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吴氏祖地宗亲会会长吴仁山拜会《暹罗吴国》作者吴本立宗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建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4/5 17:52:43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2018年4月4日下午,无锡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无锡吴氏祖地宗亲会会长吴仁山、办公室主任吴仁兴、副秘书长吴建东实地考察苏州泰伯庙,此庙建于汉代。

    在这期间,拜会了苏州热心于吴文化研究人士吴本立老宗长。1933年出生的吴本立是苏州“皋庑吴氏”家族的成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文专业,曾长期从事“比较家谱”研究。

    他曾获悉,300多年前100多名英国人来到今美国波士顿地区定居,现在每个人的后代都成了大家族。他由此联想到,中国人迁居海外后,家族也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从此,他加大了对海外华人家族资料的搜集力度。

    2012年,吴本立偶然从网上看到了一则介绍“马来吴氏王国”的资料,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该资料未注明马来吴氏王国的具体地点,他就专程前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找到当地的吴氏宗亲会,希望了解这个王国的情况,可对方表示不知情。吴本立毫不气馁,又去当地档案馆、图书馆、大学查阅资料,前前后后待了一个月,可还是没找到答案。追踪这个王国其实在泰国境内,回国后,吴本立翻阅地图,发现马来半岛上曾有一部分土地归泰国管辖,他脑海里闪现出一个想法:马来吴氏王国会不会在今天的泰国境内?

    2013年,吴本立前往泰国求证,一开始查了许多英文书都没有线索。后来,清迈市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用泰文上网检索,查到一则资料:一个姓“素旺奇里”的家族在泰国南部接近马来西亚的宋卡地区建立过一个诸侯国,被百姓称为“宋卡吴王”。这会不会就是网上说的马来吴氏王国?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吴本立联系上了在曼谷开律师事务所的素旺奇里家族事务负责人维京。一见面,维京就拿出了泰文版家谱,封面最上方印着的一个大大的汉字——“吴”,这让吴本立备感亲切。

    果然,维京就是马来吴氏王国国王的后代,“素旺奇里”就是中国的吴姓。维京告诉吴本立,根据家谱,他们家族的祖先叫吴让,字士侃,原籍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今龙海县)山塘乡西兴村,后来到马来半岛谋生。1775年,吴让被泰国吞武里王朝建立者郑信封为宋卡城主,这个王国一直持续到1904年,是南洋华人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吴氏家族先后有8人担任了城主,多位城主参加过抗击外来侵略的战斗。

    此后,吴本立查阅《沙堤吴氏家谱》等资料,发现吴让是古代吴国始祖泰伯的96世孙,祖根在苏州。

    于是他产生了用英文把两个吴国的血脉传承关系写出来的念头。但马来吴氏王国的资料多为泰文,为了让书稿表述更精准,这部分历史最好由泰国方面精通英文的人撰写。2015年1月,吴本立带着已完成的古代吴国历史书稿再度前往泰国,找维京商量后半部分书稿的事宜,但维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撰写。这时,曼谷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建议吴本立去找同为吴让后代、曾任泰国副总理的岱隆•素旺奇里,说岱隆经常在电视里讲述家族历史,是这方面的研究专家,而且英文水平很高。吴本立怀着忐忑的心情打通了岱隆的电话,原以为对方不一定会理睬他,没想到岱隆当即邀请他去自己家,并出示了用泰文编写的家族史。经协商,岱隆答应亲自撰写马来吴氏王国部分的英文书稿,并于当年8月将成稿交给了吴本立,由吴本立联系出版社出版。因为泰国古名暹罗,该书书名中就用了“暹罗吴国”的称法。

    为了这本书,吴本立先后花费了五年时间、十多万元,五次前往马来西亚、泰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他觉得非常值得。吴本立说:“古代吴国第一代君王泰伯是个具有开拓精神的人,而吴让身上也体现了这种精神,把泰伯、吴让的历史写出来,可以帮大家尤其是海外华人了解并弘扬这种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吴仁山会长与吴本立宗长畅谈了从文化、经济各个方面,相互之间非常认同,表示以后加强交往,共同为吴家发展方向出谋划策。
    苏州泰伯庙位于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为纪念古公亶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历史可追溯至东汉, 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现尚存至德桥、至德坊、大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

    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建泰伯庙,郡守麋豹建泰伯庙于阊门外,阊门在古苏州是“东西红尘之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在苏州名胜山塘街之旁,五代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吴越王钱镠为避兵乱而将泰伯庙迁于阊门内的桃花坞。从山塘沿唐朝白居易所开的山塘河而行,步行七里,即达被称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古称“七里山塘到虎丘”。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苏州泰伯庙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字。随后,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时在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三让高踪”,乾隆历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苏州泰伯庙。可见苏州泰伯庙之地位。

    在苏州泰伯庙西北方向60里之处,是无锡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在今无锡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为纪念古公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明代出现无锡泰伯庙为东汉桓帝时建的说法。经过历代修建的泰伯庙,是一组群体建筑,庄严辉煌。 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苏州泰伯庙


左起:吴增魁宗长 吴本立宗长 吴仁山宗长



吴本立宗长


吴本立 与 泰国前副总理岱隆·素旺奇里


附 马来吴氏王国后裔 泰国电影明星 番赤塔-吴

/Article/art/Person/201511/2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