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台宅第
开栏的话
扬州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市档案馆几代人为这座城市收集珍藏“记忆”。这份特殊的记忆源自国、来自家,属于我们每个扬州人,体现了扬州人的精神传承,其中扬州名人及其家族档案是市档案馆馆藏的重要部分。从今天起,扬州市档案馆、扬州晚报联合开辟专栏,选取馆藏的上千件吴白 、吴征鉴、吴征铠、吴征镒等吴氏家族档案进行系统解读,从中感受到清末以来历史风云的激荡和人物命运的变迁,更能体会出一个优秀家族“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深刻内涵。
雍正四年(1726),清政府在浙江宁波首设宁绍台道台,辖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光绪二十四年(1888),扬州人吴引孙补授浙江宁绍台道台,在这里度过了11年其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他的政治抱负得到充分施展,财富也得到极大增加,吴氏家族也由此走向辉煌。光绪二十五年(1899),49岁的吴引孙转赴广东按察使时,出于喜爱、充满寄托、倍觉留恋,于是在800公里外的故乡扬州,原汁原味仿造了宁绍台道台府——吴道台宅第,至今保存完好,这里成了吴氏家族的精神原乡,为江苏现存最大浙派建筑群。
自咸丰乱世风云至辛亥革命改朝换代,吴引孙、吴筠孙兄弟的人生故事便是一部精彩、生动、曲折、感人的晚清学子求学史、赶考史、仕途史、孝廉史。
岁月更迭,当年那座规模浩大的宁绍台道台衙署早已湮没无闻,徒存遗址在今天的宁波中山公园。
人心不归萌生退意
清朝政局动荡,人心不归。对于这些,做了十几年地方官的吴引孙比谁都看得清楚。多年之后,他在《吴引孙自述年谱》中吐露了心声:“余自四月(光绪二十四年)后屡有退志,公私棘手,欲归未得;一官十载,寸进难期。”接着他第一次写到了建房事情。“扬州北河下新购地基,甫经鸠工置料建屋,以本年方向不利,须得来年正月方可卜筑。”
吴引孙在浙江做道台期间,有友人劝他在上海买地置产,被他拒绝。他委托表兄周颍孝选择扬州东门城内的约三十亩土地修建宅第。这就是扬州原北河下吴道台宅第的由来。
在“光绪二十五年”开头,接着他又写道:“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年)余年四十九岁。”“扬州北河下屋正月初四日竖柱。”“二十七日,扬州建屋上梁。”“弟及粹贤先期赴扬,越数日回沪。”
扬州北河下吴家大院于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落成。
吴道台宅第坐落在原北河下今泰州路45号,一百年前除了拥有占地三十亩、俗称“九十九间半”豪华住宅大院外,还附有占地十一亩的玲珑“芜园”,以及方圆四亩的精致“吴氏祠堂”。扬州人称其为“吴家大院”。
这是扬州晚清时期著名民居,被誉为“晚清江南三大名宅”,与杭州胡雪岩故居、无锡薛福成故居齐名。
扬州建筑专家赵立昌说: 像“九十九间半”吴道台宅第这般规整宏伟的,已硕果仅存,这是光绪年间吴引孙聘请浙江工匠仿造宁绍台道台府,修建的一座私人宅府,是扬州唯一一处浙派古住宅建筑群,也是扬州最大的官宅建筑。扬州明清建筑成百上千,民宅、商宅、官宅各具特色,但是以官宅最为稀少,而如吴道台宅第这般占地面积上万平方、五路七进的大官宅真是绝无仅有。其规模之大、构架之奇、文史之丰,在扬州清末住宅中堪称首屈一指。
用材工艺浙派为主
俨然又一座“宁绍台道台府”
整个吴道台宅第为长方形大院落,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原有房九十九间半,现今仍保存有86间。宅第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雕工精细,保存完好。西部为内宅,前后三进,周围以围廊,后院建一花岗岩矩形鱼池,池水与宅外水域相通,鱼池之大为扬州之最。
吴道台宅第大门厅尽显官宅气象,宅第五路住宅现存三路,其二路住宅开有坐北朝南的八字式大门厅。
赵立昌介绍,这种门厅为官府之“台门”,大门叫金柱门,门的左右有约1.5米高的抱鼓石一对,系青石制成,表面非常光滑,有“明镜高悬”的意义。“圆形抱鼓石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民宅商宅门前,只能用长形或方形的抱鼓石。”
“这个门厅,砖雕、石雕、木雕三位一体,可以说是扬州唯一。”赵立昌介绍说,门厅之上浮雕图案有数十种之多,内容涉及植物、动物、器物和人物,其寓意除吉祥安泰外多是“官场语言”,有平升三级(瓶上插三杆戟)、翎顶辉煌(瓶上插三根羽毛)、一品清廉(一枝荷花)等等。门厅内悬“传胪”金字匾额,为邀请同治十三年状元陆润庠所书。吴筠孙在光绪二十年殿试时得二甲第一名,称之为“传胪”。
