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永垂不朽”。
        吴逸志(1896—1962)名福胜,字锡祺、学行,广东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时任中国抗日名将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参谋长,并于1940年编《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序中提到的唐永良当时任第1兵团第32军141师师长。
        题德安万家岭战场(并序)
        吴逸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冬,唐永良(字古樵)师长率师出击。道经万家岭,览战地遗迹,摄影十六帧见贻,因有牌记装具,证明皆倭寇骷髅及战马之骨也,感赋之。
        茫茫墋黩血玄黄,楚尾吴头古战场①②。
        鼙鼓填酣奔万马,旌旗旖旎拂三霜③。
        雄师难撼声威壮,大将咸推智勇长。
        蓦忆当年歼虏处,罡风弹雨逐斜阳④。
        德安形势记兵争,博水潭潭万领横⑤。
        壮士鹰扬声震地,将军龙跃剑屠鲸。
        山川莽荡胡烽黯,草木萧疏寇胆惊。
        战骨已随秋露冷,倭奴犹自梦长征。
        睥睨沙场亦快哉,翻将战迹画图来。
        骷骴历乱霾榛莽,血渍斑烂幻藓苔⑥。
        广汉魂啼秋夜雨,昆明土黑劫余灰⑦。
        遥知岛国招魂日,应悔穷兵是祸胎⑧。
        湘赣功高蔚国光,精忠两字久名扬。
        指挥若定钦孙武,筹策诸疏愧子房。
        京观祗今萦蔓草,汉家终不失珠囊⑨。
        天河共洗胡尘恶,纠缦光华照故疆⑩。
        ------------《丰顺县志·卷二十五·艺文三·十八》(民国邑人李介丞编撰)。《九江市志》(第四册),九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凤凰出版社。
        【编者注】:
        [1]墋黩:纷乱,混乱。《隋书·许善心传·梁史序传》:“属阴戎入颍,羯胡侵洛,沸腾墋黩,三季所未闻:扫地滔天,一元巨厄。”玄黄,指天地。
        [2]楚尾吴头:九江一带古代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
        [3] 三霜:晚秋之霜,喻白色。
        [4]罡风:道家称天空极高处的风,现在有时用来指强烈的风。
        [5] 
      修水,一作“博水”。博阳河(属鄱阳湖水系),发源于瑞昌市南义镇湖炎洞,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全长93公里,境内79.7公里,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小头水、庙前港、徐山水等7条支流,水面346.7公顷,最后出口为东南角共青天南湖,注入鄱阳湖。
        [6]骷骴:死人骨,肉未烂尽的残骨。《周礼·秋官·蜡氏》:“掌除骴。”《注》:“谓死人骨也,……骨之尚未有肉者及禽兽之骨皆是。”唐韩愈《昌黎集·五·寄崔二十六立之》:“过半黑头死,阴虫食枯骴。”
        [7]昆明句:昆明池是汉武帝所开,凿池时在池底掘得黑灰,东方朔说:天地大劫将尽,就会发生大火,把一切东西都烧光,叫做劫火。这是劫火后遗留下来的残灰。
        [8]岛国,指日本。
        [9]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蔓草,爬蔓的草。珠囊,指五星的躔度。《尚书?考灵曜》:“天失日月,遗其珠囊。”郑玄注:“珠,谓五星也。遗其囊者,盈缩失度也。”师
      隋?薛道衡《老氏碑》:“三浓应铜爵之鸣,五纬叶珠囊之度。”
        [10]纠缦,亦作“糺缦”,萦回缭绕貌。
     
     
        沁园春.万家岭大捷
        万家岭大捷,中国军队一举围歼日军106师团,是役为中国军队抗战中惟一的全歼敌一个师团的光辉战例,除逃脱千余人外,其第一二三(木岛)联队、一四五(池田)联队和一○一师团的一四九(津田)联队以及配属部队,计一万余人,全部被消灭,并有三百余人被俘。新四军军长叶挺称:“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王耀武和张灵甫都是在万家岭战役中让全国人民铭记的.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至今已鲜为人知,今特写出,纪念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
        赣水苍茫,暮鸦惊月,阵成御敌汹突。
        天炉欲化,鬼域凶神,违令亦无心怯。
        良谋决策。操胜算,天兵传檄。
        看啸傲强虏显英雄,魂消魄散灰灭
        浴血沙场壮烈,痛歼倭奴,国史留页。
        哀鸣末路,插翅难逃,一网尽罗妖孽
        神州报捷,喧乐鼓、冤仇初雪。
        却今日,俱掩尘埃,几人知晓同悦
     
