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古城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张海滨  文章来源:金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5 17:47:11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gohwu
 
金华日报:吴宁古城会不会是越都句无遗址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张海滨  


    “东阳历史悠久,公元195年(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建县制,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这是介绍东阳历史的通用开头语。不过,在民间与学术界,一些人认为,其实在此1000年前,东阳就已是当时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在如今的东阳县城以东,曾有一个汉宁县城,又称吴宁古城,很可能是古越国的国都。

    一

    所谓吴宁古城,一般认为是自汉至隋的吴宁县城,又称吴宁故城、兴宁县城、吴宁县城,大致位置就是现在歌山、六石、李宅一带。还有人认为,吴宁古城其实就是“古越国”的国都,还有可能是越都句无遗址。但蹊跷的是,吴宁古城完全不见于正史。

    上海师范大学的钟翀博士说,《中国历史地图集》将隋代以前的吴宁县城标于此,但在现存的文献中,除了对一段残存城墙有所记载外,还缺乏其他可靠的证据,而且迄今并未对此遗迹进行考古发掘,所以仍难以确认它就是废吴宁县城,因此,一般都称之为吴宁古城。

    有关吴宁古城的研究资料如今相当贫乏,至今所能见者主要是现存地方志当中的一些片断记录。从现存的三种县志中可以看到,只有明代隆庆年间《东阳县志》和清代康熙年间的《新修东阳县志》中有关古城的叙述是原始记载,其中《隆庆志》是现存最早的东阳县志。

    据《隆庆志》记载:按旧志,废吴宁县城在县东二十七里,遗址尚存。其迁于今治,不知为何时也。

    《康熙志》对吴宁古城的调查考证比较详细,据卷之一《城郭》记载:按旧志,废吴宁县城在县东二十七里,遗址尚存。不言其处……今查县东二十七里为八都,土名楼家有城址,曲转如矩,约长二十余丈,高丈余,厚同。常行视其处,令土人试掘之,其土甚坚。所称遗址疑即是此。而其地之保曰城东保。其土神之庙曰城南太祖,亦一证也。相传周广仅二里许,其他众山环绕,两溪相夹,较今治为旷。惜其地力卑弱,不足以控制一方,以故自汉至隋,四百年间,已经再废,不如今治之可久矣。

    另外,在卷之一《城郭》还记载:邑旧为土城,周十里。中有子城:唐末县令沈彝宪筑。周方与所传八都废城遗址略相类,今城巷陌尚多以子城命名。在该书卷首地图上,还标识有古城的大致方位和城墙的形状。

    二

    1990年8月,东阳的傅金龙和李道生等曾对古城遗址进行考察,并发表《吴宁故城考》一文。据作者调查,在1978年之前,金家村西尚遗存夯土城墙,呈“厂”字形,长约200米,高约3米,底宽约6米,顶宽约3米。金家村西偏南有一口塘,称楼家塘,塘边的自然村名楼家。与清康熙《新修东阳县志》所载相符。

    三

    吴宁古城遗址可能就是越都句无遗址,这是东阳市巍山高级中学教师华柯的观点。华柯说,2003年,东阳发掘春秋古墓前山大墓,出土的墓葬是中国古代吴越墓葬文化的典型代表,墓主可能是越国的王室成员。

    前山大墓的规制与初期越国国君爵位相符。该墓出土的文物皆属古玉器类,特别是玉樽,地位仅次于鼎,在周礼中只有周王和相邦(相国)一类的人才能使用;出土的玉璧,属于六瑞之一,据周礼的规定,只有子爵和男爵才可佩谷璧和蒲璧。越国初期国力并不强大,至勾践的父亲允常时,乘吴王在郢,偷袭吴,才得以“拓土始大,称王”。允常以前的越王只不过是子爵。依《孟子正义》中王者之制列于“子”位的越王,其地位礼遇排在最下等。

    还有,在《越绝书》中提到,原越“国(国都)在南山之阳”,到勾践时才结束山居时代,“徙治山北”,在今绍兴一带开始建都。东阳正在会稽山的南部,地理位置又居于鄞与姑蔑之间,起到联系两大重镇的作用。在国力较弱时,北有会稽山可作为屏障,在吴越以浙江为界的初期,东阳一带更是退可守、进可攻的战略要地。考东阳历史沿革,东阳旧属诸暨,越国故都有俾中、大部、句无等,多称在诸暨,就有在东阳的可能。

    华柯说,金家村民称古城为“豪城”,在东阳话中豪与王音近,那么,此处会是王城吗?村民金荣信回忆后山有一山头叫九午山,《说文解字》“句,曲也,从口纠声”,又据出土文物“越王句践剑”中将“句”写作“鸠”,“越王者句剑”的“句”写成“州”,而东阳话“州”、“鸠”均读“九”,那么,九午山极可能就是句无山。

    四

    在东阳北江盆地的丘陵上,发现了很多处处大型土墩墓,有的封土长达三四十米。考查这些年来东阳发现的大型古墓葬,大多分布在以“吴宁古城”遗址为中心、直径5~10公里的范围内。而在古代,城与墓葬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墓葬一般就在城边上。东阳发现这么多高规格大墓,说明当时这座城不是一般的城,极可能为“诸侯国”都城。

    另外,东阳曾出土高等级的车马饰、编钟等青铜器。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元甫认为,墓葬多少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联。如此众多大墓的发现,说明西周时期东阳人类活动多,是相当重要的地方,很可能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吴宁古城恐为越都句无遗址。

    马云鹿对东阳古越都城和吴宁古城也有推测,认为越国早期古都建在今东阳六石后里村一带,因为“后里”是两个姓氏,“后”与“郈、厚”为同一姓氏三种不同写法;“侣”也是姓氏,今较罕见,“后侣”地名后变成“后里”,或解释为“后来的城里”。马云鹿认为,“后里”村一带有春秋战国的石室土墩墓,极可能在此存在过两三个古都。第一个可能为越国早期之古都,建在后里(后侣)村,第二个即“后来的城里”,建在后里(厚里)村,为山越族建之诸候国、方国、部落都城。这推测的三个古都城,第一个为先后存在的越国早期都城,年代大约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第二个为越王勾践在此处三年时间的临时都城;第三个为山越族建立的都城,年代大约在秦至东汉时期,即建立汉宁县之前。

    不过,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些说法。至今,与“诸侯国”相关的猜测只是猜测,史料上的有关记载是一片空白。东阳博物馆馆长陈荣军说,西周古墓群与吴宁古城、古越都城句无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