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4/6 10:59:41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在中国南方,有些地方的地名,用字在中原地区是没有的,比较奇特。比如,在浙江福建一带,有些地名里有个“岙”字,在浙江温州的乐清、洞头、苍南都有“北岙”这个地名,在温州平阳的南麂岛上,有“大沙岙”这个地名。“岙”字发音是“坳”,意思也是“坳”,指山间平地,指山坳,不过“岙”字在中原地区和中国北方,很少见到。在广东东莞大岭山镇,有个地方叫“矮岭冚”,这个“冚”字在中原地区和中国北方也很少遇到。“冚”发音是“砍”,意思是全部。

在广东还有一些的地方地名里面有个“吓”字,大名鼎鼎的吴氏鱼灯舞的发源地,是深圳沙头角沙栏吓村,大名鼎鼎的中英街就在村子里面,沙栏吓里面有个“吓”字,现代的人,觉得这个“吓”字不可理解,其实这是中国使用简化汉字之后,才出现的问题。繁体字“吓唬”的“吓”,是“嚇”。在汉字简化之前,没有人认为“吓”字是“嚇”字,没有人认为“吓”字是害怕或吓唬的意思,“吓”字在当地读音是ha,表示的是上下的“下”。

据传,在客家吴氏族人尚未到沙头角之前,沙头角附近沿海早有一批本地人居住。这个地方,有的地是无人荒地,无主的地,可直接利用,而有的地则需要向本地人买。本地人看到买地的人越来越多,地价上涨,要在地契上动手脚。原来的地契上写着位于某某地方“卖上下”,在中国文化中,常常将南方称为下,比如说到广州,称为下广州,到北京,称为上北京,所以“卖上下”指的是卖两个方向的地方。但是有本地人擅自将“卖上下”的“下”字左边加上一撇,“下”字就成为了“不”字,并在这个“不”字之后再加下“卖下”两下字,成为“卖上不卖下”,从而引起纠纷。吴氏族人于是将“下”字的左边加个口字,将“下”字左边可以加一撇的部位用“口”字占住地方,而改为“吓”,这样一来,之后的本地人再也没法在地契上动手脚了。一传十,十传百,结果,人们约定俗成地用“吓”来代替“下”,如同会计用大写的“壹贰叁”代替“一二三"来记账,以防篡改和笔误,从而“沙栏下”成为了“沙栏吓”。直到解放后汉字简化,沙栏吓的吓成为了吓了一大跳的吓,让人不可思议。

在深圳还有一个地方是“沙吓”,比“沙栏吓”少一个“栏”字。沙吓村是深圳海韵大厦的所在地,海韵大厦是深圳吴文化交流会的会所所在地。在中国,带“沙”字的地名都是有水的地方,沙吓这个地方也有一条小河,据传在以前,这条河是可以行船的,河水发源于深圳梅林山,流到广东的东江,这里的居民可以从这里用船将货物经东江运入南海。沙吓村原来是人气兴旺的村落,现在也是深圳龙华区的繁华之地,离深圳北站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