        附:同题旧作
        花发沁园春 . 万家岭大捷
        阵势雏成,逆倭狂傲,蹑踪疾进狼突。
        居心叵测,背袭南浔,天险欲图情恶。
        将军抗令,谋胜算、奇兵飞檄。
        敌虏誓歼显英雄。硝烟弥漫灰灭
        奋勇当先壮烈。裸身提刀威风,杀贼豪杰。
        师承古智,截断归途,几度搏争尸叠。
        天狼誓射,仇怨雪、万家传捷。
        鼎足耀、史册留芳,战场凭吊夸绝。
     
     
        粤军名将吴逸志诗文选
        [薛岳的参谋长,参加万家岭战役,及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大捷十首
        1
        千里长围战洞庭,声声鼙鼓耳边听。
        雄师敢洗胡尘恶,重见湖峰入眼青。
        2
        人钦百战岳家军,挟策犹惭志不纷。
        依旧西南雄局在,朗潭修赣气屯云。
        3
        漫天烽火逼罗城,滚滚江流气不平。
        正伏奇兵齐杀敌,应知主帅极英明。
        4
        形势兵争到眼明,胸中成竹意峥嵘。
        将军自有纵横略,救国精忠负胜名。
        5
        诸将勋劳智勇全,存诚妙算是心传。
        风占鸟角孤虚术,都得临机料敌先。
        6
        雄哀健弱钦孙李,进退神迟慕赵班。
        六路迎攻寒寇胆,赣湘甲胄尽欢颜。
        7
        万家岭外忆躯除,幕阜山前布阵图。
        却笑虾夷吞象郡,鄱阳飞渡洞庭湖。
        8
        兵家形势握湖南,山叠江纡锁钥函。
        纵有龙蛇侵海界,何难与圣话三三。
        9
        胜境时来败境难,静如处子寒如山。
        忠诚自可回天地,干济方能历险艰。
        10
        虏尘指日洗山河,痛饮黄龙一放歌。
        四万万人心不死,那愁荆棘泣干戈。
     
        第二次长沙会战大捷十首之五
        1
        再捷铙歌满洞庭,又看气绕大陵星。
        可怜历乱倭奴骨,夜雨烦冤带血腥。
        2
        寇势艰危计已穷,拼将孤注掷湘中。
        犬羊奔突逢罴虎,一似当年草木风。
        3
        救国精忠四字标,云龙风虎气凌霄。
        盛名久著军难憾,漫比潢池盗弄潮。
        4
        雄师挞伐奋鹰扬,民物昭苏喜若狂。
        涤尽腥膻赓六月,算无遗策愧韩张。
        5
        击楫中流猛着鞭,同仇与子扫狼烟。
        炎黄帝胄精神在,重整河山廓八埏。
     
        第三次长沙大捷喜赋十首之五
        1
        两度狂澜靖洞庭,又传笳鼓马前听。
        星沙依旧金汤固,一样丹心照汗青。
        2
        诱敌围歼让扑城,四郊战垒血流平。
        雨花台畔重回首,白骨森森照眼明。
        3
        卷土重来逼岁除,败徵如匕见穷图。
        雄师指顾飞江汉,京观行看遍两湖。
        4
        孰谓雄风不竟南,新墙壁垒等淆函。
        合镌岳麓山头石,大捷长沙纪第三。
        5
        会当扫荡超东海,笑折樱花一醉歌。
        大汉雄风依样在,共挥逐日鲁阳戈。
     
        万家岭战场照片
        1
        茫茫墋黩血玄黄,楚尾吴头古战场。
        鼙鼓填酣奔万马,旌旗旖旎拂三霜。
        雄师难撼声威壮,大将咸推智勇长。
        蓦忆当年歼虏处,罡风弹雨逐斜阳。
        2
        德安形势记兵争,修水潭潭万岭横。
        壮士鹰扬声震地,将军龙跃剑屠鲸。
        山川莽荡胡烽黯,草木萧骚寇胆惊。
        战骨已随秋露冷,倭奴犹自梦长征。
        3
        睥睨沙场亦快哉,翻将战迹画图来。
        骷骴历乱埋榛莽,血渍斑烂幻藓苔。
        广汉魂啼秋夜雨,昆明土黑劫余灰。
        遥知岛国招魂日,应悔穷兵是祸胎。
        4
        湘赣功高蔚国光,精忠两字久名扬。
        指挥若定钦孙武,筹策多疏愧子房。
        京观祗今紫蔓草,汉家终不失珠囊。
        天河共洗胡尘恶,乣缦光华照故疆。
     
