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大行《吴芮祖属支系考证》有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李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30 15:39:02  文章录入:吴李才  责任编辑:吴李才
 
 

读吴大行《吴芮祖属支系考证》有感

作者:吴李才  2017-12-30

这几天,我拜读了吴大行、吴丹樱、吴丹林的论文《长沙王吴芮祖属支系考证及其意义》(1),简称为吴芮祖属支系考证》。他们深入吴芮祖地进行调研分析,写出了学术专题报告;他们要求要求解决吴芮祖属支系归属问题之呼声,应该会引起专家学者与宗亲读者的关注与重视。

习近平主席说:“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我们应该按照这一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各地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我阅读吴芮祖属支系考证》后,认同吴芮归属于诸樊支系的看法,并在诸樊支系范围内,写一些粗浅的见解及录入部分文献,与吴大行先生交流初步看法。本文供读者参考,水平所限,错误难免,逐步修正,敬请赐教。

一、吴芮祖属支系的史实

第一,我国历史纪年表明确记载,诸樊和夫差是吴国25位君主之一,而季札和启蕃不是君主,如《史记》、《左传》、《春秋世族源流图考》、我国《历史纪年表》等有记载。《路史》也记载着吴芮系夫差正宗后裔的史实。

第二,吴王夫差之长子是太子友(一称长子鸿、一称吴幼),于周贞定王十三年撰《嗣位图序》。长沙王吴芮归属诸樊支系的关键人物

第三,旋溪吳氏支譜中《广平侯考》载:长沙王吴芮生于干越五采山(即今日余干县习太乡);余干、东乡县谱载:吴芮诞生地是古干越善乡,明清时称习泰乡桃枝村,今为江西省余干县社庚乡。

第四,(清)刘坤一等《光绪江西通志》记载,“五彩山在余干县西南八十里,战国时吴申自鄱阳徏居生子芮,五色云见故名,接东乡县界”。

第五,宋代罗愿《新安志》载:“吴村在县北七十里有吴太子墓。《方舆记》云:昔吴王为越灭,句践流其三子,长子鸿(笔者注:长子鸿即是吴太子友)逃于此死,因葬焉,遂名其葬处为吴山里”。

我认为以上五点是史实和有可信度,是考证长沙王吴芮归属于诸樊支系的佐证与关键。长沙王吴芮祖属季札支系不存在以上的依据。刘佑平《中华姓氏通史·吴姓》2000年版中,录入的《吴国世系表》之“季札(今日吴姓、延姓、延陵姓公认的始祖神)”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必须打破对《糜豹序》(2)和《如胜谱》(3)的崇拜!澄清是非、正本清源,还原真相。我认同吴芮祖属支系考证》说“吴芮系夫差正宗后裔的史实”的看法。

二、吴芮祖属支系的文献

1、(宋)罗泌《路史卷十八·后纪九》原文:“越灭吴,流其三子,长曰鸿流,婺源葬焉;(《寰宇记》婺源西七十五村葬处。名吴山。)”

2、(宋)罗愿《新安志,卷五》原文:“吴村在县北七十里,有吴太子墓。《方舆记》云:昔吴王为越灭,句践流其三子,长子鸿逃于此死,因葬焉,遂名其葬处为吴山里。”(笔者注:罗愿宋代著名史志学家。于1166年考中进士,任鄱阳知县。于1175年编撰成《新安志》10卷。《新安志》在中国方志史上有较大影响)。据说,《方舆记》,130卷,亡佚,作者是南唐徐锴920~974)南唐文字训诂学家。长子鸿是指吴太子友。

3、江西-婺源-旋溪吳氏支譜载《广平侯考》中有一句:“长沙王生于干越五采山(即今日余干县习太乡)”。南宋著名诗人王十朋曾到吴芮出生地五彩山探幽访胜,写了一首《游五彩山》的诗曰:“吴芮当年生此山,此山彩色锦官城。如今不爱繁华地,松林森林一青青。”