吴道台宅第虽说是典型的浙派建筑,但因建于扬州,它的建筑细节也多多少少体现出“扬州元素”。用材上,宁波房子地面大多以石料铺就,吴道台宅第也用了不少石料,宅第内的朱金木雕也是宁波建筑的一个特色,这都印证了其与宁波建筑的“血脉”关联。但是,吴道台宅第除室外天井、火巷使用石料外,室内却使用了方砖,借以防滑,这是结合了扬州建筑的风格;在墙体结构上,宁波建筑结构墙体大多是空斗墙,而吴道台宅第下半段是实心墙,上半部分为空斗墙。
此外,在木结构、屋面、油漆、建筑形式等方面,吴道台宅第与浙东建筑也互有异同。像测海楼虽仿宁波天一阁所建,但没有完全照搬天一阁的建筑格局,两者平面布局不尽相同。宁波天一阁为六开间,吴道台宅第为五开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取面阔一顺五间即为阳数,这是封建社会官宦人家砌房造屋的规矩。
在宁波天一阁“千晋斋”厅馆内陈列的资料中,在一个石刻上写有:清光绪十五年—二十五年,吴引孙聘浙东工匠在扬州建吴道台宅第,其藏书楼也仿天一阁。
据了解,我市在修复吴道台宅弟时曾特地到宁波考察,当地文物专家向扬州专家介绍了吴道台府建筑用材分布情况,如地面赭红色、青绿色的石头,分别产于浙江鄞县以西及慈溪县、鄞县以东;而门窗槅扇多用福建杉木。这给扬州宅第修缮过程中采材提供了路线图。
“合乎陋规心安理得”
大宅门共花去40万两纹银
在市档案馆接收的吴氏档案中,记者看到吴氏后人对这座精神家园充满了怀念。
吴白匋《芜园》中这样深情地写道:
萧瑟北河下,家园已早无。僵桃流琥珀,朽菌缀珍珠。日透隙尘细,萍堆池水腴。对门张大宅,红烛夜呼庐。
记得十三岁,开门劳董髯。剪绳解梅缚,上树还樱甜。薄劣园丁怕,骄憨娘子嫌。纸鸢风不断,草地翠恬恬。
远在美国的百岁老人吴征鎏给侄儿的信附上几首《咏吴家大院》的诗。“晓光不落长水巷,蝉声鸣进观音堂。苍苔点点洋房路,枇杷透熟桂飘香。”
吴引孙道台为官清廉是十分出名的,那么他哪里来一笔40万两纹银巨资建这座豪宅呢?吴白匋在《扬州吴氏发家史》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揭开了谜底:“清制有不成文之陋规:外官除正俸外,有养廉银(实即办公),主官可以自由调度。复有更大之收入称‘调剂’……例由各级长官瓜分之,不在贪污之列……鸦片战争失败,五口通商各设海关道,关所收税银,先存票号(当时无银行),每月利息不入国库,道台分其大半,福茨公(吴引孙)在任十年,官囊积至四十万两,合乎陋规,心安理得,当时人亦无从责其贪者。”
40万两白银到底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专家告诉记者,清朝光绪年间,一两白银大约折合人民币170元,40万两银子就是680万元人民币,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表兄弟者亦相亲
周颍孝“喝”出了富春茶社
在吴道台宅第修建过程中,除了延请的浙江工匠外,吴引孙表兄文化名人周颍孝在地域建筑风格融合方面也功不可没,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这座大宅门建筑价值奠定了基础。
周颍孝是清末冶春后社成员,生活颇有情调,今天大名鼎鼎的“富春茶社”就是他喝茶喝出来的!民国初年,周谷人任扬州商会会长,他70多岁的父亲周颍孝有一个嗜好,就是天天要上茶馆吃茶。富春花局创始人之子陈步云向周谷人建议,在他的花局里自办茶馆,专供老太爷和朋友们享用,由此“富春茶社”正式诞生。
周颍孝还有一段佳话,那就是 扬州博物馆收藏的《茶花女村居图》卷,题笺以楷书书写“宣古愚为赵倚楼画《茶花女村居图》汉侯珍藏 乙丑秋 莺巢”。数十名冶春后社成员纷纷题跋作序设色。
周颍孝题跋:
庚子四月,小病不寐,起读《巴黎茶花女遗事》,谱《贺新凉》一阕:
惊起孤衾睡,且披衣挑灯夜读,巴黎遗事。莲拗丝牵干万语,直把毫颠揉碎。袅一缕,柔情天际。匏止坪深环佩杳,恁无端,相爱旋相弃。心里苦,待君味。 相思到死拼沉醉,盼归轮,秋坟鬼咽,茶花憔悴。三寸桐棺轻启处,凝脸啼痕犹渍,六十日缠绵曾记。镜影衣香都拍卖,剩爛斑一卷怀人泪。儿女恨,塞天地。 颍孝漫稿
据《江都县新志》载:周颍孝,名实纯,幼聪慧,五岁诵《毛诗》,有戏以“自西徂东”属对者,即应曰“俾昼作夜”。九岁能诗,尝有句云,“路熟犬迎客,水清鱼瞰人。”实纯终老困顿场屋,人或为之悼惜,其未尝嗟叹不遇。平生慷慨,乐于助人,尝割产以济亲友之急,久之遂为贫士。平生和易,人或侮之,不以为意,未尝以恶声加人。衣履整洁,食约而精,中岁居贫不改其故。貌丰腴而色霁,美须髯,望之疑为神仙中人。幼受业于同县陈孝廉景富,终身执师生礼。孝廉子陈懋森少实纯三十岁,实纯视为弱弟相亲爱。有诗词稿若干卷。《贺新凉》词作于1900年,其时颍孝60岁。 记者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