        清风阁(并序)
        麓山清风峡,凿祠弃土成邱,因筑室其上,额曰:清风阁。形势雄奇,景物幽美,星沙湘渚,横列案前,诚巨观也,诗以纪之。
        移山筑阁别有天,二离箕斗棂檐缘。
        松枫得地植万千,斧斤所赦数百年。
        高节奇文傲山巅,红叶青林万壑妍、
        碧草如烟雨露鲜,满山蜀锦丽杜鹃。
        新栽桃李遍溪边,春意覃敷汇百川。
        鸡犬不到隔人烟,夭好燐幽水潺湲。
        画图欣赏大自然,停骖小住且留连。
        两袖徐来风拂弦,小鸟作客云作笺。
        盘餐市远花飞筵,玉酒此间有逸泉。
        明月清风何须钱,醉风之意寓真诠。
        双株大树峙门前,阳夏高风窃慕焉。
        艰危百战愧身全,到此仿佛人间仙。
        有时日暗雨绵绵,云海尘寰似九渊。
        临深履薄每拳拳,常从爱晚景前贤。
        匈奴未灭遑息肩,修我戈矛转乾坤。
        封姨吹角奏凯先,登临忧乐上吟鞭。
        名山之名不虚传,安得暇日长周旋。
     
        谒曾文正公墓感赋
        墓在湘江西岸之坪塘狮子山,离长沙35里。
        1
        有清宰辅孰贤豪,立德立言公独劳。
        一代勋名犹事小,千秋师表实功高。
        狂澜欲倒凭扶挽,浩气长存仗冶陶。
        狮子山前瞻谒处,依依不尽听松涛。
        2
        灵开衡岳纵英明,已溺已饥宇量宏。
        举世滔滔思古道,精忠耿耿为苍生。
        波翻东海鲸犹在,板荡中原寇未平。
        公不生迟八十载,与公攻打石头城。
     
        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
     
        吴逸志(万家岭作战时为第九战区长官部中将参谋长)
     
        (甲)南浔线会战概述
     
        南浔附近地形概要
     
        南浔,系九江至南昌一段而言,中间约120公里。有南浔铁路及公路,为敌南下之要道。德安,位于南浔线之中部,东北为庐山,西北为岷山,东南为鄱阳湖,西南为万家岭,沿铁道附近为平坦地,部队易于运动;其两旁之山地,内部均有道路,除野炮外,各兵种通过无甚困难;铁路公路主要桥梁,均经破坏,鄱阳湖内,浅水兵舰通过无阻。要之此带地形,陆海可以协同作战,对装备优良之部队极为有利。
     
        敌人作战方针之透视
     
        自马当、九江相继不守,敌酋 
      俊六驱兽军30余万,溯大江南北以西窥武汉;而以有力一部,沿南浔线南下,企图略取德安、南昌后,再西趋长沙,遮断粤汉路,对武汉形成大包围,以歼灭我大江南岸之野战军。阴谋狡计,至为毒辣!初不料遭我挫败于南浔正面之金官桥,星子附近之东西孤岭,以及德安以西之万家岭麒麟峰。不独原计划粉碎无余,而攻略武汉,亦费时四个月,要皆南浔一役战之实力消耗过甚,故其凶焰为之大杀也。兹将万家岭之役以前作战经过,提要概述于次:
     
        沙河金官桥之战斗
     
        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下旬,敌松浦师团及台湾波田支队,与海军舰队八十余艘,协同呼应南下。八月一日,其先头进出于沙河平湖岭之线,迄三日,敌陆海军联全开始向我平湖岭一带阵地炮击,日必千发,工事随毁随修,守兵依然几立,相持至五日,敌由河洲上施放毒气,掩护陆海空军联合攻击,激战至暮,演成白刃战,或予驱逐,或予聚歼,我阵地前端,已无敌人立足地;至牛形山、黄大脑、狮子山及金官桥等地,皆成同一状况,形成循环不断之拉锯争夺战。如此相持者凡六十余日,敌之锐气全挫,战斗力消耗过半,终不得不赖稻叶师团之增援,由岷山协攻,始克占有若干据点以自固。据俘敌文件载:仅金官桥附近战斗,其步兵一一三联队长田中大佐于八月二日战死于金官桥附近;同联队第二大队长板田大尉,于八月二十七日战死于金官桥附近;步兵一二三联队第一大队长田中佐,于九月一日战死于王家大屋;同联队第十中队长黑川中尉,于九月二日战死于白家洼;又一四五联队长市川大佐,于八月六日战死于河洲上。敌伤亡之惨重,由此可以想见。在九江、德安间,我敌肉搏血战,大小数十百次,或主力相搏,或轻兵相接,长或兼旬,近亦昼夜,寸土寸草,皆为血迹所染遍,即敌幸取一要点,亦莫不付出重大之代价,故虽三次增援,终于无功。
     
