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了的汲黯《论季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李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18 14:22:56  文章录入:吴李才  责任编辑:gohwu
 

 

 被遗忘了的汲黯《论季子》

作者:吴李才 (2018-1-18)

首次在国内公开报导(西汉)名臣汲黯论季子其所谓“四非”(非孝、非公、非仁、非智)原文,简写为汲黯《论季子》。他撰于大汉元朔之戊午六年(前123),距今巳经有2140周年了!新年伊始,让这位汲黯《季子论》走上网络平台“曝光”,缅怀他对吴季子文化之历史性贡献。

在《公羊》、《左传》、《谷梁》的笔下,春秋贤者季札完全是正面的评价,而被遗忘了的汲黯《论季子》,沉睡在美国犹他家谱学会藏书库内,竟然无多少人知晓,真是奇也怪哉!自(唐)独孤及(725~777)《吴季子札论》之经典辨析文问世以来,对季札的德行出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反面新评价,在各地吴氏网站平台上,从来就没有学者、编者主动地转载过它的全文,难道独孤及评论季子“四非”会影响季子之贤者形象吗?不会吧!这位西汉史学家汲黯《论季子》比独孤及《吴季子札论》成书早900年,未见有争议文献,并有同朝共事的太史令司马迁《史记》为他立传而驰名于世。试问:如果没有汲黯《论季子》,怎么可能有独孤及《吴季子札论》、萧定撰《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缪昌期撰《延陵十字碑》等辨析文的出现呢?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推动着中华姓氏文化的发展,却没有影响季札之贤者形象这是现知的史实。

汲黯论季子》中赞曰:季子“其观乐明智,掛劍明信,避位明让,全身明孝,泣死明仁,事生明得”(简称“六明”)。结论是什么?汲黯认为“得明哲之理,而精用之矣”。由此可见,汲黯《季子论》逻辑清晰,文字工整,思维敏锐。我相信汲黯《论季子》文献的发现,必将引起专家学者对这位汲黯之史实有更多的关注与探讨。

本文录入汲黯《论季子》部分原文、汲黯简历、历史对汲黯评价以及笔者浅谈汲黯,供读者阅读与参考。汲黯《论季子》是一篇有待探讨、考证的佚文,暂不作全文录入,见谅。欢迎各地汲氏族谱和吴氏族谱等能找到更多的汲黯文献,在网络平台上转载交流!

      一、汲黯《论季子》部分原文

                图1汲黯《论季子》,撰于大汉元朔之戊午六年(前123)。

    来源:美国犹他家谱学会(Genealogical Society of Utah)。

笔者注:原文共二页,每页8行文字。现录入第一页2-8行,第1行是题款,未录入,改为汲黯《论季子》,特此说明。

[点校] 汲黯《论季子》

论季子废先君之命,非孝;附子臧之义,非公;固执信谅,坐视沉淪,非仁;出能辨音,入不讨乱,非智。是不知时,并不知天然。国之嗣服在人,智术可得,而测国之厯数在天,非人可得而争。泰伯之奔,以先王所属。公器有归,心与义合,人与天合。季札则时难势难,诸樊无季历之贤,王僚无武王之圣。贪愎悍骄,隱禍萧墙,理不可谕,智不可施,用暴易暴,社稷干戈,变经行权,……。

他与独孤及《吴季子札论》说的“窃谓废先君之命,非孝;附子臧之义,非公;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出能观变,入不讨乱,非智。”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论季子》之“四非”文字内容对照看到,俩人之“非孝”、“非公”内容完全相同,“非仁”有差异,“非智”也基本相同。由此可见,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言论辨析关键之一,是当年历史条件下,对“固执信谅,坐视沉淪,非仁”与“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有不同解读,敬请专家学者评说吧。 

二、汲黯简历

       2、西汉名臣汲黯像载自《百度百科》,吴李才制作

汲黯(?-前112年)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景帝时以父任为太子洗马。武帝初为谒者,出为东海太守,有治绩。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分为右内史,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任中政事井井有条,从未废弛荒疏过。好直谏廷诤,武帝称为“社稷之臣”。汲黯雄才大略,刚正不阿,主张正义,救世济贫。

汲黯一生秉正嫉恶,在他眼里只有是非对错之分,而无身份地位之别。他为人倨傲严正,忠直敢谏,从不屈从权贵,从不看别人脸色行事,敢在朝堂上指出皇帝的错误,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恨。逢迎主上,以此令朝中上下皆感敬畏。因为他所忠于的是汉朝的江山社稷,考虑的是这个国家和百姓,而不是自己的私利。因此正如后来谋反的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评价的那样:“汲黯这样的人固守志节宁愿为正义捐躯,所以很难用不正当事情诱惑他。”这就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精神。这样的精神自然足以成为后世的楷模,为官者的榜样了。主张与匈奴和亲。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汲黯墓位于河南省郸城县汲冢镇十字街西500米路北,1963年6月,被省文化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镇名皆因"汲黯"之名而命名。汲冢遗址、汲黯墓碑志见图3所示。