4、余干、东乡县谱载:“吴芮诞生地是古干越善乡,明清时称习泰乡桃枝村,今为江西省余干县社庚乡邓墩村五彩山(绵延起伏形似龙),位余干县城西南80里地”。据说,原先称邓墩乡,撤并改为由社庚乡管辖。乡政府办公楼”降级“为邓墩村委会办公场所。笔者认为两谱记载的吴芮诞生地是一致的。余干县习太乡,即现今社庚乡。

以上文献实录可见,吴芮祖属支系考证》的“吴芮诞生地江西省余干县五彩山”是正确的。

三、吴芮祖属支系的世次

从家谱文献记载中之诸樊下传的吴芮世次(世序),现知的有不同世次(如27、28、31、33世等),但只能有一个世次是正确的,哪一世次呢?

吴忠强(荣祥)《吴芮世系研究》(4)是一篇好论文,有重要参考价值,录入的吴芮文献十分详细,其中有:明成化二十年(1484)安徽《歙县澄塘吴氏家谱》,明正德安徽歙县《富饶吴氏会通谱》,明嘉靖七年(1528)安徽《休宁县市吴氏本宗譜》,明万历七年(1579)《泾川吴氏統宗族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左台吴氏谱图续编》,清光绪二年(1876)婺源《旋溪吴氏支谱》,民国六年(1917)鄱阳至德堂《吴氏宗谱》以及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修的《鸿源吴氏宗谱》及鄱阳鸡峰的《吴氏宗谱》等。他认为大多数家谱记载,芮为夫差十一世孙,世系为:诸樊(19世)→光→夫差→友→弥庸→句余→子山→涉(蹶由)→彰→穆→平→申→芮(31世)。

我读《吴芮世系研究》有感(5),认同“吴芮31世看法。这一世次类同文献还有:《安徽-涇縣-延陵吳氏宗譜-1793》、《安徽-歙縣-新安吳氏考系-1696》等。

选录如下图1—图3所示的部分家谱记载,作对照辨析,供参考。

           1、《安徽-歙縣-新安吳氏考系》-1696年版    18世寿梦—31世吴芮支系(6)      

2、《江西-婺源-旋溪吳氏支譜 》-1876版 泰伯、仲雍1世)—芮(31世)支系(7)

吴氏支系为:泰伯、仲雍1世)……→诸樊(19世)→光(20世)→夫差(21世)→友(22世)→弥庸(23世)→句余(24世)→子山(25世)→涉(26世)→彰(27世)→穆(28世)→平(29世)→申(30世)→芮(31世)→……。

    3、东乡县《马桥吴氏宗谱》民国26年(1937年)版 太伯、仲雍1世)—芮(28世)支系(1)

吴芮祖属支系考证》一文录入余干县吴氏、东乡县马桥吴氏部分世系为:太伯、仲雍1世)—寿梦(18世)—诸樊(19世)—光(阖闾)—夫差—友——句(向)余—山—涉—彰—平—申—芮(28世)—……。

从图1—2均是31世吴芮,而图3是28世吴芮,对比可见,图3中不存在有3位人物弥庸、涉、穆。山与蹶由、彰与穆是否同世?这本1876年版婺源-旋溪吳氏支譜》(图2)比民国26年版东乡县《马桥吴氏宗谱》(图3)早61年出书,多了3世,曾作出了解读,写出了辨析文(图4)摘录如下,供参考。

 

 4-1、弥容(庸)以下世次讹传考  载自江西-婺源-旋溪吳氏支譜-1876版 (下同)

                  4-2、子山考、子山之子讳涉非讳蹶由考  

                              4-3、子山考、子山之子讳涉非讳蹶由考

从图4实录可见,《旋溪吳氏支谱》之考证认为,吴太子友之子是弥庸而不是句余。由此推排结果看到28世吴芮和31世吴芮,哪一世次是比较正确的呢?