        东西孤岭之战斗
     
        敌因金官桥攻势顿挫,知由南浔正面南下不能成功,乃变更计划,企图以伊东师团略取星子,沿德星公路攻占东西孤岭,越隘口街南趋德永间,抄袭我德安右侧后,遂于八月下旬展开血战。东西孤岭为隘口街之锁钥,隘口街又为德安东侧之门户,于敌势在必攻,于我势在必守。敌有计划之攻击者五次,使用大量毒气者六次,历时五十一日,大小三十余战,卒被阻于战阵地前,寸土未得,伤亡奇重!氢俘敌文件载:敌步兵一零一联队长饭冢大佐,于九月三日战死;步兵一四九联队第二大队长,于九月十二日负重伤;一零一联队第一中队,机关枪第二中队,一四九联队之某中队,皆伤亡殆尽。此系敌人之片断之记载,其全盘伤亡数字之大,自不难推想而知也。
     
        麒麟峰之战斗
     
        敌既再挫东西孤岭,乃转其锋于右翼。于九月十八日,以由华北新来之本间师团于九江登陆,沿瑞武公路西窜,企图一面协同近卫师团之一部,威胁我德安之左侧背,一面绝断我修河上下游之连络,乘机夺取武宁。其铃木联队,于二十五日占领白水街附近之要隘,攻击麒麟峰。麒麟峰者,我阵地关键也,若为敌占,将影响尔后战局,故乘敌立足未稳之际,决予以至大打击,剧战至二十六日晨,将敌全部击溃,其伤亡约4000余名,我团长杨家骝于是役忠勇殉国;计获步马枪500余支,轻重机枪26挺,生俘20余名。但敌以存亡所关,虽受重创,而野心未戢,增兵反攻,并施放大量毒气,我官兵多作壮烈牺牲,故于二十七日午后,麒麟峰不守,入夜,我举行猛烈反攻,肉搏至翌晨,歼敌3500余,残敌数百向朱家塘溃窜,乘胜追斩,敌几全覆!夺获山炮六门,迫击炮8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32挺,步马枪460余支,骡马100余匹,其余军用品甚多,生俘15名。此役之后,瑞武公路之敌,锐气大挫,先是武宁濒危,至是保得无恙。
     
        金轮峰之战斗
     
        当我于麒麟峰获得胜利之时,敌酋据飞机报告(有中国军大部,沿永武公路向箬溪、武宁运动),以为我右翼兵力必已抽调一部前往武宁作战。于试图越隘口街直趋德安之念,死灰复燃,乃牵制我围魏救赵之计,意欲乘虚进犯金轮峰,包围隘口街侧背,以牵制我军。故伊东师团,以主力于九月二十六日夜潜入鹅公包深谷;而我已扼要部署完毕,于二十七日拂晓,由三角尖、金轮峰、南康尖,分路合围,居高临下,势如秋风扫落叶,敌虽拼死突围,顽抗约八小时,终因受创太重,仓皇万状,人马自相践踏,被我歼来联队长以下800余,获重机枪12挺,轻机枪34挺,步枪400余支。此役一零一布施联队,被我消灭殆尽。
     
        (乙)万家岭作战经过
     
        一般战斗经过
     
        敌松浦师团,既于南浔正面,首遭痛击于金官桥,继被阻于马迥岭,苦攻数月,伤亡奇重,其沿铁路进犯之迷梦,不能实现。九月上旬以来,我军占领乌石门线阵地后,两翼悉依托山岳,中央凹八,形成反八字阵地,无异张袋捕鼠;敌寇新挫之余,在此阵势之下,不敢再试其中央突破之惯用战法;而其左翼友军之伊东师团(一零一师团)又被阻于隘口街以东地区,不能西越雷池一步;于是乃会同瑞武路之本间师团(二十七师团)改向我之左翼包围,该师团企图以主力突破五台岭,进出德安西南,于九月二十三日,在凤凰咀师团司令部下达甲字第六十一号作战命令,其要旨如此:“师团以主力,于九月二十六日突破五台岭附近之敌阵地,进出于德安西南方,自侧背攻击德安周围之敌;同日向黎山(柘林东北15公里)二房郑之线前进。”基于命令部署之侧翼迂回作战,寇酋松浦以为心胜,故步枪每支仅配弹二百发,作为战斗全期之使用量,其野炮因山地运动不便,概留置后方,仅携带山炮、迫击炮,粮秣则每中队自行携带行李辎重积载者,共为六日份。如此轻装,意在急进;而其骄纵之气,亦无以复加!初不料竟于万家岭山谷间,遭我全部歼灭也。至其前进部署,系分为两纵队,区分如下:
     
