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制作:吴李才
来源:《四库全书》,详校官监察御史 臣王尔烈、给事中 臣温常绞覆勘,覆校官中书 臣汪日章、校对官中书 臣髙中、謄錄藍生 臣李光垣,乾隆四十一年五月恭校。原文由(晋)杜氏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
【译文】《左传·哀公十三年》(笔者注:录入杜氏注,不录入陆德明音义)
夏,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注:隧道也)。畴无馀、讴阳自南方(注:二子越大夫),先及郊。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注;越师泓水名)。弥庸见姑蔑之旗(注:姑蔑越地,今东阳,大未县),曰:“吾父之旗也(注:弥庸父为越所获,故姑蔑人得其旌旗。)。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大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注:属会也),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馀,地获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注:地守故不获)。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注:恶诸侯闻之),自刭七人于幕下(注:以绝口)。
笔者注:类同相关文献:1、(晋)杜预(222-285),《春秋左氏传注疏》【卷五十九】,2、杜预《春秋释例》,【卷五】,3、(宋)罗泌(1131—1189),《路史》【卷二十六~卷二十七】。4、主编史仲文(1951- )《中国全史》第013卷,依据上述史料译文为:“……吴将王孙弥庸看见越军打着他父亲的"姑蔑之旗",即要求出战,吴太子友不允许。但弥庸不听,……”。可见,主编把“王孙弥庸”看作一位将军,而不是吴太子友之子,而"姑蔑之旗"是解读为当地人拿着先前掳其父之旗帜。
必须读杜氏注疏,才能正确理解《左传》原文,由此可知,“姑蔑”是地名,不是人名,当然这位“王孙弥庸”不是姑蔑之子,也不是太子友之子。
三、《春秋左传杜注》的“姑蔑”不是“王孙弥庸”之父亲
图2、(清)姚培谦(1693~1766年)撰《春秋左传杜注》【二十】,75a2。 来源:《四库之外》。
姚培谦认同杜氏注,曰:“姑蔑越地,今东阳,太末县。”他另加一注:“今淅江衢州府,龙游县也”。
从图1和图2作以下分析:
这次“六月丙子,越子伐吴”发生公元前482年,当年吴王夫差(约前528—前473)约46岁,推算“吴大子友”约20多岁,而夫差王的孙子只有几数?杜氏注曰:“弥庸父为越所获,故姑蔑人得其旌旗。”由此可知,这位带兵出战的“王孙弥庸”不是夫差王之孙子。
据(汉)王符(约85~约163)撰《潜夫论》卷九“志氏篇”》云:“王孙氏、公孙氏及谥氏官,国自有之”。周代时,周王之孙在诸侯国做官的,别称为王孙,其后代有以祖上别称为姓的,称为王孙氏,如王孙满(周朝大夫)。《春秋左传注疏》记载中,出现的人物有王孙氏有:王孙骆(吴国大夫)、王孙游、王孙圉(楚国大夫)、王孙贾(卫国大夫)、王孙弥庸(一说春秋末期,吴国有一位将领名叫姬弥庸,是吴王阖闾的孙子,别称“王孙弥庸”;一说是“吴一部分姬姓王孙氏族人尊奉他为得姓始祖,待考证)、王孙燕、王孙齊(王孙贾之子)、王孙雄(吴国大夫)等。王孙氏作为王爵的子孙,尤其自明代以后,多改为“王”氏或“孙”氏,故今天王孙姓的族人更为稀少。
本文(下)待续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