我尊重吴大行《吴芮祖属支系考证》的“对余干吴氏旧谱具有正宗性、真实性、连续性、初始性的认识”和“诸樊—阖庐—夫差—友—句(向)余—山—彰——平—”之看法,但弥庸与句余是父子关系,还是同一人,或都是吴太子友之子?必须取证求真。我还是建议我们要多看史、志、谱各方面的文献,综合辨析后,再作定论才是比较可取的。

目前吴氏《统谱》、《家谱》以及《马桥吴氏宗谱》等都认同吴芮是28世。这是吴氏世系以“三十年为一世”的旧框架,但实际的统计数据是“毎世平均年”值与“三十年为一世”的观点有较大差异。

例如:以三十年为一世,则由1世仲雍下传至28世吴芮的时间共30×27=810年,但实际时间941年(前1178-237=941),则时间差=941-810=131年,误差约4.4世,较大。如果以吴芮为31世,时间共30×30=900年,则时间差941-900=41年,误差约1.4世,较小。两者对照相差三世共90年(131-41=90)。吴芮31世比28世次的定位较为现实。

又例如:巳知18世寿梦生年为前621年,28世吴芮生年为前237年,则推算结果的每世平均年(或称为每世平均生年差预测值)F=XnX1)÷(AnA1=(621-237)÷(28-18)=384÷10=38.4年。也就是说,平均父子生年差值表明了连续10代均是约38.4年才生孩子,这不合情理。若以东汉许慎编《说文解字》定30年为1世,则累计10世之差值共84年[(38.4-30)×10=8.4×10=84],差异难道不明显吗?因此,我们在探讨世系过程中,不能视而不见或回避这个世序推排数据问题。吴申与吴芮的父子生年差值为80年,可能是特例。即使扣除这个特例80年后,则9代的每世平均年为33.8年,这一数值也不能把吴芮准确定位在28世。即使定位在28世,也无法脱离吴氏世系旧框架。由于年代久远,家谱记载失实,不排除断代缺失、改姓等情况发生,从而影响到现存的吴氏世系仍不靠谱,值得关注与思考的,不在本文中讨论。

四、结语

吴大成《吴芮祖属支系考证》说得好:“通过分析、比较、排比、演绎、鉴别、推理、判断,我们不仅可以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还可以确凿无疑地考证出吴芮祖属诸樊支系”。从吴芮归属于诸樊支系考证的角度上看来,任何《统谱》、《家谱》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紊乱矛盾的现象或错讹,故必须纠正。如果对部分世次(例如,吴太子友之子是弥庸还是句余)无法得到一致的看法,又怎么可能与各地方接谱无误呢?还必须以史、志、谱互相印证,相辅相成,流传千古。我们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派相互切磋与平等讨论,务必实事求是,在现知的文献文物考证的条件下,逐步解决吴芮祖属支系存在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长沙王吴芮祖属支系考证及其意义 作者:吴大行、吴丹樱、吴丹林,载自《华夏吴氏网》2017-12-4  

(2)东汉永兴二年三月糜豹序存疑 作者:吴李才,载自《华夏吴氏网》(2017-11-28)

(3)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公世系圖的由来 作者:吴李才,载自《华夏吴氏网》 2016-1-28

(4)吴芮世系研究 作者:吴忠强(荣祥),载自《华夏吴氏网》2016-12-15

(5)读吴忠强《吴芮世系研究》作者:吴李才,载自《华夏吴氏网》2016-12-20

(6)安徽-歙縣-新安吳氏考系-1696,来源:美国犹他家谱学会(Genealogical Society of Utah

(7)江西-婺源-旋溪吳氏支譜-1876,来源:仝上。

         (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

值此发稿之便,吴李才热烈祝贺《华夏吴氏网》建网20周年!我以笔名与贵网同行了五周年,发稿130多篇,享受着吴文化带来的快乐。 感恩《华夏吴氏网》!向站长吴卫东先生及其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祝愿贵网越办越好,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