        甲:左纵队:司令官青木,配步兵第一三六旅团(欠两中队),山炮兵第五二联队第一第二两大队、迫击炮第三中队、卫生队一部,传骑一部。
     
        乙:右纵队。司令官山地,配属步兵一一一旅团第一四七联队(欠第十中队)、炮兵第一零六联队第一大队之第一第二两中队、临时追击炮第三中队、工兵第一零六联队之一小队、炮兵侦察班、无线电一部、卫生队一部、传骑一部。
     
        丙:两纵队之前进境界,为摆树脑、陈家源、鸡公山、燕尾山、王家山、何村、大樟树坳、杨家山相连之线。又其留置于马迥岭一带地区者,仅为步兵第一二三联队第一大队(欠一中队),步兵第一四七联队第十中队,及机枪一小队;骑兵第一零六联队(欠三分队)。合计不足两千,守备大坑头、马迥岭、鱼鳞山及和尚洼、东北高地,绣球脑各要点,以防我军之攻击。二十五日,该敌第一三六旅团在鸡笼庵以西,第一旅团在李庄以西,分别集结;师团司令部亦移至西岭帅。自二十六日黄昏开始转进,二十七日先头窜抵竹坊桂,经我首挫其锋,继以主力续至,自二十八日迄十月二日,陆续窜入王家山、万家岭、何家山深谷间,经我东南西三面围攻,将敌退路完全遮断。斯时敌已弹尽粮绝,其赖以苟延挣扎者,全由飞机输送少数之补给。我为彻底歼灭该敌,决以德星、南浔、瑞武三方面兵力,包围其于万家岭山谷间,捕捉而歼灭之;于十月五日处置于下:第六十六军,将原守隘口街、金轮峰一带阵地交替后,于本(五)日黄昏,经德安、永丰桥,向宝山西南地区前进,随即占领金娥殿、公母岭之线准备攻击;第一期攻占何垅山、邓家山、王家山、狮子庙,第二期攻占港口程、头口、王家泛王,第三期攻占石头壁、面前山、凤凰山、并截断敌北向联络。第四军占领公母岭(不含)、小金山、大金山(不含)之线,准备攻击,第一期攻占石头壁、面前山、熊家坂、杨家坂,第二期攻占西尖山、石堡山、大樟树坳,第三期攻占沙不傅、马鞍山、斗母岭。第七十四军占领大金山、狮子崖线,准备攻击;第一期攻占万家岭、箭炉苏、田步苏,第二期攻占老虎尖、石马坑刘、桶巷、港村,第三期攻占梨山、周家北端高地、乌童岭。第一八七师(欠一旅)一三九师孙旅占领狮子崖、墩上郭、长岭、张古山、杨家山、城门山(不含)线阵地,于七日夜猛烈佯攻牵制当面之敌,随七四军攻击之进展,准备追击。新十三师(附新十五师一旅)占领城门山、洼山、猪头嘴线,拒止敌人,俟攻势部队将第二期任务达成时,即以有力部队,由杨家洼、陈家山道,进占青山堂、焦山岭,控制经自杨堆向西道路,遮断敌之西向联络。第一四二师位置于东塘附近,俟攻势部队达成第一期任务后,即行出击。第一期攻占乌童岭、蛤蟆垅、骆驼山;第二期攻占义门、刘湾洼、光冈山,包围敌之右侧背。第九一师(欠一旅)及一四二师之一团,占领墨赤山、碗坛岭、黄土尖、乌龟山、高垅山,田家、王家山、柘林线阵地,并策应攻势部队之作战。第六十师、第六预备师,应在来垅岭南北线,竭力迟滞敌之前进;并在猪头咀(不含),杨家山、马坳、向浒线占领阵地掩护攻势部队之作战。
     
        炮二团第三营,及炮一团第六连,在棋田以北地区占领阵地。以主力制压敌之炮兵,及协力友军攻击万家岭田步苏、石堡山、老虎山之敌。以一部协力机动部队之出击。七日之夜,开始总攻,连克王家山、熊家坂、樟树宋、石堡山、梨山、刘家、石马坑刘,盈坑塞谷,计夺获山炮16门,迫击炮28门,轻重机枪200余挺,步枪3000余支,马骡数百匹,其余军用品无算,并生擒倭寇百余名。其被我炸毁及自投深谷之武器,更不知凡几。据投诚军官中山泰德笔供“此役松浦师团,除留守南浔路正面部队,战后未受伤之官兵,得脱者仅二三百名,该师团长松浦仅以身免,其炮兵及无线电台全数毁灭,实为江南空前之血战”云。松浦师团,既全被歼灭,敌自认为侵华作战之一大失败;适其覆灭之讯传于国内,敌之朝野,莫不震惊!对该师团交相鄙薄,因此补充兵闻拔入该师团者,均认为不祥,相率痛哭。其悲惨之境况适于其战前之嚣张气焰相反!按此役与敌连续血战者,亘九昼夜,斩获之多,实为江南空前之歼灭战,迄今万家岭间,犹白骨累累,徒供吾人之凭吊,兴无限之感慨!而此赫之万家岭战场则永垂不朽矣。
     
