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界 至 德 源 流 簡 述
GEE TUCK WORLD ASSOCIATION ANCESTRY ROOT
前言:地球上出現最早的人類在300萬年前,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已知的我國境內雲南省最早的人類,100萬年前的陝西省“藍田人”,70萬年前的“北京人”,10萬年前的山西省“丁村人”等;上古之世有聖人鑽燧取火,而民悅之,因德而王,奉為火祖,三皇之“燧人氏”,時為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群時期。公元前8千年後有伏羲氏(風姓)始創八封以治天下,劃龍命官,“龍的傳人”出於此,因德而王,三皇之“伏羲氏”;公元前4千年後,有神農氏(炎帝姜姓),父少典,嘗百草,教民播五穀,因德而王,奉為葯祖,三皇之“神農氏”;時為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公元前2,697年後,黃帝紀元元年,黃帝為少典氏與附寶所生,長於姬水因以姬為姓,居於軒轅之丘因以為名;顓頊(帝丘姬姓)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帝嚳(亳高辛氏姬姓)黃帝之曾孫,玄囂之孫;帝堯(平陽陶唐氏)帝嚳之子;帝舜顓頊七世孫;是“家天下”之五帝時代,時為新石器時代的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公元前2,070年後,禹(姒姓)治水有功,帝舜禪位於禹,禹劃九州,鑄九鼎,夏朝奴隸社會開始,禹父鯀為顓頊之後;公元前1,600年後,成湯(子姓)建商,網開一面,湯為帝嚳之後裔,黃帝十七世孫;公元前1,046年後,周武王(姬發)建周,周文王(姬昌)之子,季歷之孫,古公亶父(姬周太王)曾孫,黃帝二十八世孫;夏、商、周王朝同樣是黃帝後裔的“家天下”。
至德歷史:顧吾族源于黃帝,遠祖少典氏公孫姓,軒轅黃帝因遷姬水改姬姓,黃帝有四位賢淑妻子,共有 25 個兒子,只有正妃嫘祖所生的玄囂和昌意承父姬姓,23 個分支派,其得姓者有十四位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僐、姞、儇、依12姓是也。二世玄囂(少昊)(周朝先祖)。三世顓頊(夏朝先祖)《夏本紀》。四世帝嚳,五世長后稷(曰棄),次契(商朝先祖),次堯帝。後稷善農耕,建功天下,帝堯舉為農師,舜封棄於合,后稷承姬姓(周朝始祖)《周本紀》。十世公劉,二十五世古公亶父(姬周太王),避戎狄去圂而止於岐下(陝西),民頌其德,是時,商道寖衰,周道自此以興,周朝七十代王族均承姬姓,據不完全統計,因西周實行分封制,同時以國為姓,曾經以姬姓直接或間接繁衍的姓氏達二千四百多個,子孫昌盛,遍佈寰宇,需要說明兩點:一是歷史上曾經有這些姓氏,二是這些姓氏有的有多個來源,但其中至少一支可追根溯源于姬姓繁衍派生的至德家族和姓氏。今至德宗親,皆后稷姬氏之裔也,見司馬遷《史記》,曆今五千多年。
三讓天下:古公亶父(姬周太王)生三子,長太伯,次仲雍,少季曆。季曆生子昌,有聖德,古公欲立季曆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為存父志,亡如荊蠻,以讓季曆,季曆果立是為王季,其子昌,即西伯文王。太伯奔吳(今江南),自號勾吳,荊蠻義之,立為吳太伯,王季三求太伯繼位而不遂,太伯三讓天下,玉成周朝曆西周,東周八百多年盛世王朝。太伯亦建立了江南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勾吳王國」,開拓南方的文明,太伯卒,無嗣,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自太伯作吳,五世而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見史記)《吳太伯世家》,二十五世至夫差失國,用歲七百多年盛世王國。後代逐以吳為姓,奉太伯為吳姓開氏始祖,曆今三千二百多年。
至德之名:昔後世孔子盛讚太伯(論語稱泰伯)之盛德,其言曰:泰伯其可謂德之至極無已複加者也,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論語第八章》,太伯創立謙讓開拓至德精神,故我族宗親以「至德」而命名,世界各國和地區紛紛成立至德宗親法團聯會,弘揚我祖至德文化,使世界更和諧。
世界至德總會發展與使命:世界至德宗親組織早於一八七九年(清光緒五年)在美國三藩市巿,由吳、周、蔡三姓發起成立,一九零七年在加州正式註冊,一九二七年召開第一屆全美懇親大會,並於三藩巿成立「至德三德總堂」。一九七三年各地至德宗親提出將至德組織擴大至全球,一九七四年第一屆世界至德懇親大會在香港大會堂召開,來自世界各地與會宗親達一千一百多人,空前盛大,至德為世界性之聯宗結合,大會通過總會設在香港,並由吳、周、蔡、翁、曹、(濟陽堂)辛、柯、蔡、(六桂堂)洪、江、方、翁、龔、汪十二姓氏發起於一九七六年 融資購置會所在香港正式註冊成立「世界至德總會有限公司」,首屆主席為吳多泰博士和美國及東南亞至德宗親僑領。廣結宗誼于四海,凡我族姬姓繁衍源流2,400多個姓氏,皆為至德宗親,其意義亦深長矣。經歷一百三十多年不懈的努力,今日至德宗親法團聯會遍佈歐、美、非、澳、東南亞、中國等五大洲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與會宗親皆為商界翹楚,政界棟樑,展勳國際,仰仗祖先美德。每屆董事局要負起籌募經費和推動各地區聯會的成立,並肩負定期巡迴各國舉辦世界至德懇親大會,共敘宗誼,發展經貿,任重道遠,彌覺珍貴,且富中國鄉情也。
世界至德總會 謹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