       图3、汲冢遗址汲黯墓碑志 —载自《百度百科》,吴李才制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单位,一九六八年八月八日立。

三、历史对汲黯评价

    图4、(汉)司马迁《史记》,汲黯传节录,载自卷一百二十,71-89页(指数码页,下同)共10页,节录第71页。来源:《四库全书》。

〔笔者注〕:元代赵孟頫(1254-1322)于延估七年(1320年),书写的小楷作品《汲黯传》,在日本东京永青文库藏。

司马迁在《史记》中赞曰:“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载自《史记》卷一百二十,第73页)

司马贞赞曰:“河南矫制(注:指汲黯),自古称贤。淮南卧理,天子伏焉。积薪兴叹伉直愈坚”(载自《史记》卷一百二十,第89页、(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卷三十)

西汉淮南王、思想家刘安曰:“(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译为:喜欢直率地提出劝谏,坚决地守节义,难以用错误来迷惑。载自《史记》卷一百二十,第79页)

汉武帝刘彻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译文―武帝说:“说得对。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说到汲黯,就很接近了!”载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七汉纪九)

四、笔者浅谈汲黯《论季子》

汲黯于公元123年撰《论季子》,此时司马迁约23岁,任郎中。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于公元前104年开始著述《史记》,直到公元前91年全书完成。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汲黯做了一个“好传”(图4),也属“愤青”之间“惺惺相惜”。据考,司马迁的堂兄司马安(注:黯姑姊子司马安),也是汉武帝时代的大官僚,此人“四入九卿”,当朝为相。司马安亦少与黯为太子洗马。由此可见,司马迁、司马安与汲黯都在汉武帝朝为官,彼此之间、司马氏与汲氏有融洽的亲戚关系。我认为汲黯撰《论季子》之“四非”,他们应该交流过看法而认同的,故得“明哲”而“精用”之《季子论》,这正是汲黯理解之吴延陵家庙碑文了。贤者是一位“明哲”之人,是指明智睿哲,洞察、通达事理之人。如果既得“明哲之理”,也得“明哲保身”,就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春秋时期季札内心是怎样思考的呢?如果我们脱离了《公羊》、《左传》、《谷梁》的记载和吴国历史背景,读者怎么可能确切理解吴季札的政治选择情境呢?有待寻找文献和文物佐证吧。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益呢?冯士彦先生说:唐朝的独孤及评说季札“非孝、非公、非仁、非智”,激情奔放,惋惜,愤慨,读来不能不受其感染。我写了《季札让国是与非》,替季札辩护。我承认季札确有“不智”而独孤先生之难季子,也不是真要踏上一只脚,是爱之弥深,痛之弥切,求全责备而已。(《季札贤、愚漫议》,载自中华延陵季子网2012-09-07)。中山大学付教授黎汉基认为可以得出教益:“让国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绝对价值,怪责季札要为僚亡负责固然不是,但不能反过来认为凡有让国之心必是正确和正义的。”(让国的争议——以《春秋》季札叙事为研究案例,载自《现代哲学》20163)都写得很有理据,有人情味,值得拜读。这些历史人物来到世上,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们相信对被遗忘了的汲黯《论季子》与独孤及《吴季子札论》的评说都必将在民间继续存在

五、本文附件:吴季子札论

[原文] 

        图5、(唐)独孤及撰《吴季子札论》载自《毗陵集》,卷七,第63页(数码页)。

来源:《四库全书》总校官庶吉士 臣侍 朝,校对官庶吉士 臣陈崇本,謄录监生臣王世臣;臣王杰详校,详校官助教 臣常循,乾隆四十一年(注:1776年),十月恭校

[点校]     (唐)独孤及撰《吴季子札论》

谨按:季子三以吴国让,而《春秋》褒之。余征其前闻于旧史氏,窃谓废先君之命,非孝,附子臧之义,非公,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出能观变,入不讨乱,非智。左丘明,太史公书而无讥,余有惑焉。

夫国之大经,实在择嗣。王者慎德之不逮,故以贤则废年,以义则废卜,以君命则废礼。是以太伯之奔句吴也,盖避季历。季历以先王所属,故篡服嗣位而不私,太伯知公器有归,亦断发文身而无怨。及武王继统,受命作周,不以配天之业让伯邑考,官天下也。彼诸樊无季历之贤,王僚无武王之圣,而季子为太伯之让,是徇名也,岂曰至德?且使争端兴于(接下页)

6、(唐)独孤及撰《吴季子札论》,卷七,第65页

(接上页)上替,祸机作于内室,逐错命于子光,覆师于夫差,陵夷不返,二代而吴灭。

以季子之闳达博物,慕义无穷,向使当寿梦之眷命,接馀昧之绝统,必能光启周道,以伯荆蛮。则大业用康,多难不作。阖闾安得谋于窟室?专诸何所施其匕首?