        各部之战斗经过
     
        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九师:
     
        十月八日午后六时,我九五二团及九四九团之一部,协力续向老虎尖山顶之敌进攻展开血战,我官兵努力冲杀,前仆后继并集中迫击炮机枪火力,向老虎尖最高点奋击,将其北部工事摧毁,乘势突入,敌狼猾逃窜,歼敌大半,占领老虎尖全部。即以九五二团范营,由老虎尖沿高地向南挺进,协助九五零团攻击万家岭之敌,于九日午前一时,越松树熊西侧高地,同时九五零团亦进至杨家坂以南地区,彼此取得联络后,东南并进,协力夹击,午前六时,攻战茅坪聂北端高地,旋敌五六百突至石马坑刘附近,企图掩护其主力西移,迭向石堡山西南高地反攻,争夺甚烈,阵地屡失屡得。未几,敌以飞机协力,进攻益烈,而我忠勇官兵,麈战愈力,顽强之寇,终被击溃,当其纷乱之际,我九四九团第三营,乘势猛追,沿途毙敌甚众,夺获山炮轻重机枪甚多。时敌酋松浦,为求自身逃脱,亲以残部六七百,向我猛扑,我官兵奋勇争先,又歼敌甚众,我营长张光农裹创力战,旋亦阵亡,该营大部官兵,同作壮烈牺牲!九日午后七时五分,我攻击万家岭部队,以分进合击之战法,勇往迈进,首将盘踞茅坪聂之敌悉数廓清;续于茅坪聂南端展开血战,我九五零团从正面攻击,其奋勇队绕出茅坪聂东侧,九五二团在松树熊以火力夹攻,敌陷入三面包围,急向田步苏方面溃窜,我奋勇队乘胜截击,歼其大部,其一部退入田步苏,又被我包围歼灭。我军克田步苏后即由万家岭西侧向最高峰仰攻,斯时敌正凭险与第四军韦团相持于半山,我九五零团乘势进迫,敌以势蹙力穷,以大部转向九五零团当面猛扑,又展开血战,混战半小时,将敌击溃,占领万家岭最高峰。我九四九团、九五二团扫清石堡山西南附近高地残敌部队,亦于是夜斩获甚众。十日午前五时,敌酋松浦,率残寇千余,马二三百匹,向大樟树坳方面突围,经我石堡山守军截击,歼灭大部,松浦仅以身免;其一部折向石堡山西南端高地散窜,经我守兵迎头痛击,悉数歼灭。同时,箭炉苏之敌,亦经我九四九团肃清,毙敌亦众。至是万家岭地区之敌,已歼灭无余矣。
     
        第四军第九十师:
     
