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吴文化讲座之二十三  是“太伯”还是“泰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吴先辉转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7/22 18:30:12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厦门吴文化讲座之二十三(170722)
是“太伯”还是“泰伯”(1)
——吴先辉转
 (网名)人浪周原 本字考辨 

  商朝晚期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以其三让天下而被孔子誉为“至德”,留下了亘古佳话。千百年来,记载其史实的书籍或文章汗牛充栋,遍布于寰内。但当代以来对其人其名,“太”“泰”混用现象俯拾即是,甚至为其建立的一些纪念地,“太伯”与“泰伯”随意运用,令人无所适从。佐以文献探究这一问题,追根溯源求其滥觞,其实太伯之名用字是有规范和定论的,理应遵循语言文字规律,慎重对待,规范用字。

  一、文献典籍有记载
  翻查古代典籍和留存文献,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其中卷三十一即为《吴太伯世家》,而非《吴泰伯世家》,且居世家第一。该世家洋洋5000言,详细记载了太伯奔吴后的所作所为。而《史记》已被公认为千百年来研究古代史实的权威性典籍。
再证之于其它典籍,亦是荦荦大端,权举数例:
  1、“帝作邦作对,自大(太)伯王季。”(《诗经·大雅·皇矣》)
  2、“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反(返),弟仲雍从之,故季历为嗣以及昌。”(《古本竹书纪年》)
  3、“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太伯,不亦可乎?”(《左传·闵公元年》)
  4、“无得其欲,太子远死,且有令名,为吴太伯,不亦可乎?”(《国语·晋语》)
  5、“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
  6、“昔太伯见王季有圣子文王,知太王意欲立之,入吴采药,断发文身,以随吴俗。太王薨,太伯还,王季辟主。太伯再让,王季不听。三让,曰:‘吾之吴越,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吾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王季知不可,权而受之。夫徒不上丘墓,太伯不为主之义也。是谓祭祀不可,非谓柩当葬,身不送也。”(《论衡·四讳篇》东汉王充著)
  7、“昔者吴之先君太伯,周之世,武王封太伯于吴,到夫差计二十六世,……”(汉袁康《越绝书》卷第二,《四部丛刊》影印明双柏堂本)
  8、“吴筑城梅里平墟,其宅基、古井犹存,鸿山梅里,皆有太伯庙。”(《舆地志》南北朝末期顾野王编)
  9、“殷道既衰,周大王亶父兴歧梁之地,长子大(太)伯,次曰仲雍、少曰公季。公季有圣子昌,大王欲传国矣。大伯、仲雍辞行采药,遂奔荆蛮。”(《汉书·地理志第八下》)
  10、“建宁王诚贤,然广平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吴太伯乎?”(《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四·李泌传》)
  11、“太伯冢在吴县北五十里,无锡县界西梅里鸿山上,去太伯所居城十里。”(《括地志》)
  12、“是故以微子而代封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资治通鉴·周记·威烈王》)
  13、“大王何以预知其有圣孙,而大(太)伯又将让之于谁乎?”(《丰镐考信录》清崔述)
遴选的这些资料,多以最早的版本和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典籍为准。虽然一些书籍中将“太伯”记为“大伯”,但由于古代“大”“太”相通,凡资料中以“大伯”称呼“太伯”者,只要有后来人注释的都将“大”注为“太”,未见有注为“泰”字者。特别是东汉赵晔编撰的《吴越春秋》,是一部专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列有《吴太伯传》,而非吴泰伯传。崔述的《考信录》更是一部公认的辨证古书真伪的专著,学者评价其书“不以传注杂于经,不以诸子百家杂于传注”,“精密地调查上古、唐虞、三代、孔孟的事实。”(那珂通世《考信录解题》)而《考信录》较早的影印版本均用“太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