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宣公之三:福公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6/30 15:52:32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吴金全
 

再议宣公之三:福公

 

在《再议宣公之一:子孙》一文,已经介绍过,宣公有十八孙,其中宣公长子纶公有十子:宏、宥、华、福、珍、万、兴、宝、仪、景;次子经公有三子:和、仁、礼;三子绍公有五子:权、安、政、洪、咏。宣公十八孙基本依祖上《遗嘱》,分别而居、逢而居而居,恪守祖业。

在十八孙中, “公”是宣公早期最具影响力后裔之一。

 

 公”资料来源:

据某《吴氏族谱》载:“公”纶四子,号文学,生于后唐长兴癸巳(933)七月十二日寅时。公自幼聪明,有孝行。军路闻其贤,于宋太祖乾德甲子(964)(31)荐送入朝,褐帝喜,纳赐文殿大学士,公辞不仕。敕赐币带帛俸南还。卒宋天圣己巳年(1029)十二月,寿享九十有七。葬三十一都下北溪东源坑程家山走马荡蹄形。(详见附件)

 

结合前述《试议宣公》之有关内容,我们可以得出公家族简况”如下:

1.     公”是纶公四子,生于后唐长兴癸巳(933),年仅四岁,便随祖宣公,父纶公、叔经公绍公,兄宏宥弟和珍一家人,乘舟渡江徒江西。”;

2.     后汉乾佑元年(948)八月公”年仅十六岁,便参与了撰写《宣公遗嘱》的整个过程;

3.     后汉乾佑元年(948)九月,公”又撰写了《宣公根源记》,文章最后“落款”“嗣孙福”,说明文福是纶公嫡孙

4.     综合以上23两点,公”显然是宣公继长子“纶公”后的“指定继承人”,嗣孙”是指“承嗣的子孙”,他才有参与《遗嘱》制定的整个过程,他是撰写《宣公吴氏族谱》的第一人,他撰写的《根源录》亦载入他撰写的《谱碟》之首,这就奠定了“公”在《宣公家族》的历史地位。

5.     后汉乾佑三年950九月宣公去世, 享寿七十七岁。宣公长子纶公,正式成为《宣公家族》继宣公后的首任“掌门人”,公”是嗣孙”。

6.      公”除了是嗣孙”外,还有他自幼聪明,有孝行。”,这正是宣公喜欢他并选定他为“指定继承人”的原因之一;

7.     公”果不负“宣公”所望,在“宋太祖乾德甲子(964),荐送入朝,褐帝喜,纳赐文殿大学士,公辞不仕。当时,正是宋初用人之际,他31岁,正好是报效国家,大展宏图之时,但“公辞不仕”,因为他想到祖父“宣公”的临终嘱托,要他把这个“家”担起来!所谓“忠孝两难全”,黄帝也赞赏他的“百行孝为先”,没有责备他,反而“敕赐币带帛俸”南还。

【也有族谱载:荐送入朝时间是宋淳化年间(990-994),他虽已57~61岁,但公辞不仕是合理的。】

8.     太宗至道三年997丁酉,纶公去世,终年94岁。纶公长子公”,正式成为《宣公家族》二任“掌门人”。

9.     宋天圣五年1027丁卯年,《蕃衍录》载:“村遭回禄(火灾),衣无片襦、食无斗糈、砖石俱裂。”惨不可言,元气大伤。

10. 宋天圣1029己巳年,文福去世,终年97岁。公”长子忠敏,正式成为《宣公家族》第三任“掌门人”。

11. 宋明道二年(1033公”的长子忠敏撰写《宣公蕃衍录》、《宣公行状》。

12. 宋景祐二年(1035公”的长子忠敏撰写《经公实录》。

13. 宋黄祐四年(1052忠敏去世,享年89岁。

 

由上述公家族简况”可见:从“公”父亲“纶公”起,至“公”的长子“忠敏”止,他们三代都是《宣公家族》的“掌门人”,许多的重要文献,皆出自他们三代人的手,包括:《宣公谱牒》、《宣公遗嘱》、《宣公根源记》、《宣公蕃衍录》、《宣公行状》等等。宋天圣五年1027丁卯年一场大火,虽致“衣无片襦、食无斗糈、砖石俱裂。”,仍可恢复、重建,但以上那些重要文献,如不能及时抢救,将成“灰烬”,如不能及时重修,那些重要文献,将“灰飞烟灭”,数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将不知有 不膺王爵孟家封”的“宣公”,也不可能有“后人千古仰高风”的“江南始祖宣公”。这应该归功于公家族”的历史贡献,正是他们及时抢救了《宣公谱牒》、《宣公遗嘱》、《宣公根源记》。这些文献也许毁了过半,也许全毁了,但凭他们惊人的记忆力,重修了,虽然会有瑕疵,但毕竟保存下来,公”也因此耗尽心血,于火灾后的第二年便与世长辞!“忠敏”为了使后人更了解《宣公》和《宣公家族历史》,于火灾后的第六年,完成了《宣公蕃衍录》、《宣公行状》、《经公实录》等的撰写工作。正如公”在《宣公根源记》结尾所言:“谱牒者乃为传家之宝也!”他们 “为万世相传不失是乎书!”

《宣公谱牒》、《宣公遗嘱》、《宣公根源记》、《宣公蕃衍录》、《宣公行状》、《纶公实录》全是宣公世系的“传家宝”!相信能“万世相传不失”!

 

附件:公简况”