        九月二十七日,敌一零六师团之大山及矢野部队,由闵家铺窜抵竹坊桂,面前山,大屋贾一带地区。我田团第一营第二营两营,于二十八日上午六时,由洼下桂、东坑坳进攻,第三营同时由刘家岭击敌侧背,敌藉其飞机大炮之威力,激战竟日。为歼灭该敌计,于二十九日上午三时,以田团之一部,占领刘家岭刘,马尾塘、鸡公树刘,韦团第三营,占领桥咀王(即锹溪王)堵击,阻敌向西南窜,而以田团之主力,及张团之一营,再行围攻前面山、大屋贾之敌,战至上午八时,歼敌大半,夺获军用品甚多,残敌二三百,向西北纷纷溃窜,我田团第三营及张团第三营,分途急追,敌窜集马尾塘,喘息未定,我急蹑至围击,斩获甚多。旋敌大部续至,于三十日午窜抵万家岭西北之熊村,分向我韦团万家岭、大金山、玉清观及我一三九师墩上郭阵地猛攻,经我集中火力痛击,敌终未逞。至下午五时,该敌似有向东窜犯模样。即抽调张团及吴团之杨营,占领层岭及其东北附近阵地,以堵击之。进犯万家岭、大金山、玉青观之敌被我阻击后其后续部队步骑千余,炮七八门,于十月一日上午一时,陆续增援,再向我小金山、万家岭猛攻,终未获逞。旋敌骑七八百,向西南经田步苏窜至狮子崖、玉清观一带高地,企图抄袭我之左侧背,我遂于上午五时,抽调张团,由层岭向玉清观、狮子崖之敌攻击,并令吴团之杨营,向玉清观东北之笨重截击,韦团之曾营,由万家岭、聂村,任村侧击敌背。自上午六时开始攻击,敌凭险顽抗,赖我官兵奋勇血战至下午五时,将玉清观、狮子崖一带阵地完全占领,残敌退据狮子崖以西之扁担山。扼险对峙。二日上午六时,续向扁担山之敌攻击,当占领山腹,敌退据山顶,藉机炮威力拼死抵抗,旋增援千余逆袭肉搏三小时,我张团黄营伤亡殆尽;迄下午七时,我一零二师许团之两营弛至增援,占领狮子崖阵地待机。八时以后,敌仍不断向我大金山、狮子崖一带猛烈攻击,均经击退。三日上午八时,我韦团一部,由大金山向面前山、靠背山、杨家坂之敌攻击,并制其东窜;下午三时,将杨家坂及万家岭北端高地完全占领,残帮退万家岭西端,及熊村、田步苏、箭炉苏一带,凭其石堡山炮火之掩护拼死顽抗。四日上午七时起,敌不断向我杨家坂东端高地进攻,至下午三时,复以援队向我猛扑,我韦团以伤亡甚大,致万家岭北端,及杨家坂东端高地,于下午四时被敌占领。而扁担山之敌,自朝至晚不断向我狮子崖阵地猛攻,但均经击退。五日上篝下一时,扁担山之敌四五面,分向我狮子崖一零二师谭、刘两营攻击,同时大金山方面,敌亦向我一零二师陈营进犯,均被击溃。是晚,以韦团一部,协同友军围攻万家岭之敌,激战彻夜。六日上午四时起至下午七时,扁担山之敌三四百,向我狮子崖孟猛扑均补充我击溃,迄下午八时,该敌转向我五八师万营碉堡山猛增攻,经派张团黄营支援之,阵地无变动。七日上午一时三十分,敌二三百,又向五八师碉堡山攻击,我张团黄营仍动摇之,阵地不变,同时,敌二三百向杨家坂大金山我韦团阵地攻击,均经我击退。当百之敌,连日被我到处痛击,其南窜之企图已被粉碎。我军为彻底歼灭该敌,乃以六十六军、七十四军各一部,实行围歼。本师附一零二师之许团,奉命以主力确保现阵地,并向西佯攻,箝制当面之敌协同友军作战。乃于七日上午十一时,以田团之张刘两营,控制于大金山附近为佯攻部队,其余各团,以主力固守现阵地并各派有力之一部,于七日上午十一时,向西佯攻。
     
        敌据险顽抗,激战甚烈,而敌另一部,又猛犯狮子崖,直战至八日上午四时,敌势始挫。惟敌机二三十架,自午至申,向我阵地更番轰炸,阵地多毁,入夜,敌五六百,分犯鸡公岭、狮子崖一带之守备部队派田团张、刘两营及韦团之柯营,向扁担山、万家岭一带及大金山西北高地一带之敌攻击,当克大金山西北高地,遂向箭炉苏之敌攻击。敌自深入被我围歼以来,伤亡甚大,粮尽弹绝;自九日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敌机一面轰炸我阵地,一面自机下降下军官数十人,并投下少许粮食补充,以图苟延残喘,是时,我已逃选奋勇队二百名并以田团之两营、韦团之一营,随奋勇队由大金山向箭炉苏东端高地之敌攻击,以吴团之杨营、张团之黄营、田团之李营,向市民担山一带之敌攻击;其余守备部队,努力箝制当面之敌协同友军于下午七时开始攻击。我官兵前仆后继,战斗至烈,至十月十日国庆上午五时,将敌主力歼灭过半,先后占领箭炉苏、大金山、扁担山一带阵地。同时,万家岭之敌,亦被我击破,残敌纷向箭炉苏、高坑潘、墩上郭、哔叽街各附近深谷散窜,又经我官兵奋勇围歼,遂于午前八时,将敌全部肃清,俘获无算。
     
        自九月三十日以迄十月十日,连次战役,赖我官兵忠勇用命,卒将敌一零六师团歼灭,粉碎其南窜之企图,得掩护我左侧背之安全,坚固南浔线之作战。
     
        第七十四军:
     