呜呼!全身不顾其业,专让不夺其志,所去者忠,所存者节,善自牧矣,谓先君何?与其观变周乐,虑危戚钟,曷若以萧墙为心,社稷是恤,复命哭墓,哀死事生,孰与先衅而动,治其未乱,弃室以表义,挂剑以明信,孰与奉君父之命,慰神祗之心,则独守纯白,不义于嗣,是洁己而遗国也。国之覆亡,君实阶祸。且曰非我生乱,其孰生之哉!其孰生之哉!

[译文]     (唐)独孤及撰《吴季子札论》

谨按:季札三次退让继承吴国王位,《春秋》这部经典上对此大为褒奖。我从过去的史书中验证了一下以前听到的这种说法,私下认为,不听先王的命令,不能叫作孝;与子臧让位的义举相比附,不能叫作出以公心;坚持长子继承的礼制,保全自己的节操,使得国家被篡夺,君王被杀死,不能叫作仁;出使外国能观察形势的变化,在自己国内却不去讨伐叛乱,不能叫作智。左丘明的《左传》和司马迁的《史记》记述季札的事,却不加讥刺,我感到迷惑不解。

国家最重要的纲常,就在于选择君王的继承人。做君王的人担心不能立有德的人为嗣君,所以按照贤能的标准择嗣而不管年龄,按照大义的标准立嗣就不去占卜,按照君王的命令择嗣就不管礼制。因此吴太伯出走到句吴,是为了避开弟弟季历,让他继承王位。季历按照周太王的嘱托做,所以他继承王位并不是为自己打算。太伯知道王位有了归属,就剪短头发,在身上刺了花纹,毫无怨言。到了周武王继承王位,承受天命,建立了周朝。他本不是长子,但不把建立周朝的事业让给长兄伯邑考,这是以周朝天下的利益为重。那个诸樊,没有季历的贤能,那个王僚,没有武王的圣明,但季札却干出了太伯让国那样的事,这是徒慕虚名,怎么可以与太伯的至德相比呢?况且使得国内的争端发生在王位更替的时候,祸乱兴起在王族内部,于是公子光劫夺了王位,到了儿子夫差,就被越王勾践打败。国势衰落,不能恢复,父子只传了两代,吴国就灭亡了。

以季札这样见解通达,知识渊博、不懈地追求道义的人。如果先前承担了寿梦的遗命。继承了馀昧死后的王位,一定能够发扬光大周朝宗系的统治,称霸江南。那么,吴国也就能够因而强盛,许多祸乱也就不会发生了。这样的话,阖闾怎么能在地下室里密谋夺位呢?专诸的匕首又怎么能够发挥作用呢?

唉!保全自己的声名而不顾吴国的大业,坚决推让而不改变素志。所丢掉的是忠,所保存的是节,季札倒是很会养护自己,但对死去的君王怎样交待呢?与其从周朝的音乐中观察各诸侯国的兴衰变化,从戚地的钟声中觉察到孙文子处境危险,何不多关心一下自己内部的祸患,多忧虑一点自己国家的安危呢?与其到王僚墓上去哭祭回报,哀悼已死的王僚,侍奉活着的公子光,何不在争端发生前就采取行动,在祸乱未发生前就进行防治呢?与其抛弃家室来表示自己的节义,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前来表示为人守信用,何不遵奉君父寿梦的遗命,继承王位,来安慰他的在天之灵呢?就此而言,自己要保持纯洁,不追求合理的王位继承,这是干净了自己而抛弃了国家啊!吴国的灭亡,季札实在是祸患的根子。他还说:“不是我引起的祸乱。”到底是谁引起的呢!到底是谁引起的啊!

〔笔者说明〕点校和译文均来自:《吴季子札论》点校和译文,来自《吴季子札论》阅读2012-02-10,载自《冷血动物的博客》新浪博;硬笔长卷《独孤及.吴季子札论》2015-12-14 载自《虚梅的日志》网易博客载自CNKI学问《唐宋散文精华分卷》主编张盛如,朝华出版社等。均与《吴季子札论》原文作了核对。笔者删除点校中的[注释]。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