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前传(民间小故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1 20:33:54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偏居东南沿海地区,就有吴、越两个国家。两国本来和睦相处,后随着战争频频发生,直至公元前473年吴国被灭亡,越王北上称霸齐楚会盟。后还是被楚国所灭。

 

吴越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按现代来讲,就是浙江、江苏、安徽一带,这都是近在咫尺。从有关资料记载:吴越原本同是一个宗族,后分为二个支族。又据《夫差内传》记载: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这说明,吴越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风俗习惯。

 

吴国自寿梦称王以后,寿梦生有诸樊、馀祭、馀味、季札四个儿子,当王位传至馀祭时,就有史记载:吴越早就发生战争了。称吴王馀祭出兵攻打越国,俘虏了一些越兵和缴获的战船,令越人看守。公元前544年(周景王三年),馀祭视察被缴获来的越国战船时,被守船的越人刺死。由此开始,吴越两国由和变成仇了,归根到底就是由恨变仇,越结越深,最后酿成吴国灭亡的结局。

 

公元前510年,因吴国攻打过越国,越王允常记恨在心。于公元前505年发起向吴国开战,命公子勾践率一个偏师(约六千人左右),在松江岸边排马布阵,企图并吞吴国,树威中原。吴王阖闾也不示弱,指派大将军孙武为统帅,伍子胥为副将、韩胜为先锋率领一万多名军队前往松江岸边应战。

 

韩胜遵照孙武的战略部署,把大部分军队埋伏在芦苇、草丛中,阵前只有二千官兵暴露在越军面前,越军主将公子勾践对消灭孙武所部的吴军信心十足,认为自己的兵力至少多于对方三倍,而且还选择了一个没有退路的死阵地——松江岸边背水结营。第二天,天刚亮,勾践率领的越军就抵达战场,发现吴军已经等候多时,可是军队仍旧非常严整,背靠松江自东向西列阵,没有丝毫不稳定的迹象。此时越国公子勾践命令越军也布好兵阵,开始向吴军进击。可是对面的吴军军阵似乎因越军的出现,军阵起了一些波动,勾践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下令越军全速冲杀。因为吴军人少,想要一举建功的勾践所部争相前进,致使部队混乱而不成战斗队形。

    当两军即将交锋之际,孙武突然擂响战鼓,吴军部队闻声骤然奋起还击,韩胜的飞熊军直扑越军正面,在附近的芦苇、草丛中埋伏的专毅和唐盾率领的一千剑士旅从左右两翼杀出,将越军的阵形分割成两段,以正面还击的与两翼包抄相结合的战术突袭越军,越军有些招架不住。在这萧瑟秋风的季节里,残阳如血,地上的草木全部被踏平,热血染红了沼泽地,又在这松江拐弯的狭小地界,短兵相接,血刃相搏时金属迸发出的火花和断裂的声音,连同锐器割断喉咙,刺破铠甲,搅动五脏六腑的声音,还有冲杀声、惨叫声,呻吟声不绝于耳。孙武的主力军经过长时间的迂回,又突然出现在斗志已经濒临崩溃的越军背后,已成包围和数倍于彼。越军大惊,陷入了彻底的混乱。越军的局势终于完全失控,勾践眼看局势已经无可挽回,他掉头准备突围撤退。

 

    韩胜率领的飞熊军竟然如同快刀切豆腐一般,将抵抗的越军的军阵迅速的切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而韩胜几乎如同进入无人之径,轻松地杀到公子勾践面前。同时负责保护公子勾践帅旗几名越军全部被杀,标志这支越军最后的抵抗意志的帅旗终于被吴军砍倒了。此时,越军主将勾践身边的十多名卫士都已被韩胜诛杀,勾践的战袍已被斩裂,甲胄因冲击而龟裂,连头盔都掉了,另乱的头发在空中飞散着,冠冕也不知道到那里去了。韩胜和十多名将士将勾践团团围住,各持着刀剑对准勾践,装出要刺杀的样子,只要韩胜一声令下,勾践的人头就会落地。这时,韩胜对将士说,别杀他。韩胜已看出公子勾践的眼神中已经彻底失去了战斗意志,就按照当时传统的战争礼节向勾践行了一个军礼,希望他自觉接受被俘虏的命运。此时的公子勾践已有气无力塌软身体,无奈地回了一个尴尬的军礼,直接面对眼前这个还是个少年的恐怖杀神,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武器,听从韩胜的指挥,乖乖地跟随着吴军队伍进入吴军驻地。

 

    韩胜把俘虏过来的越国主将公子勾践带到孙武面前,而孙武对勾践热情款待,同时把俘虏过来的越军分散看管,等待大军到来,准备整军向越国会稽进发。

 

    越王允常得知勾践率领的越军被吴军打败,连主将公子勾践都被吴军俘虏,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时,已是方寸大乱,心慌无措。多亏大将石买等人出谋献策,提出向楚国求助,借军队来对付吴国,救回公子勾践的方案。

 

    吴王阖闾得此军情后,便召集孙武、伍子胥等商讨,大家都认为,吴国称王也只有六代,而楚国称王已有十几代了,国家越来越兴旺,是中原地区称霸之一,一般的国家都怕他,唯有越国和楚国的关系最好,越国是在楚国的扶持下强盛起来。还有大量的军情显示,楚国已经响应了越国的请求,已在作着集结大军的准备。孙武和伍子胥也在犹豫,并提出是否借此战场有利形势,又借人质在手的良机,干脆与越国议和。

 

    越王允常得到楚国将要出兵的消息,便向吴国统帅孙武递交了明天决战的战书,他希望能够借助越国有利的地形和楚国强壮的兵力,南北夹击,与吴军展开一场决战。但接到吴国送来的议和书和释放公子勾践的决定,越王允常认为两国开战,必定会造成两军伤亡惨重,如今,吴国释放勾践回国,也就同意了不战议和。

 

柏举之战后,因越王允常不肯帮吴王阖闾去攻打楚国,反而帮助他的弟弟夫概造反,由此引发阖闾对允常又一次不可调和的怨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