        九月三十日,我五八师三四八团,向万家岭之敌开始攻击,敌即转攻为守,当时雨后运动困难,是夜我第一第二营长负伤,敌寇伤亡五六百。
     
        十月一日,敌山炮两连,在万家岭及道童岭梨山间,不断向我射击,拂晓,我三四八团重新发起攻击,于万家岭南方高地,演成剧烈之阵地争夺战,往返冲击,敌我伤亡均重,迄三日夜半,以奇袭方法,一举突入敌阵地,与敌激烈肉搏;四日三时,占领箭炉苏以西高地,惟受万家岭制高点及其西侧高地敌之瞰射,伤亡甚重,赖我官兵沉着,敌虽反攻七八次,均经击退。
     
        五日,敌机极活跃,傍午,敌步兵于其炮兵掩护下,向我哔叽街长岭阵地进礁,经以三四四团及三四三团第三营于正面迎头痛击,以三四三团之另一部向张古山、杨家岭间侵入之敌逆袭,激战五六小时,毙敌二百余,六日,敌机更活跃,掩护步兵千余,又向我张古山阵地进犯,我守兵冒死抗拒,以受敌机之轮番轰炸,全部殉国,张古山北部陷落。
     

        七日,五一师一五三旅为攻击部队,一五一旅(欠三零二团)为预备队,于午后六时准备完毕,八时,以主力向长岭张古山攻击,以一部绕张古山侧背,向哔叽街进攻,遮断敌后联络。新锐之军,士气旺盛,进展极为顺利。但敌于占领长岭北部后,即陆续增兵,作为攻击据点,希图以主力进出抱桐圩达其包围我军之企图,故抵抗甚烈,经我几度猛扑,竟将长岭克复,敌虽迭次反攻,终被击溃。至占领张古山制高点之敌,初亦顽抗,经我四面包围,白刃相搏,将敌大半歼灭,遂亦攻克;残敌由山岭滚下,狼狈逃窜。是晚,敌凑集全力,向张古山反攻,战斗至烈,我三零五团预备队用尽,营长王之干阵亡,连长以下,伤亡亦众,但乃奋勇冲杀。至八日曙,敌已披靡,无何,敌机二十余架,突临阵地上空,投弹如雨,我忠勇战士,血肉夺回之阵地,化为焦土,亦继五八师守此制高点之官兵全数殉国,敌于占领此制高点后,其飞机轰炸益烈,午后,敌步兵向我阵地全面猛攻,我俟其接近,即起而肉搏,敌屡常重创,歼敌近千;我三零五团团长唐生海,营长胡雄,均负重伤。迄黄昏我集全力出击,再克张古山制高点,惟因代团长于清祥殉国,其余官兵亦蒙重大牺牲,不得已撤回原阵地,待机进攻。至挺进张古山侧背向哔叽街攻击之一部,因此地关系敌军存亡,如故我遮断,则悉成瓮中之鳖,故已构成强固工事,顽抗不退,且迭次增援逆袭。而张古山正面战局变更,我军冒险深入,众寡悬殊,为敌重层包围,遂于八日悉作壮烈牺牲,而敌之伤亡更较我为倍蓰。再就地形言之,张古山制高点,为附近山地之最高峰,南陡北缓,荆棘没顶,利于守而不利于攻。盖以小部队攻击既难奏效,而使用大部队攻击,则又无地展布也。此次我军进攻,均系攀藤附葛而上,倾斜急竣,运动至艰;而敌保有此制高点,则可长驱直下,是以不惜重大代价反复争夺;数日以来,阵前遗尸,达六七百具之多,敌寇伤亡之众,可以概见。九日,奉令于五八师拣选突击队二百员名,任墩上郭、箭炉苏方面之突击;于五一师拣选突击四百员名,任张古山、哔叽街、田步苏方面之突击;(万家岭、石堡山、老虎尖、杨家山、李村、金村、松树熊,均为我友军突击队之突击目标。)于下午六时,我炮兵开始射击后,即开始攻击前进。我五八师突击队,向箭炉苏进攻,抵万家岭南麓,虽为敌火及侧防机能所阻,赖我官兵用命,奋勇排除万难,经彻夜之搏战,至十月十日国庆,将敌全部歼灭,遂克箭炉苏。五一师突击队于夜八时向张古山北端进攻,以白刃将敌警戒部驱歼后,即向敌主阵地进攻,激战二小时,敌虽一再增援,而其数日来拼全力所获之制高点,卒被我克复,计争夺五次之多。随向哔叽街之敌猛攻,敌凭此街东南小庙附近强固工事顽抗,其援队亦赶到增加,我官兵奋不顾身,咸抱必死决心,努力搏击,激战至曙,敌势已靡,而我援军驰至,续战至十月十日国庆午前八时,将敌全部歼灭,遂克哔叽街。环顾四周,举凡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皆为血迹所染遍,虽我亦受相当损失,但能张我军威,摧彼暴敌,实足与国庆纪念,同伸普天之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