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刘二公祠是万历元年,知县吴大训、耆老吴祚等建。其中,耆老吴祚,乃南头吴氏洪渊公十二世孙也;
资料显示,明朝于万历元年(1573年)剖符设县,赐名“新安”,取其“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之义,创建“新安县”,巡道刘稳乃第一功臣,南头父老吴祚“号吁伏地”倡建“新安县”,也是功不可抹!“南头吴氏”昔日倡建“新安县”,奠定了今日深圳和香港的蓝图。
不但如此,“南头吴氏父老”吴松山和吴祚,父子两人,能受知县吴大训所托,统筹集资《重修赤湾天妃庙》和《兴建汪刘二公祠》,足见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非比寻常,《志》称他俩为“耆老”,按《汉典》解释是“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 ,也可解释为一般的“德高望重的长者”。
在《南头吴氏族谱》里,由于资料短缺,暂时还没有找到,吴松山和吴祚父子俩,到底是“士绅”?还是“长者”?或两者兼而有之?据资料证实,吴祚享年78岁,已达七十古稀之年,“长者”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吴祚”其人:(详见嘉庆新安县志)
在《嘉庆县志》“前言”二。深圳历史上的修志概况有载:
9.【明崇祯】张二国、曾起莘《东莞县志卷七艺文志(陈士俊)东莞场志序》中提到:“东莞盐场。。。。。。。。兹其场之父老甘溪郑志锐氏,谋诸吴祚氏、龙骥氏。。。。。”居本《志》,郑志锐、吴祚、龙骥氏皆明嘉庆、隆庆间人。《志》的“吴祚”,就是“南头吴氏”十二世孙“吴祚”。吴祚原来是明嘉庆、隆庆间,经营东莞盐场的富商。
嘉庆新安县志原文;
文中提到的“东莞盐场”,据县志记载,“东莞盐场管辖“七栅半”:南头、辛甲、海北上、海南、巷头、海北下、叠福半柵。”可知,南头也是“东莞盐场”之一。而“其场之父老甘溪郑志锐”,要“谋诸吴祚”等,所谓“谋诸”者,“是谋划、想办法”或是“商量、交易”的意思。
由此可以推断,一个“东莞盐场”的经营者郑志锐,要 “谋诸吴祚”,显然,吴祚家族,是个“盐商”,是个经营收购、贩运盐业等贸易生意的“盐商”,同时,他受到地方的敬重,应该算是个“士绅”吧。据资料显示,新安县自宋朝起至明朝,盐场、盐栅和盐务遍布全县沿海地带。产盐后进行集中贸易的地方有新安埠(今西乡),彭城埠(南头冈子城外石围塘汎侧),固戍埠(今宝安机场一带),白石埠(今南山区白石洲)等处。至于吴祚家族,在何埠经营?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资料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